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垄作不同土层施肥对小麦生长及氮肥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艾应伟 陈实 +2 位作者 张先婉 徐佩 范志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5-261,共7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微区筒15N示踪试验对垄作表层施肥(垄面下l~2cm土层处施肥)、垄作中层施肥(垄面下25cm土层处施肥)、垄作底层施肥(垄面下45cm土层处施肥)和平作表层施肥(常规耕作,1~2cm土层处施肥)的小麦生长发育及氮肥...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微区筒15N示踪试验对垄作表层施肥(垄面下l~2cm土层处施肥)、垄作中层施肥(垄面下25cm土层处施肥)、垄作底层施肥(垄面下45cm土层处施肥)和平作表层施肥(常规耕作,1~2cm土层处施肥)的小麦生长发育及氮肥肥效的变化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垄作条件下,施肥越深,氮肥利用率越高,即垄作表施(14.52%)<垄作中施(16.53%)<垄作底施(20.56%);与其它处理相比,平作表施(23.78%)的氮肥利用率值最大。地上部生物量及叶面积系数在小麦各生育期通常是平作表施和垄作中施>垄作表施和垄作底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垄作 施肥位置 氮肥 肥效
下载PDF
垄覆沟播及施肥位置优化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黄明 王朝辉 +4 位作者 罗来超 王森 曹寒冰 何刚 刁超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8-1168,共11页
【目的】保水栽培与养分管理是旱地农业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多集中于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而对养分吸收利用的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垄覆沟播及施肥位置优化对旱地小麦种植效益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在增产的基础上增收增效提供理... 【目的】保水栽培与养分管理是旱地农业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多集中于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而对养分吸收利用的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了垄覆沟播及施肥位置优化对旱地小麦种植效益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在增产的基础上增收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2013—2014年(平水年)、2014—2015年(丰水年)和2015—2016年(欠水年),连续3年在黄土高原中部的典型雨养旱地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传统平作(平作不覆膜+均匀施肥)、垄覆沟播(垄上覆膜+沟内播种+均匀施肥)和膜侧施肥(垄上覆膜+沟内播种+定位施肥) 3种栽培模式。调查分析了冬小麦种植效益、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养分收获指数、养分吸收效率、肥料偏生产力和养分生理效率及百公斤籽粒养分需求量。【结果】与传统平作相比,在平水年和欠水年,垄覆沟播的产量分别提高9.5%和6.3%,但经济效益和成本收益率在不同降水年型均无显著变化。膜侧施肥在平水年和欠水年显著提高种植效益,3年平均经济效益和成本收益率较传统平作分别提高23.4%和9.1%,较垄覆沟播提高21.5%和14.6%。与传统平作相比,垄覆沟播不利于拔节后地上部氮磷钾吸收,从而使氮磷钾吸收效率无显著变化,但3年平均氮生理效率和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7.7%、7.1%、8.1%和6.7%,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降低8.7%。膜侧施肥较传统平作能在保持氮磷钾收获指数、生理效率和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求量稳定的基础上,使3年平均氮磷钾吸收效率分别提高18.4%、22.1%和16.4%,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16.0%、16.8%和15.6%。与垄覆沟播相比,膜侧施肥提高了开花期和成熟期氮磷钾吸收量以及成熟期秸秆和籽粒的氮磷钾分配量,从而使3年平均氮磷钾吸收效率分别提高20.8%、18.0%和12.1%,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提高8.3%、8.1%和8.4%,百公斤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位置 旱地 小麦 种植效益 养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黄土塬区春玉米产量、效益和氮肥利用率的综合效应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嘉 吕慎强 +5 位作者 杨泽宇 李惠通 王吕 阳婷 王筱斐 王林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41,共10页
【目的】研究氮肥种类、施氮量、施肥方式及施肥位置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应,为黄土塬区雨养春玉米氮肥减量和轻简化施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在黄土高原中南部陕西长武县进行,共设两个... 【目的】研究氮肥种类、施氮量、施肥方式及施肥位置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应,为黄土塬区雨养春玉米氮肥减量和轻简化施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在黄土高原中南部陕西长武县进行,共设两个试验。1)肥料效应试验(2017-2018),供试作物为春玉米(品种为‘先玉335’),一年一熟制,耕作方式为平作半膜覆盖。设8个处理:不施氮(N0);常规施氮(N225,分次施肥,膜间施肥);减量施氮(N180,分次施肥,膜间施肥);普通尿素减量一次性膜间基施(B-N180);硫包衣尿素减量一次性膜间基施(B-SCU)和膜内基施(B-SCUi);基质缓释尿素减量一次性膜间基施(B-MU)和膜内基施(BMUi)。生育期内测定耕层土壤矿质氮(NH4++NO3–)含量及植株地上部氮素累积量,收获后测定产量及0-200cm土壤剖面中矿质氮(NH4++NO3–)残留量等指标。2)肥料氮素释放试验,与2018生育季肥料效应试验同时同地进行,不种植玉米。设6个施肥处理:普通尿素膜间(U)和膜内(Ui)、硫包衣尿素膜间(SCU)和膜内(SCUi)、基质缓释尿素膜间(MU)和膜内(MUi)。测定施肥区单位土体(5 cm×6 cm×100 cm)中矿质氮量,土体中矿质氮增量被视为肥料释放氮。【结果】氮肥种类、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收益等有显著影响,矿质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及其肥效受生育季降雨量及降雨分布的影响。施N180~225 kg/hm^2可显著增加黄土塬区春玉米产量,增产幅度为49.47%~84.73%。与N225处理相比,B-MU、B-MUi和B-N180等处理2个生育季均无减产效应,但氮肥利用率较常规施肥增加4.41%~23.61%,经济效益增加346~1586 yuan/hm^2,同时减少了土壤矿质氮的残留;而B-SCUi处理产量显著下降,其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也均有所降低;N180处理2017生育季无显著减产效应,2018生育季减产23.31%,减少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包衣尿素 基质缓释尿素 一次性基施 春玉米 减氮施肥 施肥位置
下载PDF
施肥位置及施肥量对杂交谷子干物质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永虎 曹梦琳 +4 位作者 杜慧玲 郭平毅 张海颖 郭美俊 原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177-4190,共14页
【目的】研究氮、磷、钾施肥量和施肥位置对杂交谷子干物质累积、转化和产量的影响,为杂交谷子高产高效种植和研发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2017年在山西中部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园区进行,以张杂谷10号为... 【目的】研究氮、磷、钾施肥量和施肥位置对杂交谷子干物质累积、转化和产量的影响,为杂交谷子高产高效种植和研发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2017年在山西中部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园区进行,以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选择氮、磷、钾施用量、施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5个因素,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地膜覆盖田间小区试验。所有肥料全部作为底肥,氮肥为含46%N的尿素,磷肥为含16%P2O5的过磷酸钙,钾肥为含50%K2O的硫酸钾。在谷子拔节、抽穗、开花、成熟期取有代表性的3穴植株用于测定干物质积累量,10月上旬收获,脱粒风干后称重、计产,用以研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对谷子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1)较高的产量水平需要较高的氮、磷、钾供肥水平,且磷钾比例相对较高。(2)对谷子干物质累积的影响依次为氮>磷>钾>施肥水平距离>施肥深度;对谷子干物质转运的影响依次为钾>施肥深度>磷>氮>施肥水平距离,对谷子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磷>钾>施肥深度>施肥水平距离。(3)氮、磷对谷子各个时期干物质累积均有极显著影响,营养生长阶段氮磷交互作用为负,生殖生长阶段氮磷交互作用为正。(4)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钾、施肥水平距离、施肥深度对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由负变正,且影响程度不断增大,最佳施肥位置与播种位置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5)5个因素与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结论】山西省中部地膜覆盖条件下,张杂谷10号产量大于8000 kg·hm-2的各因素取值的95%置信区间为施肥水平距离16.80—18.75 cm、施肥深度20.80—23.75 cm、施N 225 kg·hm-2、施P2O5136.35—153.63 kg·hm-2、施K2O 93.56—108.6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谷子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施肥位置 干物质累积 产量
下载PDF
沙壤土包膜尿素释放期与小麦适宜施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永哲 陈长青 +4 位作者 尚健 王火焰 周健民 陈照明 刘晓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5-912,共8页
【目的】在保水保肥性差、氮素淋溶损失严重的姜堰高砂土地区,采用新型水基反应成膜技术的包膜尿素,研究可提高小麦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30、60、90 d三种控释期包膜尿素(PCU30、PCU60、PCU90)... 【目的】在保水保肥性差、氮素淋溶损失严重的姜堰高砂土地区,采用新型水基反应成膜技术的包膜尿素,研究可提高小麦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30、60、90 d三种控释期包膜尿素(PCU30、PCU60、PCU90)并各设置三种施肥方式处理:播种行下方12 cm处一次基施、播种行侧方3 cm深5cm处一次基施、播种行侧方10 cm深5 cm处一次基施(T1、T2、T3)。小麦成熟期测定各小麦秸秆和籽粒产量与干物质分配,测定氮素吸收量。【结果】三种包膜尿素中,施用PCU60增产效果最好,其侧施处理优于种下深施,其中T2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为8661 kg/hm2,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6.5%。PCU60 T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53.7%,较习惯施肥提高17.3%,差异显著。PCU90各处理较习惯施肥均减产且收获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高,不适合当地使用。【结论】在砂土基质下,PCU60在播种行侧方3 cm深5 cm处一次基施可替代尿素分次施用,降低劳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包膜肥料 施肥位置 尿素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施肥方法对小麦专用控释氮肥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苹 谭德水 +5 位作者 徐钰 林海涛 李彦 宋效宗 沈玉文 刘兆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897-3908,共12页
【目的】探索小麦生产过程中适宜的控释氮肥品种及其施用方法,为小麦控释肥的一次性机械化施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土壤类型、肥力水平、气候条件均不同的3个小麦优势产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同... 【目的】探索小麦生产过程中适宜的控释氮肥品种及其施用方法,为小麦控释肥的一次性机械化施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土壤类型、肥力水平、气候条件均不同的3个小麦优势产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同等优化施肥情况下,自制小麦专用控释氮肥的不同施用方法(撒施旋耕CRF1、种子正下条施CRF2、种子侧下条施CRF3)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同时与常规尿素施肥(尿素一半基施一半返青拔节期追施CK1、尿素全部作为基肥撒施旋耕CK2)和不施氮肥(CK0)肥效进行对比。【结果】泰安棕壤小麦产量介于7 021-7 683 kg·hm^(-2),CRF1与CRF2分别比CK1增产6.1%和3.5%,但差异不显著,CRF3与CK1产量差异不显著,CRF1、CRF2小麦产量显著高于CK2,分别增产9.4%和6.7%。茌平潮土小麦产量介于4 576-5 193 kg·hm^(-2),CRF1与CK1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CK2,增产11.3%。桓台褐土各施氮肥处理的小麦产量介于5 222-5 830 kg·hm^(-2),CRF1、CRF2、CRF3均与CK1产量无显著差异,CRF1产量显著高于CK2,增产10.8%。三地均以CRF1的小麦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较高,CRF2与CRF3无显著差异。在泰安棕壤,CRF1与CRF3的籽粒氮素分配率显著高于CK1与CK2。桓台褐土CRF1、CRF2和CRF3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7%、49.5%和50.2%,3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CK1和CK2差异不显著。控释氮肥的3种施肥方法对干物质在小麦籽粒与秸秆的分配、籽粒氮含量与积累量以及氮素的盈余量均没有显著的影响。茌平和桓台0-90 cm土层以CRF2和CRF3的硝态氮含量较高,泰安以CK1与CK2的硝态氮含量较高,CRF1相对最低。【结论】自制小麦专用控释氮肥在减量优化施肥的情况下,采用撒施旋耕的施肥方法有利于小麦的稳产或增产以及生产成本的节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施肥方法 小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施肥位置
下载PDF
分层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国生 吴小宾 +5 位作者 魏建林 李燕 郑福丽 崔荣宗 刘兆辉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66-71,共6页
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CK(对照:不施氮)、OPT(两次施肥:基、追肥均沟施尿素)、OPT1(分层施肥:上、下层均施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和OPT2(分层施肥:上层尿素,下层腐植酸复合肥,全部一次性基施)4个处理,研究不同优化施氮处理对玉米氮养分吸... 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CK(对照:不施氮)、OPT(两次施肥:基、追肥均沟施尿素)、OPT1(分层施肥:上、下层均施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和OPT2(分层施肥:上层尿素,下层腐植酸复合肥,全部一次性基施)4个处理,研究不同优化施氮处理对玉米氮养分吸收与利用、植株生长和产量及土壤氮素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OPT、OPT1和OPT2处理的氮素吸收、生物量干重及产量均显著提高,各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表观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达到37.4%~39.4%、8.3~8.5kg/kg和39.0~39.1kg/kg,收获期玉米的氮吸收、生物量干重和产量分别提高68.6%~72.4%、43.4%~51.3%和27.2%~27.7%;与OPT处理相比,OPT1、OPT2处理能够使生长季0~30、30~60cm土层的氮维持较高浓度,从而保证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不降低,同时节省了玉米生育期追肥用工。分层施肥兼顾氮肥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收益,同时节约了劳动力,在不使用缓控释肥条件下也可实现一次性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施肥 氮肥效应 产量 施肥位置 土壤氮
下载PDF
施肥位置对木薯产量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洁 刘子凡 +2 位作者 许瑞丽 叶剑秋 李开绵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5-16,26,共3页
进行了2个木薯品种、5个施肥位置的裂区试验,结果发现:在茎基部、茎基顶中间和茎侧中间施肥,木薯的鲜薯产量比茎侧施肥(CK)提高10.2%~17.3%,鲜薯淀粉产量比CK提高12.7%~19.0%。因此宜在种茎基部至茎基顶中间之间,即离茎基部15~30cm... 进行了2个木薯品种、5个施肥位置的裂区试验,结果发现:在茎基部、茎基顶中间和茎侧中间施肥,木薯的鲜薯产量比茎侧施肥(CK)提高10.2%~17.3%,鲜薯淀粉产量比CK提高12.7%~19.0%。因此宜在种茎基部至茎基顶中间之间,即离茎基部15~30cm处定点施肥;对木薯苗施肥时,可在茎基顶中间或茎侧中间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位置 木薯品种 鲜薯产量 生长 Yield 裂区试验 淀粉产量 结果 定点
下载PDF
烤烟“101”施肥技术效应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添毅 曾文龙 +2 位作者 谢凤标 李春英 熊德中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16-219,共4页
“101”施肥法可明显促进烟株根系生长,旺长期根量增加11.9%~17.9%,根系分布范围扩大3~10cm,每公顷比习惯施肥节省60~90个工作日.每公顷产值增加2203.18~3412.72元,上等烟比例提高11.... “101”施肥法可明显促进烟株根系生长,旺长期根量增加11.9%~17.9%,根系分布范围扩大3~10cm,每公顷比习惯施肥节省60~90个工作日.每公顷产值增加2203.18~3412.72元,上等烟比例提高11.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施肥位置 施肥效应 101施肥
下载PDF
基于杂交谷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最优养分用量和施肥位置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永虎 曹梦琳 +3 位作者 杜慧玲 郭平毅 原向阳 张海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32-1541,共10页
[目的]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和基施位置对杂交谷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杂交谷子生产减肥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化施肥方案。[方法]试验于 2016 2017 年在山西中部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园区进行,以张杂谷 10 号为试验材料... [目的]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和基施位置对杂交谷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杂交谷子生产减肥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化施肥方案。[方法]试验于 2016 2017 年在山西中部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园区进行,以张杂谷 10 号为试验材料,选择氮、磷、钾施用量和施肥水平距离及施肥深度 5 个因素,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地膜覆盖田间小区试验。所有肥料全部作为底肥,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收获前各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 10 穴植株用于考种,测定千粒重和单穗粒数。谷子成熟后,在各试验小区内均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 3 m × 3 行测定最终成穗数。10 月上旬收获,脱粒风干后称重、计产,用以研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千粒重等)的影响。[结果]产量与单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正相关。氮、磷、钾、施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为氮>磷>钾>施肥水平距离>施肥深度。氮对单穗粒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磷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千粒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钾对单位面积成穗数和单穗粒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千粒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施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对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有显著影响。氮和磷的互作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氮和钾的互作对单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磷和钾的互作对单位面积穗数有显著影响。5 个因素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结论]对于张杂谷 10 号,施肥量对其产量的影响大于施肥位置,氮肥提高穗粒数,磷肥提高单位面积成穗数和千粒重,而钾肥对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氮磷钾用量 施肥位置 杂交谷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宽台栽培大豆根系特点及施肥位置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庸 孙广玉 +1 位作者 朱廉 张荣华 《现代化农业》 1997年第9期7-9,共3页
根据黑龙江垦区大豆宽台栽培联网试验,以及大豆根系活性在土壤中的动态分布研究,优化了大豆的施肥位置。宽台施肥位置为:①种肥分散在种下2cm左右,占总肥量的1/4~1/3,用于催苗和壮根;②基肥施在台上植株行间,深度为5... 根据黑龙江垦区大豆宽台栽培联网试验,以及大豆根系活性在土壤中的动态分布研究,优化了大豆的施肥位置。宽台施肥位置为:①种肥分散在种下2cm左右,占总肥量的1/4~1/3,用于催苗和壮根;②基肥施在台上植株行间,深度为5~15cm,距两侧主根15cm左右,占总肥量的2/3~3/4,用于提高花期、结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宽台栽培 根系活性 施肥位置 栽培
下载PDF
施肥位置与杂草管理对间作玉米、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晓云 吴伯志 +4 位作者 吴开贤 张磊磊 李永贤 李建 王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9-1246,共8页
【目的】施肥和除草是农业生产中两大重要的管理措施。近年来,施肥位置作为一种精准施肥措施越来越引起关注,本研究调查了施肥位置与杂草防控在玉米、马铃薯间作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2∶2间作行比,进行了玉米、马铃... 【目的】施肥和除草是农业生产中两大重要的管理措施。近年来,施肥位置作为一种精准施肥措施越来越引起关注,本研究调查了施肥位置与杂草防控在玉米、马铃薯间作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2∶2间作行比,进行了玉米、马铃薯间作大田试验。杂草管理设除草和不除草,施肥位置处理包括:均匀施肥(HF)、种间行施肥(TERF)和种内行施肥(TRAF),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调查了间作玉米、马铃薯的株高、生物量、根系总生物量和产量,以及杂草生物量。【结果】施肥位置和杂草管理对玉米产量、生物量和株高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产量P <0.001、生物量P=0.002、株高P=0.007)。相比于均匀施肥,在不除草情况下,种间行和种内行施肥均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生物量和株高。而在除草情况下,种内行施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生物量,种间行施肥仅显著增加了玉米的株高。除草对马铃薯株高无显著影响(P=0.494),但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生物量(P <0.001)。施肥位置对马铃薯产量(P=0.114)、生物量(P=0.580)和株高(P=0.772)均无显著影响。在均匀施肥和种内行施肥下,除草显著提高根系总生物量(P <0.001),但在种间行施肥下则无显著影响。不论除草与否,与均匀施肥相比,种内行施肥显著提高了玉米、马铃薯的根系总生物量(P <0.001)。施肥位置(P=0.001)和生长位置(P <0.001)均对杂草生物量有显著影响。与均匀施肥相比,种内行施肥显著降低种间行和马铃薯种内行的杂草生物量,而种间行施肥对种间行杂草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两种作物的种内行杂草生物量。【结论】在玉米、马铃薯间作体系中,种内行施肥结合除草,可显著促进玉米和马铃薯根系发育,抑制杂草生物量,进而提高产量及肥料施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位置 杂草 间作 玉米 马铃薯
下载PDF
施肥位置对纸筒育苗移栽甜菜的产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建朝 王孝纯 +1 位作者 王秋红 邓艳红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37-40,44,共5页
为明确当前东北甜菜生产上普遍采用的纸筒育苗移栽田肥料的合理使用方法,历经3年,在黑龙江的气候相对湿润的中东部区和相对干燥的西部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设置距离纸筒苗的横向距离和施肥深度2个变因,研究了氮磷钾三元素混合肥料... 为明确当前东北甜菜生产上普遍采用的纸筒育苗移栽田肥料的合理使用方法,历经3年,在黑龙江的气候相对湿润的中东部区和相对干燥的西部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设置距离纸筒苗的横向距离和施肥深度2个变因,研究了氮磷钾三元素混合肥料不同施肥位置对纸筒育苗栽培方式下的甜菜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移栽时不坐水条件下,肥料施用距纸筒的横向距离越近,增产效果越好,深度10、15 cm处理效果相当,两者均比深度5 cm处理显著增产;如移栽时坐水,施肥距纸筒的横向距离选择5 cm,施肥深度10-15 cm对甜菜块根产质量最有利;无论移栽时坐水或不坐水,施肥的横向或纵向位置对甜菜块根含糖影响较小,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纸筒育苗移栽 施肥位置
下载PDF
作物根活性格局及其在农田科学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自永 徐恒力 朱锦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98,共7页
综述了根活性格局的概念、测定方法及其在农田科学管理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根的活性格局是根的功能学指标,反映根系各个部位对其总体吸收能力的贡献大小,它与活性根的格局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与根的形态格局常具有不一致... 综述了根活性格局的概念、测定方法及其在农田科学管理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根的活性格局是根的功能学指标,反映根系各个部位对其总体吸收能力的贡献大小,它与活性根的格局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与根的形态格局常具有不一致性。在根活性格局测定方法中,32P土壤注入法应用最为广泛,土壤水分消耗法主要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根活性格局在农田科学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在土壤-植物水分运移模拟中,根活性格局对根系吸水能力的描述更为真实;通过调查作物根活性的高值区和高峰期,可确定施肥的最佳位置和时间;利用不同作物根活性时空分布特点指导物种和种植方式的选择,可实现作物在资源利用上的互补性,发挥某些作物的安全网和营养泵功能。进行作物根活性格局的不同同位素示踪研究、建立各种常见作物物种的根活性格局数据库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活性格局 有效吸收空间 土壤水分平衡 施肥位置 养分循环利用
下载PDF
控释氮肥施用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子双 谭德水 +5 位作者 赵同凯 李洪杰 王薇 赵文路 张桂祥 王蔷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79-82,共4页
为探讨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位置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与普通氮肥优化施肥进行对比,研究了在不同位置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养分积累与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优化施肥(T2)相比,分... 为探讨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位置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与普通氮肥优化施肥进行对比,研究了在不同位置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养分积累与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优化施肥(T2)相比,分层次施控释肥(T5)可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2015年和2016年实收产量分别增加5.64%和3.97%;氮素积累量提高25.07 kg/hm^2,且提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比例达5.41个百分点,氮肥利用率增加29.96%,农民纯收益增加达1 137.27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控释氮肥 施肥位置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香蕉园化肥施用现状、面源污染风险及养分综合管理措施
16
作者 郑敏芙 陈成果 罗志英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11期12-14,共3页
种植香蕉时,施肥是一项重要工作,科学施加化肥是实现香蕉高产稳产的关键。当前,香蕉园化肥施用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施肥过量、施肥位置不当、施肥时间不适宜等,不仅影响施肥效果,而且极易引发面源污染,进而对香蕉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种植香蕉时,施肥是一项重要工作,科学施加化肥是实现香蕉高产稳产的关键。当前,香蕉园化肥施用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施肥过量、施肥位置不当、施肥时间不适宜等,不仅影响施肥效果,而且极易引发面源污染,进而对香蕉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做好香蕉园养分综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香蕉园化肥施用现状,其次分析了香蕉园化肥施用面源污染风险,最后探讨了香蕉园养分综合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 施肥时间 施肥位置 香蕉园 高产稳产 施肥效果 养分综合管理 面源污染
下载PDF
滴灌玉米苗期根系形态对启动磷肥施用位置的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国瑞 张新疆 +4 位作者 王祥斌 潘洪阳 李元亨 刘小龙 危常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7-343,350,共8页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启动磷肥施用在土壤中不同位置对滴灌玉米苗期生长、根系形态发育以及根系与土壤磷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为明确启动磷肥最佳施肥位置及其对滴灌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根箱设置启动磷肥:(1)模拟滴灌施肥(...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启动磷肥施用在土壤中不同位置对滴灌玉米苗期生长、根系形态发育以及根系与土壤磷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为明确启动磷肥最佳施肥位置及其对滴灌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根箱设置启动磷肥:(1)模拟滴灌施肥(T1);(2)种子侧方5 cm、下方5 cm穴施(T2);(3)种子侧方5 cm、下方12 cm穴施(T3);(4)不施启动磷肥(CK)4个处理,根据大田启动磷肥施用量(P_(2)O_(5)30 kg/hm^(2))设置启动磷肥用量为P_(2)O_(5)0.2 g/kg土。分析各处理对玉米苗期生长、根系构型、根系与土壤磷养分分布状况的影响以及评价根系与土壤磷养分空间匹配度。结果表明:在玉米出苗后14,21天,施用启动磷肥显著增加了玉米总根长、总表面积、一级侧根和二级侧根数量,总体表现为T2最高,T1和T3次之,CK最低,但玉米初生根根条数和主胚根根长在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出苗后21天,土壤速效磷T1主要分布于垂直0—9 cm、水平0—18 cm范围内,T2主要分布于垂直3—12 cm、水平0—11 cm范围内,T3分布于垂直11—20 cm、水平0—11 cm范围内,根系分布T1主要集中于0—9 cm的土层中,T2主要集中于垂直5—15 cm、水平0—12 cm土层中,T3主要集中于垂直12—18 cm、水平0—9 cm土层中。各施肥处理中根系与土壤磷养分分布的空间匹配程度表现为T2>T3>T1。玉米出苗后7天,各处理间玉米干重和磷养分积累无显著差异,出苗后14,21天,启动磷肥处理玉米干重和磷养分积累显著高于CK,其中T2玉米干重和磷养分积累量最大,且显著高于T1和T3,但T1和T3之间无显著差异。启动磷肥穴施于种子侧下方5 cm处对玉米生长表现最佳,主要原因是养分分布位置与根系分布空间最匹配,有利于根系吸收磷素,同时促进了施肥区玉米侧根增生,扩大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并增加了玉米的磷吸收量以及生物量。采用滴灌施用启动肥也能起到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磷肥 施肥位置 根系形态 空间匹配 玉米生长
下载PDF
基肥施用方式对小麦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建林 谭德水 +4 位作者 李国生 李燕 孙燕 刘朋朋 崔荣宗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4期8-12,共5页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基肥施用方式对小麦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设置种肥混播条播、条播侧方施肥、条播下方施肥、种肥混播宽幅撒播4种播种施肥方式,同时每个播种施肥方式下设置225、375、600 kg/hm^(2)3个肥料用量水平。结果表明...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基肥施用方式对小麦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设置种肥混播条播、条播侧方施肥、条播下方施肥、种肥混播宽幅撒播4种播种施肥方式,同时每个播种施肥方式下设置225、375、600 kg/hm^(2)3个肥料用量水平。结果表明,种肥混播条播方式对小麦的出苗影响极为明显,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出苗率明显降低,条播侧方施肥、下方施肥以及种肥混播宽幅撒播方式对于小麦的出苗率影响不大。在种肥混播方式下,无论条播还是宽幅撒播方式均表现出了随着施肥量增加小麦株高和根系增加的趋势,其中种肥混播宽幅撒播方式下小麦株高和根长数值相对较高。同一播种施肥方式下,小麦地上部生物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等量肥料投入的情况下,地上部生物量均表现为种肥混播宽幅撒播>条播侧方施肥>条播下方施肥>种肥混播条播。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小麦基肥采用种肥混播宽幅撒播的方式,以降低化肥用量、保证出苗安全和培育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位置 种肥混播 出苗率 生物量
下载PDF
无公害果园施肥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庆萍 《河北果树》 2012年第1期33-33,35,共2页
1施肥位置 果树的吸收根大多集中在10-60cm的范围,最适宜的施肥深度应该在50cm以上。长期以来浅施肥的习惯特点,使氮、磷、钾等矿质营养大部分滞留在表层土壤中,特别是磷肥。通过深翻、深施有机肥,可以使表土混至中下层。浅施肥使... 1施肥位置 果树的吸收根大多集中在10-60cm的范围,最适宜的施肥深度应该在50cm以上。长期以来浅施肥的习惯特点,使氮、磷、钾等矿质营养大部分滞留在表层土壤中,特别是磷肥。通过深翻、深施有机肥,可以使表土混至中下层。浅施肥使根系上浮到表层土中,极易遭受冻、早、涝等危害,导致果树抗逆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技术 无公害果园 表层土壤 施肥位置 施肥深度 矿质营养 吸收根 有机肥
下载PDF
有效施肥位置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桂兰 《农村牧区机械化》 1995年第2期18-19,共2页
有效施肥位置的探讨内蒙古农研究所刘桂兰农业生产除了靠光照、温度、土地、雨水等自然条件以外,还要靠化肥的投入。然而,多年来化肥的投入对粮食增产并不明显,原因是化肥的施用技术落后,施肥机械化程度低,施肥过程中种与肥的相对... 有效施肥位置的探讨内蒙古农研究所刘桂兰农业生产除了靠光照、温度、土地、雨水等自然条件以外,还要靠化肥的投入。然而,多年来化肥的投入对粮食增产并不明显,原因是化肥的施用技术落后,施肥机械化程度低,施肥过程中种与肥的相对位置不合理。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位置 施肥方法 施肥深度 机械化施肥 挥发损失 化肥深施 种肥 增产效果 养份 深施化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