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义同词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玉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2-27,共6页
关于反义同词的讨论,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尤其是近几年,发表的文章很多,但多是有无反义同词现象的争论,以及论述其来源、成因和分类等。我这儿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谈谈反义同词现象产生、发展和消亡。 一、反义同词现象的产生 一词含有... 关于反义同词的讨论,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尤其是近几年,发表的文章很多,但多是有无反义同词现象的争论,以及论述其来源、成因和分类等。我这儿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谈谈反义同词现象产生、发展和消亡。 一、反义同词现象的产生 一词含有相反两个义项,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很早,从文献语言资料来看,上古就有许多实例,我们把它分成几类,简述如下: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 相反义 今读 左传 借出 本义 动作行为 引申义 “卖”
下载PDF
同源字的反义现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庆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3-65,共3页
王力先生编的《同源字典》出版以来,受到了海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这部书,在汉语同源字的研究上是历史性的突破。古往今来,很多研究这个课题的人,不是收效甚微,就是没有成功。王力先生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学习、研究词的本义、词与词之间... 王力先生编的《同源字典》出版以来,受到了海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这部书,在汉语同源字的研究上是历史性的突破。古往今来,很多研究这个课题的人,不是收效甚微,就是没有成功。王力先生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学习、研究词的本义、词与词之间的祖源关系帮助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字典 反义现象 王力 各种关系 语言学界 古代汉语 研究成果
下载PDF
文言文反训词例举
3
作者 周众欢 《高中生(高考)》 2006年第18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反训 说文 意义 文言文 事者 甲骨文 本义 出师表 桃花源记
原文传递
《伤仲永》中“乞”字释义商兑——兼谈中学文言文中的施受同词
4
作者 夏麟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04-105,共2页
《伤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最后一句广东人民出版社《王安石诗文选》注:“乞,取讨。之,指仲永的诗。”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古代诗文助读》注:“有的人拿钱求取仲永的诗。”中学课本注:“乞,求。”显然也将... 《伤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最后一句广东人民出版社《王安石诗文选》注:“乞,取讨。之,指仲永的诗。”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古代诗文助读》注:“有的人拿钱求取仲永的诗。”中学课本注:“乞,求。”显然也将“乞之”理解为求取仲永的诗。按这样训释,邑人为什么要“以钱币”求取仲永的诗呢?得其诗又有何用呢?实在使人费解。按“乞”属于正反同词中的施受同词,既可用于受事者,训“求取”;又可用于施事者,训“给予”。北京师大《古代汉语》下册云:“正反同词中还有一种主动与被动、施予与接受、向此与向彼都用同一个词表示的情况,统称为施受同词。”《左传·昭公十六年》:“毋或(即‘丐’字)夺。”孔颖达疏:“乞之与乞,一字也。取则入声,与则去声也。”《广雅·释诂》:“乞,求也”;“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人 左传 钱币 孔颖达 中学文言文 主动与被动 古代汉语 王安石诗 古代诗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