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针肋热沉中流体流动及传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明正 夏国栋 +2 位作者 柴磊 崔珍珍 杨瑞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2-1057,共6页
针对前期试验过程,采用商用软件FLUENT进一步分析了流体横掠方形微针肋热沉的流动及换热特性.结果表明,RNGk-ε紊流模型更适应试验工况;流体流线曲折,扰动强;流动过程中,流体压力不断降低,温度逐渐升高,在针肋区尾部形成大小不一的涡流... 针对前期试验过程,采用商用软件FLUENT进一步分析了流体横掠方形微针肋热沉的流动及换热特性.结果表明,RNGk-ε紊流模型更适应试验工况;流体流线曲折,扰动强;流动过程中,流体压力不断降低,温度逐渐升高,在针肋区尾部形成大小不一的涡流,涡流中压力保持不变,但温度有较大波动;沿流动方向,各个肋的换热系数不断降低,但降低幅度在减小,到达一定肋数后几乎不再变化,且肋正面与背面的换热系数差别也随流动的发展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模拟 传热特性
下载PDF
喷雾高度和流量对不同表面结构传热系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诗雯 刘东尧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2-66,共5页
设计搭建了喷雾冷却实验台,以去离子水为冷却工质,研究了喷雾高度和流量对光滑表面和方肋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喷雾高度从29 mm降低到10 mm,喷雾流量的变化范围为20~32 L/h。实验结果表明:喷雾高度从29 mm降低到14 mm,表面传热系数增加7... 设计搭建了喷雾冷却实验台,以去离子水为冷却工质,研究了喷雾高度和流量对光滑表面和方肋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喷雾高度从29 mm降低到10 mm,喷雾流量的变化范围为20~32 L/h。实验结果表明:喷雾高度从29 mm降低到14 mm,表面传热系数增加72%,而从14 mm降低到10 mm,表面传热系数仅增加2.7%;喷雾流量从20 L/h增加到32 L/h,表面温度降低2.4℃,表面传热系数增加10.6%;在相同的实验工况下,方肋表面的传热系数始终大于光滑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 高度 喷雾流量 光滑表面 表面 传热系数
原文传递
微方肋冷却系统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东 蒋斌 陈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5-340,共6页
采用去离子水为冷却介质,对自行设计的不同结构微方肋散热器内的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口温度为20℃、进口流量为57.225L/h、底面平均温度为73.4℃时,散热器散热量可达2.83×106 W/cm2,可以满足当前高热流密度散热需求... 采用去离子水为冷却介质,对自行设计的不同结构微方肋散热器内的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口温度为20℃、进口流量为57.225L/h、底面平均温度为73.4℃时,散热器散热量可达2.83×106 W/cm2,可以满足当前高热流密度散热需求;当散热面温度一定时,散热量随着散热器进口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速随散热器底面温度的增加变缓;努谢尔特数随雷诺数的增加而成幂次方增加,常规针肋结构和微针肋结构换热关系式不满足微方肋散热器特性。为了更好地表达微方肋散热器内的换热特性,拟合了微方肋散热器内对流换热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 散热器 高热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