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方志观的档案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愿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1,共8页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也是中国近代方志学理论的开拓者,并且在档案学方面也颇有独到的见地。但与梁氏史学思想的研究相比较,人们对其方志学和档案学思想的研究却显单薄。档案、志书同源别流,有很深的渊源。作为“方志学”概...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也是中国近代方志学理论的开拓者,并且在档案学方面也颇有独到的见地。但与梁氏史学思想的研究相比较,人们对其方志学和档案学思想的研究却显单薄。档案、志书同源别流,有很深的渊源。作为“方志学”概念的提出者,梁启超对方志尤其是县志之研究颇深,受他关注或得其好评的县志有100多种。分析这些志书,可发现它们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价值,而这些特色和价值与梁启超的方志学思想颇为契合。梁启超所誉“斐然可列著作之林者”的那一大批县志,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这些价值和特征,也折射出梁启超独到的史志观和档案学思想。而正因为志书和档案具有同源共生关系,因而分析梁启超的方志观对档案学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方志 档案学 县志
原文传递
陈衍在方志领域的贡献、方志观及对方志的文学书写——基于其修志成果及文学著作的考察
2
作者 王佳伟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24年第5期109-117,M0007,共10页
陈衍较早提出“方志学”这一学科名称,曾主持福建全省县志的纂修工作,主纂《福建通志》《闽侯县志》两部重要志书。陈衍主张本地人或“宦游久于其地”者修志,认为修志不宜尽皆“好大骛广”,同时秉持“采取必载出处”“宁繁毋简”“通志... 陈衍较早提出“方志学”这一学科名称,曾主持福建全省县志的纂修工作,主纂《福建通志》《闽侯县志》两部重要志书。陈衍主张本地人或“宦游久于其地”者修志,认为修志不宜尽皆“好大骛广”,同时秉持“采取必载出处”“宁繁毋简”“通志体例宜仿正史”等原则,并注重内容的“采摭”与“推勘”。陈衍还对地方志及相关工作进行过多角度的文学书写,主要体现在以诗文、诗话书写修志经历,借地方志发表文学观点等方面。通过以上考论,有助于学界更全面地观照陈衍在地方志和文学领域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衍 修志贡献 方志 文学书写 方志
原文传递
试论曾国荃的方志观 被引量:4
3
作者 杜锡建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10年第7期17-20,共4页
曾国荃担任光绪《湖南通志》的总纂和光绪《山西通志》的总裁,为晚清这两部佳志的问世及方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的方志观亦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曾国荃热心修志,积极筹建志局开展省通志的编纂工作,提出修志的目的是存文移... 曾国荃担任光绪《湖南通志》的总纂和光绪《山西通志》的总裁,为晚清这两部佳志的问世及方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的方志观亦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曾国荃热心修志,积极筹建志局开展省通志的编纂工作,提出修志的目的是存文移俗,昭示后来。修志的基本条件是具备人才和资金,并把以信以诚,简赡精严作为修志的质量保证,在修志方面表现出很高的造诣。对曾国荃在方志文化上的成就,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荃 方志 光绪《山西通志》 光绪《湖南通志》
原文传递
晚清状元吴鲁的方志观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延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0-102,共3页
从晚清状元吴鲁《正气研斋汇稿》一书着手,主要针对其《郭山庙志序》和《昆明县志序》两篇文章进行研究,认为吴鲁的方志观主要有三点:一是志书源于"史书"(《史记》和《汉书》);二是志书当为"信史";三是志书必须&qu... 从晚清状元吴鲁《正气研斋汇稿》一书着手,主要针对其《郭山庙志序》和《昆明县志序》两篇文章进行研究,认为吴鲁的方志观主要有三点:一是志书源于"史书"(《史记》和《汉书》);二是志书当为"信史";三是志书必须"资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吴鲁 方志
下载PDF
俞樾的修志成果及方志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汇丰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23年第3期46-53,M0004,共9页
俞樾是清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书法家、小说家、戏曲家,一生著述丰富,以往学者研究大多集中在这些领域。事实上,俞樾在地方志领域也颇有建树,曾参与4部地方志的编修,并对地方志文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以俞樾参与编修的4部... 俞樾是清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书法家、小说家、戏曲家,一生著述丰富,以往学者研究大多集中在这些领域。事实上,俞樾在地方志领域也颇有建树,曾参与4部地方志的编修,并对地方志文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以俞樾参与编修的4部地方志为基础,辅以他与友人的通信和年谱等文献,论述其在地方志编修上重视体例、广收博采、承袭古制而不守旧、直笔谠论、无官私之见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方志 同治《上海县志》 光绪《川沙厅志》 光绪《镇海县志》 同治《续天津县志》
原文传递
图经与史法:回族学者蒋湘南的方志观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强 《上海地方志》 2022年第2期40-46,95,共8页
清代嘉道年间的蒋湘南是回族历史上第一位修志者,也是中国方志史上重要的方志学家。纂修方志是蒋湘南一生中的主要事业。在蒋湘南看来,方志具有地理和历史两大属性,前者要求方志重视地图,后者要求方志具有史法史例。在两大属性认知基础... 清代嘉道年间的蒋湘南是回族历史上第一位修志者,也是中国方志史上重要的方志学家。纂修方志是蒋湘南一生中的主要事业。在蒋湘南看来,方志具有地理和历史两大属性,前者要求方志重视地图,后者要求方志具有史法史例。在两大属性认知基础上,蒋湘南提出“图经”与“史法”的方志观,给清代的方志学注入新的思想力量,也是继章学诚之后中国方志学的一大发展。蒋湘南以该方志观为指导纂修的方志也成为清代志书中的典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蒋湘南 图经 史法 方志
下载PDF
新时代方志观之探微——兼论新时代方志体例风格及内容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吕鲜林 《上海地方志》 2020年第3期25-34,94,共11页
关于"志观",其理论核心应是基于"史志同源"①共识下的哲学、历史学层面的"价值观问题"。古今方志价值观概括起来不外乎"存史育人资政",但因其社会形态②的差异,传统方志价值观主要以"孔... 关于"志观",其理论核心应是基于"史志同源"①共识下的哲学、历史学层面的"价值观问题"。古今方志价值观概括起来不外乎"存史育人资政",但因其社会形态②的差异,传统方志价值观主要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等思想)为指导,为帝王立言为世家存史为乡贤修志,旨在维护"封建正统观"。社会主义新时代③方志价值观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旨在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志"必具"善观"。新时代,只有立足当代文明,基于正确的志观,其笔下的志书才能切实做到不仅能让治国理政者"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够为普通百姓传承记忆,留住乡愁。方可谓"修志问道,以启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 新时代 方志 体例风格 内容特色
下载PDF
周永年方志观探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范猛 《广西地方志》 2018年第1期5-9,共5页
文献学家周永年,重视乡帮文献,一生共纂修历城、东昌、济宁三部方志。它们凝结了周永年方志纂修的主要思想观点和方法,即圣制、宸翰置于卷首,皇权至上;总纪、纪年置于卷前,以编年方式记录历史事件;经籍(艺文)、金石、遗文、遗诗严格区分... 文献学家周永年,重视乡帮文献,一生共纂修历城、东昌、济宁三部方志。它们凝结了周永年方志纂修的主要思想观点和方法,即圣制、宸翰置于卷首,皇权至上;总纪、纪年置于卷前,以编年方式记录历史事件;经籍(艺文)、金石、遗文、遗诗严格区分,彰显目录学功用;死后盖棺论定,不为生者立传;重在纂辑,不寓褒贬;重视考据,不著虚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永年 方志 纂修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方志编修观的变革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卫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63-66,共4页
民国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成和相沿的传统的旧方志编修观被重新审视并受到批判 ,修志宗旨的创新、方志编修中进化史观的倡导、民史观的推行、综合文化观的阐扬 ,使民国时期的方志编修观发生变革 ,促进了民国新方志的编修 ,并为今日... 民国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成和相沿的传统的旧方志编修观被重新审视并受到批判 ,修志宗旨的创新、方志编修中进化史观的倡导、民史观的推行、综合文化观的阐扬 ,使民国时期的方志编修观发生变革 ,促进了民国新方志的编修 ,并为今日全新的方志编修观的构创和方志的编纂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方志编修 修志宗旨 方志 创新 综合文化 民史 进化史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物欲”倾向及其矫正——以方志敏“清贫”观为标杆 被引量:1
10
作者 揭晓海 《黑河学刊》 2019年第3期121-124,共4页
高职学生的"物欲"倾向,有不断膨胀的趋势,表现为消费上追逐时髦,处事中利益为先,择业上挑肥拣瘦,交往上互相攀比,心态上爱好炫耀等方面。这种倾向若不及时矫正,就会扭曲学生内在本质的精神需求、破坏人们之间赖以生存和发展... 高职学生的"物欲"倾向,有不断膨胀的趋势,表现为消费上追逐时髦,处事中利益为先,择业上挑肥拣瘦,交往上互相攀比,心态上爱好炫耀等方面。这种倾向若不及时矫正,就会扭曲学生内在本质的精神需求、破坏人们之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和谐关系、威胁人类与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平衡共生。应该以方志敏"清贫"观为标杆,教育学生全面理解它的深刻内涵,把握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基本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育效果,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物欲倾向 方志敏清贫 教育
下载PDF
论方志敏清贫观的思想基础、实现主体和文化路径
11
作者 揭晓海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2-27,82,共7页
方志敏的清贫观,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行为指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无私的道德素养、英勇的奋斗精神,是清贫精神的思想基础;廉洁的政府、为民的组织、积极的群众,是清贫精神落到实处的主体要... 方志敏的清贫观,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行为指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无私的道德素养、英勇的奋斗精神,是清贫精神的思想基础;廉洁的政府、为民的组织、积极的群众,是清贫精神落到实处的主体要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清贫观得以形成和光大的文化路径。把方志敏的清贫观摆到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上加以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敏清贫 思想基础 实现主体 文化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