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叶斯网的城市迁居者通勤方式变迁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吴静娴 杨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100,共7页
随着中国城市空间布局的扩展与郊区化现象的加剧,城市内部居住迁移导致居民出行交通结构发生演变.国内关于迁居—出行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迁居人群机动化通勤趋势及变化成因的宏观描述上,从微观角度分析城市内部迁居人群通勤方式转... 随着中国城市空间布局的扩展与郊区化现象的加剧,城市内部居住迁移导致居民出行交通结构发生演变.国内关于迁居—出行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迁居人群机动化通勤趋势及变化成因的宏观描述上,从微观角度分析城市内部迁居人群通勤方式转变的研究尚为少见.本文以南京为例,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迁居人群通勤方式转移模型,模拟并分析个人家庭信息、迁居属性,以及小区建成环境感知变化对原非机动(步行、自行车或电动车)通勤人群出行方式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汽车、个人收入、新车的购置、住房类型、购房方式、迁居类型、地铁通勤便捷度和地铁步站距离是影响原非机动通勤人群转向小汽车出行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规划者制定迁居通勤机动化的建成环境调控政策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居住迁移 出行行为 方式变迁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投稿途径获取方式的变迁及其对学术期刊的启示——基于作者投稿途径获取方式的调查
2
作者 张威 《传播与版权》 2023年第10期42-44,51,共4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作者投稿途径获取方式由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从网上查询投稿信息并获取投稿途径成为作者了解学术期刊,向学术期刊投稿的首要选择。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作者更愿意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投稿途径并进行投稿。在新...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作者投稿途径获取方式由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从网上查询投稿信息并获取投稿途径成为作者了解学术期刊,向学术期刊投稿的首要选择。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作者更愿意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投稿途径并进行投稿。在新媒体时代,作者投稿形成了以电子邮箱投稿和在线投稿系统为主,新媒体投稿和传统纸质投稿并存的局面。文章立足于作者投稿途径获取方式的调查,探究投稿途径获取方式的变迁对学术期刊的启示:学术期刊需要多途径发布期刊信息,加强与作者互动,做好内容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投稿信息 获取方式 方式变迁
下载PDF
媒介新技术:互联网与当代生活方式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中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变迁 媒介产业 互联网 新技术 国外学者 大众传媒 社会关系 麦克卢汉
下载PDF
西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分析与历史经验 被引量:18
4
作者 钱运春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86,89,共6页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西欧曾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间跨度大约是一战之前到二战结束。在"量"上表现为人均GDP处于3000~6000美元区间内,从"质"上表现为经济增长迟滞、技术进步缓慢、两级分化加剧、社会问题丛生等不...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西欧曾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间跨度大约是一战之前到二战结束。在"量"上表现为人均GDP处于3000~6000美元区间内,从"质"上表现为经济增长迟滞、技术进步缓慢、两级分化加剧、社会问题丛生等不利局面。西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变迁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缺乏相应的社会保护机制化解。二战之后,经过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政治改革,通过重构社会保护机制和建设福利国家,西欧重新获得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 生产方式变迁 中等收入陷阱 历史经验
原文传递
论建国以来农村居民休闲方式变迁及启示 被引量:15
5
作者 申广斯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93,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居民休闲方式变迁总体上沿着单一化、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多元化的特征演进。休闲方式变迁的历史过程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传统休闲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剖析这一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居民休闲方式变迁总体上沿着单一化、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多元化的特征演进。休闲方式变迁的历史过程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传统休闲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剖析这一变迁背后的深刻原因,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休闲方式变迁 启示
下载PDF
中国近代休闲方式解读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梅 《社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6,共3页
关键词 休闲方式 中国近代 社会变迁 民国时期 改革开 休闲生活 晚清时期 自由选择 生活方式变迁 大众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有机农业是如何转变为化学农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变迁的危机及其可能的前景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伟兵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1-183,共13页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有机农业养育了庞大的人口、维系着生态平衡。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家户分散经营体制等因素诱导中国农业迅速走上了化学农业道路。化学农业促进了粮食的高产和食品的丰富多样,但引发了生态环...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有机农业养育了庞大的人口、维系着生态平衡。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家户分散经营体制等因素诱导中国农业迅速走上了化学农业道路。化学农业促进了粮食的高产和食品的丰富多样,但引发了生态环境、国民健康和人民食物主权等多方面的风险和危机。化学农业是一条不可持续的"自虐式发展"的农业道路。实践证明,有机农业不仅不会饿死人,还会生产出产量高、质量安全的粮食和畜禽产品。全面恢复和升级有机农业是当前重要且紧迫的任务,为此,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新组织农民,对农业经营体制进行大力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有机农业 农业生产方式变迁 化学农业 危机 前景
原文传递
生活方式变迁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时运生 《社会学研究》 1986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一、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复杂、形式多样、内在联系密切的科学研究领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对生活方式,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文学、宗教学……,都可以从不... 一、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复杂、形式多样、内在联系密切的科学研究领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对生活方式,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文学、宗教学……,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加以研究。即使是同一学科,在不同的时期,强调的重点亦可不同。因此,对生活方式的定义至今众说纷纭。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找出其固定的含义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变迁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基本特征 内在联系 社会学 教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形式多样 经济学
原文传递
论城市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及新发展——以武汉市调查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松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2-135,共4页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失地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对武汉市失地农民生活方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其主要采取以亲缘地域为主体、经济发展扩散型及传统现代相融合的生活方式。其特征是一定程度上的陈旧单调性、封闭分隔性和对外...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失地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对武汉市失地农民生活方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其主要采取以亲缘地域为主体、经济发展扩散型及传统现代相融合的生活方式。其特征是一定程度上的陈旧单调性、封闭分隔性和对外排斥性。新的历史时期,失地农民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其主要变化是生活方式的阶层融合化、形式多样化和创新开放化。在小康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深入研究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类型、特征及新发展,对促进他们角色的转换,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生活方式变迁 新发展
下载PDF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方式变迁及社会适应——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兆义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0,共7页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当前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难题。在湖北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家庭、消费、闲暇及交往等生活方式发生了系列变迁,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适应问题,如职业类型比较单一...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当前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难题。在湖北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家庭、消费、闲暇及交往等生活方式发生了系列变迁,并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适应问题,如职业类型比较单一、社会交往具有局限性、身份认同的困惑、文化适应能力较弱等。因此,这需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城市社会双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路径来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方式的顺利转变,使其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生活方式变迁 社会适应
原文传递
试论壮族农民的职业分化——龙胜金竹寨壮族生活方式变迁个案研究之一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润柏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职业分化是劳动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指标 ,职业非农化是农村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为金竹寨壮族大规模的职业分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金竹农民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农转非”政策、内部非农产业的发展 ,以及劳力外流逐渐实现由农业向... 职业分化是劳动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指标 ,职业非农化是农村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为金竹寨壮族大规模的职业分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金竹农民主要是通过国家的“农转非”政策、内部非农产业的发展 ,以及劳力外流逐渐实现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胜金竹寨 壮族 职业分化 生活方式变迁
下载PDF
新疆回族社区回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志福 《回族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19-27,共9页
新疆回族社区回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马志福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直接目的在于维持自身的生活。人们必须生活下去,才能持续地进行生产。在生产和生活之间,严格说来是不能分什么先后的。具体特定的历史形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紧密关联,... 新疆回族社区回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马志福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直接目的在于维持自身的生活。人们必须生活下去,才能持续地进行生产。在生产和生活之间,严格说来是不能分什么先后的。具体特定的历史形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紧密关联,相互作用。在某一特定社区现代化的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社区 生活方式变迁 劳动生活方式 农业社区 城市社区 城市化社区 闲暇生活方式 新疆回族 传统生活方式 生活关系
原文传递
新中国农民生活方式60年变迁与反思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新光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17,共6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除了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两个较短的时间段外,农民生活方式变迁呈现出不同步、不平衡、不协调的明显特征。建国后的头30年,农民物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但精神生活比较充实;改革开放后的30年,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除了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两个较短的时间段外,农民生活方式变迁呈现出不同步、不平衡、不协调的明显特征。建国后的头30年,农民物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但精神生活比较充实;改革开放后的30年,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精神家园日渐衰败和失落。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应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短距离、波浪式逐级推进的城镇化道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实际和各民族特点的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农村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60年 农民生活方式变迁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城镇化道路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生活方式变迁中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契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冯胜刚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8-182,共5页
为探索随现代化进程而变化着的生活方式,能否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利契机,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和逻辑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已经充分显现的诸如仪式化民俗活动的复兴、少数民族聚居程度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 为探索随现代化进程而变化着的生活方式,能否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利契机,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和逻辑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已经充分显现的诸如仪式化民俗活动的复兴、少数民族聚居程度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城镇社会体育的兴起等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充分借助的传承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生活方式变迁 传承发展
原文传递
生态移民之后的移民生计方式变迁与文化变迁——以甘肃省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静 杨哲 刘继杰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8-82,共5页
随着国家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从2000年起,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的裕固族开始了从游牧到定居、从牧民到农民、从散居到聚居的转变。生态移民直接导致了生计方式的变迁。对甘肃省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裕固族移民前后的生计方式比较分析... 随着国家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从2000年起,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的裕固族开始了从游牧到定居、从牧民到农民、从散居到聚居的转变。生态移民直接导致了生计方式的变迁。对甘肃省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裕固族移民前后的生计方式比较分析发现:双海子村移民之后的生计方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新的经济形式和农业发展方向;文化变迁则表现在物质生活、节日风俗、语言、教育和生育、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文化变迁是由生计方式变迁引起的。生计方式和文化变迁之后的移民也产生了水源、耕地承载力和族群认同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固族 移民 双海子村 生计方式变迁 文化变迁
下载PDF
农民闲暇:当代中国农民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耀彬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43-43,46,共2页
关键词 农民研究 闲暇时间 当代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三农”问题 生活方式变迁 农民问题 中国农民
下载PDF
旅游影响下海岛居民对生活方式变迁的感知差异--以鼓浪屿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炜铃 陈金华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1,共6页
海岛旅游地居民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旅游业发展对海岛旅游地居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考察旅游业发展对海岛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于促进海岛旅游地人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居民生活方式变... 海岛旅游地居民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旅游业发展对海岛旅游地居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考察旅游业发展对海岛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于促进海岛旅游地人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居民生活方式变迁为例,采用文献回顾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单因子变异系数分析法(One-way ANOVA),研究旅游影响下不同年龄段居民对海岛生活环境、经济生活、社会文化以及业余休闲的感知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居民对旅游业对生活方式变迁影响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海岛居民 生活方式变迁 鼓浪屿
原文传递
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海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8-156,共9页
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是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是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民族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化发展和少数民... 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是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是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民族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化发展和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人口流动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变化、旅游业发展改变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以及大众传媒推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变化四大专题领域研究的梳理,指出学术界对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没有关注生活方式变迁中人们伦理观念的变化及跨学科研究较少,并对我国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提出展望,以"生活论"研究范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生活方式变迁理论;从国家整体发展及以人为本角度出发,进行少数民族乡村建设,必须结合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实际,关注少数民族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利用民族地区的物质与文化资源优势,才能主动融入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转型与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少数民族 生活方式变迁 进展与展望
下载PDF
农民生计转型与土地意识嬗变——来自贵州穿青人地区的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正贤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88,共5页
农民生计转型与土地意识嬗变是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要表现形式。贵州穿青人地区农村社会呈现如下特征:务工农民赚钱修屋、农耕农民生活清苦、经商农民不离乡土、手艺农民农作兼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要素禀赋的裂变,以及城市文化的涵化... 农民生计转型与土地意识嬗变是农村社会变迁的主要表现形式。贵州穿青人地区农村社会呈现如下特征:务工农民赚钱修屋、农耕农民生活清苦、经商农民不离乡土、手艺农民农作兼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要素禀赋的裂变,以及城市文化的涵化,以"旅游+"为路径的新型农民生计方式,以"绿色+"为模式的新型土地意识以及城乡居民优越感逆转将成为穿青人地区,甚至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变迁的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生计 生计方式变迁 土地意识 社会变迁 穿青人
下载PDF
族群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介 被引量:1
20
作者 纳日碧力戈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8,共7页
本文介绍了西方思想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有关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变迁的一些有影响的观点,评述了我国学者研究生活方式的四个阶段,以及对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研究情况,并就传统与现代化、理性与感情。
关键词 生活方式变迁 族群社会 国内外 评介 民族生活方式 社会发展 人类学家 社会学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