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孔祥成 孙树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1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64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由CT引导下依据血肿大小、形态及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向,行方体定向单靶点或多靶点微创软管血肿引流、液化清... 目的:探讨应用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64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由CT引导下依据血肿大小、形态及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向,行方体定向单靶点或多靶点微创软管血肿引流、液化清除术。结果:术中血肿清除率和术后残血清除留管时间:单靶点径路(32.2±18.6)%和(6.5±2.1)d,多靶点径路为(56.5±23.3)%和(4.5±1.5)d,两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4例患者出院54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15.6%。对存活54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以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ADL118例(33.3%)、ADL221例(38.8%)、ADL38例(14.8%)、ADL45例(9.2%)、ADL52例(3.7%)。结论: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可多轨道、多靶点穿刺,操作简便,创伤微小,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缩短留置管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通道 高血压 壳核出血 微创性 液化 多靶点
下载PDF
方体定向软通道治疗小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军 余冬平 李成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1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方体定向软通道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8例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方体定向软通道进行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后随访3... 目的分析方体定向软通道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8例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方体定向软通道进行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患者死亡(术后再出血)1例(3.57%),植物生存2例(7.14%),重度残疾4例(14.29%)、轻度残疾7例(25.00%)、恢复良好14例(50.00%)。患者手术时间40~60 min,术后2~5 d拔除引流管,住院时间7~12 d。治疗后,患者平衡功能评分(25.29±14.19)分高于治疗前的(12.00±8.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体定向软通道对小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既能确保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又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应被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通道 小脑出血 不良反应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方体定向软通道和开颅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成学 李国天 金龙男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9期27-27,29,共2页
目的: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开颅手术和方体定向软通道两种不同方式,对比分析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方体定向软通道组与开颅手术组,各50例。软通道组患者采用方体定向软通道方... 目的: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开颅手术和方体定向软通道两种不同方式,对比分析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方体定向软通道组与开颅手术组,各50例。软通道组患者采用方体定向软通道方式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首先需要确定穿刺方向及穿刺点,然后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并做好术后复查;开颅手术组则采用开颅的方式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在显微镜下观察,经颞中回或侧裂进入。待血肿清除后需脱水、止血治疗。结果:经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开颅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0%,与方体定向软通道组的总有效率98.0%相比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体定向软通道技术是一种创伤小、定位准确且操作简便的手术方式,对于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手术 定向通道
下载PDF
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先斌 杨宏武 +1 位作者 孙树杰 邓磊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8期2-3,共2页
目的观察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32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行方体定向置软管血肿引流术患者,观察、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血肿均一次穿刺成功,平均手术时... 目的观察方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32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行方体定向置软管血肿引流术患者,观察、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血肿均一次穿刺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5~45 min,术后2~5 d拔除引流管。术后发生再出血患者1例,无颅内感染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评分:5分(恢复良好) 26例,4分(轻度残疾) 4例,3分(重度残疾) 2例,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结论方体定向置软管血肿引流术是一种具有安全、微创、高效、快速、出血少等特点的高血压小脑出血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通道微创穿刺 血肿抽吸 高血压小脑出血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方体定向双管软通道与小骨窗显微镜下开颅手术治疗中等量以上高血压脑出血对比研究
5
作者 康天保 胡超华 +2 位作者 钟菊娇 谢建辉 陈建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8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方体定向双管软通道与小骨窗显微镜下开颅手术治疗中等量以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1日-2023年9月1日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中等量以上HICH患者5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行小... 目的探讨方体定向双管软通道与小骨窗显微镜下开颅手术治疗中等量以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1日-2023年9月1日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中等量以上HICH患者5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行小骨窗显微镜下开颅手术,观察组25例行方体定向双管软通道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指标、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1/25)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64.37±10.87)min短于对照组的(98.49±13.11)min,血肿清除率(90.73±2.69)%高于对照组的(79.8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骨窗显微镜下开颅术相比,中等量以上HICH患者采用方体定向双管软通道引流术的效果更佳,操作时间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并发症更少,利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量以上高血压脑出血 定向双管通道 小骨窗显微镜下开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