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方位地震资料方位各向异性处理——以大庆长垣三分量地震数据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丽艳 李昂 +2 位作者 刘建颖 杨建国 陈志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2-301,310,I0003,共12页
地震纵波在HTI介质中传播时,沿垂直于裂缝方向的速度小于沿平行于裂缝方向,且反射强度降低和频率变低;横波在HTI介质中传播时分裂成快、慢横波。以大庆长垣喇嘛甸地区的宽方位三分量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方位各向异性的表现特征、影响... 地震纵波在HTI介质中传播时,沿垂直于裂缝方向的速度小于沿平行于裂缝方向,且反射强度降低和频率变低;横波在HTI介质中传播时分裂成快、慢横波。以大庆长垣喇嘛甸地区的宽方位三分量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方位各向异性的表现特征、影响及不同方位角范围内属性的变化,并根据这些性质的变化利用椭圆拟合对该地区的各向异性的方位和强度进行定量预测,与利用横波分裂预测的结果一致。为了消除方位各向异性对地震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利用椭圆拟合准确求出了HTI介质的方位速度,进行方位速度动校正,消除了方位各向异性引起的快慢波时差,提高了资料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 各向异性方向 各向异性强度 快慢波时差 方位速度 椭圆拟合
下载PDF
上海天文台25m天线驱动系统的探讨
2
作者 汪沪生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2年第23期135-143,共9页
对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 5m天线的驱动结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 方位速度 电磁离合器 上海天文台 天线 驱动系统
下载PDF
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60
3
作者 张保庆 周辉 +4 位作者 左黄金 王者武 贺兆全 曾天玖 秦伯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6-400,406,共6页
随着方位角的增大,宽方位地震资料的速度随方位角的变化、与倾角和方位相关的旅行时差、与方位相关的各向异性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当所采集的宽方位资料不是全方位时,如何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形成有利于后续处理和解释的分方位道集尤为重... 随着方位角的增大,宽方位地震资料的速度随方位角的变化、与倾角和方位相关的旅行时差、与方位相关的各向异性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当所采集的宽方位资料不是全方位时,如何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形成有利于后续处理和解释的分方位道集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运用分方位道集技术形成合理的方位道集;运用分方位速度分析技术精确求取叠加速度;运用与倾角方位角相关的旅行时校正技术进行倾角、方位角的旅行时校正;运用分方位各向异性偏移技术消除不同方位的各向异性影响等。对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 方位道集 方位速度分析 倾角方位角旅行时校正 方位各向异性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断层解释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汪关妹 周赏 +3 位作者 张宏伟 张万福 方海飞 封若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77-83,共7页
"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及()VT域资料处理技术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GeoEast解释系统为充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提供了平台。本文基于蓝色滤波特色技术利用优势频带识别断层、基于数据融合技... "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及()VT域资料处理技术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GeoEast解释系统为充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提供了平台。本文基于蓝色滤波特色技术利用优势频带识别断层、基于数据融合技术利用分方位数据体识别断层、基于数据体运算技术利用最大方位速度差识别断层,这些技术在饶阳凹陷复杂断裂带的构造解释应用中效果理想,断层组合关系更加合理,小断层识别精度更高,构造圈闭在增加的同时也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 GeoEast 蓝色滤波 数据融合 最大方位速度 断层
下载PDF
考虑压电声源-井孔系统的随钻方位声波测井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正鹏 刘玉凯 +1 位作者 苏远大 唐晓明 《测井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随钻方位声波测井仪器是一种新型的声波测井仪器,在非均匀性复杂地层的精细勘探与开发中具有应用前景。综合考虑了压电声源-钻铤-井孔系统相互耦合作用,使用有限元ANSYS软件仿真计算了瓦片状声源的随钻方位声波测井仪器响应特征,以及声... 随钻方位声波测井仪器是一种新型的声波测井仪器,在非均匀性复杂地层的精细勘探与开发中具有应用前景。综合考虑了压电声源-钻铤-井孔系统相互耦合作用,使用有限元ANSYS软件仿真计算了瓦片状声源的随钻方位声波测井仪器响应特征,以及声源的变形、表面不同位置处的振动位移,分析声源的谐振频率与辐射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声源振动变形复杂,与施加的激励信号存在较大差异。该声源谐振频率位于隔声体阻带之内,钻铤波得到有效压制,且该声源辐射出的能量具有明显的水平、竖直方位指向性。数值模拟了随钻方位声波测井仪器在均匀地层、方位分区变化地层以及过界面地层中的测井响应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基于该瓦片状声源的随钻方位声波测井仪器可准确测量地层的纵波慢度,识别井周地层方位速度信息,在跨界面地层中通过方位速度差异进行界面识别。研究对于随钻方位声波测井仪器的设计、研发以及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方位声波测井 瓦片状声源 方位速度测量 地层界面识别
下载PDF
基于路径积分叠加的方位各向异性校正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宋利虎 梁瑶 傅磊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9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炮检距向量片(Offset Vector Tile, OVT)技术作为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可提供一个精确、有效的数据域来进行宽方位数据处理。首先介绍了分方位处理和消除方位各向异性的方法,然后针对目前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效率和精度较低的问题,... 炮检距向量片(Offset Vector Tile, OVT)技术作为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可提供一个精确、有效的数据域来进行宽方位数据处理。首先介绍了分方位处理和消除方位各向异性的方法,然后针对目前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效率和精度较低的问题,引入了基于路径积分叠加原理的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和流程,实现了剩余时差的自动校正。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自动高效的宽方位地震偏移分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校正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对信噪比要求较高、效率低的缺陷,在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 方位速度分析 方位各向异性 路径积分叠加
下载PDF
分方位速度分析对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的影响——以南阳凹陷CY-DZ探区地震资料处理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梦娟 王雷 +3 位作者 商建立 李斌 王帮助 李铮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30-33,共4页
各向同性速度场会影响宽方位地震资料道集的动校正效果,进而影响剩余静校正效果、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效果以及叠加效果等。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时,动校正速度是随着方位角变化而变化的。采用分方位速度分析求取的多方位速度场可以有效地改... 各向同性速度场会影响宽方位地震资料道集的动校正效果,进而影响剩余静校正效果、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效果以及叠加效果等。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时,动校正速度是随着方位角变化而变化的。采用分方位速度分析求取的多方位速度场可以有效地改善动校正后道集质量,消除各向同性速度场对OVT域地震资料处理中剩余静校正及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高动校正后道集平整度和低序级断层成像精度。该方法在南阳凹陷CY-DZ探区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凹陷 方位速度分析 剩余静校正 低序级断层
下载PDF
SN地区辉绿岩下弱信号宽方位采集与成像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习峰 薛永安 +2 位作者 庞全康 朱峰 石一青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4期47-53,共7页
高邮凹陷古近系辉绿岩广泛发育,SN地区最为典型。辉绿岩强反射是该区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辉绿岩下成像质量,不仅需要精准压制多次波等强干扰,还需要加强辉绿岩强能量屏蔽机理分析,进而找到增强岩下弱信号的措施... 高邮凹陷古近系辉绿岩广泛发育,SN地区最为典型。辉绿岩强反射是该区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辉绿岩下成像质量,不仅需要精准压制多次波等强干扰,还需要加强辉绿岩强能量屏蔽机理分析,进而找到增强岩下弱信号的措施。通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辉绿岩对岩下地层的地震反射能量影响,充分利用辉绿岩空间分布的局限性和差异性等特性,提出以宽方位为核心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一体化解决方案。SN地区宽方位一体化成像攻关及观测系统退化分析证实:覆盖次数有一定保证时,观测方位的进一步增加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做好分频能量补偿和优势方位成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克服辉绿岩对下伏地层的屏蔽作用,实现辉绿岩下弱反射信号较好质量的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方位 能量补偿 方位速度分析 井约束建模 辉绿岩 阜宁组 高邮凹陷
下载PDF
高邮凹陷中深层火成岩发育区宽方位采集与成像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习峰 庞全康 +1 位作者 薛永安 石一青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0-76,共7页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是主要勘探目的层,阜宁组及上部地层中发育多套火成岩。高速火成岩强屏蔽作用使得下伏地层反射能量弱、成像信噪比低、构造落实困难。针对火成岩下反射成像,过去多考虑增加覆盖次数增强岩下照明强度,而忽视了横向... 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是主要勘探目的层,阜宁组及上部地层中发育多套火成岩。高速火成岩强屏蔽作用使得下伏地层反射能量弱、成像信噪比低、构造落实困难。针对火成岩下反射成像,过去多考虑增加覆盖次数增强岩下照明强度,而忽视了横向的宽方位作用。本文围绕北部斜坡带中深层火成岩发育区宽方位采集资料,利用沙埝宽方位三维开展了观测系统退化及相应的宽方位配套处理技术研究。研究认为,在高邮凹陷北斜坡要充分利用中深层火成岩空间分布的局限性和差异性,在保持一定覆盖次数的条件下采用较宽的方位采集,成像时充分利用宽方位信息构建最优的速度模型,可以实现岩下成像品质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方位 能量补偿 方位速度分析 井约束建模
下载PDF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应用研究 被引量:90
10
作者 凌云研究小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0-357,共8页
近年来地震勘探硬件设备正在逐步发展,地震采集道数已从原来的几百道发展为几千道,甚至上万道。由于采集道数的增加,陆上宽方位角三维地震勘探已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中国西部的宽方位角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实例研究,在比较了宽、窄方位... 近年来地震勘探硬件设备正在逐步发展,地震采集道数已从原来的几百道发展为几千道,甚至上万道。由于采集道数的增加,陆上宽方位角三维地震勘探已经成为可能。本文通过中国西部的宽方位角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实例研究,在比较了宽、窄方位角三维地震在振福成像、相干数据体和相位的差异后,认为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在岩性和方向性裂缝勘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 方位 各向异性 方位速度 HTI VTI 地震勘探 海洋勘探
下载PDF
裂隙各向异性介质中的NMO速度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德利 何樵登 韩立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98-1705,共8页
推导了各向异性介质中由弹性系数表示的方位动校NMO速度的具体表达式,表明各向异性介质中方位NMO速度程椭圆形状,并分别对具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正交介质和单斜各向异性介质及在不同的裂隙填充物的性质下方位NMO速度进... 推导了各向异性介质中由弹性系数表示的方位动校NMO速度的具体表达式,表明各向异性介质中方位NMO速度程椭圆形状,并分别对具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正交介质和单斜各向异性介质及在不同的裂隙填充物的性质下方位NMO速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裂隙的存在对NMO速度的影响不仅与裂隙密度有关,还取决于裂隙填充物的性质.同时,研究表明对于裂隙型单斜各向异性介质,其方位NMO速度椭圆轴向并不象HTI介质和正交介质中的那样与自然坐标系的坐标轴一致,而是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偏离,其大小与裂隙填充物的性质、两组裂隙密度的比值及裂隙间的夹角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区分裂隙介质的类型及裂隙填充物的性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裂隙介质 方位NMO速度
下载PDF
改进的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炜 何治亮 +2 位作者 李玉凤 刘志伟 周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0-1178,6,共9页
现今广泛应用的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即在对含有方位角信息的多个叠加数据体进行叠后偏移时,往往使用同一偏移速度,这种未顾及速度方位各向异性的做法会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本文采用在方位角道集上进行速度分... 现今广泛应用的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即在对含有方位角信息的多个叠加数据体进行叠后偏移时,往往使用同一偏移速度,这种未顾及速度方位各向异性的做法会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本文采用在方位角道集上进行速度分析、在偏移过程中保留地震资料的速度方位各向异性信息的改进措施,提高了裂缝预测的精度。对实际工区叠前地震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进法进行裂缝预测,并与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得到的裂缝信息对比,展现了本文改进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 方位速度分析 裂缝预测 偏移速度 叠后偏移 叠前数据 共反射点
下载PDF
单斜介质中方位NMO速度Thomsen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德利 何樵登 韩立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9-255,共7页
采用启发式共轭梯度法,即随机爬山法+共轭梯度法,利用单斜介质中P波方位NMO速度椭圆轴向偏转角度接近于零这一特性,简化P波方位NMO速度公式,并利用多方位P波NMO速度,反演出某一初始CMP观测线与自然坐标系之间的夹角,作为进一步进行Thom... 采用启发式共轭梯度法,即随机爬山法+共轭梯度法,利用单斜介质中P波方位NMO速度椭圆轴向偏转角度接近于零这一特性,简化P波方位NMO速度公式,并利用多方位P波NMO速度,反演出某一初始CMP观测线与自然坐标系之间的夹角,作为进一步进行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的基础.根据各向异性介质中方位NMO速度与Thomsen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利用三种波的多方位NMO速度及垂直传播速度反演单层单斜各向异性介质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的目标函数.对计算的理论值添加具有一定标准差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噪声,用以模拟实际观测存在的误差,通过对加噪后的数据进行多次反演的误差分析,表明了所建立的目标函数及选用的反演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而且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介质 方位NMO速度 THOMSEN参数 非线性反演
下载PDF
利用多方位地震采集资料预测BZ28-1油田裂缝储层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涛 杨凯 +1 位作者 金明霞 毛宁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8-162,共5页
渤海BZ28-1油田为裂缝性潜山油气藏。该区原三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信噪比低,很难满足裂缝储层预测的要求。为了研究该区裂缝的分布,设计了由8条二维测线组成的多方位地震测网,首次进行了多方位地震采集,并对新采集的数据进行了高分辨... 渤海BZ28-1油田为裂缝性潜山油气藏。该区原三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信噪比低,很难满足裂缝储层预测的要求。为了研究该区裂缝的分布,设计了由8条二维测线组成的多方位地震测网,首次进行了多方位地震采集,并对新采集的数据进行了高分辨率处理和完全保幅处理。利用方位NMO速度、方位时差、方位AVO等地震属性的变化,对BZ28-1油田裂缝发育状况及分布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地震采集 BZ28-1油田 裂缝储层 方位NMO速度 方位时差 方位AVO
下载PDF
多方位-速度目标跟踪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佩伦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7,28,共4页
对潜艇水下跟踪目标的一种方法—多方位-速度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它具有独特的性能。首先分析了系统的观测性,得出了系统可观测的两个必要条件。之后对两种可能的建模思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一种常见的建模错误,它使得已知的目标速度... 对潜艇水下跟踪目标的一种方法—多方位-速度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它具有独特的性能。首先分析了系统的观测性,得出了系统可观测的两个必要条件。之后对两种可能的建模思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一种常见的建模错误,它使得已知的目标速度未能得到利用,效果等同于仅方位法。最后对目标航向的多解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多解性是多方位-速度法的一个基本性质。结合有关性能,还将多方位-速度跟踪和仅方位跟踪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速度跟踪 方位跟踪 水下跟踪 目标跟踪
下载PDF
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自多 刘全新 +2 位作者 王西文 王宇超 王述江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2期39-44,共6页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在岩性和方向裂缝性地区的应用具有潜在优势和广阔前景。宽方位角相对窄方位角,其叠加速度随方位角和地层倾角变化而变化,一个综合速度不适合共面元道集中的所有地震道;对于倾斜地层,共面元中心点来自地下较大范围...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在岩性和方向裂缝性地区的应用具有潜在优势和广阔前景。宽方位角相对窄方位角,其叠加速度随方位角和地层倾角变化而变化,一个综合速度不适合共面元道集中的所有地震道;对于倾斜地层,共面元中心点来自地下较大范围的反射点,常规的基于双曲线动校正理论的水平叠加技术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处理时,用倾角一方位角旅行时间校正法可以校正视倾角引起的时差,提供一个不受倾角影响的共面元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速度分析时采用视各向异性动校正技术,解决常规NMO出射角超过35。时引起的大偏移距校正过量问题,为DMO提供一个准确可靠的地层均方根速度;采用时间一空间域的克希霍夫求和三维DMO,得到接近零偏移距的道集,然后叠加得到接近零偏移距的叠加剖面,叠后采用三维扩展STOLT偏移;最后进行方位角速度打描、叠加、偏移,识别地层方向特性和方向各向异性。针对宽方位角的有效处理措施在准噶尔盆地阜11井含油区的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方法探讨 速度分析 各向异性 零偏移距 剩余静校正 均方根速度 方位速度 准噶尔盆地 地震勘探 倾角变化 叠加速度 倾斜地层 叠加技术 旅行时间 校正技术 克希霍夫 叠加剖面 三维扩展 方向特性 处理措施
下载PDF
随钻声波远探测声波速度成像数值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祖扬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了获取井周地层方位声波速度信息,评价地层的非均匀性,设计了不同方向速度模型井,研究了随钻声波远探测的方位声波速度测量性能。不同方向速度模型井包含4个扇区,相邻扇区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均不同。数值模拟了该模型井的声波传播,采... 为了获取井周地层方位声波速度信息,评价地层的非均匀性,设计了不同方向速度模型井,研究了随钻声波远探测的方位声波速度测量性能。不同方向速度模型井包含4个扇区,相邻扇区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均不同。数值模拟了该模型井的声波传播,采用偏极子发射和偏极子接收的测量模式,获得了方位角为0°,90°,180°和270°时的阵列接收波形,从接收波形提取到了井周地层方位声波速度信息,识别到了方位分区的变化。根据不同方向速度模型井的参数设计了试验装置,使用瓦片状方位声源准确测量到2个扇区高速介质的声波速度,识别出2个扇区低速介质的声波速度变化趋势,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方向速度模型井可以对不同方向的声波速度进行评价,为随钻声波远探测进行地质导向和地层各向异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声波速度 不同方向速度模型井 瓦片状方位声源 声波慢度成像 数值模拟 室内试验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relative rotation direction on the wake interferences among tandem wind turbines 被引量:5
18
作者 YUAN Wei TIAN Wei +1 位作者 OZBAY Ahmet HU Hu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935-949,共15页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lative rotation direction on the wake interferences among two tandemwind turbines models.While the oncoming flow conditions were kept in constant dur...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lative rotation direction on the wake interferences among two tandemwind turbines models.While the oncoming flow conditions were kept in constant during the experiments,turbine power outputs,wind loads acting on the turbines,and wake characteristics behind the turbines were compared quantitatively with turbine models in either co-rotating or counter-rotating configuration.The measurement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urbines in counter-rotating would harvest more wind energy from the same oncoming wind,compared with the co-rotating case.While the recovery of the streamwise velocity deficits in the wake flows was found to be almost identical with the turbines operated in either co-rotating or counter-rotating,the significant azimuthal velocity generated in the wake flow behind the upstream turbine is believed to be the reason why the counter-rotating turbines would have a better power production performance.Since the azimuthal flow velocity in the wake flow was found to decrease monotonic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downstream distance,the benefits of the counter-rotating configuration were found to decrease gradually as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tandem turbines increases.While the counter-rotating downstream turbine was found to produce up to 20%more power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rotating configuration with the turbine spacing being about 0.7D,the advantage was found to become almost negligible when the turbine spacing becomes greater than 6.5D.It suggests that the counter-rotating configuration design would be more beneficial to turbines in onshore wind farms due to the smaller turbine spacing(i.e.,~3 rotor diameters for onshore wind farms vs.~7 rotor diameters for offshore wind farms in the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especially for those turbines sited over complex terrains with the turbine spacing only about 1–2 rotor di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energy wind turbine aerodynamics wind turbine wake interference complex vortex flows
原文传递
地平式光电望远镜天顶盲区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吉桐伯 陈娟 +1 位作者 杨秀华 陈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6-300,共5页
以常规代数方法 ,分析探讨了地平式光电望远镜天顶盲区形成的机理 ,结果显示跟踪架最大方位角速度、目标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这三个参数确定了天顶盲区范围。利用天文球坐标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跟踪架最大方位角速度的限制是导致望... 以常规代数方法 ,分析探讨了地平式光电望远镜天顶盲区形成的机理 ,结果显示跟踪架最大方位角速度、目标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这三个参数确定了天顶盲区范围。利用天文球坐标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跟踪架最大方位角速度的限制是导致望远镜存在天顶盲区的最主要原因。在北纬 6 0°跟踪赤纬不同的目标得到了具体跟踪数据 ,通过对比方位、俯仰角速度在天顶附近的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望远镜 地平式 天顶盲区 跟踪架 方位速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脉冲星方位误差估计的TSKF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强 范小虎 +2 位作者 徐利国 王宏力 冯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1-768,共8页
为提高脉冲星方位误差估计对方位自行速度及卫星位置误差的鲁棒性和整体运算的高效性,设计了两级卡尔曼滤波(TSKF)算法。首先,分析了方位自行速度及卫星位置误差对方位误差估计的影响,并分别结合相关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结合方位... 为提高脉冲星方位误差估计对方位自行速度及卫星位置误差的鲁棒性和整体运算的高效性,设计了两级卡尔曼滤波(TSKF)算法。首先,分析了方位自行速度及卫星位置误差对方位误差估计的影响,并分别结合相关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结合方位误差估计的CV模型和两级卡尔量滤波的相关原理,写出了TSKF算法的更新方程,并分析了实现并行计算的基本流程。仿真实验的数据显示:在方位自行速度及卫星位置误差均存在的情况下,TSKF算法的方位估计精度约为0.1 mas,方位自行速度估计精度约为1.1 mas/a;与基于CV模型的估计算法相比,TSKF算法的浮点运算仅增加了0.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误差 方位自行速度 卫星位置误差 卡尔曼滤波 两级滤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