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近纪以来中国构造演化特征与天然气田的分布格局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庭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3-416,共14页
中国地处三大板块间的三角地带 ,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活跃地区之一 ,与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相关的主要特征是 :(1)在西部 ,古老造山带的重新活跃 ,在其前缘形成前陆盆地及逆冲构造 ,新近纪以来的急剧沉降、快速沉积 ,促进了深部... 中国地处三大板块间的三角地带 ,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活跃地区之一 ,与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相关的主要特征是 :(1)在西部 ,古老造山带的重新活跃 ,在其前缘形成前陆盆地及逆冲构造 ,新近纪以来的急剧沉降、快速沉积 ,促进了深部源岩有机质的演化进程 ,也为生物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2 )多期次的构造热事件及高热流值促进了有机质的快速演化、成藏 ,以及异常高压及泥拱等特殊构造的形成 ;(3)多期次构造运动为油气的快速运聚、幕式充注成藏提供了优质输导系统 ,为超晚期快速成藏提供了储聚场所 ;(4 )大断裂、岩浆及深部热流体的活动 ,不仅促进有机成因油气藏的形成 ,也是无机成因气的主要释放和聚集时期。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特征在西部影响最广泛 ,也最深刻 ,形成的前陆盆地是中国重要天然气聚集区之一 ,是这些盆地本部气藏最终形成、定型时期 ,并在造山带内形成了近百个小型断陷盆地 ,形成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在中部 ,是四川盆地所有气田最终的形成、定型时期 ;在鄂尔多斯盆地促进了靖边至乌审旗地区天然气进一步富集。在东部 ,渤海海域形成一批大中型油气田 ,促进了其他盆地 (坳陷 )不同成因气藏的形成 ;在近海海域 ,既促进了有机成因气藏快速形成 ,也促进了无机成因非烃气藏以及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近纪以来 构造演化特征 天然气 分布格局
下载PDF
南海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的性质及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魏喜 贾承造 +1 位作者 孟卫工 熊湘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33-1938,共6页
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主要是由红藻门壳状珊瑚藻、有节珊瑚藻和绿藻门仙掌藻等钙藻组成的植物礁,其次为珊瑚礁。礁相类型主要有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岩石矿物成分单一,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包括低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结构组分有生物骨架... 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主要是由红藻门壳状珊瑚藻、有节珊瑚藻和绿藻门仙掌藻等钙藻组成的植物礁,其次为珊瑚礁。礁相类型主要有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岩石矿物成分单一,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包括低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结构组分有生物骨架、粒屑、泥晶和亮晶;结构类型有生物格架、生物障积、生物节片、生物捆扎和生物粘结结构。岩石类型包括骨架石灰岩/白云岩、粘结石灰岩/白云岩、粒屑石灰岩/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有粒间孔、生物体腔孔、藻架孔等原生孔隙和铸模孔、裂缝、颗粒内溶蚀孔、藻类溶孔、扩大的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孔隙组合类型以粒间孔+溶孔+晶间孔最为发育,储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域 生物礁性质 储层岩石学特征 新近纪以来
下载PDF
桂林喀斯特——自然的遗产,人类的瑰宝
3
作者 钟亮(文/摄影) 陈伟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9-1019,共1页
桂林喀斯特发育于地层产状平缓、岩层巨厚而纯净、厚度达3000 m的上泥盆统至下石炭统的石灰岩中,历经亿万年的地质构造演化形成了桂林“盆景”的基本框架。特别是新近纪以来,随着地壳间歇式抬升,加之气候上雨热同期,降水充足以及外源水... 桂林喀斯特发育于地层产状平缓、岩层巨厚而纯净、厚度达3000 m的上泥盆统至下石炭统的石灰岩中,历经亿万年的地质构造演化形成了桂林“盆景”的基本框架。特别是新近纪以来,随着地壳间歇式抬升,加之气候上雨热同期,降水充足以及外源水的侵蚀,在大自然的精雕细琢下,最终形成了现今独特的桂林喀斯特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景观 地层产状 下石炭统 外源水 上泥盆统 地质构造演化 新近纪以来 喀斯特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