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MS同时测定蓬莪术及其醋制品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的含量 被引量:15
1
作者 甘彦雄 罗妮妮 +5 位作者 蒋燕萍 刘巧 傅舒 汪蕾 廖婉 傅超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1-1315,共5页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蓬莪术及其醋制品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为完善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优化蓬莪术炮制工艺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采用GC-MS,以...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蓬莪术及其醋制品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为完善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优化蓬莪术炮制工艺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采用GC-MS,以正十三烷为内标物,同时对蓬莪术挥发油中4种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Agilent 19091S-433柱(0.25μm×250μm×30 m),进样口温度250℃,初始温度60℃,保持1 min,以5℃·min^(-1)速率升温至110℃,保持5 min,以1℃·min^(-1)速率升温至140℃,以5℃·min^(-1)速率升温至160℃,以10℃·min^(-1)速率升温至240℃,载气为氦气,流速1.0mL·min^(-1),进样量1μL。质谱条件为EI源,轰击电压70 eV;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200℃,以选择离子检测(SIM)定量,选择m/z 85.1,93.1,121.1,107.1,180.1分别为正十三烷、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的检测离子。蓬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全部检出,分离效果较好;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8.2%~101%。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有效地对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醋制品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Β-榄香烯 莪术 吉马 莪术
原文传递
抗流感滴丸中新莪术二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秦臻 彭绍忠 +4 位作者 陈海明 胡家敏 陈建南 赖小平 苏子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建立抗流感滴丸中新莪术二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采用ZB-WAX毛细管柱(30 m×0.25mm×0.25μm),固定为聚乙二醇,涂布浓度为10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280℃。结果:新莪术二酮线性范围... 目的:建立抗流感滴丸中新莪术二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采用ZB-WAX毛细管柱(30 m×0.25mm×0.25μm),固定为聚乙二醇,涂布浓度为10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温度280℃。结果:新莪术二酮线性范围为0.605~3.025μg(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9.7%,RSD 1.67%(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可靠,可用于抗流感滴丸中新莪术二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流感滴丸 莪术 气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温莪术油中新莪术二酮的分离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巴真真 周冲 +2 位作者 蒋立仲 张冲 孙秀燕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对温莪术油中新莪术二酮的分离分析及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柱色谱、制备薄层、溶剂重结晶法等分离提取,经1H NMR、13C 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并初步考察了新莪术二酮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新莪术二酮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在Lewis acid催... 对温莪术油中新莪术二酮的分离分析及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柱色谱、制备薄层、溶剂重结晶法等分离提取,经1H NMR、13C 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并初步考察了新莪术二酮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新莪术二酮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在Lewis acid催化下可异构化为莪术醇.新莪术二酮为含氧倍半烯萜类化合物,属于热敏性物质.本研究为温莪术油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莪术 倍半萜类化合物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