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穿刺点的选择对后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金海阔 常正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995-998,共4页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间孔镜选取新的穿刺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对操作要点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CT测量数据记录旁开距离、穿刺角度、穿刺深度,术中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按照术...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间孔镜选取新的穿刺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对操作要点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CT测量数据记录旁开距离、穿刺角度、穿刺深度,术中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按照术前CT测量数据进行穿刺,用美蓝、克氏针及环锯标记V点,辨识镜下组织并减压神经根,23例患者均行颈椎Keyhole手术。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肩痛VAS评分、颈椎JO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9.00±6.04)min,术中出血量为(20.00±2.09)mL。术后颈肩痛VAS评分、颈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按照术前CT测量数据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选取的新穿刺点可以大大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及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hole手术 钩椎关节 神经根型颈椎病 C型臂X射线机 椎间孔镜 穿刺
下载PDF
二种方法采集唇腭裂患儿股静脉血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周桂东 罗雁如 +1 位作者 阮晓玲 梁志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4期3447-3448,共2页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角度及不同进针点采集唇腭裂患儿股静脉血的效果差异。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腹股沟垂直式穿刺采集股静脉血标本,观察组100例采用股三角新穿刺点[1]斜式穿刺采集股静脉血标本,比较两组一针穿刺...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角度及不同进针点采集唇腭裂患儿股静脉血的效果差异。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腹股沟垂直式穿刺采集股静脉血标本,观察组100例采用股三角新穿刺点[1]斜式穿刺采集股静脉血标本,比较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标本溶血率、标本凝固率、发生血肿率。结果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标本溶血率、标本凝固率、发生血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唇腭裂患儿股三角新穿刺点斜式穿刺采集股静脉血明显优于腹股沟垂直式穿刺采集股静脉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股静脉 穿刺 垂直式穿刺 斜式穿刺
下载PDF
圆孔麻醉新穿刺点的形态观测及临床应用
3
作者 黄迪炎 马静玉 +2 位作者 杨春济 朱国雄 常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43,共3页
通过50个颅骨标本和30侧头颅标本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圆孔麻醉新的穿刺点,即颧上点.其进针的角度为85°±2.5°,进针的评度以颧上点到眶内缘点(眼内角点)的距离.并在临床上应用,通过18例不同类型的手术... 通过50个颅骨标本和30侧头颅标本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圆孔麻醉新的穿刺点,即颧上点.其进针的角度为85°±2.5°,进针的评度以颧上点到眶内缘点(眼内角点)的距离.并在临床上应用,通过18例不同类型的手术麻醉结果表明.新的穿刺点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穿刺安全,麻醉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 麻醉 穿刺
下载PDF
小儿股静脉新穿刺部位500例效果分析
4
作者 李玉敏 《西部医学》 2006年第6期820-820,共1页
为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本文对500例小儿选取仰卧位,在大腿内侧三角区触及股动脉波动后右手持针垂直进针约2/3,见回血后抽足所需血量,用无菌干棉签压迫止血10分钟。穿刺成功率达98.60%,明显高于传统穿刺方法94.20%的成功率。
关键词 小儿 生儿 股静脉 穿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