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2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 被引量:122
1
作者 童星 马西恒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3,共7页
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城乡之间的二元性矛盾引入了城市内部。在以户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正式制度的弹性逐步扩大的背景下,依据社区、市场和市民文化等资源,新移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正在自下而上悄悄地开始启动。外来新移... 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城乡之间的二元性矛盾引入了城市内部。在以户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正式制度的弹性逐步扩大的背景下,依据社区、市场和市民文化等资源,新移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正在自下而上悄悄地开始启动。外来新移民同城市社会的融合将依次经历"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同质认同"等三个阶段。在目前所处的"敦睦他者"阶段,城市政府应依托社区采取一系列促进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对策,同时自上而下地将各种机会、待遇、保障同城市本地户籍相剥离,以"化整为零"的方式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创造一个纯粹个人之间公平竞争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移民 社会融合 户籍改革
下载PDF
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 被引量:115
2
作者 庄国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9,共8页
近20年来,对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估算相距甚大,导致对世界华侨华人数量估算的分歧。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参照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的因素,并充分考虑新移民对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影响,可以估算,东南亚华人华侨总数约3348.6万,约... 近20年来,对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估算相距甚大,导致对世界华侨华人数量估算的分歧。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参照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的因素,并充分考虑新移民对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影响,可以估算,东南亚华人华侨总数约3348.6万,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6%,约占全球4543万华侨华人的73.5%。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东南亚的中国移民及其眷属至少在250万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侨华人数量 移民
下载PDF
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被引量:101
3
作者 李志刚 刘晔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5-795,共11页
伴随日益加速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备受关注。通过对广州8个城中村的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本文对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分析移民聚居区与其社会网络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表现为成分多样化、... 伴随日益加速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备受关注。通过对广州8个城中村的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本文对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分析移民聚居区与其社会网络的关系。研究表明,新移民的社会网络表现为成分多样化、关系现代化和空间分散化等3大特征;新移民积极利用聚居区外的社会关系寻求发展机会;移民聚居区的分异度正逐步降低,中国城市内部二元分异的空间格局正逐渐被打破。但是,移民与城市居民的社会隔阂并未完全扭转,新移民并没有融入到本地社区,基于地缘、血缘的"差序格局"仍是他们界定网络成员身份的重要准则。此外,迁移历史和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移民社会空间重构的主导因素。未来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空间融合将表现为一个渐进而持续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社会网络 社会空间 广州
原文传递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广州新移民居住分异研究 被引量:77
4
作者 李志刚 吴缚龙 肖扬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56-2068,共13页
运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广州新移民的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探讨中国大城市新移民居住空间的整体格局、分异程度及其分异机制,并以此实证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理论。研究表明:广州新移民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出近郊集中和远郊分散... 运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广州新移民的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探讨中国大城市新移民居住空间的整体格局、分异程度及其分异机制,并以此实证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理论。研究表明:广州新移民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出近郊集中和远郊分散的特征,其中省内新移民较多集中在中心区外围,省外新移民集中分散在远郊。广州新移民与本地常住人口的差异指数为0.48,分异指数为0.46,隔离指数为0.56,超过美国亚裔移民分异的平均水平。此外,各区的分异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机制分析表明,历经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制度因素对新移民聚居区的影响减弱,单位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无明显影响,市场因素的作用增强。与西方情况类似,人口和家庭因素对新移民聚居有一定影响,其中年龄因素和婚姻状况是影响新移民聚居的重要因素。总体上,市场化下中国城市新移民的社会隔离正不断转化为明显的空间分异问题。为推进社会融合,应尽快采取社会空间重构措施(如社会规划和社区规划)予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居住分异 六普 广州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73
5
作者 刘于琪 刘晔 李志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0-787,共8页
基于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市所获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总体上呈现较强的定居意愿,其中投资型新移民的定居意愿最强,智力型新移民次... 基于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市所获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总体上呈现较强的定居意愿,其中投资型新移民的定居意愿最强,智力型新移民次之,劳力型新移民最弱。影响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因素、社会网络、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和地域差异。与本地人交往和社会认同是影响智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职业、产权、本地社会资本、社会认同和地域差异是影响劳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就投资型新移民而言,影响其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本、本地社会资本、户籍状况及其所在的城市。地方政府应根据新移民所属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与空间政策,为新移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城市融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定居意愿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 被引量:60
6
作者 庄国土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69-81,共13页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历史,根据其动力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东南亚为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中国人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始于17世纪,盛于20世纪上半叶,历三波移民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国改革开放前,移民东南亚工程中断。随着大...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历史,根据其动力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东南亚为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中国人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始于17世纪,盛于20世纪上半叶,历三波移民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国改革开放前,移民东南亚工程中断。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及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国人重启移民东南亚热潮。虽然推动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各有其不同的国内外因素,但就四次大规模移民潮而言,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发展和合作都是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如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保持良好,前往东南亚的移民潮仍将继续。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国的移民也将日益增多,并呈加速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中国 移民 贸易
下载PDF
从分治到融合:近50年来我国劳动力移民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被引量:40
7
作者 文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2-36,共5页
建国以来我国实施的城乡分治的移民管制制度不仅人为地将同为国家公民的人口划分为不同身份和地位的“农民”和“市民”两大群体 ,而且也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向城市的移民和农民市民化进程。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这种城乡分治的制度开始逐... 建国以来我国实施的城乡分治的移民管制制度不仅人为地将同为国家公民的人口划分为不同身份和地位的“农民”和“市民”两大群体 ,而且也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向城市的移民和农民市民化进程。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这种城乡分治的制度开始逐步走向融合 ,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移民 ,这些劳动力移民已经在社会意义上构成了城市的新移民群体 ,并将对整个城乡社会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移民 移民 制度演变 城乡分治
下载PDF
“大侨务”观念的确立 被引量:48
8
作者 习近平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大侨务”观念的确立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新时期,侨务工作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我们认为,这个观念和思路就是,在“对投资者有利、对所在国有利、对中国有利”“三有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侨”的优势,深... “大侨务”观念的确立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新时期,侨务工作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我们认为,这个观念和思路就是,在“对投资者有利、对所在国有利、对中国有利”“三有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侨”的优势,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开展经济、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务工作 海外华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 移民 时期 海外华人 大客户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发展经济
下载PDF
国际移民体系中的中国大陆移民——也谈新移民问题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秀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1年第1期22-2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大陆出现的新移民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已有的研究并不能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将这一问题置于国际移民的背景下加以探讨 ,就新移民的概念界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新移民的人数和类型等...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大陆出现的新移民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但已有的研究并不能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一问题。本文试图将这一问题置于国际移民的背景下加以探讨 ,就新移民的概念界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新移民的人数和类型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说明 ,中国大陆的新移民现象 ,是 2 0世纪移民时代国际移民大潮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 ,对此应有客观公正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中国大陆 国际移民
下载PDF
中国大都市新移民的住房模式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38
10
作者 李志刚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利用在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6市进行配额抽样调查(2008-2009年)所获得的3168份问卷,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研究快速城市化下中国大都市"新移民"的住房状况、模式与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已经成... 利用在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6市进行配额抽样调查(2008-2009年)所获得的3168份问卷,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研究快速城市化下中国大都市"新移民"的住房状况、模式与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已经成为一个日趋分化的复合群体,可分为劳力型移民、智力型移民、投资型移民三类,三类新移民住房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新移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0.69m2,其中智力型新移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最高(24.87m2/人),劳力型新移民的最低(16.26m2/人)。就住房设施条件而言,新移民的设施指数为0.35,水平较低;其中投资型新移民的设施条件最好,智力型新移民的设施条件次之,劳力型新移民最差。经过多年市场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社会经济要素对于新移民住房模式(购房或租房)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当前各类新移民的住房模式主要由制度因素(户口)所决定,职业因素对新移民住房模式的影响尚不显著。不过,职业对新移民租房的类型选择具有较大影响。此外,影响新移民住房设施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户口、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年龄和新移民类型等多个方面,其中户口仍是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住房 六市 中国
原文传递
开花结果在彼岸——《北美时报》记者对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的采访 被引量:27
11
作者 万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5年第2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华裔女作家 加拿大 采访 张翎 记者 北美 彼岸 华文作家 移民 海外
下载PDF
城市新移民的文化适应:以失地农民为例 被引量:32
12
作者 叶继红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5,共4页
失地农民文化适应过程可划分为文化冲突、文化反思和文化重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本文尝试从文化适应的最小单元入手,来分析构成文化适应系统的物理适应、社会适应和观念适应的过程和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失地农民适应性的策略,主要... 失地农民文化适应过程可划分为文化冲突、文化反思和文化重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本文尝试从文化适应的最小单元入手,来分析构成文化适应系统的物理适应、社会适应和观念适应的过程和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失地农民适应性的策略,主要包括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建构,政府部门的就业促进,市民的社会接纳以及居住社区支持系统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文化适应 失地农民
原文传递
国际人口迁移理论评述 被引量:23
13
作者 赵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7年第4期127-135,共9页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世界性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口在国家间的迁移和流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然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国际人口迁移理论,对一些国际迁移的分析分散...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世界性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口在国家间的迁移和流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然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国际人口迁移理论,对一些国际迁移的分析分散在其他一些理论和学派的论述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新迁移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移民网络理论、国际迁移的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等学科和学派的国际人口迁移假设的分析,检验这些假设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有效性,并对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国际人口迁移理论假设重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迁移 劳动力市场 国际人口迁移 世界体系理论 移民 古典经济学 理论评述 第二部门 国际性大都市 迁移行为
下载PDF
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的地方认同与融入 被引量:29
14
作者 赵向光 李志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9,共8页
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大量新移民正成为城市常住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的社会融合与地方认同问题备受关注。依据塞缪尔·亨廷顿对地方认同的界定,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广州、杭州、成都、沈阳、东莞、郑州6市的3164份调... 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大量新移民正成为城市常住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的社会融合与地方认同问题备受关注。依据塞缪尔·亨廷顿对地方认同的界定,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广州、杭州、成都、沈阳、东莞、郑州6市的3164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对中国大城市新移民的地方认同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城市新移民正日益分化为劳力型、智力型和投资型移民3类,三大群体的地方认同存在较大差异。就认同机制而言,在个人特征、社会经济属性、制度、住房状况4个测量模型中,年龄、家庭生命周期、移民类型、月收入、户籍、社保状况、住房设施、住房类型等因素对地方认同的影响明显。结构模型分析表明,制度因素、住房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新移民地方认同的直接效应依次递减,而个人特征通过社会经济因素对地方认同产生间接效应。总体而言,虽经多年市场化改革,制度因素仍是影响新移民地方认同乃至城市融入的最重要因素;住房状况对其地方认同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地方认同 结构方程模型 中国
下载PDF
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肖扬 陈颂 +1 位作者 汪鑫 黄建中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3,共9页
以全球城市理论为视角,探索上海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和其影响机制。基于小尺度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数据,分别选取中心城区与城市外围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差异指数、分异指数和隔离指数,分析新移民居住空间特征,... 以全球城市理论为视角,探索上海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和其影响机制。基于小尺度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数据,分别选取中心城区与城市外围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差异指数、分异指数和隔离指数,分析新移民居住空间特征,并结合相关规划分析其形成机制。结果发现新移民主要聚集于外围地区,其居住空间分异在城市郊区更为显著,而中心城区新移民已基本融入本地居民生活,新移民分布与城市空间结构密切相关;此外,上海和中国其他世界城市的新移民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中心城区与城市外围地区新移民聚集区在形成机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心城区主要受到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城市外围地区主要受到市场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城市 上海 移民 居住分异
下载PDF
海外华人跨国主义实践的模式及其差异--基于美国与新加坡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周敏 刘宏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共19页
论文参考有关跨国主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分析了移民个人、移民社会以及民族国家在国际移民进程和跨国活动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考察了在美国和新加坡的华人新移民及其社团组织与祖籍国之间互动模式的变化。结果显示,由于国际移民的... 论文参考有关跨国主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分析了移民个人、移民社会以及民族国家在国际移民进程和跨国活动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考察了在美国和新加坡的华人新移民及其社团组织与祖籍国之间互动模式的变化。结果显示,由于国际移民的迁移历史以及移居国(地)结构的多重差异,导致了海外华人社会在人口构成和族裔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个人、社团、祖籍国和移居国实际上并不是单方面地影响着海外华人的跨国活动及其与祖籍国的互动关系,他们的互动关系还受到国家关系和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国际移民参与跨国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更广阔的创业和就业机会,以便提高个人和族群在移居国的社会地位,但其结果因移居国社会的结构因素影响而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国际移民 海外华人 移民 跨国主义 祖籍国
下载PDF
海外华人与崛起的中国:历史性、国家与国际关系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宏 《开放时代》 CSSCI 2010年第8期79-93,共15页
本文以海外华人与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国际移民与国际关系之间的理论与实证联系。作者指出,我们需要从历史性、结构性以及社会性等方面来解释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外交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除了注意到海外华人社会自身... 本文以海外华人与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国际移民与国际关系之间的理论与实证联系。作者指出,我们需要从历史性、结构性以及社会性等方面来解释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外交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除了注意到海外华人社会自身的分散性和多元性之外,中国对国家利益界定的集中性,以及侨务政策和外交政策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政治、族群和文化认同——它们是国际移民理论和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思潮共通的研究对象——可以成为联结海外华人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学派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人 国际关系 认同 移民 中国崛起
原文传递
新移民:何以新?为何新?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赓武 程希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1年第4期1-8,共8页
文章分析了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出现的华侨华人移民和“再移民”现象 ,对“新移民”的称谓、东道国接收移民的政策、“新移民”与其先辈的不同之处、“新移民”在海外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探... 文章分析了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出现的华侨华人移民和“再移民”现象 ,对“新移民”的称谓、东道国接收移民的政策、“新移民”与其先辈的不同之处、“新移民”在海外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并再一次强调了对华侨华人同化问题应有的认识 :既融入在海外的本族群 ,也融入当地的其他族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华侨华人 十年 海外 中国 台湾省 中国大陆 种族 族群 称谓 认同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福清侨乡的新移民——兼谈非法移民问题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施雪琴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0年第4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福清 移民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非法移民 移民 侨乡 改革开放以来
下载PDF
华侨华人国籍问题刍议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安山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101-114,共14页
国籍冲突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目前存在的华侨华人国籍问题,提出了这一问题的现实缘由、法理依据、争论焦点及解决途径。作者认为,由于制定国籍法的原则不同致使众多的华人新移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国籍法已难... 国籍冲突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目前存在的华侨华人国籍问题,提出了这一问题的现实缘由、法理依据、争论焦点及解决途径。作者认为,由于制定国籍法的原则不同致使众多的华人新移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国籍法已难于适应变化的形势;近年来各国国籍政策多有修改;中国应坚持主权原则、对等原则、灵活原则和渐进原则,制定或修改相应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调动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因素,形成个人与国家、中国与对等国家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 国际关系 法理依据 解决途径 争论焦点 双重国籍 主权原则 对等原则 渐进原则 灵活原则 积极因素 国籍法 国际法 移民 中国 制定 修改 国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