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国际公关的话语策略研究——基于《纽约时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华 黄曦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0,共8页
伴随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崛起的中国应使用何种话语向国际社会传递信息,成为中国政府国际公关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基于"他者"认知,用目标受众普遍熟悉的话语模式和话语策略进行传播,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信息全球... 伴随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崛起的中国应使用何种话语向国际社会传递信息,成为中国政府国际公关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基于"他者"认知,用目标受众普遍熟悉的话语模式和话语策略进行传播,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信息全球化和网络2.0的传播语境中,国内危机事件常会迅速转化为国际热点。新疆"7·5"事件作为引发国际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例,受到美国《纽约时报》大幅报道。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语境创设、语言标识符运用、消息来源、责任归咎等维度解构《纽约时报》有关报道所建构的"新疆印象",探求其内在的话语逻辑,可以为我国政府构建有良好传播效果的话语体系提供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国际公关 话语策略 新疆7·5事件
下载PDF
刻板印象下的惯性思维:《纽约时报》西藏“3.14”、新疆“7.5”事件新闻评论文本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娜 张丽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CSSCI 2010年第1期56-70,236,共16页
作为一种新闻话语,新闻评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呈现的不仅仅是评论员或专家们的意见,更是社会的主流意见。本文在框架理论关照下通过对《纽约时报》相关新闻评论的文本分析,审视了西方媒体对中国西藏"3.14"事件、新疆"... 作为一种新闻话语,新闻评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呈现的不仅仅是评论员或专家们的意见,更是社会的主流意见。本文在框架理论关照下通过对《纽约时报》相关新闻评论的文本分析,审视了西方媒体对中国西藏"3.14"事件、新疆"7.5"事件的报道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纽约时报》对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充满了刻板印象下的惯性思维,偏见显而易见。结合刻板印象概念及形成机制等理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纽约时报》偏见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改善我国国际舆论传播现状、争夺国际话语权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些许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时报》西藏“3.14”事件 新疆“7.5”事件 刻板印象
原文传递
突发事件与政府媒体政策的进步——以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为例
3
作者 刘家林 高文莉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0,共2页
本文以新疆"7·5"事件政府的媒体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与西藏"3·14"事件政府媒体政策相比较,总结出新疆"7·5"事件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媒体政策进步的表现,并分析了进... 本文以新疆"7·5"事件政府的媒体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与西藏"3·14"事件政府媒体政策相比较,总结出新疆"7·5"事件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媒体政策进步的表现,并分析了进步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3·14”事件 新疆7·5事件媒体政策 境外媒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 外国记者采访条例》
下载PDF
从英、美、澳三国主流大报对新疆“7.5事件”的报道看新闻偏见 被引量:4
4
作者 吴世文 石义彬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CSSCI 2010年第1期286-298,共13页
本文通过对《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和《悉尼先驱晨报》有关新疆'7.5事件'的报道文本展开高、中、低三个不同结构层次的框架分析发现,三报将'7.5事件'置于冲突框架、归因框架、评估框架、形象框架中进行报道,并且产... 本文通过对《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和《悉尼先驱晨报》有关新疆'7.5事件'的报道文本展开高、中、低三个不同结构层次的框架分析发现,三报将'7.5事件'置于冲突框架、归因框架、评估框架、形象框架中进行报道,并且产生了新闻偏见。虽然三报的报道及其新闻偏见存在诸多差异,但是,总的来看,它们的报道存在相似的新闻偏见:三报将'7.5事件'定性为汉族和维吾尔族民族矛盾激化引发的一场'骚乱'或'骚动':它们将事发原因归结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失当,'嫁祸'中国政府,同时将深层原因指向民族矛盾;它们明显指责和倾向指责中国政府居多,却同情和支持热比娅及分裂分子;它们塑造了中国政府的负面形象,却致力于打造热比娅及分裂分子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也即是说,三报在报道'他者'时产生了相似的新闻偏见。三报对新疆'7.5事件'报道的新闻偏见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以及经济方面的根源,值得我们保持警惕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7.5事件 新闻偏见 框架理论 报道框架
原文传递
从新疆7·5事件看政府危机传播管理
5
作者 魏星 《魅力中国》 2010年第23期130-131,共2页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使得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然而,传播范围的扩大,无论是对政府还是企业...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使得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大。然而,传播范围的扩大,无论是对政府还是企业,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借助媒体力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应对公共危机,已成为政府、企业等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疆7·5事件为例,讨论这场危机事件中,政府对信息控制的效果及对危机传播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7·5事件 危机传播 风险社会 信息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