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和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GFR1)在新生死亡体细胞克隆牛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世杰 李冬杰 +3 位作者 杜卫华 樊宝良 戴蕴平 李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89-1294,共6页
为了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中的可能作用,本研究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FGF2)及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基因(FGFR1)在来自2种供体细胞(成年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的... 为了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中的可能作用,本研究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FGF2)及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基因(FGFR1)在来自2种供体细胞(成年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出生死亡克隆牛的6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中的表达。结果表明:FGFR1的表达在来自两种供体细胞的体细胞克隆牛的心脏(P<0.05)和肝脏(P<0.05)显著升高,FGF2基因在体细胞克隆牛组织中的表达未发现异常。由于FGFR1在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所以FGFR1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造成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 器官异常 新生死亡 成纤维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染色质修饰基因在新生死亡克隆牛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世杰 连正兴 +6 位作者 李冬杰 于舒洋 张磊 戴蕴平 李荣 费菁 李宁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体细胞克隆的效率非常低,只有低于4%的重组胚胎可以发育成个体,而且许多的克隆动物在出生后不久死亡并表现出组织器官的发育异常.为了探讨造成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的可能分子机理,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4个对染色质... 体细胞克隆的效率非常低,只有低于4%的重组胚胎可以发育成个体,而且许多的克隆动物在出生后不久死亡并表现出组织器官的发育异常.为了探讨造成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的可能分子机理,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4个对染色质进行修饰的基因(DNMT1,PCAF,MeCP2,EED)在分别来自两种供体细胞(成年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出生死亡克隆牛的6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的表达.结果发现,DNMT1在两种供体细胞的克隆牛心脏(P<0.05)、肝脏(P<0.05)和大脑(P<0.01)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牛;PCAF则在心脏(P<0.01)和肝脏(P<0.05)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牛,而在成年成纤维供体细胞克隆牛的脾脏(P<0.05)中显著降低;MeCP2和EED基因在体细胞克隆牛中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牛中无显著差异.由于DNMT1和PCAF基因在DNA的甲基化以及组蛋白的乙酰化中起重要作用,其正常表达为供体核后成修饰的精确重编程所必须,所以DNMT1和PCAF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造成克隆动物出生死亡以及器官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 器官异常 新生死亡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探讨 被引量:333
3
作者 杨孜 李蓉 +4 位作者 石凌懿 王丽娜 叶蓉华 王荣 黄萍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9月至200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5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重度先兆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重度先兆子痫发病孕周分为4组:A组<28周,24例; B...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9月至200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5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重度先兆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重度先兆子痫发病孕周分为4组:A组<28周,24例; B组28~31周,50例; C组32~33周,34例;D组≥34周,147例.主要分析指标包括: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孕周延长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和小于孕龄儿发生率.结果 (1)A组保守治疗时间平均为(9 ±8) d,B组为(11±8)d,C组为(8±6) d,D组为(5±4) d,D组保守治疗时间与前3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B、C各组间的保守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胎死宫内发生率与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先兆子痫发病孕周,是影响孕妇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而与保守治疗时间无相关性.终止妊娠孕周是影响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发病孕周.(3)以32孕周为界值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终止妊娠孕周是影响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并且与发病孕周分组有关.(4)以34孕周为界值分析则显示,围产儿死亡率只与终止妊娠孕周有关,而与孕周分组无相关性.结论以32孕周为界值划分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更能反映发病孕周与分娩结局的关系.重度先兆子痫发病于32周前,采取保守治疗需要严格选择病例,并实施严密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先兆子痫 保守治疗 临床界定 早发型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新生死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严重并发症 终止妊娠 治疗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围产儿死亡 统计学 2004年 1988年 孕妇并发症 多因素分析 临床意义 回顾分析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24
4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6,共4页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全身多脏器损害 专家 诊断 新生死亡 正常呼吸 分娩过程 生理状况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3
5
作者 高燕 黄国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流行病学 新生死亡 病因 胚胎发育异常 现代医学模式 人类疾病谱 血管结构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进展 被引量:99
6
作者 姜毅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极低出生体重儿 诊疗 全身性感染 新生死亡 血液循环 生长繁殖 危重病症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93
7
作者 杨慧霞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关键词 妊娠合并糖尿病 诊治进展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母儿并发症 新生死亡 围生儿死亡 妊娠期糖尿病 正常孕妇 20世纪 正常范围
原文传递
继续深入开展我国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 被引量:66
8
作者 叶鸿瑁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新生儿窒息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统计,每年4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还有100万以上的新生儿窒息后引起脑性瘫痪、智力障碍或其他残疾。由于认识到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手段可... 新生儿窒息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统计,每年4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还有100万以上的新生儿窒息后引起脑性瘫痪、智力障碍或其他残疾。由于认识到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手段可以极大程度的防止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于1987年启动了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N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后 窒息复苏 PEDIATRICS 伤残率 病死率 新生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 美国儿科学会
原文传递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临床实施建议(2017年,北京) 被引量:65
9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25-629,共5页
当前,我国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新生儿死亡所占的比例仍较高。我国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早产、产时窒息及并发症、先天畸形、感染等。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0)指出,新生... 当前,我国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新生儿死亡所占的比例仍较高。我国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早产、产时窒息及并发症、先天畸形、感染等。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0)指出,新生儿早期的保健措施,如生后即刻母婴皮肤接触、延迟脐带结扎、新生儿复苏、袋鼠式护理等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死亡 保健技术 早期 临床 北京 世界卫生组织 母婴皮肤接触 儿童死亡
原文传递
国内外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54
10
作者 赵梓伶 蒋莉华 +1 位作者 何琳坤 蒋迎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3期2585-2588,共4页
目的 分析国内外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0-2013年世界和中国各地区数据,对儿童死亡率指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3年全球儿童死亡率指标年平均下降速度不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最快,... 目的 分析国内外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0-2013年世界和中国各地区数据,对儿童死亡率指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3年全球儿童死亡率指标年平均下降速度不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最快,新生儿死亡率下降最慢,经济发达地区儿童死亡下降速度快于欠发达国家。随着儿童死亡的减少,全球婴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比例及新生儿死亡率占婴儿死亡率的比例也逐年增加。2000-2013年中国儿童死亡率下降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新生儿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农村下降速度普遍高于城市。结论 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三者共同反映儿童卫生情况,又各有侧重,分析研究中应注意它们的这种协同及差别;国际欠发达地区仍是减少儿童死亡的重点难点地区;我国应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在努力持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同时,进一步重视预防1~4岁儿童死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死亡 婴儿死亡 5岁以下儿童死亡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4
11
作者 韩肖燕 杨桦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探讨VABC的相关因素;并比较339例VBAC(VBAC组)与197例剖宫...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探讨VABC的相关因素;并比较339例VBAC(VBAC组)与19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OLAC)失败中转剖宫产(TOLAC失败组)孕妇的围产结局.结果(1)1 38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行选择性再次剖宫产者852例,TOLAC孕妇536例;536例TOLAC孕妇中,VBAC者339例,TOLAC失败中转剖宫产者197例.近3年总TOLAC率为(38.62%,536/1 388),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TOLAC率分别为51.7%(195/377)、38.0%(208/548)、28.7%(133/463),呈逐年下降趋势;近3年总VBAC率为63.3%(339/536),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VBAC率分别为59.0%(115/195)、66.7%(132/198)及69.2%(92/133),呈逐年上升趋势.无子宫破裂者,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自然临产、子宫颈评分>6分及胎儿体重<3 500 g是VBAC的有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自然临产、子宫颈评分是VBAC与否的相关因素.(3)TOLAC失败中转剖宫产的指征中,前3位为引产失败、产程异常及先兆子宫破裂.TOLAC失败组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VBAC组(分别为9.6%、5.1%),住院时间长于VBAC组[分别为(4.6±0.6)、(2.2±0.8)d],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VBAC组[分别为(3 640±114)、(3 190±305)g],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孕妇的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转新生儿ICU的发生率及脐血pH值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在严密监测下行TOLAC是安全可行的,VBAC率在60%以上.自然临产、子宫颈评分高的孕妇VBAC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安全性评价 阴道分娩 临床效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先兆子宫破裂 新生死亡 VBAC
原文传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亚低温治疗 被引量:37
12
作者 邵肖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47-650,共4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新生儿HIE 神经保护作用 新生死亡 新生儿期
原文传递
延续精准护理对高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高学军 叶春花 +1 位作者 赵会荣 陈晨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7-947,950,共2页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不足12周出现下腹胀痛、阴道少量出血等不适感,若不积极进行保胎处理可能导致妊娠终止,由于患者宫颈口未开,胎膜完好,且妊娠物未排出,妊娠可以继续,但有较大流产风险[1-2]。在本临床研究中我们对高龄早期先兆流产...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不足12周出现下腹胀痛、阴道少量出血等不适感,若不积极进行保胎处理可能导致妊娠终止,由于患者宫颈口未开,胎膜完好,且妊娠物未排出,妊娠可以继续,但有较大流产风险[1-2]。在本临床研究中我们对高龄早期先兆流产采用延续精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患者妊娠结局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结局 先兆流产 新生死亡 护理干预 胎盘早剥 护理方案
原文传递
加强窒息复苏培训,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及伤残率而努力 被引量:35
14
作者 虞人杰 叶鸿瑁 《新生儿科杂志》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一、新生儿窒息仍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WHO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每年5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即新生儿窒息导... 一、新生儿窒息仍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WHO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每年5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即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已占到婴儿死亡的20%~30%.2000年全球<5岁儿童死亡1080万,其中≤28天的新生儿390万.在全球<5岁死亡数中42个发展中国家占90%,其中33%(29%~36%)为新生儿原因.在低经济国家新生儿死亡原因中,新生儿窒息为第一位占29%,依次为早产儿24%,严重感染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伤残率 新生死亡 窒息复苏 病死率 婴儿 儿童死亡 主要因素 培训 统计数字
原文传递
武汉市2001~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张丹 杨少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寻求干预措施。方法:对武汉市2001~2009年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龄构成特点及死亡原因。结... 目的:了解武汉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寻求干预措施。方法:对武汉市2001~2009年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龄构成特点及死亡原因。结果:随住院分娩率上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儿童死亡主要发生在婴儿期;儿童死亡主要原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肺炎及其他先天异常,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死亡增多,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死亡仍居高不下。结论:应当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强化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产科和儿科的服务质量,推动"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干预项目"发展,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死亡 婴儿死亡 新生死亡 死因分析
原文传递
肝素结合蛋白在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4
16
作者 王卓 纪卫华 +4 位作者 王雨新 么建萍 刘丹 庄肃军 吕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72-973,共2页
新生儿细菌感染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用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较少。有研究发现肝素结合蛋白( heparin-binding protein , HBP )可参与炎症的直接维持与发展。《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 新生儿细菌感染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用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较少。有研究发现肝素结合蛋白( heparin-binding protein , HBP )可参与炎症的直接维持与发展。《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指出HBP可作为脓毒症,特别是严重细菌感染的一种早期诊断标志。但是,HBP在新生儿早期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罕见报道。本研究以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新生儿早期细菌性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感染患者血浆中 HBP、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ount, WBC)等指标,评价HBP在新生儿早期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死亡 早期诊断标志 细菌感染性 结合蛋白 PROCALCITONIN 疾病诊断 应用 肝素
原文传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 被引量:29
17
作者 赫羽 赵立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发病机制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围产期缺氧 防治 新生死亡 颅脑损伤
下载PDF
多胎妊娠与早产 被引量:29
18
作者 曾蔚越 廖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21-523,共3页
关键词 多胎妊娠 早产 平均出生体重 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死亡 分娩孕周 生理现象 不良影响
下载PDF
新生儿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被引量:30
19
作者 庄思齐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机械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认为是80年代以来新生儿治疗学上的两大飞跃,它们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并改善了存活儿的预后。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能够明显影响肺损伤的发生和后续进程,同时通气模式对脑血流自主调节的... 机械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认为是80年代以来新生儿治疗学上的两大飞跃,它们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并改善了存活儿的预后。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能够明显影响肺损伤的发生和后续进程,同时通气模式对脑血流自主调节的影响已为众多学者所公认。许多专家学者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死亡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机械通气模式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专家学者 治疗学 存活儿 肺损伤
原文传递
2012-2016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成大欣 张勤 +2 位作者 芦红茹 刘合芳 赵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出生家庭、高危妊娠与新生...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提高围产重症医学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出生家庭、高危妊娠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总结死亡率、死因及变化规律。结果 (1)8 869例住院新生儿中死亡108例,死亡率1.22%,可避免死亡率0.86%;可避免死亡比71.29%。(2)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住院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2012-2016年,我院住院新生儿前5位死因依次是: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先天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足月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窒息。早产儿前3位死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窒息。(3)我院新生儿死亡率由2012年2.02%下降至2016年1.09%。败血症由2012-2015年间首位死因,下降至2016年第3位;呼吸系统疾病为2016年首位死因,窒息为第2位;先天畸形由前3位死因下降至5位以后。结论随着新生儿救治水平逐步提高,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控制感染性疾病是降低住院新生儿可避免死亡率的首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新生死亡 死亡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