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峡库区黄南背西危岩体变形机理研究及失稳模式预测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健
黄波林
赵永波
张枝华
胡明军
-
机构
三峡大学防灾减灾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观测站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出处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8年第4期339-346,共8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资助(121201009000150018)
-
文摘
自三峡库区2009年蓄水至175 m以来,库水位常年在高程145-175 m间波动,形成了高差30 m的水位变动带(消落带)。由于该变动带上岩体长期在饱和浸泡-风干曝晒的循环作用下,其物理力学强度不断减弱,于是大量的新生危岩和滑坡塌岸相继形成,此类地质灾害不仅点多面广,且破坏频率高,诱发因素甚多。本文以黄南背西危岩体为典型案例,基于影像资料、原位测试数据以及离散元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该危岩体未来失稳的破坏模式和变形成因机理,重点对该危岩体的应力场、形变场和基座岩体受水位作用影响展开研究。研究表明黄南背西危岩体发生失稳破坏的三种因素:1)底部岩体出现压溃破坏,2)底部破碎岩体受水影响劣化加剧,3)基座角砾岩岩体遇水水解。危岩体发生破坏将从其底部岩体出现压溃开始,上部岩体随后下错滑移,失稳岩体发生倾倒、滑移和坠落的复合型破坏。
-
关键词
失稳模式
岩体劣化
新生危岩体
离散元
消落带
-
Keywords
failure mode
rock mass deterioration
newborn rockfal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water-Level-fluctuation zone
-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