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8
1
作者 虞人杰 李黎 +4 位作者 汤泽中 李涛 苏瑞杰 庞琳 孙艳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8-141,共4页
为了解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围产因素与多器官损害间的关系,对本院147例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分析。结果:(1)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74.8%,脑损害的发生率为65.3%,其中轻中度81例,重度15例,肾... 为了解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围产因素与多器官损害间的关系,对本院147例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分析。结果:(1)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74.8%,脑损害的发生率为65.3%,其中轻中度81例,重度15例,肾脏损害42.9%,肺脏损害37.4%,心脏损害33.3%,胃肠损害5.4%;(2)轻度窒息的多器官损害为28.1%,明显低于重症窒息的69.6%(X2=25.25,P<0.01);(3)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孕周、重度窒息、5分钟Apgar评分<5分及机械通气相关,而与羊水胎粪污染程度及宫内窘迫关系不大。提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止窒息,推广新法复苏及复苏后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 被引量:370
2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1-454,共4页
妊娠合并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均会造成近期和远期影响,对母体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的发病风险;对胎儿和新生儿可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羊水减少、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 妊娠合并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均会造成近期和远期影响,对母体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和产后抑郁的发病风险;对胎儿和新生儿可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羊水减少、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风险。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病率为19.1%,妊娠早、中、晚期IDA患病率分别为9.6%、19.8%和33.8%[1]。母体铁储存耗尽时,胎儿铁储存也随之减少。补铁可增加母体铁储存[2-5]。本指南用于指导妊娠期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和IDA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缺铁性贫血 诊治指南 铁缺乏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胎儿生长受限 新生儿窒息 妊娠合并贫血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04
3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6,共4页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新生儿窒息(asphyxia)是指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各种原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一种病理生理状况,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全身多脏器损害 专家 诊断 新生儿死亡 正常呼吸 分娩过程 生理状况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窒息多脏器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76
4
作者 刘敬 曹海英 +4 位作者 何纯义 于亚滨 陆艳雪 刘知白 王峰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机理,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美国Ultramark-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丹麦ABL-500型血气分析仪等,对新生儿窒息全身性多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有对照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1)窒...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机理,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美国Ultramark-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丹麦ABL-500型血气分析仪等,对新生儿窒息全身性多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有对照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1)窒息新生儿脑、肾上腺、肾、肝、脾、胃及肠道等各脏器血液灌流量均减少,尤以舒张期为甚;但各脏器减少的程度不一致。(2)肺动脉压力与阻力增高,严重者可致持续胎儿循环,是病情严重的标志。(3)心脏功能障碍是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结果,窒息性心功能障碍表现为舒张功能首先受累,而收缩功能障碍则右室重于左室。(4)低氧血症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且低氧血症的程度与各脏器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3~0.98,P均<0.01),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1,P<0.01),与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程度呈高度负相关(r=-0.97,P<0.01)。QT离散度是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特异而敏感的指标。结论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肺动脉压升高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超声检测各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窒息 血流动力学 多器官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窒息的现代概念和诊断治疗进展(上篇) 被引量:184
5
作者 陈自励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7-310,共4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诊断 治疗 概念
原文传递
胎儿窘迫与宫内复苏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急救 被引量:169
6
作者 王德智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5,共23页
关键词 胎儿窘迫 宫内复苏 新生儿窒息 诊断 急救
原文传递
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围产期窒息中的作用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29
7
作者 曹蕾 钱培德 +2 位作者 井丽娟 梁秋瑾 蔡宝萍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96-97,共2页
围产期窒息是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了窒息新生儿血浆和脑脊液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的含量变化。结果提示:OLS在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OLS释放增加可能参... 围产期窒息是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了窒息新生儿血浆和脑脊液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的含量变化。结果提示:OLS在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OLS释放增加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本研究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和窒息后脑损伤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内啡肽 强啡肽
原文传递
应用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预测窒息儿的预后 被引量:114
8
作者 BaoXiu-lan YuRen-jie LiZhuo-suan(Department of Pediairics. Peking Unton Medical coliege Hospitol, Beijing 100730.)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0-212,共3页
1989年1月~1991年12月全国13个单位协作研究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于足月窒息儿的应用。145例中随访至1~2岁125例。结果显示:7天NBNA<35分36例中44.4%预后不良;12~14天N... 1989年1月~1991年12月全国13个单位协作研究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于足月窒息儿的应用。145例中随访至1~2岁125例。结果显示:7天NBNA<35分36例中44.4%预后不良;12~14天NBNA<35分14例中78.6%预后不良,而>35分者98.3%正常。7天NBNA评分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82.6%,12~14天为84.6%和97.4%。其预测预后的价值优于Sarnat分度、头颅CT和B超。本方法实用、经济、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科学 新生儿窒息 预后
原文传递
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 被引量:117
9
作者 黄德珉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7-198,共2页
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黄德珉据我国孕妇和儿童生命监测网统计,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率的70%,死于1周以内的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率的60%,其中尤以生后第1天第1小时为最多。主要死亡原因为窒息,复苏欠佳... 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黄德珉据我国孕妇和儿童生命监测网统计,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率的70%,死于1周以内的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率的60%,其中尤以生后第1天第1小时为最多。主要死亡原因为窒息,复苏欠佳时存活者致残率也较高。为了实现《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发生率 死亡率 致残率
原文传递
新产程标准中第二产程时长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5
10
作者 陈慧娟 吴蕾 付锦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产程标准试行以来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医院分娩且第二产程时长≥2 h的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281例作为观察组(A组),依据第二产程时长不同将观察组细分成A...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第二产程时长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产程标准试行以来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医院分娩且第二产程时长≥2 h的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281例作为观察组(A组),依据第二产程时长不同将观察组细分成A1、A2、A3组,其中A1组(183例)第二产程时长≥2 h且<2.5 h,A2组(62例)第二产程时长≥2.5 h且<3 h,A3组(36例)第二产程时长≥3 h。随机抽取280例同期在我院分娩且第二产程时长<2 h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B组)。对以上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1组与对照组比较,中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率、会阴侧切率、切口不良愈合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住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2组和A3组的中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会阴侧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2组和A3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住院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新产程标准中第二产程时限的延长,新生儿窒息率及住院率未见增加;而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长超过2.5 h后其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比例会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程 第二 新生儿 产后出血 新生儿窒息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5
11
作者 黄国英 宁寿葆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超声心动图 心肌损害
原文传递
新产程标准及其助产模式对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83
12
作者 闫思思 肖玲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及其助产模式对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试产且按新产程标准及其护理模式分娩的3014例产妇为研究组,并选择2013年12月至2...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及其助产模式对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试产且按新产程标准及其护理模式分娩的3014例产妇为研究组,并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按旧产程标准(Friedman产程标准)分娩的3234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产钳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等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及产钳适应证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产钳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39%(253/3014)、0.96%(29/3014)与9.92%(321/3234)、1.48%(48/3234),χ^2值分别为25-311和5.361,P值分别为0.005和0.012]。研究组产后出血、产时发热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6.80%(205/3014)、4.25%(128/3014)、3.25%(98/3014)与6.65%(215/3234)、4.02%(130/3234)、3.12%(101/323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矿值分别为18.480、8.971和0.867,P值分别为0.087、0.500和0.352)。研究组因胎儿窘迫、缩短第二产程、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而实行产钳助产术的比例分别为82.61%(209/253)、14.62%(37/253)、1.19%(3/253)和1.58%(4/253),与对照组[分别为66.36%(213/321)、23.05%(74/321)、5.61%(18/321)和4.98%(16/32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90、2.551、2.813和2.216,P值均〈0.01)。结论新产程标准及其护理模式使产妇增加试产机会,降低中转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且未明显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分娩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分娩 产道 产科护理 产钳
原文传递
纳洛酮对窒息新生儿血浆β内啡肽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82
13
作者 王颖 郭在晨 +1 位作者 李万镇 刘宝琴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浆 β内啡肽 (β EP)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及纳洛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 44例 ,其中重度窒息 1 9例 ,轻度窒息 2 5例。将 44例窒息新生儿中的 32例设为实验组 (重度窒息 1 4例 ,...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浆 β内啡肽 (β EP)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及纳洛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 44例 ,其中重度窒息 1 9例 ,轻度窒息 2 5例。将 44例窒息新生儿中的 32例设为实验组 (重度窒息 1 4例 ,轻度窒息 1 8例 ) ,在生后第 1天及用纳洛酮治疗后1h和 3d分别取血 ,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浆 β EP及VIP。另 1 2例为窒息对照组 (重度窒息 5例 ,轻度窒息 7例 )。正常对照组 1 6例。结果 生后 2 4h内窒息组患儿 β EP及VIP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窒息程度越重 ,两者水平越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重度窒息、轻度窒息 ,及非窒息对照组患儿血浆 β EP及VIP水平分别为 (1 65± 61 ) ,(91± 45) ;(1 0 1± 2 9) ,(73± 1 4 ) ;(67± 1 6) ,(64± 1 1 )ng/L。应用纳洛酮 1h后实验组患儿血浆 β EP及VIP水平均下降 ,连续用药 3d后 ,实验组 β EP[(58± 1 8)ng/L]及VIP[(50± 1 3)ng/L]明显低于窒息对照组 [分别为 (77± 1 5)、(70± 1 2 )ng/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而与同日龄非窒息对照组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血浆 β EP及VIP浓度与围产期窒息缺氧密切相关 ,窒息程度越重 ,β EP及VIP水平越高 ,而纳洛酮可有效降低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纳洛酮 Β-内啡肽 血管活性肠肽 药理学
原文传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血流改变 被引量:74
14
作者 常立文 刘皖君 汪远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窒息及正常新生儿脑血流各10例。结果窒息组第1天大脑中,前和后动脉部分血管仅有收缩峰,而无舒张期的单峰型频谱特征,血流参数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提示脑血流量减少是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窒息及正常新生儿脑血流各10例。结果窒息组第1天大脑中,前和后动脉部分血管仅有收缩峰,而无舒张期的单峰型频谱特征,血流参数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提示脑血流量减少是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9例存活者第2天颅内血管频谱首先恢复正常形态,但血流参数第7天才完全恢复正常。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部分血管阻力指数升高至1,重度患儿持续为1,提示血管阻力指数可作为估价预后的重要指标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脑缺氧 脑缺血 脑血流
原文传递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15
作者 王俊怡 虞人杰 +19 位作者 刘淑芳 徐小静 刘霞 朱建宏 李莉娜 杨传忠 朱小瑜 岳少杰 张巍 马建荣 曹云 王来栓 叶鸿瑁 童笑梅 张雪峰 李云珠 李龙 王丹华 万伟琳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与围产期高危因素、Apgar评分和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课题组协作医院新生儿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4周、生后检测脐动脉血p H和BE的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与围产期高危因素、Apgar评分和窒息多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课题组协作医院新生儿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4周、生后检测脐动脉血p H和BE的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根据脐血血气分析将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分别分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p H≤7和/或BE≤-16mmol/L)、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77.2且BE〉-8)。根据围产期缺氧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结果共纳入新生儿窒息患儿111例,其中轻度窒息79例,重度窒息32例。(1)脐动脉血气p H和BE与1 min Apgar评分成正相关(p H:r=0.223,P=0.016;BE:r=0.293,P=0.002)。(2)多因素分析显示胎心监护异常是影响血气p H和BE的重要因素(β=0.080,95%CI 0.010~0.160,P=0.025)。(3)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75.0%比29.1%,χ^2=17.810,P〈0.001)。轻度窒息合并严重酸中毒、非严重酸中毒和无酸中毒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分别为52.9%、26.3%、16.7%,酸中毒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无酸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3,P=0.036);重度窒息合并严重酸中毒、非严重酸中毒和无酸中毒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分别为80.0%、76.9%、50.0%,均较高,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9,P=0.459)。(4)患儿1 min Apgar评分0~3分预测窒息多器官损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2%和87.1%;脐动脉血p H≤7和BE≤-16的敏感度分别为42.6%和38.3%,特异度分别为87.6和92.2%。(5)Apgar评分、脐动脉血p H和BE多项指标综合用于窒息后多器官损害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1 min Apgar评分0~3分、5 min Apgar评分≤5分、脐动脉血p H≤7和BE≤-16 mmol/L具有较高的特异度(71.9%)和敏感度(74.5%)。结论脐动脉血p H和BE可准确评价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功能损害 血气分析 脐血 阿普加评分
原文传递
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的建议 被引量:69
16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的建议(1993年广州修订)窒息至今仍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963、1983年分别在《第六届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及《新生儿疾病学术座谈会》上拟订了“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的建议”[中华儿科杂... 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的建议(1993年广州修订)窒息至今仍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963、1983年分别在《第六届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及《新生儿疾病学术座谈会》上拟订了“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的建议”[中华儿科杂志,1965,14:136,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方法
原文传递
CK-MB测定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附64例报告 被引量:65
17
作者 俞永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15,共2页
对64例新生儿窒息及22例正常新生儿进行CK-MB活性测定,并结合临床对其在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害的价值进行探讨。 资料与结果 一、对象本组资料均来自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其中轻度窒息31例,重度窒息33例。对照组22例。 二、方法均在出... 对64例新生儿窒息及22例正常新生儿进行CK-MB活性测定,并结合临床对其在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害的价值进行探讨。 资料与结果 一、对象本组资料均来自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其中轻度窒息31例,重度窒息33例。对照组22例。 二、方法均在出生24小时内转入NICU,股动脉抽血3ml,24小时内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害 CK-MB 测定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危因素和转归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4
18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和转归,为加强复苏后管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提供客观指标和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课题组协作医院收治的足月及胎龄大于34周,且出生体重大于2 500 g...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和转归,为加强复苏后管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提供客观指标和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2月课题组协作医院收治的足月及胎龄大于34周,且出生体重大于2 500 g的窒息新生儿487例,根据Apgar评分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其程度,并分为窒息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和/或碱剩余≤-16 mmol/L)和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亚组(7〈pH≤7.2,碱剩余〉-16 mmol/L但〈-8 mmol/L)。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比较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窒息是否合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间多器官损害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转归。结果(1)487例窒息患儿中轻度窒息371例,重度窒息116例;47.6%(232/487)发生窒息多器官损害。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79.3%(92/116)与37.7%(140/371),χ^2=59.58,P〈0.01]。(2)高危因素:窒息多器官损害组急诊剖宫产率高于窒息无多器官损害组[14.7%(34/232)与5.9%(15/255)],但规律产前检查比例较低[57.8%(134/232)与89.8%(229/255];P值均〈0.01。(3)重度窒息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重度窒息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90.7%(39/43)与73.0%(27/37),χ^2=11.36,P〈0.01]。(4)窒息多器官损害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窒息无多器官损害组[11(8~15)与8(6~9)d],治愈好转率较低[92.2%(214/232)与98.0%(250/255)],病死率较高[4.3%(10/232)与0(0/255)];重度窒息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治愈好转率低于重度窒息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79.1%(34/43)与86.5%(32/37)],病死率高于重度窒息非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组[20.9%(9/43)与2.7%(1/37)];P值均〈0.01。结论新生儿窒息会导致脑、心、肺、肝、胃肠等多器官不同程度损害,尤其是重度窒息,且合并严重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气分析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9
19
作者 陈自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脐血 血气分析 临床意义 酸碱状态 新生儿窒息
原文传递
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0
20
作者 郑楚銮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 :探讨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 2 33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病例 ,按胎儿窘迫的不同诊断指标进行分组比较 ,统计其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 ,并统计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结果 :①随... 目的 :探讨胎儿窘迫的诊断指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 2 33例以胎儿窘迫为指征行剖宫产病例 ,按胎儿窘迫的不同诊断指标进行分组比较 ,统计其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 ,并统计各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百分比。结果 :①随着胎儿窘迫诊断指标项目的增多 ,发现检出的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百分率也相应升高。②胎儿窘迫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脐带因素、羊水过少、胎盘因素等。结论 :①胎儿窘迫应采取多指标来诊断。②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者 ,应密切监护、积极处理、适时行剖宫产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诊断指标 新生儿窒息 脐带因素 羊水过少 胎盘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