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温美兰 李立双 吕红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初产妇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产后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东莞市区内住院分娩并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后访视责任地段休养的100例初产妇及其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针对初产妇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产后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东莞市区内住院分娩并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后访视责任地段休养的100例初产妇及其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观察组(n=50,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自我保健能力及产褥期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00%VS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降低新生儿产褥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延续性护理 自我保健能力 新生儿护理技能
下载PDF
孕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在加强母婴床旁护理临床效果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宋丽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2期3636-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开展孕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分娩产妇160例作为实验组,采取在孕后期对孕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产后实施常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同时选择同期分娩的产妇16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母婴床旁护... 目的探讨开展孕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分娩产妇160例作为实验组,采取在孕后期对孕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产后实施常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同时选择同期分娩的产妇16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母婴床旁护理。结果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实验组为98.8%,对照组为92.5%,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率实验组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P<0.05);实验组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孕妇参加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可以大大提高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水平,更好地护理新生儿,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孕产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新生儿护理技能 互动 培训 母婴床旁护理
下载PDF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工作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玉凤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427-1428,共2页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经诊治的初产妇中选取96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8)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8)则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就2组初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以及新生儿...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经诊治的初产妇中选取96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8)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8)则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就2组初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以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研究组初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度VAS评分是(7. 86±1. 74)分,高于对照组初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度VAS评分(6. 31±1. 66)分(P <0. 05);(2)研究组初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率是97. 92%,高于对照组的85. 42%(P <0. 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确切,可促使初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并增强其关于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初产妇 新生儿护理技能 母亲角色适应
下载PDF
共同参与式新生儿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张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2期190-192,共3页
目的:观察共同参与式新生儿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于该院分娩的68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娩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 目的:观察共同参与式新生儿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于该院分娩的68例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娩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共同参与式新生儿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角色适应度[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MRAQ)]评分、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MRA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喂养、健康保障、沐浴技能、脐部护理、尿布更换等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34/34),高于对照组的82.35%(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新生儿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中,可提高其角色适应度、新生儿护理技能及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参与 新生儿护理技能 角色适应度 负性情绪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产后康复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红云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15期2091-2092,共2页
目的研究在产后康复护理当中加入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120例产妇,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延伸护理。对2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母婴身心健康评分、母婴保健... 目的研究在产后康复护理当中加入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120例产妇,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延伸护理。对2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母婴身心健康评分、母婴保健知识评分、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母婴身心健康评分、母婴保健知识评分均更高;观察组在母婴健康状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有助于增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康复护理 延伸护理 新生儿护理技能 母婴身心健康
下载PDF
新生儿床旁护理对产妇情绪状态和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静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床旁护理对产妇情绪状态和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5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新生儿床旁护理,并... 目的:探究新生儿床旁护理对产妇情绪状态和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5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新生儿床旁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护理后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床旁护理干预后护理技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后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床旁护理有助于帮助产妇缓和情绪,并提升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床旁护理 产妇情绪状态 新生儿护理技能
下载PDF
不同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芳菲 王玉芳 +2 位作者 孙桥 郑艳 张杰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52-53,共2页
①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②方法选择住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选择住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0例为干预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及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护理技能指导。观... ①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及护理技能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②方法选择住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选择住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0例为干预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及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护理技能指导。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的影响。③结果干预组产妇剖宫产后第1、2天泌乳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及产妇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使新生儿实现了早吸吮、产妇早开奶,促进了剖宫产妇女乳汁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 新生儿护理技能 泌乳量 剖宫产
下载PDF
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杏洪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住院的72例初产妇,根据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采取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 目的:分析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住院的72例初产妇,根据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采取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72.2%VS91.7%)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优良率(80.5%VS97.2%)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护理在初产妇护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提高了初产妇的自我保健知识及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利于产妇的恢复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护理 初产妇 自我保健知识 新生儿护理技能
原文传递
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联合常规母婴床旁护理对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9
作者 王娟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对产妇进行孕后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结合常规的母婴床旁常规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随机选择的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6例分为接受常规母婴床旁护理的对照组孕产妇78例,在前者基础上给予孕后期新生儿护...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对产妇进行孕后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结合常规的母婴床旁常规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随机选择的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6例分为接受常规母婴床旁护理的对照组孕产妇78例,在前者基础上给予孕后期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的实验组孕产妇78例。分别统计2组孕产妇的满意度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结果:孕产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97.4%和80.8%。两者新生儿发病率分别为20.5%和41.0%。在2组数据的比较中实验组均占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在提高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新生儿的整体健康水平方面均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技能 母婴床旁护理 满意度 新生儿疾病发生率
原文传递
探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价值
10
作者 陈雪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37-139,共3页
探讨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践行价值。方法:取100例、2020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内的产妇进行研究,据不同护理模式展开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展开母婴床旁护理,后者展开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 探讨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践行价值。方法:取100例、2020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内的产妇进行研究,据不同护理模式展开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展开母婴床旁护理,后者展开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经对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展开组间比照,观察组水平更优,经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展开组间比照,观察组改善水平更佳,SAS评分较之对照组呈下降趋势(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胃肠功能恢复进程更快,离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泌乳频率更快,且初次泌乳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积极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便于对产妇健康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加快其产后恢复及产后泌乳,同时可减轻其产后焦虑状态,改善其满意度,临床实用价值显著,此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新生儿护理技能 满意度 SAS评分
下载PDF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床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11
作者 陈杰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2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床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行剖宫产产妇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床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 ...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床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行剖宫产产妇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床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 1对照组产妇对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及抚触的掌握率分别为70.00%、66.67%、66.67%及73.33%,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分别为90.00%、93.33%、86.67%及93.33%)(P<0.05);2根据SAS及SDS评分量表,两组护理干预后产妇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床旁护理后,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度显著提高,且其心理状况也明显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床旁护理 心理状况 新生儿护理技能
下载PDF
床旁护理新模式在产褥期管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晓霞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护理新模式在产褥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进行分娩的300名产妇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床旁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各150名。床旁护理组实施床旁护理新模式,传统护... 目的:探讨床旁护理新模式在产褥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进行分娩的300名产妇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床旁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各150名。床旁护理组实施床旁护理新模式,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封闭护理模式。通过调查,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新生儿护理技能和母婴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床旁护理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和母婴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结论:床旁护理新模式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产妇和家属的需求,提高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产妇熟练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和母婴健康知识,既有助于产妇自我监护,又为出院后产妇的康复和以后科学育儿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护理新模式 产褥期 满意度 新生儿护理技能 母婴健康知识
原文传递
论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张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对象分组研究,均为产科住院产妇,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床旁母婴护理为观察组,比较效果。结果:新生儿护理技能、产妇对护理满意率、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观察组更优,...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对象分组研究,均为产科住院产妇,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床旁母婴护理为观察组,比较效果。结果:新生儿护理技能、产妇对护理满意率、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观察组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开展,提高产科新生儿护理技能,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产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 护理满意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浅谈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
14
作者 程昌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17-217,共1页
以分娩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评定,探究在新生儿脐炎预防中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象取我院接收的产妇正常分娩的新生儿84例,组别划分(对照、研究)实施数字单双号随机发放形式进行。前者选择采取常规护理,后者选... 以分娩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评定,探究在新生儿脐炎预防中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象取我院接收的产妇正常分娩的新生儿84例,组别划分(对照、研究)实施数字单双号随机发放形式进行。前者选择采取常规护理,后者选择采取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经对研究结果分析,即新生儿脐炎发生率,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结果 以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为判定指标,组别对照、研究患者所占比分别是19.05%、4.76%,相比前者,后者更低;以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为判定指标,组别对照、研究者情况相比,前者所用时间长于后者(P<0.05)。结论 在开展新生儿脐炎预防中,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的实施能有效减少新生儿脐炎发生率,而且还能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促进脐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