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央胎心监护系统联合多普勒胎心监护仪产时持续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邓廷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6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央胎心监护系统联合多普勒胎心监护仪产时持续监护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待分娩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普勒胎... 目的探讨中央胎心监护系统联合多普勒胎心监护仪产时持续监护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待分娩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普勒胎心监护仪产时持续监护,观察组采用中央胎心监护系统联合多普勒胎心监护仪产时持续监护,持续至分娩结束。对比2组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新生儿健康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2.22%;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 min及5 min的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胎心监护系统联合多普勒胎心监护仪产时持续胎心监护能够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分娩结局和不良新生儿结局的发生,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改善母婴预后,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中央胎心监护系统 多普勒胎心监护仪 分娩结局 新生儿结局 新生儿健康水平
下载PDF
宝鸡地区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及听力联合筛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雪卉 刘宗印 +3 位作者 王莉 唐凯 曹颖 杨雪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8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采用新生儿聋病易感基联合听力筛查对宝鸡地区新生儿听力障碍进行筛查,了解宝鸡地区新生儿聋病流行病学资料,为先天性耳聋患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提升新生儿优生优育水平。方法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对宝鸡地区各... 目的采用新生儿聋病易感基联合听力筛查对宝鸡地区新生儿听力障碍进行筛查,了解宝鸡地区新生儿聋病流行病学资料,为先天性耳聋患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提升新生儿优生优育水平。方法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对宝鸡地区各区县医院符合纳入条件的568例新生儿足跟血行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r RNA耳聋易感基因9个点位和15个点位筛查,同时对入组新生儿采用听力筛查仪进行听力初筛,对于听力初筛未通过者42d后行听力复查。总结所有患儿耳聋易感基因检出情况及特点,总结听力筛查结果,了解宝鸡地区先天性耳聋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检测在筛查先天性耳聋患儿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2017年6月~2017年12月对454例新生儿行4个耳聋易感基因筛查9个位点位筛查,共筛查出12位新生儿耳聋易感基因突变阳性,阳性率为2.64%。所有患儿出生时听力筛查均通过。这些新生儿父母均听力正常,无家族史。2017年12月~2018年2月对114例新生儿作4个耳聋易感基因15个位点检测,筛查出9例异常,阳性率为7.89%;所有新生儿听力筛查均通过。宝鸡地区新生儿先天性耳聋患儿发生率3.70%。21例耳聋易感基因突变患儿中,GJB2基因突变8例次,SLC26A4基因突变8例次,线粒体12Sr RNA基因突变4例,GJB3基因突变1例次,其中一例患儿同时出现GJB2和SLC26A4两种基因突变。绝大多数基因突变点位为杂合型突变,仅3例为均质型突变,1例为异质突变型。增加突变点位的筛查,可明显提升耳聋易感基因阳性检出率(χ2值=14.353,P<0.005)。结论宝鸡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先天性耳聋现患率低,但采用耳聋易感基因筛查迟发先天性耳聋患儿阳性率较高,且随着突变点位检测数量的增加,阳性检出率有明显提高,临床应加强新生儿耳聋易感基因筛查,完善检测突变基因点位,提升先天性耳聋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易感基因 听力筛查 先天性耳聋患儿早期发现 新生儿健康水平
原文传递
遵义市初产妇胎膜早破发生与B群链球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玲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期45-46,48,共3页
目的:探讨遵义市初产妇胎膜早破发生与B群链球菌感染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均孕34周以上,将确诊为胎膜早破的100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将无胎膜早破的10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遵义市初产妇胎膜早破发生与B群链球菌感染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均孕34周以上,将确诊为胎膜早破的100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将无胎膜早破的10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孕晚期并发症情况,分析初产妇胎膜早破发生与B群链球菌感染相关性及B群链球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晚期并发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B群链球菌感染阳性发生率5.00%相比,观察组26.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B群链球菌感染作为自变量,将初产妇胎膜早破发生作为因变量,将B群链球菌感染阳性赋值为1,B群链球菌感染阴性为2,得到二元Logistics回归方程:Y=-0.250+1.898X。结果显示,B群链球菌感染是初产妇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两组共计检出31例B群链球菌阳性,其中对青霉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初产妇B群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孕晚期B群链球菌感染是导致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因素,可降低新生儿健康水平,提升孕晚期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且对青霉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临床需重点关注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链球菌感染 胎膜早破 初产妇 新生儿健康水平 孕晚期并发症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