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新物理学·终极——从一个角度谈鲁迅精神遗产的独异性和当代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8,共10页
鲁迅写于1903年的《说》热情预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将发生革命性的大变化,当时的鲁迅已经站在自己民族理论思维的制高点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革命性理论推翻了经典物理学绝对时空观与静态物质观的基本预设,而时间终结问题的提出,是... 鲁迅写于1903年的《说》热情预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将发生革命性的大变化,当时的鲁迅已经站在自己民族理论思维的制高点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革命性理论推翻了经典物理学绝对时空观与静态物质观的基本预设,而时间终结问题的提出,是对人类有始以来曾经拥有的精神理想的重大挑战。这促使鲁迅在五四落潮之后,大大地偏离了五四时代所倡导所理解的近代科学精神与近代科学方法,超越五四时代所崇尚所宣示的知识图式与知识谱系,进入更深邃的精神追问和哲学质询。生逢千年之交的中国人正与一个独特的时代相遇,面对各种“终结”说,面对“永远”的消解和形而上的消解,鲁迅思想的犀利性、前瞻性,他思维方式的独异性、悖论性以及他在“终结”与“中间物”、“虚无”与“实有”之间所做的抗争和所表现的智慧正凸显出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钼》 物理学 终极
下载PDF
对生理学研究层次与方法的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红梅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8-62,共5页
分析生理学的研究层次和方法,认为当前生理学研究陷入了"分析不足,整合无力,整体艰难"的阶段性困境."实验—归纳"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对象的综合复杂、新研究工具的欠缺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保持开放的... 分析生理学的研究层次和方法,认为当前生理学研究陷入了"分析不足,整合无力,整体艰难"的阶段性困境."实验—归纳"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对象的综合复杂、新研究工具的欠缺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保持开放的学术态度,开展跨学科合作,借助新物理学的力量,是打破困境、有所突破的方向和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层次 研究方法 分析还原 整合集成 物理学
下载PDF
《说鈤》·新物理学·终极——从一个角度谈鲁迅精神遗产的独异性和当代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纳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09年第1期89-102,共14页
鲁迅写于1903年的《说(?)》热情预告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将发生革命性的大变化,当时的鲁迅已经站在自己民族理论思维的制高点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革命性理论推翻了经典物理学绝对时空观与静态物质观的基本预设,而时间终结问题的提出... 鲁迅写于1903年的《说(?)》热情预告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将发生革命性的大变化,当时的鲁迅已经站在自己民族理论思维的制高点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大革命性理论推翻了经典物理学绝对时空观与静态物质观的基本预设,而时间终结问题的提出,是对人类有史以来曾经拥有的精神理想的重大挑战。这促使鲁迅在'五四'落潮之后,大大地偏离了五四时代所倡导所理解的近代科学精神与近代科学方法,超越五四时代所崇尚所宣示的知识图式与知识谱系,进入更深邃的精神追问和哲学质询。生逢千年之交的中国人正与一个独特的时代相遇,面对各种'终结'说,面对'永远'的消解和形而上的消解,鲁迅思想的犀利性、前瞻性,他思维方式的独异性、悖论性以及他在'终结'与'中间物'、'虚无'与'实有'之间所做的抗争和所表现的智慧正凸显出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鈤》 物理学 终极
下载PDF
新物理学研究中的问题安在
4
作者 奥尔德肖 何恢 《国外科技动态》 1991年第11期31-31,34,共2页
关键词 物理学 天体物理学 假定学说
下载PDF
地球内部是个大空壳吗?
5
作者 木子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4年第1期38-39,共2页
地球内部是个大空壳吗? 凡尔纳科幻小说《地心旅游记》出版以来的140多年中,地球到底是不是“空心”的就一直成为科学爱好者富有争议的话题。尽管主流科学家们从来就不认同这一观点,但最新解密的地球太空照片和其他证据显示,北极地区的... 地球内部是个大空壳吗? 凡尔纳科幻小说《地心旅游记》出版以来的140多年中,地球到底是不是“空心”的就一直成为科学爱好者富有争议的话题。尽管主流科学家们从来就不认同这一观点,但最新解密的地球太空照片和其他证据显示,北极地区的冰面上竟有一个可以清楚看见的“极地洞穴”存在!类似的巨洞在金星的极地表面上也曾发现过,但这些卫星照片一直都被视为“极端机密”,直到最近才流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内部 凡尔纳 巨洞 科幻小说 尼沃 南北两极 美国海军 莫斯科大学 物理学 浅层
原文传递
列宁论坚持和发展辨证唯物主义哲学
6
作者 蔡灿津 《实事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5-16,共2页
如何坚持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当代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列宁对此问题,有过不少论述。其中之一,是《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见解,颇为精辟,读之有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写于1900年。当时,俄国1905... 如何坚持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当代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列宁对此问题,有过不少论述。其中之一,是《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见解,颇为精辟,读之有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写于1900年。当时,俄国1905年的革命失败了。布尔什维克党内外出现了思想上、理论上的激烈的争论和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什维克党 辨证唯物主义 列宁论 波格丹诺夫 普列汉诺夫 实践标准 社会经济理论 改变自己 不容怀疑 物理学
下载PDF
“量子电池”比传统电池充电更快
7
《功能材料信息》 2015年第4期56-56,共1页
最近,来自英国、意大利等四国的物理学家在英国物理学会(IOP)刊物《新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量子电池"的概念,并理论证明了多量子比特相互纠缠而产生的"量子加速"能为充电提供捷径,所以用量子电池充电比... 最近,来自英国、意大利等四国的物理学家在英国物理学会(IOP)刊物《新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量子电池"的概念,并理论证明了多量子比特相互纠缠而产生的"量子加速"能为充电提供捷径,所以用量子电池充电比传统电池更快。量子电池可以有多种物理形式,如离子、中性原子、光子等。量子比特能同时处于两种状态,在量子电池中,这两种状态代表不同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比特 物理学 低能态 物理学 中性原子 量子系统 物理形式 退相干 量子态 合著者
下载PDF
海森伯的一生及其所处时代
8
作者 谷迪 王章琦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994年第7期42-42,共1页
海森伯的一生及其所处时代谷迪,王章琦评卡西迪及弗里曼所著《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一书。沃纳·海森伯为我们创立了测不准原理,他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曾经参加纳粹的原... 海森伯的一生及其所处时代谷迪,王章琦评卡西迪及弗里曼所著《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一书。沃纳·海森伯为我们创立了测不准原理,他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曾经参加纳粹的原子裂变项目研究,是希特勒时代德国科学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伯 测不准原理 原子裂变 西迪 弗里曼 章琦 沃纳 矩阵力学 物理学 量子力学理论
下载PDF
量子电池横空出世 锂电池恐地位不保
9
《农村电工》 2015年第12期46-46,共1页
随着移动设备功能不断完善,电池续航问题频现。为解决续航的根本问题,最近有研究人员开始研发一种量子电池。英国等四国的物理学家在英国物理学会(IOP)《新物理学》期刊上撰文证明了量子电池的可行性,多量子比特相互纠缠而产生的“量... 随着移动设备功能不断完善,电池续航问题频现。为解决续航的根本问题,最近有研究人员开始研发一种量子电池。英国等四国的物理学家在英国物理学会(IOP)《新物理学》期刊上撰文证明了量子电池的可行性,多量子比特相互纠缠而产生的“量子加速”可以加速充电过程,所以量子电池充电比传统电池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比特 物理学 物理学 充电过程 低能态 设备功能 充电时间 高能态 电能量 电缆网
下载PDF
多国确定人工制造石墨烯指南
10
作者 郑冬冬 《半导体信息》 2012年第4期33-33,共1页
尽管石墨烯具有非凡的特性,但并不完美。然而,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样品,可以基于它改造出具有新特性的完美材料。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捷克共和国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已经确定人造石墨烯所需... 尽管石墨烯具有非凡的特性,但并不完美。然而,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样品,可以基于它改造出具有新特性的完美材料。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捷克共和国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已经确定人造石墨烯所需的主要标准,为在实验中合成这种材料提供了指南。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新物理学杂志》上。美国纽约布法罗大学维博尔尼补充说,在未来的实验中人为制造石墨烯将充满挑战,但却是可行的。我们没有看到任何阻止制造石墨烯的主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布法罗大学 人工制造 物理学 研究成果 天然石墨 博尔 聚焦离子束 晶格常数 晶体结构
原文传递
中微子,开启通向新物理学的大门
11
作者 曹俊 《紫光阁》 2016年第7期86-86,共1页
尽管每秒有上万亿个中微子穿过人们的身体,但是人们很难发现它的踪影。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在宇宙早期,正反物质应该成对产生,是一样多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宇宙中,并没有发现大量反物质存在的迹象。那么反物质哪里... 尽管每秒有上万亿个中微子穿过人们的身体,但是人们很难发现它的踪影。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在宇宙早期,正反物质应该成对产生,是一样多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宇宙中,并没有发现大量反物质存在的迹象。那么反物质哪里去了?这是宇宙起源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 物理规律 对产生 大亚湾核电站 轻子 缪中 星爆发 振荡现象 实验经费 振荡模式
原文传递
科学的历程·人物·牛顿 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12
《新湘评论》 2015年第24期63-63,共1页
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从个人素质上讲,牛顿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在数学上,他发明了微积分;在... 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从个人素质上讲,牛顿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在数学上,他发明了微积分;在天文学上,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辟了天文学的新纪元;在物理学中,他系统总结了三大运动定律,创造了完整的新物理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的历程 万有引力定律 近代物理学 著名物理学 物理学 英国皇家学会 百科全书式 我自己 能力说 反射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