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5)Bh(Z=107)同位素的首次观测 |
甘再国
范红梅
秦芝
吴晓蕾
郭俊盛
雷相国
董成富
徐华根
陈若富
张福明
郭斌
刘洪业
王华磊
谢成营
冯兆庆
郑勇
宋立涛
骆鹏
徐瑚珊
周小红
靳根明
任中洲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2
|
四质子非束缚核^(18)Mg的实验研究 |
金瑜
倪磊
华辉
李智焕
牛晨阳
吴鸿毅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新核素^(271)110及其α衰变链的理论研究(英文) |
任中洲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4
|
质子滴线区新核素^(25)P的鉴别 |
肖国青
詹文龙
郭忠言
孙志宇
李家兴
王金川
王全进
孟祥伟
江山红
宁振江
王猛
陈志强
王建丰
王建松
田文栋
王武生
毛瑞士
靳根明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
2000 |
5
|
|
5
|
一个快“跑兔”装置投入使用 |
梁凤莲
谢春安
陈耿仁
王经
王志国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6
|
母子核α衰变的测量装置 |
甘再国
郭俊盛
刘洪业
石立军
|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7
|
新核素合成、高激发热核和放射性束物理前沿再获一批重要成果 |
罗亦孝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
1999 |
2
|
|
8
|
对重丰中子核区合成新核素的思考 |
赵之正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
1998 |
2
|
|
9
|
在放射性束装置上进行新核素鉴别及其衰变性质的研究 |
杨永锋
刘军辉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
1999 |
1
|
|
10
|
新重丰中子核素 ̄(209)Hg |
赵进华
张立
郑继文
王积成
秦芝
杨永峰
张纯
靳根明
郭光辉
杜一飞
郭天瑞
王同庆
郭斌
谈锦峰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1
|
质子滴线附近的新核素^(129)Pm |
徐树威
谢元祥
李占奎
王旭东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2
|
中、重质量区新核素的合成 |
杨维凡
袁双贵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
1999 |
1
|
|
13
|
新同位素^(265)Bh(Z=107)的合成证据 |
甘再国
郭俊盛
吴晓蕾
范红梅
秦芝
雷祥国
董成富
徐华根
陈若富
张福明
郭斌
刘洪业
王华磊
谢成营
冯兆庆
郑勇
宋立涛
骆鹏
徐瑚珊
周小红
靳根明
任中洲
|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4
|
新核素^(265)Bh及其α衰变链上核的基态性质 |
张鸿飞
左维
李君清
任秀宰
马中玉
陈宝秋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5
|
新重丰中子同位素^(238)Th(英文) |
徐岩冰
袁双贵
杨维凡
何建军
李宗伟
马桃桃
熊兵
秦芝
牟万统
甘再国
石立军
郭天瑞
陈展图
郭俊盛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6
|
滴线区新核素^121CEe的合成及其奇异衰变性质的研究 |
李占奎
徐树威
|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97 |
0 |
|
17
|
近代物理研究所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新进展(续) |
靳根明
|
《物理通报》
|
1998 |
0 |
|
18
|
近代物理研究所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新进展 |
靳根明
|
《物理通报》
|
1998 |
0 |
|
19
|
合成和研究稀土区质子滴线附近的6种新核素 |
徐树威
李占奎
谢元祥
潘强岩
于涌
王春芳
邢建萍
胡青元
李世洪
陈红艳
张天梅
靳根明
罗亦孝
J.Adam
Yu.Penionzhkevich
Yu.Gangrsky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20
|
新核素^(65)Se半衰期的首次实验测定 |
黄文学
徐晓冀
胡志强
马瑞昌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