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学思想在新时代师德养成中的实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雪 《黄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8-83,共6页
新时代师德养成的目标定位是争做"四有"好老师。孔子仁学思想内涵分为四个方面:以仁者爱人作为目标愿景、忠恕内省作为处事态度、博学笃行作为外在要求、为仁由己作为内心信念。这四个方面为"四有"好老师形成提供... 新时代师德养成的目标定位是争做"四有"好老师。孔子仁学思想内涵分为四个方面:以仁者爱人作为目标愿景、忠恕内省作为处事态度、博学笃行作为外在要求、为仁由己作为内心信念。这四个方面为"四有"好老师形成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引,由此教师在师德养成中应完善自我修养,关心热爱学生;坚定职业信仰,遵守职业规范;深化博学意识,躬身教学实践;培养道德情操,主动立德践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学思想 时代师德 “四有”好老师 实用价值
下载PDF
新时代师德的丰富意蕴、实践困境与路径探析
2
作者 雷雅雯 《爱情婚姻家庭(下旬)》 2021年第8期0240-0240,共1页
师德内涵通常具有时代特性。新时代师德的丰富意蕴体现在“立德树人”的专业性、“因材施教”的包容性以及“为人师表”的示范性等方面。以教师个体为出发点分析发现师德困境表现为教师理想信念涣散和具有认知偏差等方面;教师可通过树... 师德内涵通常具有时代特性。新时代师德的丰富意蕴体现在“立德树人”的专业性、“因材施教”的包容性以及“为人师表”的示范性等方面。以教师个体为出发点分析发现师德困境表现为教师理想信念涣散和具有认知偏差等方面;教师可通过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提升自身素养、重建偏差性师德认知等路径克服困境,达到师德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师德 内涵 偏差性师德认知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陈锋 《北京教育(高教)》 2022年第9期46-48,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从根本上回答了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要做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深刻理解、科学把握新时代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从根本上回答了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要做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深刻理解、科学把握新时代师德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师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高校师德建设 科学内涵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被引量:1
4
《儿童发展研究》 2019年第4期69-69,共1页
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任务举措,健全... 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任务举措,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文件强调,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师风建设 《关于加强和改进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加强和改进 教育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