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 |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86
|
|
2
|
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 |
叶澜
吴亚萍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13
|
|
3
|
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 |
叶澜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51
|
|
4
|
“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 |
王建军
叶澜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9
|
|
5
|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
叶澜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4
|
|
6
|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本土反思 |
吴黛舒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3
|
|
7
|
"新基础教育"∶唤醒内生力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
本刊编辑部
|
《人民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0
|
|
8
|
深度开发与转化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 |
李政涛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8
|
|
9
|
大学专业人员在协作开展学校研究中的作用 |
叶澜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5
|
|
10
|
“新基础教育”研究引发的若干思考 |
叶澜
|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6 |
35
|
|
11
|
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对“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体悟 |
李家成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7
|
|
12
|
当代新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
杨四耕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13
|
基于新基础教育的探究性学习——以数学为主例 |
吴亚萍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2
|
|
14
|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
叶澜
|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
2005 |
32
|
|
15
|
“对话”与“独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评价问题探讨 |
杨小微
王凯
|
《教育科学研究》
|
2004 |
17
|
|
16
|
探教育之所“是”,创学校全面育人新生活——新时期“新基础教育”研究再出发 |
叶澜
|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
2018 |
31
|
|
17
|
什么是“教研组文化”?——“教研组文化”系列之一 |
李政涛
|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18
|
“新基础教育”语丝 |
叶澜
|
《基础教育》
|
2004 |
24
|
|
19
|
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与转化 |
吴亚萍
|
《人民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20
|
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挖掘与融通转化 |
李重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