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超高频彩超在眼球屈光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与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莫少卿 陈锦丽 +3 位作者 林志雄 程国华 李学文 梁传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8期2760-2763,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型超高频彩超在眼球屈光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在本院求诊的眼科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每例患者都分别使用新型超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检查(14MHz^20MHzCDFI及PWFI)、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成像(OCT)、裂隙灯... 目的 探讨新型超高频彩超在眼球屈光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在本院求诊的眼科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每例患者都分别使用新型超高频彩色超声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检查(14MHz^20MHzCDFI及PWFI)、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成像(OCT)、裂隙灯显微镜4种常用的眼科影像学仪器对眼球及其附属器进行检查,把所得诊断结果和数据分成相应四组进行屈光系统疾病方面数据的综合对照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相对其他常用的检查手段,第一组(新型超高频彩超检查组)在眼球屈光系统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临床符合率、不良反应率方面表现最优异,其中白内障、玻璃体疾病、角膜病的阳性检出率、临床符合率为100.00%,不良反应率为0.00%,其他组别则难以达到100.00%。而且新型超高频彩超检查组较其他三组影像检查项目在某些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在眼球屈光系统疾病的极早期就能发现。结论 眼球屈光系统的主要成分是水,在物理学上为超声波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板,使眼球各种组织在超声屏幕上产生了很高的对比度。超声频率越高,对比度、清晰度越好。因此超高频彩超(14~20MHz)检查是近年来应用在眼科疾病尤其是眼球屈光系统疾病诊治中重要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超高频彩超多普勒 脉冲多普勒 眼球屈光系统疾病 应用与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