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临床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梦园 赵志刚 +1 位作者 孙树森 李新刚 《药品评价》 CAS 2015年第4期24-29,共6页
近年来,美国FDA批准了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三种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并相继在国内获准上市。NOACs在作用机制上有别于华法林,能直接抑制凝血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具有起效快、无需监测INR值和药物... 近年来,美国FDA批准了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三种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并相继在国内获准上市。NOACs在作用机制上有别于华法林,能直接抑制凝血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具有起效快、无需监测INR值和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相关临床试验证明NOACs在临床使用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出血风险,但其大剂量使用引起各种出血的副作用仍然值得重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服用NOACs需要进行剂量的调整。华法林和NOACs在临床相互转换时应当特别注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本文对NOACs与华法林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供临床药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出血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奕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9期133-134,137,共3页
目的 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预防卒中和栓塞,观察达比加群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59例,其中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34例,观察组予达比加... 目的 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预防卒中和栓塞,观察达比加群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59例,其中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34例,观察组予达比加群酯抗凝,对照组予华法林抗凝.观察脑卒中、栓塞或血栓形成、心血管事件死亡以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卒中(14.4%)、栓塞或血栓形成(8.8%)、心血管事件死亡(2.4%)、出血(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在预防脑卒中和血栓形成以及降低出血风险方面均优于调整剂量的华法林,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非瓣膜性房颤 新型口服抗凝剂
下载PDF
心房颤动口服抗凝药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钱方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3-475,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发生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多年来应用口服抗凝药华法林预防房颤卒中有良好的效果,但该药有许多缺点,在我国的使用率很低。近年来研制出4种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即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派...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发生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多年来应用口服抗凝药华法林预防房颤卒中有良好的效果,但该药有许多缺点,在我国的使用率很低。近年来研制出4种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即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派沙班及依多沙班,并已完成4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RE-LY、ROCKET-AF、ARISTOTLE和ENGAGE-AF TIMI 48。研究表明,新药在预防房颤卒中和系统性栓塞与华法林比较有相似的疗效。安全性也较好,现对其进展作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卒中预防试验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剂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飒 黄锐 +1 位作者 郑雅格 黄从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769-772,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且予以抗凝治疗的患者5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264例,2016年25... 目的分析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且予以抗凝治疗的患者5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264例,2016年252例。统计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并发症,比较NOAC与华法林的应用情况。结果从2015年到2016年,NOAC用药率从4.5%增加至18.7%(χ~2=25.331,P=0.001),阿司匹林用药率从39.4%下降至20.6%(χ~2=21.510,P=0.001),华法林和氯吡格雷保持相对稳定(33.0%vs.36.9%,χ~2=0.886,P=0.347;12.9%vs.13.1%,χ~2=0.005,P=0.942)。服用NOAC及华法林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2)分vs.(2.0±1.5)分,t=2.877,P=0.005;(1.1±0.8)分vs.(1.5±1.0)分,t=2.904,P=0.004;(61.1±12.5)岁vs.(66.0±9.9)岁,t=2.768,P=0.007]。结论2015—2016年NOAC的应用率快速增长,而且其主要用于具有较低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及更年轻的患者;华法林的应用率保持稳定,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应用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瓣膜性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CHA2DS2VASc
下载PDF
左心耳封堵术与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任艳霞 安智晶 +1 位作者 张得梅 郭雪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2-647,共6页
目的·评估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与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 目的·评估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与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7月。英文检索方式为("atrial fibrillation"or"AF"or"nonvalvular AF")and("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or"LAAC")and("new oral anticoagulants"or"NOAC"or"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or"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or"warfarin")。中文检索词包括“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新型口服抗凝剂”“华法林”。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复合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全因死亡事件及心源性猝死。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3篇,非RCT 6篇,总计242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房颤患者应用LAAC相较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复合栓塞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 0.62~1.31,P=0.59),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1,95%CI 0.48~2.59,P=0.81),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 0.38~2.11,P=0.81);相比于华法林和NOAC,LAAC出血事件的发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8,95%CI 0.35~0.65,P=0.000)。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LAAC,相比于口服抗凝药物,栓塞、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但有更低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应用利伐沙班和氯吡格雷双联抗栓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龙 杨晓红 +2 位作者 崔晓冉 符灵智 张冀东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09-321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接受新型口服抗凝剂(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利伐沙班+氯吡格雷双联抗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利伐沙班。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接受新型口服抗凝剂(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利伐沙班+氯吡格雷双联抗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利伐沙班。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9月接受PCI术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利伐沙班组接受利伐沙班(15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的双联治疗至PCI术后12个月;华法林组接受华法林+氯吡格雷(75 mg,1次/d)+阿司匹林(100 mg,1次/d)的三联治疗,方案为口服华法林,初始剂量1.5~3 mg,根据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结果调整剂量,在2~4周达到目标范围(INR 2.0~3.0),此后按指南要求监测INR调整华法林剂量,服用6个月后停用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治疗,口服至术后12个月。患者随访12个月,主要疗效终点事件是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心脏和脑血管事件(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次要终点事件是安全终点,包括12个月出现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严重出血和轻微出血。结果随访12个月发现共8例(8.00%)发生MACCE事件,其中华法林组和利伐沙班组分别是5例(9.80%)和3例(6.10%),2组发生MACEE事件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9)。另外发现共9例(9.00%)发生出血事件,其中华法林组和利伐沙班组分别是8例(15.69%)和1例(2.00%),华法林组的出血风险明显高于利伐沙班组(P=0.047)。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患者,在PCI术后接受新型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氯吡格雷双联治疗与传统的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药物相比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冠心病 新型口服抗凝剂 氯吡格雷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剂对比华法林在80岁以上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梦迪 谢艳芳 葛永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7-574,共8页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对≥80岁高龄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血栓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截至2021年5月收录于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VIP)、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对≥80岁高龄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血栓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截至2021年5月收录于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VIP)、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的文献,纳入NOACs和华法林治疗高龄NVAF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文献相关信息,运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应用GRADEprofiler 3.6评价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7项RCT研究,包含患者2235例。与华法林相比,NOACs能降低≥80岁高龄NVAF患者大出血发生率[RR=0.65,95%CI(0.46,0.92),P=0.02]及非严重出血发生率[RR=0.42,95%CI(0.26,0.68),P=0.0005]。而在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及非中枢神经系统性栓塞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显示非中枢神经系统性栓塞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为中等质量证据,脑卒中发生率、非严重出血发生率为低质量证据。结论NOACs在高龄NVAF患者中应用,降低血栓发生风险的疗效不劣于华法林,同时出血风险更低,安全性更优。达比加群酯大出血的发生率更低,利伐沙班非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高龄患者 META分析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剂在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唐亮 胡豫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大约有5%~2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同时,VTE是患者除外恶性肿瘤进展或复发之外的首要死亡原因[1]。相较于非肿瘤患者来说,恶性肿瘤本身可使VTE风险...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大约有5%~2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同时,VTE是患者除外恶性肿瘤进展或复发之外的首要死亡原因[1]。相较于非肿瘤患者来说,恶性肿瘤本身可使VTE风险增加4~6倍。此外,肿瘤化疗、某些靶向治疗、激素治疗或放疗以及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都进一步增加了VTE风险[2]。与未发生VTE的恶性肿瘤患者相比,VTE患者的生存率更低,预后更差,医疗费用更高。尽管危害重大,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恶性肿瘤相关血栓形成 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剂 低分子量肝素
原文传递
抗凝治疗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董若男 赵凯 +6 位作者 官佳轮 冯丽娜 夏苏红 张瑜 张明玉 黄宇杰 廖家智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定义为门静脉主干腔内血栓形成,可延伸到肝内或肝外静脉分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是晚期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流行病学相关调查显示,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相对风险是普通人群...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定义为门静脉主干腔内血栓形成,可延伸到肝内或肝外静脉分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是晚期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流行病学相关调查显示,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相对风险是普通人群的7倍,在肝硬化患者中,PVT患病率高达26%,年发病率高达17%^([2])。PVT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到一系列与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失代偿相关的表现,包括静脉曲张出血、腹水等,同时PVT显著降低了肝移植后的存活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形成 肝硬化 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剂
下载PDF
单中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评分对比及药物抗凝治疗现状统计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岩熹 刘凡 +3 位作者 鲁静朝 杨秀春 邸成业 林文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比较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对单中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估的差异,并对药物抗凝治疗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将其分为药物治疗(DT)组和导管消融术(RFCA)组,收集患者基... 目的比较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对单中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估的差异,并对药物抗凝治疗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将其分为药物治疗(DT)组和导管消融术(RFCA)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行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对药物治疗组卒中高危(HDT)患者(CHA2DS2-VASc≥2分),RFCA组术后患者分别行建议服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治疗的宣教。通过门诊复诊或者电话回访等方式对上述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情况进行随访。包括是否按出院医嘱规律服用抗凝药物,服用华法林者是否规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近期(距随访时间1周内)INR,出血/栓塞事件。结果所有患者(175例)CHADS2得分(1.61±1.34)分,其中0分者36例,1分者62例,≥2分者77例;CHA2DS2-VAS得分(2.62±1.79)分,其中0分者15例,1分者44例,≥2分者116例。CHA2DS2-VASc得分显著高于CHADS2评分,其低危患者比例显著低于CHADS2评分,而其高危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HADS2评分。HDT组102例,RFCA组37例,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HDT组的抗栓率及达比加群酯使用率均小于RFCA组(35.3%vs 100%;2.0%vs 51.4%,P均<0.01),而华法林使用率及INR的达标率,两组无明显差异(33.3%vs 48.6%;67.6%vs 72.0%,P均>0.05)。结论 CHA2DS2-VASc得分显著高于CHADS2评分,其低危患者比例显著低于CHADS2评分,而其高危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HADS2评分。导管消融术后患者抗栓率高与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风险评估 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剂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剂在左心耳封堵术后运用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阳 胥良 +2 位作者 王琰 秦续潭 赵育洁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1-458,共8页
目的:评估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应用于左心耳封堵术(LAAC)后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范围为2000年—2022... 目的:评估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应用于左心耳封堵术(LAAC)后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范围为2000年—2022年11月。检验漏斗图的对称性以评估纳入研究有无偏倚,应用Revman5.3合并RR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其中前瞻性队列研究1篇和回顾性队列研究11篇,总计13 48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方案相比,NOAC对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减少相关(RR=0.39,95%CI 0.21~0.73,P<0.05;I~2=16%,P=0.31),随访45 d内对器械相关血栓(DRT)事件(RR=0.68,95%CI 0.49~0.96,P=0.03;I~2=0%,P=0.45)、大出血事件(RR=0.54,95%CI 0.39~0.75,P<0.05;I~2=0%,P=0.96)、所有出血事件(RR=0.27,95%CI 0.14~0.54,P<0.05;I~2=0%,P=0.49)、全因死亡事件(RR=0.55,95%CI 0.44~0.69,P<0.05;I~2=0.82,P=0.82)减少相关,与复合栓塞事件无统计学差异(RR=0.88,95%CI 0.221~3.49,P=0.86;I~2=46%,P=0.10),在平均随访期45~868 d内,与华法林相比,NOAC对复合栓塞事件(RR=0.60,95%CI 0.45~0.81,P<0.05;I~2=0%,P=0.45)、DRT事件(RR=0.68,95%CI 0.50~0.93,P=0.02;I~2=26%,P=0.22)、大出血事件(RR=0.53,95%CI 0.44~0.64,P<0.05;I~2=0%,P=0.66)、所有出血事件(RR=0.45,95%CI 0.28~0.72,P<0.05;I~2=9%,P=0.36)、全因死亡事件(RR=0.51,95%CI 0.44~0.60,P<0.05;I~2=0%,P=1.00)减少相关,与残余漏(PDL)>5 mm(RR=0.75,95%CI 0.44~1.29,P=0.30;I~2=0%,P=0.32)无统计学差异。讨论:NOAC在左心耳封堵术后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对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以及随访期内DRT形成、大出血、所有出血事件、全因死亡事件的发生优于华法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后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2
作者 王祖秀 李旭欢 +4 位作者 尤培蒙 朱挺德 陈黎旭 燕肄群 潘永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2-84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3年8月,收集低分子肝素(LMWH... 目的系统评价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3年8月,收集低分子肝素(LMWH,对照组)对比NOAC(试验组)治疗癌症相关VTE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7项RCT,合计3790例癌症相关VTE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VTE复发率(RR=0.65,95%CI为0.51~0.82,P=0.0004)显著降低,而其大出血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3,95%CI为0.83~1.53,P=0.4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相关非主要大出血(RR=1.69,95%CI为1.34~2.13,P<0.00001)、消化道出血(RR=1.96,95%CI为1.15~3.34,P=0.01)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全因死亡率、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癌症相关VTE患者,NOAC在预防VTE复发方面优于LMWH,在大出血、颅内出血、全因死亡、致死性肺栓塞方面不劣于LM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静脉血栓栓塞 凝药 低分子肝素 新型口服抗凝剂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下肢动脉术后支架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永久 丁旭 +1 位作者 满新贺 李力宏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7期831-834,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9例下肢动脉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分别进行再次腔内介入治疗或抗凝和扩血管保守治疗,出院后均采用NOACs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目的:观察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9例下肢动脉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分别进行再次腔内介入治疗或抗凝和扩血管保守治疗,出院后均采用NOACs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随访检测血小板、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患者出血事件、过敏反应及下肢动脉超声、踝肱指数(ABI)和下肢缺血症状改变等情况。结果:所有89例患者治疗后下肢症状明显缓解出院,随访期间2例出现便血,无严重脏器出血并发症;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并发症;11例足溃疡患者创面换药后均愈合;治疗组30例随访1年后发现5例支架内再狭窄,无下肢缺血症状,ABI值和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保守组59例随访期内再次症状加重者7例,经扩血管治疗症状缓解,ABI值和治疗前相比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OACs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支架内再狭窄引起的下肢缺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剂 血小板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下肢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剂用于关节置换术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凌涛 徐瑞娟 +1 位作者 王斌 葛卫红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8-104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用于关节置换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新型口服抗凝剂用于关节置换术后的...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用于关节置换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新型口服抗凝剂用于关节置换术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由建库至2019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依诺肝素相比,新型口服抗凝剂可显著降低术后无症状性深静脉血栓(DVT)[RR=0.60,95%CI(0.46,0.78),P<0.000 1]和症状性DVT发生率[RR=0.40,95%CI(0.28,0.58),P<0.000 1],但并未降低治疗期间的症状性肺栓塞(PE)发生率[RR=0.91,95%CI(0.59,1.39),P=0.65]和死亡率[RR=1.00,95%CI(0.40,1.76),P=0.99]。新型口服抗凝药与依诺肝素在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RR=1.05,95%CI(0.81,1.35),P=0.72]和临床相关的非最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RR=0.99,95%CI(0.73,1.33),P=0.9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新型口服抗凝剂可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发生,且不增加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但并未降低肺栓塞发生率和死亡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新型口服抗凝剂 依诺肝素 关节置换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剂出血并发症的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岑志富 陈玉华 崔凯军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931-935,共5页
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剂(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已经逐渐成为替代华法林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目前经过Ⅲ期临床试验验证的NOAC主要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 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剂(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已经逐渐成为替代华法林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目前经过Ⅲ期临床试验验证的NOAC主要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NOAC抗凝效能比华法林强,而出血、与食品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几率较低。此外,NOAC具有更可预测的抗凝作用,剂量固定,不需常规的抗凝活性监测。自NOAC投入使用以来,在缺乏特异性拮抗剂逆转抗凝的情况下遭遇危及生命的出血性并发症或急诊手术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该类药在有较高的出血风险的患者中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新的特异性抗体(如:Idarucizumab、Andexanetα、Ciraparantag)试验结果数据喜人,并可能很快投入临床使用。该文回顾分析了解NOAC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逆转抗凝的方法以及特异拮抗剂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剂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剂和传统抗凝剂在需要抗凝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天晨 徐华 +2 位作者 雷宇 钟珊 周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8-605,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与传统抗凝剂的优缺点,评价其对需要抗凝治疗的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使用NOS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 目的通过比较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与传统抗凝剂的优缺点,评价其对需要抗凝治疗的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使用NOS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研究,有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6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3042例患者,其中1677例患者使用了NOACs,1365例患者使用了传统抗凝剂。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抗凝药物组比较,NOACs组具有更低的大出血发生率[OR=0.56,95%CI(0.37~0.85),P<0.01]及更高的血栓再通率[OR=7.77,95%CI(3.48~17.3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全因出血率[OR=0.72,95%CI(0.13~3.91),P=0.07]、全因死亡率[OR=0.72,95%CI(0.25~2.07),P=0.54].复发栓塞和卒中率[OR=0.90,95%CI(0.59~1.39),P=0.64]的比较上,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OACs与传统抗凝剂相比,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疗效,但国内并未被广泛应用,未来还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新型口服抗凝剂 传统抗凝剂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剂与维生素K拮抗剂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合并长期抗凝指征患者预后影响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国栋 高翔宇 +2 位作者 姚道阔 沈爱东 李虹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431-1435,共5页
目的 比较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和维生素K拮抗剂(VKAs)对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且合并长期抗凝指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EMbase、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1年9月,收集比较NOACs和VKAs对接... 目的 比较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和维生素K拮抗剂(VKAs)对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且合并长期抗凝指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EMbase、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1年9月,收集比较NOACs和VKAs对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且合并长期抗凝指征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提取资料,主要预后指标包括术后30 d、6个月、1年及1年以上的全因死亡率、卒中发生率、大出血或危及生命的出血(LT/MB)发生率。Meta分析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并使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风险。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有6篇,全部为队列研究,共有2358例患者。结果显示,对TAVR合并长期抗凝指征患者,NOACs组与VKAs组相比,在30 d(RR=1.20,95%CI:0.55~2.64)、6~12个月(RR=1.06,95%CI:0.86~1.31)、2年(RR=1.11,95%CI:0.94~1.30)及总体(RR=1.09,95%CI:0.95~1.24)全因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均>0.05);在30 d、6~12个月、2年及总体LT/MB发生率及卒中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对于接受TAVR手术合并长期抗凝指征的患者,与使用VKAs相比,使用NOACs抗凝治疗不会增加全因死亡率、LT/MB及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剂 维生素K拮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亮 胡豫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s)是抗凝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传统疗法,但是该疗法的效果个体差异大,容易受食物和药物影响,需要凝血监测。因此,VKAs逐渐被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所代替。目前主要有两类NOACs,它们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Ⅹa(F... 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s)是抗凝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传统疗法,但是该疗法的效果个体差异大,容易受食物和药物影响,需要凝血监测。因此,VKAs逐渐被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所代替。目前主要有两类NOACs,它们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Ⅹa(FⅩa)或凝血酶发挥作用[1]。NOACs和VKAs同样有效,且出血并发症发病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剂 逆转制剂 急诊手术 出血 血栓性疾病
原文传递
探讨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下肢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伦德 刘胜 +3 位作者 尹庆雨 金巍 乔磊 张德重 《临床研究》 2021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研究并解析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84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疗法)(... 目的研究并解析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84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疗法)(对照组,42例,应用抗血小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r、ALT、D-Dimer、APTT、PT、PLT指标,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MLD值与1年内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Gr、ALT、D-Dimer、APTT、PT、PLT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Gr、PLT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APTT、PT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ALT、D-Dimer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周后MLD值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MLD值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一年内随访,出现4例支架内再狭窄,未有下肢缺血症状出现。而对照组一年内随访,再次症状加重者出现8例,且均由扩血管治疗得到缓和。结论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当中,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且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血小板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剂
下载PDF
心源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口服抗凝剂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喻志慧 马骏 +1 位作者 陈建光 张钰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8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梗死(CE)合并脑微出血(CMBs)患者口服抗凝剂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将243例CE患者分为CMBs组105例和无CMBs组138例,根椐NHISS评分不同及1-3-6-12法则启动抗凝治疗,所选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及达比加群酯,所有患者...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梗死(CE)合并脑微出血(CMBs)患者口服抗凝剂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将243例CE患者分为CMBs组105例和无CMBs组138例,根椐NHISS评分不同及1-3-6-12法则启动抗凝治疗,所选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及达比加群酯,所有患者1年随访,终点事件为症状性出血(ICH),头颅CT以证实.结果 CE不同抗凝剂治疗之间的出血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治疗后CE合并CMBs组较无CMBs组出血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启动抗凝后CE合并CMBs组(NHISS≥8分)较无CMB组(≥8分)出血转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CE患者不同抗凝治疗均可以选择,但针对CE合并CMBs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可能更合适,对于中重度CE患者合并CMBs,抗凝治疗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新型口服抗凝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