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632
1
作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 张彦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46,147-151,共7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流行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上报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分析包...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流行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上报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分析包括:①患者特征;②病死率;③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④疾病传播的时空特点;⑤所有病例、湖北省以外病例和医务人员病例的流行病学曲线。结果中国内地共报告72314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16186例(22.4%),临床诊断病例10567例(14.6%),无症状感染者889例(1.2%)。在确诊病例中,大多数年龄在30~79岁(86.6%),湖北省(74.7%),轻/中症病例为主(80.9%)。确诊病例中,死亡1023例,粗病死率为2.3%。个案调查结果提示,疫情在2019年12月从湖北向外传播,截至2020年2月11日,全国31个省的1386个县区受到了影响。流行曲线显示在1月23-26日达到峰值,并且观察到发病数下降趋势。截至2月11日,共有1716名医务工作者感染,其中5人死亡,粗病死率为0.3%。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流行迅速,从首次报告病例日后30 d蔓延至31个省(区/市),疫情在1月24-26日达到首个流行峰,2月1日出现单日发病异常高值,而后逐渐下降。随着人们返回工作岗位,需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暴发流行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与辨证治疗初探 被引量:750
2
作者 王玉光 齐文升 +6 位作者 马家驹 阮连国 卢幼然 李旭成 赵昕 张忠德 刘清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1-285,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大部分患者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要症状,根据采集的四诊信息,审症求因,研判核心病机,认为2019-nCoV肺炎属于瘟疫范畴,主要病性为湿毒,可称之为湿毒疫。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qu...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大部分患者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要症状,根据采集的四诊信息,审症求因,研判核心病机,认为2019-nCoV肺炎属于瘟疫范畴,主要病性为湿毒,可称之为湿毒疫。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本病需要与当令的时行感冒、风温、冬温等病证相鉴别。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可分四个阶段辨治:早期、进展期、极期(危重期)、恢复期。大部分病例以早期、进展期为主,为本病的顺传(正局),极度乏力、喘憋、咯血等症状提示病情将逆传加重,肺之化源绝而喘脱,为本病的逆传和变局。治则治法拟为辟秽化浊,以祛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宣畅气机为主,抓住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毒疫 达原饮 升阳益胃汤 宣白承气汤 解毒活血汤
原文传递
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被引量:697
3
作者 仝小林 李修洋 +12 位作者 赵林华 李青伟 杨映映 林轶群 丁齐又 雷烨 王强 宋斌 刘文科 沈仕伟 朱向东 黄飞剑 周毅德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5-470,I0003,共7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仝小林院士基于在武汉定点医院、急诊留观、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观察并诊治的病例资料,将本次传染病的病名定为"寒湿疫",并就"寒湿疫"的提出背景、临床特征及...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仝小林院士基于在武汉定点医院、急诊留观、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观察并诊治的病例资料,将本次传染病的病名定为"寒湿疫",并就"寒湿疫"的提出背景、临床特征及病机规律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以"寒湿疫"理论为基础,制定了适用于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分期辨治方案,并制定了适用于疑似病例的通用方,以期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有效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疗法 武汉抗疫方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 被引量:665
4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 李立明 +19 位作者 梁晓峰 姜庆五 汪华 王波 杨维中 王充 刘霞 吴凡 张志杰 陈峰 赵杨 魏永越 沈思鹏 郝元涛 杜志成 唐金陵 任军 毕振强 邓瑛 王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形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病毒最初的来源为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穿山甲为潜在的动物宿主。目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形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病毒最初的来源为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穿山甲为潜在的动物宿主。目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性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潜伏期5.2 d,流行初期基本再生数(R0)为2.2。患者多数表现为普通型和轻型。病死率为2.38%,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男性病死率较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要点包括完善疫情信息监测、隔离诊治传染源、加快疑似病例诊断、规范密切接触者管理、重视聚集性疫情防控和院内感染防控、关注返程人员的疫情防控和加强社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 被引量:487
5
作者 刘茜 王荣帅 +7 位作者 屈国强 王云云 刘盼 朱英芝 费耿 任亮 周亦武 刘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1-23,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起,已造成中国7万余人确诊感染,2000多人死亡[1],对人民生命健康、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影响。由于一直缺乏系统尸体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学资料[2],对疾病的发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起,已造成中国7万余人确诊感染,2000多人死亡[1],对人民生命健康、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影响。由于一直缺乏系统尸体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学资料[2],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器官损害等影响无法确切判断,不利于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相关研究,也无法对一线法医开展相关尸体解剖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刘良教授自COVID-19疫情发展以来,一直大力呼吁开展系统尸体解剖。经多方努力,刘良教授及其团队在国家政策许可的条件下,于2020年2月16日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COVID-19死亡尸体的系统解剖。现将1例系统尸体解剖肉眼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以供相关一线工作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尸体解剖 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9
6
作者 昌敬惠 袁愈新 王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新冠肺炎知识认知行为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对3...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新冠肺炎知识认知行为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对3881名广东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9.47%的大学生对COVID-19的认知程度高;焦虑情绪发生率是26.6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23.19%、2.71%、0.70%;抑郁情绪发生率是21.16%,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及重度16.98%、3.17%、1.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对COVID-19的认知越高、日后将改变卫生行为越多是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少,现所在地农村、非医学专业、疫情信息中负面信息接收量占一半以上的易产生焦虑情绪,女性、现所在地近郊、有饮酒史、疫情信息中负面信息接收量占一半以上的易产生抑郁情绪(P<0.05)。结论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抑郁与焦虑呈高度相关,且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高校及有关部门应对大学生进行精准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査 被引量:415
7
作者 徐明川 张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1名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我院参加一线抗...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1名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我院参加一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支援的护理人员2周内有35人(85.37%)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出现躯体化9人、强迫症状6人、人际关系敏感11人、抑郁2人、焦虑16人、恐怖21人。[结论]大部分支援护士存在心理应激反应。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对应急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 支援护士 心理状况 心理问题
下载PDF
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405
8
作者 范逸品 王燕平 +1 位作者 张华敏 王永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9-374,共6页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下半年的气候特点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症状表现,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寒疫"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在卫表、脾胃;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气候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环境产生...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下半年的气候特点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症状表现,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寒疫"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在卫表、脾胃;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气候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环境产生的疫毒邪气错综其中,与伏燥和寒邪或湿寒邪气夹杂而居于首要地位;主要病机为疫毒湿寒与伏燥搏结,壅塞肺胸,损伤正气,导致气机痹阻,升降失常,元气虚衰;病机特点为毒、燥、湿、寒、虚、瘀。治疗分为初期、中期、危重期及恢复期四期进行辨证论治,提出首要治法为辟秽解毒,谨守病机,随证治之,同时要及时运用活血化瘀、通腑攻下和补益正气等方法,起到对疾病"截断扭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疫 疫毒 伏燥 湿寒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367
9
作者 苗青 丛晓东 +2 位作者 王冰 王玉光 张忠德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6-288,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湿毒疫"范畴,病位在肺,是疫疠之邪夹"湿"伤肺而及于全身,可伤及营血,逆传心包,气阴两虚。对早期轻症者、逐渐化热者、重症者、病情危重者、恢复期患者分别采用祛湿宣肺,清气分湿热、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湿毒疫"范畴,病位在肺,是疫疠之邪夹"湿"伤肺而及于全身,可伤及营血,逆传心包,气阴两虚。对早期轻症者、逐渐化热者、重症者、病情危重者、恢复期患者分别采用祛湿宣肺,清气分湿热、清热泻肺、凉血化瘀、扶正泻实、调理阴阳为治则,显示出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毒疫 湿邪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 被引量:346
10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 李立明 +3 位作者 梁晓峰 姜庆五 汪华 王波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86-92,共7页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形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可能为蝙蝠,通过某种动物宿主扩散到人类并引起流行。目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形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可能为蝙蝠,通过某种动物宿主扩散到人类并引起流行。目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性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潜伏期5.2d,流行初期基本再生数(R0)为2.2。患者多数表现为普通型和轻型。病死率为2.38%,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男性病死率较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要点包括完善疫情信息监测、隔离诊治传染源、加快疑似病例诊断、规范密切接触者管理、重视聚集性疫情防控和院内感染防控、关注返程人员的疫情防控和加强社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 被引量:332
11
作者 郑文科 张俊华 +3 位作者 杨丰文 王玉光 刘清泉 张伯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7-280,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发布了系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国家《方案》"),要求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先后有24个省、市、自治区在国家《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发布了系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国家《方案》"),要求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先后有24个省、市、自治区在国家《方案》基础上,结合区域和人群特点,发布了本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简称"地区《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辨证分型、分期,并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防治方案。为了深入了解此次疫情并为中医药快速应对同类疫情提供参考,本研究全面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系统分析了各地区方案,认为该次疫病主要体现为"湿、热、毒、虚"几个特点,病位在肺,耗伤正气,损及脾肺,甚者窍闭神昏。各地区《方案》基本按照预防、治疗、恢复三个阶段采取不同措施,预防阶段以玉屏风散等益气固表为主,治疗期以清热化湿解毒救逆为主,恢复期则益气养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防治 诊疗方案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放射学诊断: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专家推荐意见(第一版) 被引量:326
12
作者 郭佑民 +5 位作者 刘士远 史河水 喻杰 郑传胜 金晨望 沈聪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9-285,共7页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其病原并命名为2019一新型冠状病毒,其导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放射学诊断是COVID-19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规范全国COVID-19的...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其病原并命名为2019一新型冠状病毒,其导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放射学诊断是COVID-19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规范全国COVID-19的放射学诊断工作,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牵头组织全国委员、心胸学组部分委员和国内相关医院专家讨论编写本推荐意见,阐述总结COVID-19的放射学检查流程、放射学表现和分期、放射学转归和基于放射学表现的出院依据等。同时阐述儿童COVID-19的临床特点和放射学表现,旨在指导各级医疗机构的放射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67
13
作者 夏文广 安长青 +8 位作者 郑婵娟 张继先 黄敏 王喻 杨丰文 段璨 李正良 刘清泉 张伯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5-382,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15日至2月8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基本信息、中医证候、实验室检查、治... 目的回顾性分析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15日至2月8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基本信息、中医证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等进行调查分析。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西药组(18例)和中西药组(34例),西药组给予西药抗病毒、抗感染、辅助支持药物,中西药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其他症状消失率、平均住院天数、临床治愈率及死亡率等。结果52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9例,年龄(54.00±12.83)岁,发病到住院时间为(7.44±2.99)天;主要症状为:发热(75%)、乏力(61.5%)、咳嗽(50%),其他症状(34.6%);入院时的病情:普通型占76.9%,重型患者占19.2%,危重型患者占3.8%;中医证型为:湿毒郁肺占30.8%、疫毒闭肺占25%、湿热蕴毒占21.2%、邪热壅肺占19.2%、内闭外脱占3.8%;实验室检查发现:淋巴细胞百分比(18.53±11.01)%,血清淀粉样蛋白A(111.65±76.98)mg/L,C反应蛋白(31.34±21.99)mg/L,血沉(22.60±15.65)mm/h;中西药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5.15±1.68)天]、体温复常时间[(2.64±1.31)天]、平均住院天数[(7.38±2.06)天]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12.17±8.72)分]均较西药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中西药组出院时其他伴随症状消失率85.3%、临床治愈率91.2%及普通型转重型5.9%发生率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分别为38.9%、61.1%、33.3%)(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湿毒郁肺证 疫毒闭肺证 湿热蕴毒证 邪热壅肺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原文传递
从“湿毒夹燥”谈湖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特点及防治 被引量:224
14
作者 范伏元 樊新荣 +10 位作者 王莘智 金朝晖 赵四林 王伟 姚璐莎 柳玉佳 田英 刘丹 葛子靖 许潜 闵锐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3-556,共4页
通过病例观察及相关资料总结湖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医发病、病机特点及辨证论治。认为此次新冠肺炎属于一种独特的疫毒,此疫毒同时具有湿、毒、燥的特征,可定性为"湿毒夹燥"疫毒,其中"湿毒"是病... 通过病例观察及相关资料总结湖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医发病、病机特点及辨证论治。认为此次新冠肺炎属于一种独特的疫毒,此疫毒同时具有湿、毒、燥的特征,可定性为"湿毒夹燥"疫毒,其中"湿毒"是病理基础,"夹杂燥邪"是病理特点,"子病及母"是燥与湿毒均盛的原因;燥湿相兼外在表现为肺燥脾湿,主要损伤脏腑在肺、脾,后可伤及五脏。根据病情可分期论治:初期,湿毒郁肺、燥伤肺阴,治疗既要燥湿解表,同时要注意顾护津气避免过燥伤阴;中期,疫毒陷肺,在宣肺解毒基础上加用清肺润燥之品,酌情加用活血通络药;极期(危重症),疫毒壅肺,内闭外脱,治以开闭固脱、解毒救逆,注意根据阴阳虚实辨证施治;恢复期,邪未尽,正未复,需清补并行之法,里外宣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毒 湿毒 燥邪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的思考 被引量:204
15
作者 刘清泉 夏文广 +5 位作者 安长青 李旭成 王玉光 苗青 杨丰文 张伯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3-464,共2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确疗效。对于普通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治愈;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可减轻肺部渗出,控制炎症过度反应,防止病情恶化;对于恢复期患者,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确疗效。对于普通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治愈;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可减轻肺部渗出,控制炎症过度反应,防止病情恶化;对于恢复期患者,可清除余邪,扶助正气,促进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原文传递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95
16
作者 吴安华 黄勋 +1 位作者 李春辉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及感染防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医疗机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须加强预检分诊,早期识别患者,及时管理传染源;切实落实标准预防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及感染防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医疗机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须加强预检分诊,早期识别患者,及时管理传染源;切实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接触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时,采取补充预防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培训、监测与督查;采用环境与工程控制措施和加强感染、感控学科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感染 感染防控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不同区域工作岗位个人防护专家共识 被引量:193
17
作者 李春辉 黄勋 +62 位作者 蔡虻 陈萍 陈文森 陈修文 邓子德 董宏亮 付强 高武强 高晓东 龚瑞娥 巩玉秀 侯铁英 胡国庆 胡必杰 李洁 李卫光 林玲 刘丁 刘聚源 刘卫平 刘运喜 陆群 马红秋 茅一萍 孟秀娟 逄崇杰 乔甫 任南 单淑娟 孙树梅 汤灵玲 童德军 王辉 王力红 王庆红 文建国 吴红曼 吴红梅 吴静 吴秀颖 鲜于舒铭 向天新 熊薇 徐艳 阎颖 杨怀 杨亚红 姚希 袁晓宁 岳丽青 曾翠 曾烂漫 张浩军 张静萍 张乐 张卫红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左双燕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9-213,共15页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包...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包括赴武汉抗疫一线的部分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同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医疗机构;指导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合理有效利用防护用品,同时也覆盖了几乎所有非一线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使用。本共识通过评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新冠肺炎暴露的风险,根据暴露风险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标准。本共识主要内容还包括:个人防护用品介绍及适用范围,三级防护穿脱流程,个人防护用品异常的防范与应急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要合理进行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区域划分,以及重点分诊岗位安排有经验的感染科或呼吸科医生参与分诊,这些是风险评估的前提要求;在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既要防止防护不足,又要避免滥用与过度使用,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为前提,预防新冠肺炎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nCoV COVID-19 个人防护用品 区域岗位 分级防护 共识
下载PDF
“清肺排毒汤”快速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理论分析 被引量:185
18
作者 薛伯寿 姚魁武 薛燕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1-462,共2页
根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情况,结合蒲辅周先生经验,总结此次疫情为"寒湿疫",其治疗必须善用麻黄剂;认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 根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情况,结合蒲辅周先生经验,总结此次疫情为"寒湿疫",其治疗必须善用麻黄剂;认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非常正确和及时,该方实为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可为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清肺排毒汤 寒湿疫 麻黄剂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180
19
作者 姚宏武 索继江 +8 位作者 杜明梅 刘梦林 白艳玲 刘伯伟 李璐 谢丽君 任世旺 高岩 刘运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6-810,共5页
目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依然严峻,医院感染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及时解决医院感染防控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对策,是防止COVID-19疫情在医院蔓延的重要举措。方法针对COVID-19感染防控的难点,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和医院防控实... 目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依然严峻,医院感染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及时解决医院感染防控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对策,是防止COVID-19疫情在医院蔓延的重要举措。方法针对COVID-19感染防控的难点,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和医院防控实践,提出解决对策。结果本文从医院应急防控组织体系的建立、筛查流程的制定、医护防护用品分配、发热患者的处置、应急处置流程的制定、保障一线医务人员六个方面遇到的防控难点与解决对策进行解析。结论面对COVID-19疫情感染防控,各医院应尽早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优化原有的感控工作,并及时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难点,集中资源开展科学、规范、有序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医院感染防控 难点与对策 应急处理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被引量:178
20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195,共4页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随着...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随着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进行修正,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感染防控 标准预防 2019-nCoV SARS-COV-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