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院内死亡的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戴靖榕 肖宝 +2 位作者 李霖 胡江英 刘斌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研究影响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诊断标准,选取775例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及发热门诊就诊并确诊为COVID-19的老年患者(≥60岁... 目的研究影响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诊断标准,选取775例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及发热门诊就诊并确诊为COVID-19的老年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并将治疗后患者分为生存组与院内死亡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查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775例COVID-19患者经治疗后,生存组712例(91.9%),院内死亡组63例(8.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90岁[OR=5.065,95%CI(1.427,17.974)]、2型糖尿病[OR=3.757,95%CI(1.649,8.55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5.625(95%CI(2.357,13.421)]、单核细胞比率[OR=0.908(95%CI(0.857,0.963)]、血浆纤维蛋白原[OR=1.376(95%CI(1.053,1.800)]、乳酸脱氢酶[OR=1.005(95%CI(1.001,1.008)]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单核细胞比率+血浆纤维蛋白原+乳酸脱氢酶对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95%CI:0.827,0.940,P<0.001),其临界值≥0.710时提示院内死亡风险,特异性为0.851,敏感度为0.857。结论老年人COVID-19后院内死亡率较高,并与年龄、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单核细胞比率、血浆纤维蛋白原、乳酸脱氢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院内死亡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老年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儿童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芸 李淑娟 汪宇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儿童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近年儿童流感感染情况,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后儿童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近年儿童流感感染情况,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上报6881例儿童流感病例,甲型流感共6308例,占91.67%,乙型流感573例,占8.33%,不同年份、不同抗原型流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为1.22∶1.00,性别对于流感感染无影响(P>0.05);流感发病随年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以学龄期(>6~14岁)儿童为主,不同年龄段感染流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年第一、四季度为流感高发季节,新冠前后不同季节发生流感病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地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后儿童流感病例明显下降,疫情防控政策也有效的控制了流感流行;每年第一、四季度为流感高发季节,应注重流感季节流感防控及筛查;学龄期(>6~14岁)儿童发病率高,关注此类人群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甲型流感 乙型流感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疫情防控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关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改善急危重症预后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兰 吴彩军 李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91-496,共6页
急危重症目前仍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病情凶险,预后极差。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近年来被发现在急危重症领域有突出价值。本文就近十年CAR在急危重症领域的相关文献以病理生理学机制为... 急危重症目前仍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病情凶险,预后极差。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近年来被发现在急危重症领域有突出价值。本文就近十年CAR在急危重症领域的相关文献以病理生理学机制为切入点,在阐述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梳理CAR在急危重症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着重对脓毒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阐述,明确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白蛋白 急危重症 预后 脓毒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下载PDF
新冠病毒轻型感染对献血者血液学指标及捐献单采血小板适宜性的影响
4
作者 黄淑铭 林小枚 +5 位作者 江伟梅 纪淑华 林授 林洪铿 陈岑 褚晓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3-889,共7页
目的:通过对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轻型感染献血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分析,探讨新冠病毒轻型感染对成人血液学指标的影响,进而评估其对捐献单采血小板适宜性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出现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症状、连续捐献... 目的:通过对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轻型感染献血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分析,探讨新冠病毒轻型感染对成人血液学指标的影响,进而评估其对捐献单采血小板适宜性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出现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症状、连续捐献单采血小板3次的72例献血者(其中阳性组42例,疑似感染组30例)和2022年10月-11月期间未接种新冠疫苗、未感染新冠病毒、连续捐献3次单采血小板的42例献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回顾性比较阳性组和疑似感染组出现症状前(Time1)后(Time2和Time3)及对照组连续3次(Time1、Time2、Time3)的血常规变化,并采用贝叶斯判别法建立近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判别方程式。结果:阳性组和疑似感染组组内测量次数的简单效应显著(F_(阳性组)=6.98,P<0.001,偏η^(2)=0.79;F_(疑似感染组)=4.31,P<0.001,偏η^(2)=0.70);阳性组、疑似感染组Time2与Time1、Time3血常规指标相比较,RBC、HCT、HGB降低,PLT与PCT明显升高(P<0.05),阳性组、疑似感染组Time3的RDW-CV、RDW-SD与Time1、Time2相比均明显升高(P<0.001)。对照组组内测量次数简单效应不显著(F=0.96,P=0.55,偏η^(2)=0.34);组内3次血常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近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判别方程式,方程特征值是0.22,典型相关性为0.43(χ^(2)=27.81,P<0.001),分析正确率为72.9%。结论: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献血者血液学指标中RBC、HCT、HGB、PLT、PCT、RDW-CV和RDW-SD呈动态变化,近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判别方程式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2(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血常规 单采血小板 SARS-CoV-2 IgG抗体
下载PDF
COVID-19疫情对厦门市气象因素与流行性感冒发病关联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欧剑鸣 陈玉檐 +8 位作者 阿依努尔·要力达西 陈娟娟 冯喻琳 陈思 谢忠杭 黄文龙 杨子豪 李玲芳 祝寒松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19-327,共9页
目的目前尚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是否影响气象因素与流行性感冒(流感)的关联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此问题及其影响特征,为今后精确评估气象因素对流感的风险效应提供依据。方法对厦门市气象因... 目的目前尚不清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是否影响气象因素与流行性感冒(流感)的关联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此问题及其影响特征,为今后精确评估气象因素对流感的风险效应提供依据。方法对厦门市气象因素和流感发病的每日数据分为三部分:全年期(201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非COVID-19疫情期(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21日)和COVID-19疫情期(2020年1月22日—2021年12月31日),采用R 4.2.1软件通过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进行气象因素与流感的关联分析。结果非COVID-19疫情期低(<42%)和高(>85%)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是流感的危险因素,高RH风险累计效应随滞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RH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弱,RH达到93%滞后14 d时最显著(RR=1.41)。COVID-19疫情期RHU<75%对流感的风险累计效应随RH的减少和滞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RH为35%滞后14 d时最显著(RR=1.86×10^(6))。非COVID-19疫情期降水量(precipitation,PRE)处于25~75 mm对流感的风险累计效应先增加后减少,随滞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滞后14 d,PRE达到40 mm时最显著(RR=1.49)。COVID-19疫情期PRE对流感的风险累计效应随PRE的增加而增加。COVID-19疫情期流感发病数的大幅下降严重影响气象因素与流感发病关联分析,致研究结果与全年期和非COVID-19疫情期差别较大;对全年期的研究结果影响较小。结论COVID-19疫情封控政策导致了厦门市COVID-19疫情期流感数大幅下降,从而显著影响了气象因素与流感发病关联分析客观性和科学性,但对长期多年度的分析结果影响有限。此外,极端天气例如RHU、PRE等对流感发病关联的分析也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气温 相对湿度 流行性感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视神经炎
6
作者 叶强 洛松巴宗 +6 位作者 王浩 马进海 王晶 刘剑涵 徐伟赫 律鹏 张文芳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器官衰竭和死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急性呼吸窘迫综...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器官衰竭和死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及眼部表现等。其中,眼部表现可有结膜充血、结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炎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视神经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影响患者视觉和生活质量的并发症。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视神经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此并发症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视神经炎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从络脉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嗅觉异常
7
作者 王莹威 马辉军 孙赫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从发生到现在为止已3年有余,疫情期间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随着时间推移,感染过的人数增多,发现感染后嗅觉异常患者越来越多,西医对其治疗以刺激神经或使其自愈为主,但效果因人而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从发生到现在为止已3年有余,疫情期间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随着时间推移,感染过的人数增多,发现感染后嗅觉异常患者越来越多,西医对其治疗以刺激神经或使其自愈为主,但效果因人而异且治疗周期长,而嗅觉异常会使患者生活体验感降低、心理状态改变,如焦虑、抑郁等,还会诱发其他系统疾病,所以对于嗅觉异常的情况不容小觑,中医对其认识、治疗有独特之处,故文章从COVID-19致嗅觉异常的现代研究、中医认识及药物应用等方面阐述了嗅觉异常的原因及从络脉入手如何拓展治疗思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嗅觉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 中医治疗
下载PDF
漳州市首起海上输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志斌 陈丹红 +3 位作者 郑惠婷 吴月娇 蔡少健 祝寒松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6月漳州市首起海上输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聚集性疫情,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活动轨迹调查、密切接触者判定与追踪,涉疫场所判定以及人员、环境采样检测,对阳性标本进... 目的分析2022年6月漳州市首起海上输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聚集性疫情,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活动轨迹调查、密切接触者判定与追踪,涉疫场所判定以及人员、环境采样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6月5日在“应检尽检”工作中发现1名从事海鲜运输的货车司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溯源调查其感染来源为装货过程接触的与境外人员交易传染的5名中国内地船员。本起疫情共发现1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岁;分布在3代,平均代际传播时间3 d。涉疫货车、渔船和货车司机住所环境标本核酸阳性;基因测序13名阳性感染者毒株类型均为Omicron变异株(BA.2.3),与同期从台湾地区进入厦门病例高度同源。结论本起疫情为船员在海上接触境外人员引起的输入性聚集性疫情,提示COVID-19疫情期间船员、渔民在海上接触境外船舶、人员是输入性疫情风险点,需要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流行病学 聚集性疫情 感染来源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北京市部分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文婧 李晶晶 +4 位作者 陈海平 坑斌 黄露 张来颖 沈凡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以来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分析疫情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和物体表面卫生的影响,为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现场采样并检测2018—2021年宾馆酒... 目的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以来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分析疫情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和物体表面卫生的影响,为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现场采样并检测2018—2021年宾馆酒店、候车场所室内空气CO 2、PM 2.5、PM 10、空气细菌总数及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同时调查场所通风情况、从业人员疾病传播风险知晓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COVID-19疫情对北京市宾馆酒店、候车场所的通风方式无明显影响(P>0.05),疫情发生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疾病传播风险知识知晓率为高于疫情发生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疫情发生后宾馆酒店、候车场所总体卫生指标合格率为98.4%,检测合格率优于疫情发生前(P<0.05);且疫情发生后宾馆酒店CO 2、PM 2.5、PM 10及候车场所CO 2、物体表面细菌总数低于疫情发生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疫情发生后,通过加强通风换气、控制室内人数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以及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较疫情发生前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公共场所 卫生状况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与SARSCoV-2中共表达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白向豆 曾伟强 +6 位作者 崔百强 王兵 杨宁 贺晓阳 张斯渊 金大成 苟云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3-778,共6页
自2019年底首例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出现以来,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 自2019年底首例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出现以来,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此次病毒流行过程中,相比于普通人群,癌症患者被认为是高度易感人群,尤其是肺癌患者。有部分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2)可能是SARSCoV-2感染宿主的途径。同时,ACE2常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现出异常表达。因此了解ACE2在COVID-19与非小细胞肺癌中各自的作用机制,对于研究疫苗以及治疗性药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疫情期间肺癌患者的防护提出有意义的指导意见。本文综述了ACE2在SARS-CoV-2中可能的侵袭机制,以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异常表达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SPIKE蛋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FAERS数据库分析老年患者应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风险信号
11
作者 王宇婷 郑靖萍 +1 位作者 吕军 宿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1-218,226,共9页
目的:基于FAERS数据库对老年患者应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上市后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信号挖掘。方法:使用OpenVigil 2.1平台,提取FAERS数据库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上市后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贝... 目的:基于FAERS数据库对老年患者应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上市后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信号挖掘。方法:使用OpenVigil 2.1平台,提取FAERS数据库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上市后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贝叶斯法进行数据挖掘,进一步分析筛选出的中强信号及强信号。结果:老年患者中,布洛芬信号最强的ADE为暂时性耳聋,对乙酰氨基酚信号最强的ADE为自杀既遂。重点系统中,布洛芬在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胃肠系统中检出较多强信号;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胆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精神病类检出较多强信号。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居家治疗期间,对于低烧或者有呼吸系统、肝胆系统、肾脏及泌尿系统、心脏系统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慎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对于高烧不退的老年患者且有肾脏及泌尿系统、胃肠系统等基础疾病者,使用布洛芬的风险大于对乙酰氨基酚;而对于有肝胆系统、呼吸系统、精神病、心脏器官疾病等基础疾病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风险大于布洛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数据挖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12
作者 高秀秀 吴胜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5717-1572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目前已证实其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除肺组织外,以心血管系统受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有基础心血管疾病者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目前已证实其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除肺组织外,以心血管系统受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心肌损伤、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有基础心血管疾病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重症发生比例更高,死亡风险更大。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及其心血管系统常见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V-2) 心血管系统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段安琪 张毅 +8 位作者 赵智慧 赵青 李欣 黄志华 胡美曦 章思铖 高璐阳 罗勤 柳志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5-1290,共6页
目的:初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感染后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6日期间通过肺动脉高压病友互助组织的微信公众号发布调研链接和二维码,征集全国26个省(... 目的:初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感染后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6日期间通过肺动脉高压病友互助组织的微信公众号发布调研链接和二维码,征集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年龄≥18岁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填写电子调研问卷。结果:收到29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有效问卷,平均年龄为(40.6±12.7)岁,其中226例(77.1%)为女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为59.7%(175/293),117例(39.9%)患者接种3针及以上,145例(49.5%)患者接种灭活疫苗。242例(82.6%)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中26例(10.7%)为重型/危重型患者,最常见的感染症状为发热(85.5%)、咳嗽(77.7%)、乏力(66.5%)、咽痛(50.0%)、味觉丧失(35.1%)和肌痛(26.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57,95%CI:1.027~1.087,P<0.001)和合并肺部疾病(OR=3.341,95%CI:1.215~9.184,P=0.019)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9,95%CI:1.019~1.080,P=0.001),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心力衰竭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22,95%CI:4.311~25.682,P<0.001)。结论:参与调研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疫苗接种率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较高,高龄是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感染期间心力衰竭加重的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疫苗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脓毒症潜在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3
14
作者 桑珍珍 杨栋梁 +4 位作者 饶欣 贾立群 郭杨 刘媛媛 高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76-382,共7页
目的 识别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 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确定COVID... 目的 识别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 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确定COVID-19和脓毒症的枢纽模块,并将两个模块交叉确定与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共同基因。采用R软件筛选出COVID-19和脓毒症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同时结合WGCNA和差异分析的结果,得到与COVID-19和脓毒症相关的候选基因,最后将两者取交集得到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关键基因。对与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共同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得到基因功能和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 通过WGCNA获得了COVID-19相关枢纽模块和脓毒症相关枢纽模块。将两个模块交叉,共获得49个共同基因。结合WGCNA和差异分析的结果,得出与COVID-19和脓毒症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将候选基因交叉,共筛选出11个关键基因(CCD82、CEACAM8、G6PD、HLA-DMB、HLA-DPA1、IL-1β、LTB4R、LTF、MME、S100A9、TGF-β1)。根据功能富集分析,共同基因主要在免疫和炎症相关通路中增强。结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WGCNA方法筛选出COVID-19相关脓毒症的11个关键基因,可能成为潜在的COVID-19相关脓毒症诊疗相关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基因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脓毒症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 差异基因表达(DEG) 基因本体论(GO)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
下载PDF
2021年10月⁃11月在中国黑龙江省由SARS⁃CoV⁃2 Delta变异株引起的具有8条传播链的大规模疫情
15
作者 牛培华 许军 +16 位作者 梁琦 张必科 赵翔 陈操 勾玉洁 冯晔囡 唐鹭 陈志肖 聂凯 李金松 王宏 吴寰宇 关旭华 许文波 王佶 孙巍 马学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2-941,共10页
本文报告了2021年10月至11月在中国黑龙江省暴发的具有8条传播链的SARS⁃CoV⁃2 Delta疫情中Delta亚型的感染和传播情况。我们收集了2021年10月至11月275例确诊病例和79份阳性食品包装样本。此次疫情涉及黑龙江省的两个城市:黑河市265例,... 本文报告了2021年10月至11月在中国黑龙江省暴发的具有8条传播链的SARS⁃CoV⁃2 Delta疫情中Delta亚型的感染和传播情况。我们收集了2021年10月至11月275例确诊病例和79份阳性食品包装样本。此次疫情涉及黑龙江省的两个城市:黑河市265例,哈尔滨市10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获得182例病例的有效全基因组序列和9份食品包装样品序列(包括3份高覆盖度的较完整基因组和6份片段化的序列)。基因组分析表明,本次疫情暴发是由VOC/Delta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引起的,存在8条不同的传播链。所有182例感染者均可追溯到8个传播链中的指示病例。根据病毒基因组学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8条相对独立的传播链产生了至少三代病毒。在9份食品包装样品中共检测到5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8条传播链的指示病例中检测到89个SNP,两个SNP池共享41个SNP。这一潜在的基因组同源性提示,此次疫情可能是由进口的非冷链物品污染SARS⁃CoV⁃2 Delta变异株引起的。本次疫情中8条传播链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在近期国内流行数据库、境外输入病例数据库和全球数据库中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序列,判定为新的境外输入病毒,提示本起疫情是一起新的境外输入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DELTA 黑龙江 溯源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致疫病的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策略 被引量:18
16
作者 邓凯文 刘文龙 +6 位作者 樊启猛 潘雪 周逸群 李海英 贺鹏 贺玉婷 贺福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34,共7页
运用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特点,回顾性分析中医治疗疫病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源流、特点,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其解决对策。中医疫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对戾气致病... 运用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特点,回顾性分析中医治疗疫病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源流、特点,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阐明其解决对策。中医疫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对戾气致病的生物超分子化学的科学认识史,由“非时之气”到戾气的病因探求,由六经辨证论治发展到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逐渐接近现代传染病学和免疫学理论体系,均具有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印迹。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戾气),人体与中药置于自然界生物演化的历程中,三者都是自然界中处于特定进化阶段的生物超分子体,均受到逐级生物超分子的“分子社会”按“印迹模板”管控;彼此进化、突变、适应、制约的规律一直未变。通过对隐藏在中医药疫病防治理法方药的超分子作用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其现代化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既可阐明中医药疫病防治的科学原理,研制出组分中药,加速疫情控制,还可带动中医药经络脏腑与证候物质基础、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等原创性关键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疫病理论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 中医药现代化 超分子 “气析”理论 印迹模板
原文传递
综合性公立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做法与思考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庚才 徐府奇 +3 位作者 李惠芬 连斌 彭月月 张太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0年第4期23-26,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综合性公立医院在应急防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某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具体做法出发,思考综合性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防控作用,认为疫情防控反应上应突出一个“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综合性公立医院在应急防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某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具体做法出发,思考综合性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防控作用,认为疫情防控反应上应突出一个“快”字,防控措施上要突出“准”,防控机制上要突出“全”,防控方案要突出“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 综合性公立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和参展流程的大型展会疫情风险防控管理实践: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
18
作者 陈昕 张浩 +5 位作者 吴立明 吴寰宇 季雯洁 毛盛华 黄晓燕 陈蓉 《中国卫生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3,共5页
大型展会易发生传染病暴发等公共卫生风险,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后,平衡疫情防控的要求和展会办展体验度是展会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相关先进实践经验须进一步总结与推广。通过对5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疫情风险防控成功经验的探... 大型展会易发生传染病暴发等公共卫生风险,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后,平衡疫情防控的要求和展会办展体验度是展会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相关先进实践经验须进一步总结与推广。通过对5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疫情风险防控成功经验的探索,从展会的参展流程出发,明确各流程中潜在的疫情风险。基于风险评估理论,提出“风险对象分离原则”“疫情防控和展会服务保障组织体系、运行方案和健康促进措施相结合原则”“基于参展参会流程的多点触发监测和实验室检测原则”。同时,基于对不同疫情形势下大型展会疫情防控目标和重点措施的剖析,提出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内外联动、风险分级管理、联动开展应急处置等保障模式,相关经验可为今后大型展会疫情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活动mass gathering 展会exhibition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防控策略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下载PDF
贵州省黔西南州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敏 郭泽芊 +2 位作者 赵廷方 刘志揆 袁华芳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0年第4期60-61,84,共3页
目的对贵州省黔西南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处置过程,思考防控工作中的不足,为今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详细了解发病、诊疗经过,采取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并检... 目的对贵州省黔西南州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处置过程,思考防控工作中的不足,为今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详细了解发病、诊疗经过,采取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并检测病毒核酸。结果病例长期居住于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1月22日返回黔西南州,到社区卫生室和县医院就诊,体温38.3℃,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稍粗,WBC 2.81×10^9/L,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小片状密度增高影;采集咽拭子,经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和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确认新型冠状病毒(ORFlab,N)阳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为输入性病例,与居住地高度相关,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2例,进行隔离医学观察;1月25日,病例确诊后卫生健康部门落实病例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和加强居民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防控措施,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根据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黔西南州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告确诊病例,感染来源与其居住地高度相关,多部门协作对于疫情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 流行病学调查 确诊病例
原文传递
后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容 赵光强 +1 位作者 李立艳 孟庆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6-1108,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的曲折经历,提出由于目前国内极低的发病概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COVID-19)患者已很稀缺,基于贝叶斯定理的诊断原理,临床上不要轻易做出CDVID-19的诊断.在后疫情期间,多数情况下要首先考虑是... 本文通过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的曲折经历,提出由于目前国内极低的发病概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COVID-19)患者已很稀缺,基于贝叶斯定理的诊断原理,临床上不要轻易做出CDVID-19的诊断.在后疫情期间,多数情况下要首先考虑是否为一些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隐性感染者,同时合并其他肺部疾病;通常在做出最后诊断前,应进行详尽的鉴别诊断.后疫情期间COVID-19的发病率已经很低,肺部阴影的识别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已上升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covid-19) 临床诊断 临床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