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微博以及报刊的若干“玩法”——当下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视角 |
陈娟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2
|
“故事化”带来的成功——从《百家讲坛》、《走近科学》迅速“火爆”中得到的启示 |
马靖培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3
|
纸质媒体的微博传播研究——以《新周刊》为例 |
阮璞
|
《今传媒》
|
2011 |
9
|
|
4
|
传播学视域下的央视青年公开课 |
廖志坤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5
|
解析传统媒体与社会媒体的融合趋势——以《新周刊》新浪微博为例 |
缪琦
|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6
|
《新周刊》专题策划法 |
闫肖锋
|
《青年记者》
|
2007 |
6
|
|
7
|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高中语文生活化素材的『可为』与『作为』 |
钟培旭
|
《师道(人文)》
|
2024 |
0 |
|
8
|
围观与见证的政治 |
胡泳
|
《文化纵横》
|
2013 |
6
|
|
9
|
《新周刊》的十年之痒 |
庞春燕
|
《传媒》
|
2006 |
6
|
|
10
|
《新周刊》编辑大法(下)--关于概念、关键词及流行语 |
闫肖锋
|
《青年记者》
|
2008 |
5
|
|
11
|
剖析盛行的“时尚”刊物 |
蔡骐
刘维红
|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2
|
新中产与新工人的浮现及未来 |
张慧瑜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3 |
5
|
|
13
|
记录,成就精雕细琢的新闻品质——《南方人物周刊》突围新闻时政周刊市场 |
石坚
赵佳月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4
|
《新周刊》编辑大法(中) |
闫肖锋
|
《青年记者》
|
2008 |
5
|
|
15
|
《新周刊》的城市观--人性的,太人性的 |
闫肖锋
|
《青年记者》
|
2008 |
5
|
|
16
|
电视节目主持群“信息场效应”的建构与释放 |
高杰
|
《声屏世界》
|
2009 |
5
|
|
17
|
《新周刊》趋势观——一本杂志的社会学文本 |
闫肖锋
|
《青年记者》
|
2007 |
4
|
|
18
|
《新周刊》情人节专题背后的编辑力 |
金石
|
《采写编》
|
2009 |
4
|
|
19
|
凤凰卫视的坚守与追求 |
刘庆东
|
《传媒》
|
2007 |
3
|
|
20
|
“交换空间”演绎真情空间 |
吴晓颖
|
《今传媒》
|
200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