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观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延中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32,M0003,M0004,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①本文通过对“新清史”等所谓“新史观”的评析,指出其中蕴含的历史和逻辑错误,论述树立和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错误 清史 史观 史观 宗教观 中华民族 文化观 习近平总书记
原文传递
运用新史观 应对新高考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志才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4-37,40,共5页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以阶级斗争解释全部历史的观念已经被摈弃,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合理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以阶级斗争解释全部历史的观念已经被摈弃,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的合理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观 高考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牧耕交映:从文明的视野看夷夏 被引量:8
3
作者 徐新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0,共8页
在区域性地理类型的影响下,东亚大陆的人类文明长久以来大致呈现为农业和牧业两种类型。然而由于文字表述的限制,流传至今的相关记载呈现为农耕汉语一方占绝对主导的格局。世人对两大文明的社会认知与历史记忆也多受此影响,每每表现出... 在区域性地理类型的影响下,东亚大陆的人类文明长久以来大致呈现为农业和牧业两种类型。然而由于文字表述的限制,流传至今的相关记载呈现为农耕汉语一方占绝对主导的格局。世人对两大文明的社会认知与历史记忆也多受此影响,每每表现出以中原农耕为核心的单一偏向。站在如今生态和谐与文明比较的立场上对此重新检讨,从"牧耕交映"角度看夷夏关联及其影响下的东亚格局,倡导多源与多元的新史观,是夷夏历史书写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 游牧 夷夏 史观
下载PDF
新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兼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龙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9-81,共3页
新史观走进高中历史教学是历史学科特征和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新史观的教学呈现出"表层化"、"外显化"、"生硬化"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通过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 新史观走进高中历史教学是历史学科特征和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新史观的教学呈现出"表层化"、"外显化"、"生硬化"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通过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把新史观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高中历史新史观教学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文芹 《文教资料》 2014年第8期177-178,共2页
新史观教学是依据高中历史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提出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明晰其概念与内涵.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深入研究、整合新教材所反映的新史观,适当补充新材料,强化新史观教学。
关键词 史观 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下载PDF
司马迁是在“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成一家之言”的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小跃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8年第7期5-8,19,共5页
司马迁之所以能建立起他的新史观,是因为他在"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问题上采取了与包括董仲舒在内的那个时代许多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惟其如此,才得以完成他所希望的"成一家之... 司马迁之所以能建立起他的新史观,是因为他在"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问题上采取了与包括董仲舒在内的那个时代许多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惟其如此,才得以完成他所希望的"成一家之言",最终造就了《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观 欲究天人 通古今 史记
下载PDF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燕 《中国校外教育》 2017年第7期47-48,共2页
近年来,新史观明显影响着高考命题。高中历史教师既要重视新史观,将新史观恰如其分地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去,同时又不能抛弃传统的唯物史观,否则就过犹不及了。要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新史观,更好地把握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 史观 唯物史观 关系
下载PDF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中的新史观策略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魏雪虹 《文理导航》 2012年第19期6-7,共2页
该文结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从用文明史观整合新课程的模块和专题;用全球史观进行知识的重新架构;用近代化史观指导知识的归类整理三个方面就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中的新史观策略作一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 二轮复习 史观 策略
下载PDF
在有生命的历史中诠释与运用史料——李大钊史料思想发微
9
作者 郭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5-57,共3页
李大钊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术大师,在众多领域均有建树,尤其是在历史研究领域更显卓著。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进一步去探讨、研究历史,开辟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境界,开创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 李大钊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术大师,在众多领域均有建树,尤其是在历史研究领域更显卓著。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进一步去探讨、研究历史,开辟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境界,开创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的先河,同时在史料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史料研究 史观 史学
下载PDF
论唯物史观对李大钊“新史观”的影响
10
作者 高旭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6-37,共2页
李大钊的“新史观”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史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其“新史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李大钊“新史观”的具体内涵,进而揭示出唯物史观与“新史观”之间的内... 李大钊的“新史观”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史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其“新史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李大钊“新史观”的具体内涵,进而揭示出唯物史观与“新史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史观 唯物史观
下载PDF
论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新启蒙
11
作者 孙成竹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在分享启蒙运动基本观念的基础上,在德国语境中,德国早期浪漫派反思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自我悖反,阐发一种新理性与新史观,引领人们超越启蒙运动的狭隘视野,重新领悟理性与情感、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场... 在分享启蒙运动基本观念的基础上,在德国语境中,德国早期浪漫派反思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自我悖反,阐发一种新理性与新史观,引领人们超越启蒙运动的狭隘视野,重新领悟理性与情感、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场意识领域里的新启蒙,开启了现代性的自我理解的新视界,为现代主义、现象学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早期浪漫派 启蒙 理性 史观
下载PDF
新史观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刍议
12
作者 刘文峰 《科教文汇》 2015年第26期162-163,188,共3页
当下,历史教学中新史观方兴未艾,多种史观在各类试题中层出不穷。在一纲多本的现状下,教师与学生都很难把握。本文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为例,依托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影响,剖析几种新史观。以提升教师教学... 当下,历史教学中新史观方兴未艾,多种史观在各类试题中层出不穷。在一纲多本的现状下,教师与学生都很难把握。本文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为例,依托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影响,剖析几种新史观。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实现教与学相长,成绩与课堂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观 航路开辟 影响
下载PDF
新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渗透
13
作者 戚培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13期118-118,133,共2页
新史观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渗透是史学发展的结果, 是学科特征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新史观的概念和内涵并运用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关键词 史观 教材 高考
下载PDF
建立多维的艺术史观——关于高校当代艺术史教育课程的思考
14
作者 薛堃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第9期50-50,68,共2页
当代艺术史教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艺术高校教育的重要板块,也是当下国家文化政策得以推进的重要学术支撑。但从客观来看,由于特殊的社会发展策略,我国艺术史教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教材、课程更新速度与时代发展不匹配,与国际学术领域的... 当代艺术史教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艺术高校教育的重要板块,也是当下国家文化政策得以推进的重要学术支撑。但从客观来看,由于特殊的社会发展策略,我国艺术史教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教材、课程更新速度与时代发展不匹配,与国际学术领域的交流远远不够。因此,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率,我国高校艺术史教育应该紧紧抓住信息时代的历史契机,加快建设当代艺术史课程体系,使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当代艺术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高校当代艺术教育的改革,首先要求我们建立一个符合当代文化语境的多维艺术史观:在时间阶段上,加强冷战后世界当代艺术史的教育;在维度上,重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新常态;在手段上,重视互联网信息化对艺术传播及思想观念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史 史观
下载PDF
章太炎历史观之“新”
15
作者 王继岚 《黑龙江史志》 2010年第1期20-21,共2页
晚清国粹派应运而起,成为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史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国粹派学人以章太炎为代表高举"新史学"旗帜,以传统史学为根基,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构成其资产阶级史学思想"新"的一面。
关键词 国粹派 史观 章太炎
下载PDF
“新史观”培养与高师院校世界史教学效果研究
16
作者 严润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45-50,共6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交往日益密切,对外国历史知识需求也急剧增长。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识,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是高师院校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交往日益密切,对外国历史知识需求也急剧增长。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识,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是高师院校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高师院校世界史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其学科教学水平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提升中国世界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以满足现实需要迫在眉睫。伴随时代进步,研究历史的视角亦与时俱进,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科学发展观研究历史成为历史学科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成果斐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培养新史观优化世界历史教学,提升高师院校世界史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观 培养 世界史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勾连:教育研究中的新史观——涂尔干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意涵
17
作者 崔宇 石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7-21,共5页
涂尔干在理解与洞察法国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了一种新史观,揭示了法国教育演变的进程,以及与其背后相互勾连的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的关系。着眼历史偶然,透视社会事实,新史观可以使我们在进行某一教育主题研究时,不仅看到教育与社会的内在... 涂尔干在理解与洞察法国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了一种新史观,揭示了法国教育演变的进程,以及与其背后相互勾连的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的关系。着眼历史偶然,透视社会事实,新史观可以使我们在进行某一教育主题研究时,不仅看到教育与社会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还能够让我们审视到其在历史演进中所潜藏的多种发展可能性,从而让我们能更透彻地考察其在维持自身而又适应社会的同时,"缘何"以及"怎样"演进至今,并成为今天的这个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观 思想史与社会史 涂尔干教育研究 方法论
下载PDF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新史观
18
作者 陆方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第12期68-69,99,共3页
在传统唯物史观主导下出现的新史观是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生态史观五个方面阐述新史观的内涵。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从日常教学中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历史试题的解析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 在传统唯物史观主导下出现的新史观是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生态史观五个方面阐述新史观的内涵。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从日常教学中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历史试题的解析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新史观,以达到拓宽历史视野的教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观 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教育
下载PDF
徐畅《战争·灾荒·瘟疫——抗战时期鲁西冀南地区历史管窥》简评
19
作者 钟钦武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近读徐畅所著《战争·灾荒·瘟疫——抗战时期鲁西冀南地区历史管窥》(1)(以下简称"《战争·灾荒·瘟疫》"),窃以为是一部难得的佳作。目前,抗日战争研究,不论是国家支持,还是史学界的关注程度,都是空前的,... 近读徐畅所著《战争·灾荒·瘟疫——抗战时期鲁西冀南地区历史管窥》(1)(以下简称"《战争·灾荒·瘟疫》"),窃以为是一部难得的佳作。目前,抗日战争研究,不论是国家支持,还是史学界的关注程度,都是空前的,亦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在向总体研究深、专题研究细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在一些方面也还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如史料方面民众的"失声"、研究方法上比较分析的"缺乏",都应该引起学界更多的注意。《战争·灾荒·瘟疫》一书运用新史观、新视角和新材料,不仅突出民众的认知与声音,还以比较方式阐述问题,将关注重点放在既往学界忽视、论述不够的问题上,在整体勾勒抗战时期鲁西冀南历史的同时,更加细致地探讨了当地战争、灾荒与瘟疫下民众的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冀南 抗战时期 瘟疫 灾荒 史观 抗日战争 专题研究 徐畅
原文传递
中国抗战本来就是十四年——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7周年之际
20
作者 周虎 《“九一八”研究》 2019年第1期27-38,共12页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总共历时14年。"十四年抗战"概念集中彰显了中国抗战的持久性、全程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反映出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共两党关系的复杂性、曲折性。历史上,学界关于"中国抗战到底是八年还是十四年"...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总共历时14年。"十四年抗战"概念集中彰显了中国抗战的持久性、全程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反映出中日民族矛盾和国共两党关系的复杂性、曲折性。历史上,学界关于"中国抗战到底是八年还是十四年"的争议由来已久。而在现实生活中,"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申、正名以及宣传和普及,使得"中国抗战是十四年"的历史认知越来越被更多的国人所接受。如今,"十四年抗战"概念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并逐渐深入人心。事实上,"十四年抗战"的提法并非捕风捉影、空穴来风,这一概念的最终确定也必然要经历一个历史的过程,但它始终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因而是经得起实践考究、历史检验和理论推敲的科学论断,是中国抗战新史观即习近平抗战史观的实质性内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 中国抗战史观 习近平抗战史观 “八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