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8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发现的镉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 被引量:188
1
作者 魏树和 周启星 +2 位作者 王新 张凯松 郭观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568-2573,共6页
以杂草为研究对象, 通过盆栽模拟实验和小区实验, 从 20 科 54 种杂草植物中筛选出镉(Cd)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 研究结果表明, 在 Cd 投加浓度为 25 mg/kg 条件下, 龙葵茎和叶中 Cd含量分别为103.8和124.6 mg/kg, 超过了C... 以杂草为研究对象, 通过盆栽模拟实验和小区实验, 从 20 科 54 种杂草植物中筛选出镉(Cd)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 研究结果表明, 在 Cd 投加浓度为 25 mg/kg 条件下, 龙葵茎和叶中 Cd含量分别为103.8和124.6 mg/kg, 超过了Cd超积累植物应达到的临界含量标准100 mg/kg, 而且其地上部 Cd 富集系数为 2.68, 地上部 Cd 含量大于其根部 Cd 含量, 植物的生长未受抑制, 这些特点均满足 Cd超积累植物的衡量标准. 小区实验也表明, 龙葵对Cd的富集特性均符合Cd超积累植物的基本特征. 因此, 可以确定龙葵是 Cd 超积累植物. 研究结果对于超积累植物筛选乃至植物耐性生理、遗传和进化等具有一定意义, 并为 Cd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地上部 杂草 根部 盆栽 生长 筛选 研究结果 含量 发现
原文传递
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错那洞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03
2
作者 李光明 张林奎 +8 位作者 焦彦杰 夏祥标 董随亮 付建刚 梁维 张志 吴建阳 董磊 黄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3-1008,共6页
经过地质调查工作在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扎西康矿集区南部新识别出由花岗片麻岩、强变形片岩和弱变质板岩组成的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构造系统。穹隆核部侵入的淡色花岗岩主体为含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二云母花岗岩,具多期侵入的特征,... 经过地质调查工作在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扎西康矿集区南部新识别出由花岗片麻岩、强变形片岩和弱变质板岩组成的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构造系统。穹隆核部侵入的淡色花岗岩主体为含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二云母花岗岩,具多期侵入的特征,其中与成矿有关的中细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6.64±0.38)Ma。在岩体边部强变形的片岩带中新发现了环穹隆展布,层位稳定的矽卡岩带和厚大的铍多金属工业矿体。预查工作通过稀疏地表工程控制,证实铍达到超大型规模,共生的锡、钨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揭示出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除原有的铅锌、金锑等矿种外,铍锡钨多金属还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该首次发现和报道的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对再认识喜马拉雅成矿带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 发现 错那洞 喜马拉雅成矿带
下载PDF
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释 被引量:89
3
作者 唐兰 《文物》 1976年第5期55-59,63,共6页
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发现的一批西周铜器,有的铭文很重要,如记述西周中期的租田易地等事和晚期的一篇判决书等是研究奴隶制社会后期的宝贵史料,我将在综论宝鸡市近年发现一文中探讨其重要历史价值。这里只就裘卫四器、(亻月关)簋等七... 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发现的一批西周铜器,有的铭文很重要,如记述西周中期的租田易地等事和晚期的一篇判决书等是研究奴隶制社会后期的宝贵史料,我将在综论宝鸡市近年发现一文中探讨其重要历史价值。这里只就裘卫四器、(亻月关)簋等七篇铭文译出它们的语意并加注释,以便于了解其内容。考证很可能有错误,希广大读者加以指正。 1 卫簋原铭七行,七十三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作 说文 陕西省 西周中期 十七年 发现 铜器 尔雅 宝鸡市 注释
原文传递
新中国的考古学 被引量:87
4
作者 夏鼐 《考古》 1962年第9期453-458,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几年来,作为历史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考古学,有了新的发展。工作的规模扩大了,研究的方法改进了,年青的考古工作干部也大量地培养出来了。在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中,许多地方发现了古代居住遗址和古墓。
关键词 考古学 石器时代 考古工作 中国 黄河流域 考古研究 发现 文化类型 氏族社会 青铜器
原文传递
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 被引量:82
5
作者 夏鼐 《考古学报》 1963年第1期45-76,156-170,共47页
最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阗东面的尼雅遗址和吐鲁番附近的阿斯塔那墓地,发现了东汉(公元25—220年)和北朝至府初(六到七世纪)的丝织品遗物。古代的织物,通常很难保存下来。这次的出土物是由于当地干燥的气候才得以保持完整。它们质... 最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阗东面的尼雅遗址和吐鲁番附近的阿斯塔那墓地,发现了东汉(公元25—220年)和北朝至府初(六到七世纪)的丝织品遗物。古代的织物,通常很难保存下来。这次的出土物是由于当地干燥的气候才得以保持完整。它们质料良好,颜色鲜明,是很可宝贵的文物。这两处都位于新疆境内古代"丝路"的沿线。汉代的"丝路"从关中的长安开始,穿过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跨越过帕米尔高原,然后经过今日苏联的中亚各加盟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 汉代 颜色 考古学 提花机 图案 中国古代 叙利亚 循环
原文传递
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陕西扶风新出墙盘铭文解释 被引量:83
6
作者 唐兰 《文物》 1978年第3期19-24,42,共7页
扶风庄白大队新发现的西周窖藏铜器一百○三件,有铭文的七十四件,包括西周前中后三期,是微史家族遗物。这样完整的未经破坏的窖藏是前所未见的。1977年7月作者得在周原考古队扶风工地看到全部器物,觉得内容太丰富了。本文只能概括地介... 扶风庄白大队新发现的西周窖藏铜器一百○三件,有铭文的七十四件,包括西周前中后三期,是微史家族遗物。这样完整的未经破坏的窖藏是前所未见的。1977年7月作者得在周原考古队扶风工地看到全部器物,觉得内容太丰富了。本文只能概括地介绍其重要意义。并对其中最重要的墙盘的铭文作初步的解释。第一,这是微史家族的铜器,在七十四件有铭铜器中确知属于微史家族的共五十五件,此外,陵方罍、商尊、商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群 铭文 西周中期 家族 重要意义 窖藏 青铜器 发现 周王朝 解释
原文传递
保德县新发现的殷代青铜器 被引量:77
7
作者 吴振录 《文物》 1972年第4期62-66,73+79,共7页
1971年11月27日,保德县林遮峪公社林遮峪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在修造大寨田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林遮峪村位于保德县城西南35公里的黄河岸边,背山面水,西距黄河百余米。这一带山峦重叠,沟壑连绵,地形异常险要。
关键词 保德县 青铜器 殷代 车马器 形制 出土 发现 贫下中农 封底 黄河
原文传递
贵州大竹园铝土矿中钨和锂的发现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75
8
作者 王登红 李沛刚 +2 位作者 屈文俊 雷志远 廖友常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51,共8页
铝土矿是我国近年来取得找矿进展的主要矿种之一,也是进口量比较大的紧缺资源.通过对贵州新近勘探的大竹园大型铝土矿的研究,发现了钨和锂的富集现象(WO3最高达0.33%,Li2O最高达0.58%).本文报道了这一结果,并分析了其在矿体中的分布特征... 铝土矿是我国近年来取得找矿进展的主要矿种之一,也是进口量比较大的紧缺资源.通过对贵州新近勘探的大竹园大型铝土矿的研究,发现了钨和锂的富集现象(WO3最高达0.33%,Li2O最高达0.58%).本文报道了这一结果,并分析了其在矿体中的分布特征(锂主要富集在栗园向斜西翼的北部,钨富集在向斜东翼中部),提出了锂和钨可以单独圈定矿体的建议,探讨了其工业利用的可行性,指出了此类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的新方向,以期及时指导矿产资源预测和潜力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综合利用 发现
原文传递
濮阳三蹻与中国古代美术上的人兽母题 被引量:67
9
作者 张光直 《文物》 1988年第11期36-39,共4页
1987年5月,豫北濮阳市文物管理部门在县城西南隅的西水坡一带,发现了一批仰韶时期的房基、窖穴、墓葬和器物。遗物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三组用蚌壳铺成的动物纹样。第一组出现于第45号大墓,墓中埋葬四人,其中主要的是一"壮年男性&quo... 1987年5月,豫北濮阳市文物管理部门在县城西南隅的西水坡一带,发现了一批仰韶时期的房基、窖穴、墓葬和器物。遗物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三组用蚌壳铺成的动物纹样。第一组出现于第45号大墓,墓中埋葬四人,其中主要的是一"壮年男性",身长1.84米,头南脚北,仰身直肢。其左(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母题 中国古代艺术 美术 发现 艺术形象 动物 纹样 蚌壳 巫师 墓葬
原文传递
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 被引量:65
10
作者 安志敏 江秉信 陈志达 《考古》 1961年第2期63-76,3-5,共17页
一安阳般墟,在1950、1953—1955和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先后做过了5次不同规模的发掘工作,都发表了简报和报告,对殷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从1958年以来,考古研究所继续在殷墟进行发掘,并于1959年又... 一安阳般墟,在1950、1953—1955和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先后做过了5次不同规模的发掘工作,都发表了简报和报告,对殷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从1958年以来,考古研究所继续在殷墟进行发掘,并于1959年又在著名的小屯村西建立了工作站,还附设有殷墟陈列室。1958—1959年的般墟发掘工作,虽然规模不大,但涉及的地点比较广泛。两年以来,计发掘了小屯西地、苗圃北地、张家坟、白家坟、梅园庄、孝民屯、北辛庄、范家庄、后冈、大司空村和武官北地等11个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 殷墟 小屯 考古研究 发现 陶器 墓葬 手工业作坊 文物工作 痕迹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初期“城市”这个概念 被引量:64
11
作者 张光直 《文物》 1985年第2期61-67,共7页
在人类社会史的研究上,城市的初现是当作一项重要的里程碑来看待的。在西方社会科学的文献中有不少对什么是城市、城市在历史上什么阶段开始出现,以及城市初现的因素与契机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讨论。近年来由于龙山文化与三代早期考古遗... 在人类社会史的研究上,城市的初现是当作一项重要的里程碑来看待的。在西方社会科学的文献中有不少对什么是城市、城市在历史上什么阶段开始出现,以及城市初现的因素与契机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讨论。近年来由于龙山文化与三代早期考古遗址的许多新发现,城市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便更成为一项引人注意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在研究新旧考古材料在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的同时,把"城市"的研究上的若干基本观念澄清一下,应该是有助于进一步的讨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城市革命 社会科学家 考古材料 考古学 青铜器 龙山文化 政治权力 中国古代 发现
原文传递
四坝文化铜器研究 被引量:59
12
作者 李水城 水涛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44,共9页
四坝文化是分布在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一支青铜时代文化。据现有的考古发现,甘肃西部是我国发现早期铜器数量最多的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开始,到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各个时期,都不乏重要发现,这其中,尤以四坝文... 四坝文化是分布在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一支青铜时代文化。据现有的考古发现,甘肃西部是我国发现早期铜器数量最多的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开始,到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各个时期,都不乏重要发现,这其中,尤以四坝文化出土的铜器数量最多,种类也最丰富。下面我们以10余年来新发现的一批四坝文化铜器为对象,结合有关单位所作的测试分析结果,就我国西部地区冶金术的发生、工艺特征、历史地位及文化传播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不当之处,敬希专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 齐家文化 考古发现 石器时代 出土 青铜时代 发现 时期
全文增补中
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5MNI号墓地M8发掘简报 被引量:62
13
作者 于志勇 董红卫 +3 位作者 何晓 阮秋荣 吕恩国 刘玉生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0,共37页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调查过程中,新发现一处墓地(编号95MNI号墓地),并随即实施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该项成果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目前整个墓地的材料整理已初步...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调查过程中,新发现一处墓地(编号95MNI号墓地),并随即实施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该项成果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目前整个墓地的材料整理已初步告一段落,现将95MNIM8发掘整理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 尼雅遗址 墓地 考古发现 简报 发现 情况 成果
全文增补中
《神乌赋》初探 被引量:57
14
作者 裘锡圭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8,共7页
尹湾6号西汉晚期墓所出竹简中,有一篇基本完整的《神乌赋》。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资料的重大新发现。本刊1996年第8期已经发表了《神乌赋》大部分竹简的图版。同期所载《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选入了此赋的释文。同期所载滕昭宗《尹湾汉... 尹湾6号西汉晚期墓所出竹简中,有一篇基本完整的《神乌赋》。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资料的重大新发现。本刊1996年第8期已经发表了《神乌赋》大部分竹简的图版。同期所载《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选入了此赋的释文。同期所载滕昭宗《尹湾汉墓简牍概述》和第10期所载《尹湾汉墓简牍初探》,都对此赋作了简单介绍(后者对赋文内容的介绍较为符合原意)。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研究、利用《神乌赋》,我们专为它写了这篇《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乌赋 古代文学史 初探 尹湾汉墓简牍 平声字 发现 离骚 上声 竹简 简文
原文传递
富平县新发现的唐墓壁画 被引量:60
15
作者 井增利 王小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11,共4页
富平县新发现的唐墓壁画●井增利王小蒙1994年元月,陕西省富平县文管会在唐献陵陪葬墓区发现一座被盗唐墓。该墓位于吕村乡朱家道村南约500米处,地面原有大冢,因农田建设取土,已矮至3米左右。从盗洞下去,穿过一段甬道,便... 富平县新发现的唐墓壁画●井增利王小蒙1994年元月,陕西省富平县文管会在唐献陵陪葬墓区发现一座被盗唐墓。该墓位于吕村乡朱家道村南约500米处,地面原有大冢,因农田建设取土,已矮至3米左右。从盗洞下去,穿过一段甬道,便可进入墓室内。墓室穹窿顶,4米见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县 《旧唐书·音乐志》 发现 唐墓壁画 山水画 中国青年出版社 非洲黑人 中国画 箜篌 打击乐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6
作者 车晓曦 李校堃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近年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研究与探索越来越多,由于其自身具有广泛地抑制真菌与细菌的能力,因而成为具有生物农药开发潜力的微生物。文章对近几年关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新发现与新应用、基因功能与分子研究方... 近年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研究与探索越来越多,由于其自身具有广泛地抑制真菌与细菌的能力,因而成为具有生物农药开发潜力的微生物。文章对近几年关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新发现与新应用、基因功能与分子研究方法的探索、发酵条件与培养基配方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现 应用 基因功能 分子研究方法 发酵条件 发酵培养基培养
原文传递
新发现的柞伯簋及其铭文考释 被引量:53
17
作者 王龙正 姜涛 袁俊杰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3-58,共6页
1993年初,我们在平顶山应国墓地发掘了一座中小型的长方形竖穴土圹墓(M242)。墓中出土的铜礼器有鼎、篡、觯各2件,尊、爵、卣各1件。此外还出土铜兵器、铜车马器、玉器和陶鬲等器物。其中有1件柞伯簋铸有长篇铭文,内容较为重要。现将此... 1993年初,我们在平顶山应国墓地发掘了一座中小型的长方形竖穴土圹墓(M242)。墓中出土的铜礼器有鼎、篡、觯各2件,尊、爵、卣各1件。此外还出土铜兵器、铜车马器、玉器和陶鬲等器物。其中有1件柞伯簋铸有长篇铭文,内容较为重要。现将此簋介绍如下,并对铭文予以初步考释,疏漏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器物介绍柞伯簋为敞口,斜方唇,短颈内束,浅腹外鼓且向下倾垂,腹部一对龙首形耳,下垂珥,浅圈足下一喇叭形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 铭文 考释 康王 应国墓地 小臣 周公 庶子 金文 喇叭形
原文传递
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古农业遗存新发现 被引量:50
18
作者 李璠 李敬仪 +2 位作者 卢晔 白品 程华芳 《农业考古》 1989年第1期56-69,73+2,共16页
一、调查经过与遗址概况1985年7—9月间,作者曾前往甘肃河西走廊进行过一次农林生态和农业考古的考察。它是为研究我国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于农业考古方面,我们于7月24—29日在张掖地区工作期间发现了一些新情况:7... 一、调查经过与遗址概况1985年7—9月间,作者曾前往甘肃河西走廊进行过一次农林生态和农业考古的考察。它是为研究我国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于农业考古方面,我们于7月24—29日在张掖地区工作期间发现了一些新情况:7月25日下午张掖地区科技组为我们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其中谈到古农业遗存时,文化处卢晔说:“本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遗址 发现 炭化 张掖地区 农业考古 甘肃省 小麦粒 栽培植物 普通小麦 遗存
下载PDF
(旡可)尊铭文解释 被引量:49
19
作者 唐兰 《文物》 1976年第1期60-63,共4页
(旡可)(音呵)尊是一件圆唇的方尊,腹外作兽面纹。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最近发现器底内有铭文十二行,一百二十二字(图一)。铭文释文如下: 隹(唯)王初(?)(遷)宅于成周,復(?)(禀)一行珷(武)王豐(礼),(?)(福)自天。
关键词 周成王 铜器铭文 成周 周王朝 周公摄政 文王 武王 宝鸡市 逸周书 发现
原文传递
天一阁藏明抄本《官品令》考 被引量:44
20
作者 戴建国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1-86,共16页
本文对宁波天一阁所藏明抄本 《官品令》进行了考证, 认为此书正是久已湮没的宋代法律典籍 《天圣令》。作者详细考证了这部残存令典的体例、篇目以及它所保存的 《唐开元二十五年令》原文, 指出这个残本的发现不仅对了解北宋的典章... 本文对宁波天一阁所藏明抄本 《官品令》进行了考证, 认为此书正是久已湮没的宋代法律典籍 《天圣令》。作者详细考证了这部残存令典的体例、篇目以及它所保存的 《唐开元二十五年令》原文, 指出这个残本的发现不仅对了解北宋的典章制度和人口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于唐史研究,尤其是唐令的研究和复原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唐宋 600 多年历史中, 统治者曾修纂过无数部法律典籍。然而, 除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 《唐律疏议》、《宋刑统》和 《庆元条法事类》外, 似乎全都失传无闻。最近, 我因整理点校 《庆元条法事类》而翻阅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在史部职官类中见到一条著录曰: “《官品令》三十卷, 明抄本, 存十卷, 二十一至三十。”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根据法律史常识判断, 此书不会是明代所撰, 很有可能是唐宋时期的法律典籍。通过朋友的帮助, 我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翻阅了此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六典》 天一阁博物馆 开元七年 《宋会要辑稿》 明抄本 官品 《宋刑统》 《通典》 发现 北宋前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