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能成为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吗 被引量:612
1
作者 韩先锋 宋文飞 李勃昕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9-136,共18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目前,互联网已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关注,但较为系统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首次把互联网纳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目前,互联网已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关注,但较为系统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首次把互联网纳入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分析框架,基于互联网普及、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信息资源、互联网商务应用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省际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就互联网这一重要的宏观新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差异进行了稳健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显著推动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水平提升,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下国家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新动能,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互联网不仅能直接促进区域创新效率,还可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金融发展和产业升级间接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但直接效应远超间接效应;互联网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表明互联网“网络效应”和“梅特卡夫法则”的“双重威力”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共同显现,且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调节下,区域创新系统中互联网的动态溢出效果会进一步得到强化;中、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将从互联网发展中获益更多,互联网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溢出红利将高于应用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不仅可以驱动区域创新效率,而且通过合理引导和利用,还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创新差距以及激发和强化原始创新溢出。这为国家发挥“互联网+”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合力效应”、打好“战略组合拳”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区域创效率 区域差异 动能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新特征与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472
2
作者 李晓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51,共12页
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旧动能有所减弱,亟待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由于其高成长性,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经济具有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平台经济与超速成长、网络效应与“赢家通吃”、“蒲公英效应”... 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旧动能有所减弱,亟待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由于其高成长性,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经济具有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平台经济与超速成长、网络效应与“赢家通吃”、“蒲公英效应”与生态竞争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蕴含着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形成和发展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应持续优化软硬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成果早期市场支持力度,支持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发展,实施“互联网+”与“智能+”,鼓励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动能 动能转换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动能吗 被引量:253
3
作者 李平 付一夫 张艳芳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21,共17页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5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接近1/3。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仍会继续提高。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服务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5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接近1/3。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仍会继续提高。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服务业发展能否支撑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备受关注。本文拟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出发,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指数)的测算与分解,探索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转换对全要素生产率乃至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从而试图找到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证据。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较高的技术进步水平以及对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较强的集聚能力,可以提升宏观经济总体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增长,完全可以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增长核算 TFP指数分解 动能 高质量增长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能否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被引量:153
4
作者 张腾 蒋伏心 韦朕韬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9,共15页
数字经济的泛化发展不仅渗透到国民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之中,同时也已辐射到国家科技创新、社会福利、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等领域,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维度视域出发,深度剖析数字经济驱动我国... 数字经济的泛化发展不仅渗透到国民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之中,同时也已辐射到国家科技创新、社会福利、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等领域,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维度视域出发,深度剖析数字经济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影响途径,并基于2011-2017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与具体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分区域观察,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进一步的分析,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四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数字经济发展则显著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同时数字经济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不明显。基于所得实证结果,本文为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动能 空间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79
5
作者 任保平 李培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7,共12页
随着传统动能消退,培育新动能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经济是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数字经济以数据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以创新为驱动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通过动力变革、效... 随着传统动能消退,培育新动能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经济是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数字经济以数据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以创新为驱动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通过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机制在于以要素配置优化、规模经济、产业融合和创新驱动4个维度来培育新动能。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加快新动能培育的实现路径是:加快数字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推动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动能 驱动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体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能、新模式、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70
6
作者 鲍明晓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4,共12页
全面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统摄下的体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发展阶段需要树立“四个重要”“两个全面”“两个发展”、生活化、低碳化、统筹发展与安全、包容发展的新理念;发掘数字赋能、场景革命、“破圈”融合,拥抱青少年、关注女性... 全面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统摄下的体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发展阶段需要树立“四个重要”“两个全面”“两个发展”、生活化、低碳化、统筹发展与安全、包容发展的新理念;发掘数字赋能、场景革命、“破圈”融合,拥抱青少年、关注女性、优化体育发展的空间布局的新动能;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以为国争光为主导的体育发展模式向以民生责任为主导的体育模式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活体育、文化体育、财富体育、数字体育和绿色体育;构建和完善基于自愿服务的公民自组织机制、公共体育服务的政府主责机制、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非传统体育风险防范机制、家庭/学校/社区联动机制、体育消费促进机制、职业体育政企合作机制和退役运动员创业就业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格局 理念 动能 模式 机制
下载PDF
“新经济”与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被引量:70
7
作者 李晓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共11页
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组通用目的技术的推动下,"新经济"再次浮现,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中投资最多、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新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表现为以新科技为根本动力、数据成为生产要素、万... 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组通用目的技术的推动下,"新经济"再次浮现,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中投资最多、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新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表现为以新科技为根本动力、数据成为生产要素、万物互联、智能无处不在。在"新经济"条件下,新科技通过自身发展壮大和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两个方面推动产业的更新与新旧动能的转换,具体表现为产业在产品形态、业务流程、产业业态、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治理机制和劳资关系等方面发生颠覆性变革。这种变革需要保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新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科技 颠覆性创 产业变革 动能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被引量:59
8
作者 洪银兴 《当代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到,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到,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兴产业 未来产业 产业创 现代化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 科技创资源 颠覆性技术 动能
原文传递
数字文旅创新发展新机遇、新挑战与新思路 被引量:47
9
作者 徐菲菲 何云梦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0,共2页
一、数字文旅创新发展新机遇:文旅行业开启数字文旅新时代大数据、智能化、5G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为依托、以万物智联为目标的全新历史阶段。在此大背景下,文旅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高质量发... 一、数字文旅创新发展新机遇:文旅行业开启数字文旅新时代大数据、智能化、5G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为依托、以万物智联为目标的全新历史阶段。在此大背景下,文旅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导向为文旅行业提供创新、高效发展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产 大数据 动能 型信息技术 时代导向 旅行业 发展机遇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培育物流业发展新动能 被引量:44
10
作者 何黎明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共5页
当前,我国物流业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在于结构,而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当前我国物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在物流领域加强供给侧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物流有效供给、提高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益,是转变物流... 当前,我国物流业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在于结构,而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当前我国物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在物流领域加强供给侧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物流有效供给、提高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益,是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企业主体结构性矛盾、运输能力结构性矛盾、仓储能力结构性矛盾、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产品服务结构性矛盾、供应链结构性矛盾,以及限制物流有效供给的一系列政策问题,如税收政策不合理、通行政策约束大、简政放权仍有空间等,为更好地推进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国民经济对物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沿着转变物流业发展方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的主线,两端发力,多措并举。两端发力是指,要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来推进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微观层面,要着眼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有效供给,增加优质供给,创造新价值,形成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在宏观层面,要着眼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与政策实施效力,为市场主体营造诚实守信、规范治理的政策环境,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多措并举是指,要突出高效、便捷、连通、智慧、协调、优质、自律、改革等八项主要措施,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一是降成本、去库存,打造高效物流服务体系;二是去产能、畅通行,创建便捷交通运输环境;三是全链条、一体化,推动物流网络互联互通;四是新技术、新模式,支持智慧物流创业创新;五是建通道、走出去,统筹国内外物流协调发展;六是促投资、补短板,加大优质公共设施供给;七是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物流业 动能
下载PDF
培育新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 被引量:44
11
作者 洪银兴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3,共9页
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行两年多。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需要为实现新时代的发展任务培育新动能。新动能就是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 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行两年多。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需要为实现新时代的发展任务培育新动能。新动能就是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具体涉及:在供给体系方面形成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的有效供给和从人力资本入手提高供给要素的质量;在创新引领方面形成新经济业态,共享经济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在现代供应链方面攀升价值链中高端和在纵向一体化上企业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升级版 动能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维度 被引量:42
12
作者 赵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共2页
近年来,围绕数字经济主题的政策优势叠加,为探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源、增强“新常态”适应能力、构筑新发展格局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这为释放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 近年来,围绕数字经济主题的政策优势叠加,为探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来源、增强“新常态”适应能力、构筑新发展格局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这为释放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内容的数字经济所内蕴的强大社会生产力新动能带来了历史契机。在新时代背景下,理性审视当前我国旅游业运行的基本状态,即伴随着行业规模的急剧扩张,如何实现旅游业内涵集约式增长,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态 旅游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 移动互联网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动能
下载PDF
全球技术进步放缓下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 被引量:43
13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凤良 +1 位作者 于泽 闫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0,共16页
人口红利消失、资本边际报酬下降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技术赶超空间收窄,导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持续下滑。我国需要从模仿赶超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型,提升潜在增长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是新一轮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 人口红利消失、资本边际报酬下降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技术赶超空间收窄,导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持续下滑。我国需要从模仿赶超阶段向自主创新阶段转型,提升潜在增长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是新一轮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次改革需要再次调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将以技术模仿为动力的赶超型模式转变为促进前沿创新的经济治理模式。同时,为了创造稳定的改革环境,需要在长短期平衡中考虑短期政策,短期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未来改革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 潜在增长率 技术进步
下载PDF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点及路径--基于2002-2016年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张立新 王菲 王雅萍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41,共15页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国家工程。基于2002-2016年期间山东省17个地市的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山东省及其各区域正处于传统动能衰弱、新生动能孕育成长的关键时期。...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国家工程。基于2002-2016年期间山东省17个地市的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山东省及其各区域正处于传统动能衰弱、新生动能孕育成长的关键时期。需求侧的动能对经济发展的驱动能力不足但城乡消费仍是发挥强劲作用的传统动能;供给侧动能整体上还较弱但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资本供给是仍发挥较大作用的传统动能,创新供给、制度供给和结构供给的驱动力整体上还较弱,属于成长初期的新动能或孕育期的潜动能。进一步对山东省四大规划区域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传统动能、成长动能和潜在动能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化进程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区域新动能的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动能 动能 经济发展 需求侧 供给侧
下载PDF
深刻理解和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 被引量:30
15
作者 刘洋 《红旗文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0-2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7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7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凝聚了我们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兴产业 未来产业 产业创 电子信息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颠覆性技术 动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原文传递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 被引量:32
16
作者 任保平 苗新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06,共12页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数量型增长阶段转入质量型增长阶段。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旧经济动能已趋向枯竭,传统经济模式已无法支撑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动能培育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数量型增长阶段转入质量型增长阶段。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旧经济动能已趋向枯竭,传统经济模式已无法支撑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动能培育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内,我们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体系以及推动发展模式创新等方式加速我国新动能培育动力的形成。同时,我们应积极转变发展思维方式,充分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和新形势,通过培育创新型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名牌产品以及构建创新激励机制等路径加强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我国农业补贴基本框架、政策绩效与动能转换方向 被引量:30
17
作者 彭超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5,共8页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直接补贴农业经营者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农民收入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农业保险补贴、农业金融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以及资源环境保护补贴。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建立以来,补贴存量稳定增长,发放时...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直接补贴农业经营者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农民收入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农业保险补贴、农业金融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以及资源环境保护补贴。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建立以来,补贴存量稳定增长,发放时效基本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已经形成了多种补贴方式,鼓励了农业领域的投资,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样本农户调查表明,现有农业补贴政策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广大农民满意度较高。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也存在着细小的经营规模摊薄效果、难以支持农民较大幅度增收、农业增产效果递减、政策协调性不足、对新型经营主体支持不力、聚焦可持续发展不足等问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需要明确目标,转变体制,调整思路,拓展农业补贴的对象和范围,创新农业补贴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 政策绩效 动能
下载PDF
中国工业TFP的新产品动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海洋 金则杨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85,共14页
本文在运用全局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首次对2001—2010年中国大中型工业行业TFP的新产品动能变化及其数量效应变化和效率效应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 本文在运用全局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首次对2001—2010年中国大中型工业行业TFP的新产品动能变化及其数量效应变化和效率效应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作用很小;新产品全要素生产率低于TFP,中国工业TFP主要依靠老产品驱动;整体上中国工业TFP的新产品动能增长基本停滞;2008年后,TFP新产品动能的数量效应和效率效应双双提升,技术进步的新产品动能实现了较快增长,技术效率的新产品动能有所下降;企业规模、非国有企业占比对于TFP的新产品动能增长没有显著影响,FDI有抑制作用,出口和R&D投入则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产品 动能 全局Malmquist指数
原文传递
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改革”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慰 巫志南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3,共8页
深化文化和旅游体制改革,统筹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创设了融合改革、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以此为契机,能够在更为宽广的文化领域中甚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为新时代公共文化准确定位,也可克服传统公共... 深化文化和旅游体制改革,统筹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创设了融合改革、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以此为契机,能够在更为宽广的文化领域中甚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为新时代公共文化准确定位,也可克服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大水漫灌、泛娱乐化、底色不明等突出难题。文章从社会事业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社会需求-社会供给-社会生产之间的链式传导和交互作用机理,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创新的必要性、必然性、现实性及意义和路径,并结合实践进展选取典型案例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公共文化服务 融合改革 动能
下载PDF
双循环发展战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路径研究——对十九届五中全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解读 被引量:27
20
作者 傅春 赵晓霞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7,共6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发展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核心在于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落脚点在于通过创新实现进口替代,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外开放。从双循环发展战略视角来看,我国新旧动能转换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足、民生领域建设滞后以及内外循环不畅等问题,使我国在新动能发展方面出现供给滞后、需求不足和成长缓慢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双循环发展战略对新旧动能转换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供给侧、需求侧、流通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发展战略 动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