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表达HBsAg、HBeAg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礼凤 李长秦 +2 位作者 冯海杲 郑旭锐 曹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小时和144...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小时和144小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 TC50=14.22mg.ml-1,TC0=8.13 mg.ml-1,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的新加达原饮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P<0.05,P<0.01);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 IXJDY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达原饮 HEPG2 2 15细胞 HBSAG HBEAG
下载PDF
新加达原饮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礼凤 宋春蓉 +4 位作者 曹宁 齐婧 鱼富丽 郑旭锐 惠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影响。方法对20例CHB患者均给予新加达原饮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时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扩增单个核细胞中DC,流式细胞法检测DC表型,同步检测...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影响。方法对20例CHB患者均给予新加达原饮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时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扩增单个核细胞中DC,流式细胞法检测DC表型,同步检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HBV DNA水平,并以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B患者外周血DCs表面CD80、CD86、CD-1α、HLA-DR表达显著下降(P<0.01)。经新加达原饮治疗后,DCs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均提高,在治疗12周时最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CHB患者治疗后ALT升高,于治疗8周时最显著(P<0.01),治疗12周时明显下降(P<0.01);HBV-DNA水平下降,治疗12周时下降最显著(P<0.01)。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DCs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低下,新加达原饮能上调DC表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新加达原饮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新加达原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礼凤 宋春蓉 +4 位作者 曹宁 齐婧 鱼富丽 郑旭锐 惠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患者均给予新加达原饮治疗,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时患者肝功能,HBe Ag及HBV-DNA变化情况,分析ALT、HBe Ag及HBV-DNA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ALT...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患者均给予新加达原饮治疗,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时患者肝功能,HBe Ag及HBV-DNA变化情况,分析ALT、HBe Ag及HBV-DNA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ALT于治疗后8周时显著升高(P<0.01),12周时明显下降(P<0.01);HBe Ag及HBV-DNA水平持续下降,治疗12周时下降最显著(P<0.01)。结论新加达原饮能快速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及HBV-DNA的水平,根据治疗后患者ALT,HBV-DNA及HBe Ag变化曲线不同,推测新加达原饮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激发机体免疫应答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新加达原饮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新加达原饮治疗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光武 罗铭 李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治疗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40例患儿为治疗组,选取同期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氯霉素和头孢曲松钠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新加达原饮作为治疗药物...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治疗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40例患儿为治疗组,选取同期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氯霉素和头孢曲松钠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新加达原饮作为治疗药物,患儿连续服用新加达原饮3~5 d,观察2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情形以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凝集实验的各项指标。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其中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5.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及症状消除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新加达原饮在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当前儿科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沙门氏菌 新加达原饮 疗效
下载PDF
新加达原饮体外抗HBV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礼凤 李长秦 +2 位作者 冯海杲 郑旭锐 曹宁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细胞外HBV DNA的含量。结果:TC50=14.22mg/mL,TC0=8.13mg/mL,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的新加达原饮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V DNA的分泌(P<0.05,P<0.01);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IXJDY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达原饮 HEPG2 2 15细胞 HBV DNA
下载PDF
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表达HBsAg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礼凤 李长秦 +2 位作者 冯海杲 郑旭锐 曹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 h和144 ... 目的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 h和144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的滴度。结果 TC50=14.22 mg.mL,TC0=8.13 mg.mL-1,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的新加达原饮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HBsAg的分泌,(P<0.05,P<0.01);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 IXJDY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达原饮 HepG2 2 15细胞 HBSAG
下载PDF
新加达原饮治疗肠伤寒高热64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林邦强 《河北中医》 2003年第12期924-924,共1页
关键词 伤寒 发热 新加达原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