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张君劢新儒学思想的发展 |
郑大华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4 |
3
|
|
2
|
“现代新儒家”辨义 |
李宗桂
|
《学习与探索》
|
1988 |
4
|
|
3
|
新儒家思想应用于人本审计文化构建的路径研究 |
王海兵
蒋悦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传统的现代转化与其困顿──第三代新儒家思想论析 |
李毅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4 |
1
|
|
5
|
北溪《字义》与日本十七世纪哲学辞典的兴起 |
约翰·艾伦·塔克
张加才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
1997 |
4
|
|
6
|
儒家精神资源与21世纪——杜维明教授访谈录 |
干春松
|
《开放时代》
|
1995 |
3
|
|
7
|
略论战国秦汉时期的思想整合问题 |
李学功
张科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8
|
论儒之理学与心学和中国绘画的内在关联 |
王文娟
|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9
|
贺麟先生的新儒家思想 |
汪子嵩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0
|
从张养浩的散曲创作看其人格美 |
王星琦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11
|
宋玉《钓赋》与《庄子·说剑》和《荀子·强国》 |
刘刚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2
|
“理一分殊”在朱熹伦理学体系建构中的核心作用 |
陈勇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13
|
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邓爽
赵柏森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3 |
1
|
|
14
|
本心与道德自我──唐君毅中心观念的确立及限制 |
樊之君
|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5
|
意义哲学的探索——刘述先新儒家思想述评 |
李翔海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6
|
马克思主义·新儒家·现代化——试论科玄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对新儒家的批判 |
李毅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7
|
贺大陆版《唐君毅全集》的出版 |
胡军
|
《当代儒学》
|
2018 |
0 |
|
18
|
论当代港台新儒家思想的特质 |
龙佳解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9
|
论董仲舒更化思想及对汉武帝改革之影响 |
汤其领
|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20
|
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中的知识论向度——评刘爱军的《“识智”与“智知”——牟宗三知识论思想研究》 |
胡军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