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斯氏体系到戏曲程式 中国戏剧影视表演人才培养范式转向
1
作者 刘金 刘抒妍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2,共3页
作为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科学的演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在我国的表演教学中长期扮演着无可撼动的主要角色。20世纪30年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理念与演员训练方法在我国演员培养的教学中便有实践,此后更是一度占据了... 作为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科学的演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在我国的表演教学中长期扮演着无可撼动的主要角色。20世纪30年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理念与演员训练方法在我国演员培养的教学中便有实践,此后更是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越来越多新进的演员训练方法陆续从世界各地传入我国,为中国戏剧影视表演艺术发展注入了动力。样式新颖的表演理念与演员训练方法改变了以往演员培养与训练的格局,表演艺术的实现也变得不拘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尼拉夫 演员训练 戏曲程式 体系 演员培养 演剧体系 表演教学 戏剧影视表演
原文传递
“斯氏体系”中的表演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于希水 《戏剧之家》 2024年第6期178-180,共3页
“斯氏体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简称,作为戏剧表演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的基石。声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在呈现过程中经常存在“重技巧,轻审美”的现象。本文探讨将戏剧表演理论元素应用于高校声乐教学... “斯氏体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简称,作为戏剧表演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的基石。声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在呈现过程中经常存在“重技巧,轻审美”的现象。本文探讨将戏剧表演理论元素应用于高校声乐教学中,实现艺术学科方法论的融合与借鉴,以解决声乐表演中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表演元素 声乐教学
下载PDF
探析如何理清戏剧人物行动线索
3
作者 邓添天 《新世纪剧坛》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斯氏体系把单位任务譬为珍珠,把贯穿动作喻为串珠的线,二者串联,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珍珠项链^([1])。演员作为剧中人物的阐释者,须弄清楚角色行动的前因后果,对角色行动线索做到心中有数,有意识串联起斯氏这串珍珠项链。本文依次分析贯... 斯氏体系把单位任务譬为珍珠,把贯穿动作喻为串珠的线,二者串联,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珍珠项链^([1])。演员作为剧中人物的阐释者,须弄清楚角色行动的前因后果,对角色行动线索做到心中有数,有意识串联起斯氏这串珍珠项链。本文依次分析贯穿全剧最高目的、贯穿行动前后不一、片段人物、没有明显贯穿行动的戏剧人物的行动线索,拟为演员塑造角色案头准备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项链 戏剧人物 阐释者 剧中人物 体系 前因后果 贯穿动作 串联
原文传递
关于“心象说”对“斯氏体系”的继承与创新
4
作者 郝翊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心象说”是焦菊隐先生在排演《龙须沟》时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对体验派和表现派理论的融合,是经过总结、吸收和创新后,由北京人艺演剧派实践验证过的科学演剧方法。但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对“心象说”的研讨中,一些研究者认为,它是斯坦尼... “心象说”是焦菊隐先生在排演《龙须沟》时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对体验派和表现派理论的融合,是经过总结、吸收和创新后,由北京人艺演剧派实践验证过的科学演剧方法。但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对“心象说”的研讨中,一些研究者认为,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学者认为,其是对斯氏体系的“精心校正”,甚至有学者认为“心象说”在理论上的创新并不大,甚至不能称为一种学说。本文对“心象说”提到的“从生活出发”与斯氏“从自我出发”进行对比分析,对“心象”和“内心视像”以及“理想范本”进行比较和辨析,以辩证地、全面地、综合地认识焦菊隐的“心象说”,理解“心象说”创作方法和“斯氏体系”的内在关系,也希望帮助演员更好地掌握“心象说”,掌握塑造角色的科学方法论,为中国戏剧演出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象说 体系 从生活出发 从自我出发 内心视像 理想范本
下载PDF
关于斯氏体系中的表演元素训练 被引量:5
5
作者 罗锦鳞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9,共15页
基础教学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长项和优势,本文就斯氏体系的表演元素训练,从"当众孤独"、"放松与肌肉松弛"到"信念与真实感"、"无实物练习"、"舞台行动"、"判断与交流"、"... 基础教学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长项和优势,本文就斯氏体系的表演元素训练,从"当众孤独"、"放松与肌肉松弛"到"信念与真实感"、"无实物练习"、"舞台行动"、"判断与交流"、"小品练习"等,对23种表演元素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在改进表演教学方面极有参考价值,希望引起同仁思考的同时,总结以往经验,将中戏的教学继续推进,为建成真正的戏剧艺术"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基础教学 表演元素 体验表现
原文传递
俄罗斯戏剧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6
作者 刘澄宇 朱淦麟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2,共3页
俄罗斯戏剧艺术从舞台创作到人才培养始终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艺术规律为基础。在俄罗斯戏剧艺术家与戏剧教育家手里,“斯氏体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理解与掌握其核心理念与艺术原则之后进行继承、融合、突破与创新。在这... 俄罗斯戏剧艺术从舞台创作到人才培养始终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艺术规律为基础。在俄罗斯戏剧艺术家与戏剧教育家手里,“斯氏体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理解与掌握其核心理念与艺术原则之后进行继承、融合、突破与创新。在这种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中,“活”的斯氏体系成为俄罗斯戏剧艺术不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作为戏剧大国,俄罗斯的演剧艺术始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其悠久的戏剧历史及传统,更在于其戏剧人才的培养始终能够满足时代审美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尼拉夫体系 戏剧教育家 内驱力 人才培养 突破与创新 体系 批判性继承 时代审美
原文传递
斯氏体系中形体训练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蔚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体系 形体训练 戏剧表演 演员 形体动作 台词 声乐
下载PDF
从“拼字体系”到“形体动作”——论斯氏体系对焦菊隐戏曲表演理论的影响
8
作者 郭羽思 《戏曲研究》 2023年第2期214-231,共18页
焦菊隐作为横跨话剧与戏曲两大领域的导演艺术家,他的戏剧生涯及理论与实践成果,早已被划分为不同阶段而得到深入研究。大致而言,20世纪30—40年代初的北平(中华)戏校、巴黎留学与桂林文化城时期,他的工作重心在戏曲(旧剧)方面;此后辗... 焦菊隐作为横跨话剧与戏曲两大领域的导演艺术家,他的戏剧生涯及理论与实践成果,早已被划分为不同阶段而得到深入研究。大致而言,20世纪30—40年代初的北平(中华)戏校、巴黎留学与桂林文化城时期,他的工作重心在戏曲(旧剧)方面;此后辗转于江安、重庆、兰州、北平等地,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菊隐 形体动作 体系 桂林文化城 理论与实践 戏曲
原文传递
关于进一步开展电影表演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4
9
作者 郑雪来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3期1-4,共4页
前苏联、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电影界众多人士都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电影比对戏剧更为适用。我国电影表演理论研究工作者仍然需要深入研究这个体系的精神实质及其在电影中的运用问题,同时要把表演学提高到"人学"的... 前苏联、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电影界众多人士都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电影比对戏剧更为适用。我国电影表演理论研究工作者仍然需要深入研究这个体系的精神实质及其在电影中的运用问题,同时要把表演学提高到"人学"的角度加以研究,这就必然会牵涉到哲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诸多方面的学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表演 体系 表演学 “人学”
下载PDF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再思考——兼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演剧艺术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雷雨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9-96,共8页
本文通过深入揭示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及其核心时空性的本质,同时联系斯氏体系和戏剧实践对该理论的有效性、局限性以及现实意义进行探讨,旨在重新认识曾经对我国现代戏剧的形成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两种国外戏剧理论,进而为当前戏剧的发展... 本文通过深入揭示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及其核心时空性的本质,同时联系斯氏体系和戏剧实践对该理论的有效性、局限性以及现实意义进行探讨,旨在重新认识曾经对我国现代戏剧的形成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两种国外戏剧理论,进而为当前戏剧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剧 间离 时空性 体系
原文传递
浅谈话剧表演中的规定情境和舞台动作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晨 《当代戏剧》 2022年第2期79-80,共2页
作为世界现实主义戏剧史上最重要的表演艺术派别之一,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代表的“体验派”已成为话剧表演艺术的一座金字丰碑,熠熠生光。在斯氏体系中,舞台动作是戏剧艺术、表演艺术的基础,而规定情境则是中心问题,演员惟有从规... 作为世界现实主义戏剧史上最重要的表演艺术派别之一,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为代表的“体验派”已成为话剧表演艺术的一座金字丰碑,熠熠生光。在斯氏体系中,舞台动作是戏剧艺术、表演艺术的基础,而规定情境则是中心问题,演员惟有从规定情境出发,做出有内心根据的、合乎逻辑的、有顺序的,而且在现实中是可能的舞台动作,才能实现表演人生和传播精神美的美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定情境 话剧表演 坦尼拉夫体系 现实主义戏剧 体验派 戏剧艺术 舞台动作 体系
原文传递
突破与建构:中国现代戏剧影视演员训练与培养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宏伟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5,共12页
中国现代戏剧影视演员训练与培养的探索实践从学习和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开始,到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的表演训练技法,再到融通古今中外的表演艺术精髓建构"中国学派"演员训练体系,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虽已取得一定... 中国现代戏剧影视演员训练与培养的探索实践从学习和运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开始,到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的表演训练技法,再到融通古今中外的表演艺术精髓建构"中国学派"演员训练体系,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虽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局限与不足。我们对于斯氏体系的学习还不够系统、深入,对国外新潮的训练技法和艺术经验还未能做到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吸收和借鉴,未来应当在兼收并蓄中保持自身特色,在创新转化中彰显民族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员训练与培养 “中国学派” 表演教学 体系 演剧
原文传递
跨学派融合视域下的演员训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宏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128,共8页
"跨学派融合演员训练模式"是在斯氏体系的基础上,吸收世界先进的表演教学与演员训练经验,通过优化整合、科学设置、合理规划所构建的多元融合的演员训练模式。它将传统的演员训练法与新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改进与完善演... "跨学派融合演员训练模式"是在斯氏体系的基础上,吸收世界先进的表演教学与演员训练经验,通过优化整合、科学设置、合理规划所构建的多元融合的演员训练模式。它将传统的演员训练法与新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改进与完善演员训练的方式与手段,切实提高演员训练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在演员培养中的作用与价值。建立"跨学派融合演员训练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所需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演员培养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派融合 演员训练 体系 表演
原文传递
斯氏体系演员训练方法之体验——国立戏剧学校金韵之表演教学述评
14
作者 刘金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1938年夏,国立戏剧学校表演基本训练课教师金韵之介绍并在教学中运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训练方法,这次教学活动有别于之前从书本上、理论中认识斯氏体系,它是按照斯氏体系的理论观念与训练方法直接进行的实际操练。金韵之的表演教... 1938年夏,国立戏剧学校表演基本训练课教师金韵之介绍并在教学中运用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训练方法,这次教学活动有别于之前从书本上、理论中认识斯氏体系,它是按照斯氏体系的理论观念与训练方法直接进行的实际操练。金韵之的表演教学是中国现代戏剧教育首次运用斯氏体系进行的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回顾金韵之在国立戏剧学校的表演教学始末,总结其对斯氏体系理论方法的解读,评价其运用斯氏体系演员训练方法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特点,以期在追忆历史的过程中,还原斯氏体系演员训练方法在中国的最初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金韵之 表演教学 国立戏剧学校 演员训练方法
原文传递
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5
作者 龙飞 《俄语学习》 2002年第3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坦尼拉夫 科艺术剧院 戏剧大师 契诃夫 演员自我修养 梅兰芳 体系 阿列克赛耶夫 导演
下载PDF
演员自我修养的四个层面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生坚 《书城》 2020年第4期29-36,共8页
在《演员自我修养》序言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申明了自己对一些术语的用法。他说:"不要寻找这些术语的科学来源,那将白费功夫,因为戏剧词汇是专属于戏剧行业的……虽然我们确实也使用‘下意识’‘直觉’等科学词语,但不是在哲学意... 在《演员自我修养》序言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申明了自己对一些术语的用法。他说:"不要寻找这些术语的科学来源,那将白费功夫,因为戏剧词汇是专属于戏剧行业的……虽然我们确实也使用‘下意识’‘直觉’等科学词语,但不是在哲学意义上使用它们,而是在最简单的通用意义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尼拉夫 梅耶荷德谈话录 个人无意识 体系 四个层面
原文传递
戏曲美学范畴之内外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3-151,共9页
在戏曲美学范畴中,内与外是一对重要范畴,戏曲创作与戏曲表演都强调需要内外结合,即表现与体验相结合,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美学观点是从《乐记》和画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发展而来的。戏曲的这一美学观念与斯坦尼... 在戏曲美学范畴中,内与外是一对重要范畴,戏曲创作与戏曲表演都强调需要内外结合,即表现与体验相结合,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美学观点是从《乐记》和画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发展而来的。戏曲的这一美学观念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外国戏剧理论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美学 内外 表现与体验 《乐记》 体系 艺术实践
下载PDF
表演教学中“规定情境”元素的应用
18
作者 刘金 《艺海》 2019年第4期96-99,共4页
"规定情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中的创作元素,也是斯氏体系学派演员体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理论依据。"规定情境"与"体系"中的诸多创作元素紧密联系,它是演员获取角色内外部自我感觉、创造角色内外... "规定情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中的创作元素,也是斯氏体系学派演员体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理论依据。"规定情境"与"体系"中的诸多创作元素紧密联系,它是演员获取角色内外部自我感觉、创造角色内外部性格特征的关键环节。由于我国的表演教学深受斯氏体系影响,因此我们在表演教学中一直格外重视对"规定情境"元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定情境 表演教学 表演创作 体系
下载PDF
一百年的话剧,一百年的论题
19
作者 宋宝珍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共6页
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化语境,特别是中国现代戏剧中的“新”与“旧”的话题,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先后问题,更多的时候,新,代表着中华民族历经灾难后所形成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焦虑性心理诉求,以及发奋自强的文化抱负;而旧,则代... 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化语境,特别是中国现代戏剧中的“新”与“旧”的话题,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先后问题,更多的时候,新,代表着中华民族历经灾难后所形成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焦虑性心理诉求,以及发奋自强的文化抱负;而旧,则代表着一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心理定势,一种对传统价值的无意识因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剧种 戏剧创作 艺术创作 体系 话剧民族化 布莱希特 小剧场戏剧 现代戏剧
原文传递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与川剧现代戏导演艺术--再谈旧瓶装新酒、话剧加唱和戏曲化
20
作者 周津菁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92,共5页
20世纪50年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给川剧带来了现代舞台艺术范式,并帮助川剧建立起导演制度。较之川剧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创作受斯氏体系的影响最为显著和具有代表性。本文着重讨论斯氏体系与川剧现代戏艺术发展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给川剧带来了现代舞台艺术范式,并帮助川剧建立起导演制度。较之川剧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创作受斯氏体系的影响最为显著和具有代表性。本文着重讨论斯氏体系与川剧现代戏艺术发展三个阶段的关系问题,其分别对应着旧瓶装新酒、话剧加唱和戏曲化三个理论话题。斯氏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川剧的一个新传统,这一传统兴起于1950年代的话剧加唱时期,在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和经典川剧美学传统一起,共同支撑起现代川剧大厦,结出了戏曲化的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川剧 现代戏 戏曲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