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普朗格职业教育思想述评 被引量:10
1
作者 庞世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爱德华.斯普朗格建构的人文主义教育学的陶冶理论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理论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他重视职业的文化传承和创造作用,强调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斯普朗格 职业教育思想 职业文化
下载PDF
萧友梅在莱比锡的留学生涯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勇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5,共8页
本文记述了萧友梅作为中国第一批公派生留学莱比锡的历程,对于他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专业,在莱比锡大学哲学院学习,听课40余门,师从里曼、舍林、斯普朗格、冯特等多位大师,最终以音乐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等一手资料都有详尽论述。
关键词 萧友梅 蔡元培 莱比锡音乐学院 莱比锡大学 德国哲学博士学位 里曼 舍林 斯普朗格 冯特
下载PDF
读书、发现、唤醒、成长——浅谈教师的读书与成长
3
作者 王焕银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3年第4期14-15,共2页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以“唤醒心中的巨人,发现精彩的自己”为核心的唤醒教育旨在唤醒教师,唤醒学生,唤醒家长,乃至唤醒整个社会。读书...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以“唤醒心中的巨人,发现精彩的自己”为核心的唤醒教育旨在唤醒教师,唤醒学生,唤醒家长,乃至唤醒整个社会。读书同样需要唤醒,笔者的传播理念是读书、发现、唤醒、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理念 唤醒教育 斯普朗格 生命感 人的创造力 读书 唤醒学生 教育学家
下载PDF
斯普朗格的生活形式的文化哲学 被引量:2
4
作者 何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6,共7页
斯普朗格把精神科学的心理学与伦理学对人格问题的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人的生命形式为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研究人的个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一方面发展了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的心理学,另一方面又将精神科学的心理学从认识论研究的路向... 斯普朗格把精神科学的心理学与伦理学对人格问题的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人的生命形式为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研究人的个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一方面发展了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的心理学,另一方面又将精神科学的心理学从认识论研究的路向转变为道德行为的研究路向,打通了文化哲学与教育理论的关系,从而使文化哲学的研究落到了实践的层面上,进入了对人的道德行为的研究。这些都使他在文化哲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对生活形式的文化意义的揭示、对生活形式对于人的社会行为、人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的作用的分析,对于我们今天思考文化教育问题、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普朗格 狄尔泰 文化哲学 人的个性 文化心理学 伦理学 文化教育学
下载PDF
浅谈如何唤醒学生创新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杜馨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第4期84-86,共3页
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本人亦... 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本人亦认同此观点——教育的核心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那什么是唤醒?即:生理或心理被吵醒或是对外界刺激重新产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递 斯普朗格 价值感 教育工作者 创造力量 古诗词教学 文本意义 诗人王维 音韵美 接受理论
下载PDF
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士祷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第3期39-41,共3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已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代急需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得好:"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quo...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已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代急需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得好:"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1]根据"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教学体会,笔者认为在追求素养教育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大有必要。以下就本课教学的创新教育体会抛砖引玉,企盼专家、学者和同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启示 创新人才 斯普朗格 生命感 教学体会 工业革命
原文传递
西德著名教育家凯欣斯泰和斯普朗格的公民教育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远瑛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45-46,共2页
西德的公民教育渊源于普鲁士时代的教育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便成了最重视国家公民教育的国家了。德国公民教育思想,主要是由于有教育思想家的倡导。在此介绍一下,著名教育家凯欣斯泰和斯普朗格的公民教育思想。一、凯欣斯泰的... 西德的公民教育渊源于普鲁士时代的教育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便成了最重视国家公民教育的国家了。德国公民教育思想,主要是由于有教育思想家的倡导。在此介绍一下,著名教育家凯欣斯泰和斯普朗格的公民教育思想。一、凯欣斯泰的公民教育思想凯欣斯泰早年曾在幕尼黑任市政府的教育局督学,后来在科隆任学校委员会委员时,创立了职业学校,被人们称为德国职业教育之父。凯欣斯泰主张从手工教育及美劳教育中培养道德。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人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斯普朗格 德国职业教育 教育思想家 教育政策 负有义务 工作能力 职业训练 政治教育 精神修养
原文传递
学校文化品位及其尺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孔懿 《教育视界》 2015年第3期4-6,共3页
一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1880-1963)说过:"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1]学校正是一个集中、... 一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1880-1963)说过:"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1]学校正是一个集中、精选、传递、传播文化之所,是将人类文化的真正价值"分娩于主体之中"的地方。它与文化无法分离。只要是学校,自然就有包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进步 斯普朗格 活动指向 人类文化 学校特色 学校文化建设 精神 和谐发展 书声琅琅 相信自己
下载PDF
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洁 《生活教育》 2011年第9X期40-41,共2页
时下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了,教了那么多遍都不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张载说过:"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而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当孩子们在... 时下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了,教了那么多遍都不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张载说过:"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而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当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石 学习过程 理想教育 班会课 智慧潜能 茫茫大海 目标科学 斯普朗格 云开见天 消极被动
下载PDF
校长应有怎样的“教育爱”
10
作者 史丹丹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1年第2X期11-12,共2页
目前,在校园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怪象":学校校舍一天比一天漂亮、教育技术一天比一天先进、课程内容和类型一天比一天丰富、教育科研一天比一天红火;学生们却一天比一天更不喜欢学校,厌学。
关键词 教育对象 心灵碰撞 夏丐尊 课堂教学 价值引导 课堂模式 爱的教育 舍本求末 斯普朗格 生命课堂
下载PDF
建立班级博客,创新班级管理
11
作者 周怡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09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博客技术 网络应用模式 网络交流 隐性采访 网络论坛 教育方式 滚滚而来 体验式 辅助管理 斯普朗格
下载PDF
基于“学情视角”的语文教学重构与实践
12
作者 周新 《中学语文》 2020年第34期3-5,共3页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学习心理学家布赖恩.汶弥尔顿也曾说过:“所有的超级学习技巧中,我认为,关键是要让自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学习心理学家布赖恩.汶弥尔顿也曾说过:“所有的超级学习技巧中,我认为,关键是要让自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充分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不肯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便教师“教”得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的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导引者,教师理应在思想认识层面高度重视状态之于质量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实践层面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及改善状态,如此,才能成为促进学生真正发展的智慧型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型教师 语文教学 弥尔顿 斯普朗格 学习技巧 教育教学过程 布赖恩 认识层面
下载PDF
管理,向自觉的境界迈进
13
作者 李洪祥 《江苏教育》 2008年第19期21-22,共2页
在学校管理中,我追求一种自觉的境界。自觉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提供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强有力的内在动力。自觉是一种主动精神,在学校中,自觉实际上就是师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主动建构、主动创造。自觉还是一种"自知之明"。
关键词 学校管理 人文精神 创造才能 斯普朗格 教育主张 自我反省 自我实现 拨正 组织目标 设定目标
下载PDF
“以文化人”的真正魅力
14
作者 赵学武 《辽宁教育》 2015年第4X期28-29,共2页
学校管理,不外乎有三种境界:一种是"人管人"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下,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人员,事必躬亲,劳力甚于劳心,兢兢业业之下,学校局面或许也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单纯的"人治",带来的是管理人员的辛劳和疲... 学校管理,不外乎有三种境界:一种是"人管人"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下,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人员,事必躬亲,劳力甚于劳心,兢兢业业之下,学校局面或许也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单纯的"人治",带来的是管理人员的辛劳和疲惫,甚至掩盖了管理细节中的疏漏和空白,一旦管理者本人有所疏忽,甚至会带来学校整体工作的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细节 行政管理人员 学校管理 管人 继任者 有耻且 斯普朗格 至德 展望未来 追求
下载PDF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民族文化意识
15
作者 殷乾奎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6年第4期219-221,共3页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反观现今的语文教学,无视民族文化特性,无视学生的个性心理;对课文的挖掘、理解仅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理性分析多;课业负担重,费时费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反观现今的语文教学,无视民族文化特性,无视学生的个性心理;对课文的挖掘、理解仅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理性分析多;课业负担重,费时费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培养文化意识,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去考虑,去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语文 民族文化意识 民族文化教育 斯普朗格 表层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特性 综合性学习 选文 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浅论中央苏区教育经验及对新时期教育的启发
16
作者 刘文辉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第6期61-64,共4页
中央苏区时期,教育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艰苦的办学条件下进行的。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中央苏区教育创造了一个教育的奇迹,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有借鉴和学习价值的遗产。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 中央苏区时期,教育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艰苦的办学条件下进行的。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中央苏区教育创造了一个教育的奇迹,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有借鉴和学习价值的遗产。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教育学家 中央苏区 文化传递 新时期教育 斯普朗格 人的创造力 生命感 办学条件
原文传递
受业赵无极
17
作者 滕英 《中国书画》 2003年第1期75-76,共2页
德国的教育思想中有一种'唤醒'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人作为个体的... 德国的教育思想中有一种'唤醒'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人作为个体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观的觉醒。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力量,这才是成功的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回首1978年至今20余载,我从一个'成长者'到一个'从教人',不同角色的转换使我从不同的角度体味了被教育与教育的历程,艺术视野不断拓展,艺术观念日渐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无极 内部力量 斯普朗格 人的生命 教育思想 自我意识 系列作品 肌理效果 中国美术学院 静思
下载PDF
敢“问”路在前方——关于初中地理问题意识培养的若干思考
18
作者 曾晨 《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 2014年第9期76-79,共4页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创造的先导,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它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地理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责任...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创造的先导,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它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地理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地理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和探究的习惯。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培养 初中地理 问题性 斯普朗格 心理品质 学习态度 问题意识 地理图像 教学效果 地理区
下载PDF
唤醒,照亮他心中的光
19
作者 张永彪 《贵州教育》 2020年第2期46-47,共2页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鼓舞,是铸造爱的高度温暖他高处冰冷的心扉;唤醒是赏识,是拨开云的霭障为他指明飞的方向;唤醒是等待,是耕耘爱的...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鼓舞,是铸造爱的高度温暖他高处冰冷的心扉;唤醒是赏识,是拨开云的霭障为他指明飞的方向;唤醒是等待,是耕耘爱的种子静候花的盛开……一、案例分析(一)故事背景高一新生正军训,中午刚进校门,电话就来了:"张老师,来一下政教处!"政教处的一隅,他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在厕所抽烟,他被逮个正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教处 高一新生 斯普朗格 张老师 生命感 案例分析 故事背景 人的创造力
原文传递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自我唤醒
20
作者 乔静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第12期74-75,共2页
现代教育本质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以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班主任和教师的双重岗位的引导下,自我唤醒管理意识和教育思想。
关键词 文化教育学 文化传递 斯普朗格 本质涵义 教育管理 教育思想 教师主体性 骨干教师培训 对话式 教育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