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借鉴·继承·融合·创造——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对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影响 |
杨迎平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2
|
由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亮》引出对“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思考 |
王建树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3
|
情绪发生机制及其对教育中调控的启发 |
卢家楣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8
|
|
4
|
回忆延安文艺座談会前后“魯艺”的戏剧活动 |
张庚
|
《中国戏剧》
|
1962 |
25
|
|
5
|
孟京辉导演的“业余”状态 |
张璐
|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
1999 |
14
|
|
6
|
戏剧人类学的常见原理 |
尤金尼奥.巴尔巴
周丽华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3
|
|
7
|
“第四堵墙”及其他——布莱希特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薛沐
|
《戏剧艺术》
|
1982 |
11
|
|
8
|
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布莱希特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影响 |
周宪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9
|
|
9
|
中国演剧体系构想 |
郝戎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10
|
角色创作方法——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迈克尔·契诃夫 |
高鸽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1
|
把世界名剧搬上舞台的“业余”翻译家——英若诚剧本译著赏析 |
吴来安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2
|
教师 艺术表演家 |
罗伯特.特拉弗斯
郭海云
祁志孝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7
|
|
13
|
戈登·克雷的舞台设计理论和实践 |
吴光耀
|
《戏剧艺术》
|
1979 |
10
|
|
14
|
关于表演心理技术的美学思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启示(上) |
杨易禾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5 |
8
|
|
15
|
漫谈“戏剧观” |
黄佐临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16
|
表演观念谈 |
刘立滨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8
|
|
17
|
《樱桃园》译后记 |
焦菊隐
|
《戏剧艺术》
|
1980 |
9
|
|
18
|
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访美比较研究 |
刘璐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9
|
张瑞芳:塑造社会主义的红色明星 |
陆小宁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20
|
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及其反叛者 |
胡静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