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鉴·继承·融合·创造——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对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迎平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1-19,共9页
作为世界三大戏剧理论的斯坦尼体系、布莱西特体系和梅兰芳体系实际上有许多相融的地方。如对现实主义的共同追求,注重表演的真情实感,寓教于乐等等。这三大体系对中国当代戏剧理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焦菊隐融斯坦尼与梅兰芳体系于一... 作为世界三大戏剧理论的斯坦尼体系、布莱西特体系和梅兰芳体系实际上有许多相融的地方。如对现实主义的共同追求,注重表演的真情实感,寓教于乐等等。这三大体系对中国当代戏剧理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焦菊隐融斯坦尼与梅兰芳体系于一身,创立中国自己的演剧学派,黄佐临则把布莱西特和梅兰芳结合,创造出既现代化又民族化的中国戏剧形式,徐晓钟融会三家,创造了从“再现美学”向“表现美学”拓宽的戏剧艺术,从而使中国当代戏剧理论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三大戏剧理论 斯坦尼拉夫斯基 布莱希特 梅兰芳 中国当代戏剧理论
下载PDF
由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亮》引出对“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思考
2
作者 王建树 《戏剧之家》 2015年第8期48-49,共2页
国内首部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亮》获得巨大成功,该剧不仅应用了众多现代化高科技表现手段,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竟创造性地将"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毫无破绽地融合在了一起。而以"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理论解释其&... 国内首部实景影像话剧《草庐·诸葛亮》获得巨大成功,该剧不仅应用了众多现代化高科技表现手段,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竟创造性地将"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毫无破绽地融合在了一起。而以"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理论解释其"跨体系融合"是行不通的,这种行为即是自相矛盾,无疑会将戏剧变得光怪陆离、荒唐可笑。"世界三大表演体系"自提出那天起即充满争议,其分类标准并不是客观的、普遍的。本文将以《草庐·诸葛亮》"跨体系融合"的成功典范为例,证明所谓"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不足以解释所有舞台艺术现象,现代戏剧艺术创作应当跳出所谓"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怪圈,勇于打破三种表演体系的樊篱,以满足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庐·诸葛亮》 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 布莱希特体系 梅兰芳体系
下载PDF
情绪发生机制及其对教育中调控的启发 被引量:28
3
作者 卢家楣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7-41,共5页
对教育中存在的情绪因素及其作用的认识逐渐提高和深化之后,人们所面临和关心的便是如何驾驭情绪以优化教育效果的问题了。它包括对学生情绪的积极引发和调节、教师对自身情绪的有效自激和自控等。这一问题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诸如“愉... 对教育中存在的情绪因素及其作用的认识逐渐提高和深化之后,人们所面临和关心的便是如何驾驭情绪以优化教育效果的问题了。它包括对学生情绪的积极引发和调节、教师对自身情绪的有效自激和自控等。这一问题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诸如“愉快教育”、“情感教育”、“情知教学”,“情境教学”等各种涉情教育或教学改革不断推出的今天,似乎显得尤为现实而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评价 发生机制 情绪体验 客体 消极情绪 一般模式 客观事物 特殊途径 情绪调控 斯坦尼拉夫斯基
原文传递
回忆延安文艺座談会前后“魯艺”的戏剧活动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庚 《中国戏剧》 1962年第5期-,共8页
一“魯艺”由延安北門外窑洞里搬到城东十里的桥儿沟是1939年的事。这桥儿沟是一个小鎮,南边临着延河,北面靠着一条不知道名字的山脉,在西是一条通往綏德、米脂、榆林的大道。因为是交通的要冲,在陕北来說,也还是个不寂寞的地方。在这... 一“魯艺”由延安北門外窑洞里搬到城东十里的桥儿沟是1939年的事。这桥儿沟是一个小鎮,南边临着延河,北面靠着一条不知道名字的山脉,在西是一条通往綏德、米脂、榆林的大道。因为是交通的要冲,在陕北来說,也还是个不寂寞的地方。在这桥儿沟的沟口上有一座天主教堂,里面除了礼拜堂之外,还有几十間石窑洞和瓦房,这些房屋在延安可以說是头等的建筑了。这么多的房子,其中只住了两个修女,我們就經过交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秧歌剧 民族歌剧 王大化 秧歌运动 延安 陕西 黄世仁 周子山 子洲 斯坦尼拉夫斯基 秧歌戏 米脂 陕北 贺敬之 节目
原文传递
孟京辉导演的“业余”状态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璐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布莱希特 孟京辉 斯坦尼拉夫斯基 现实主义戏剧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导演工作 语言与音乐 中国戏曲 戏剧形式 肢体语言
原文传递
戏剧人类学的常见原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尤金尼奥.巴尔巴 周丽华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28,共16页
身体在日常生活中被运用的方式与舞台情境中被运用的方式大异其趣。在表演中存在一种不同的身体技巧,即超日常技巧。戏剧人类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追寻这些超日常技巧所遵循的普遍原理。它们包括平衡原理、对立原理、一致的不一致性原理和... 身体在日常生活中被运用的方式与舞台情境中被运用的方式大异其趣。在表演中存在一种不同的身体技巧,即超日常技巧。戏剧人类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追寻这些超日常技巧所遵循的普遍原理。它们包括平衡原理、对立原理、一致的不一致性原理和等量替换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者 人类学 歌舞伎 戏剧 日常生活 基本姿势 风格化 张力 斯坦尼拉夫斯基 舞蹈
原文传递
“第四堵墙”及其他——布莱希特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薛沐 《戏剧艺术》 1982年第3期34-43,共10页
1956年,布莱希特逝世。其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国外形成了学习和研究布莱希特的热潮,戏剧工作者如果不熟悉,不了解布莱希特演剧方法就会被人歧视;戏剧学校的学生就毕不了业。但是,近两年又开始冷淡了。这一现象说明,任何演剧方法和流... 1956年,布莱希特逝世。其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国外形成了学习和研究布莱希特的热潮,戏剧工作者如果不熟悉,不了解布莱希特演剧方法就会被人歧视;戏剧学校的学生就毕不了业。但是,近两年又开始冷淡了。这一现象说明,任何演剧方法和流派都有其时代局限性,时代前进了它们必须向前发展,不然就会被人冷淡,进而被丢弃。我们学习、研究、吸收任何演剧方法以及它们的样式,都是为了丰富我们自己的创造。艺术贵在创造,创造贵在求新。所以我们研究布莱希特演剧方法必须立足于创造,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他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第四堵墙 间离效果 中国戏曲 演员 观众 表演艺术 斯坦尼拉夫斯基 幻觉 进入角色
原文传递
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布莱希特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周宪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39,共12页
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布莱希特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影响周宪一在影响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西方戏剧家中,有三个人物影响深远。首先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西方话剧东渐伊始,就开始了他那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毫... 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布莱希特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影响周宪一在影响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西方戏剧家中,有三个人物影响深远。首先作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西方话剧东渐伊始,就开始了他那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戏剧界的好几代人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中国戏剧 当代戏剧 戏剧观念 戏剧理论 黄佐临 易卜生 现实主义 新时期戏剧 斯坦尼拉夫斯基
原文传递
中国演剧体系构想 被引量:11
9
作者 郝戎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共13页
本文梳理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路径与动因,并指出其中出现的偏差,由此引发对建设中国演剧体系的思考与构想。作者认为,在前辈建树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中国演剧体系的实际构成情况,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 本文梳理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路径与动因,并指出其中出现的偏差,由此引发对建设中国演剧体系的思考与构想。作者认为,在前辈建树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中国演剧体系的实际构成情况,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揭示舞台创作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进行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美学表达,进而形成"中国演剧学派",构建"中国演剧体系"。这也是时代赋予戏剧人的责任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拉夫斯基演剧体系 文化自信 中国演剧学派 中国演剧体系构想
原文传递
角色创作方法——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迈克尔·契诃夫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鸽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对全世界表演方法的发展和研究有着深远影响,他的学生—大文豪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2的侄子—迈克尔·契诃夫(Michael Chekhov)创造的表演方法,在塑造角色上对斯坦...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对全世界表演方法的发展和研究有着深远影响,他的学生—大文豪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2的侄子—迈克尔·契诃夫(Michael Chekhov)创造的表演方法,在塑造角色上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有着拓展性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迈克尔·契诃夫方法中的"心理姿势""想象的身体"等角色创作方法,是如何颠覆斯坦尼的"心理分析"和"情绪记忆"的,又如何对人物塑造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塑造 斯坦尼拉夫斯基 迈克尔·契诃夫 心理姿势 情绪记忆
原文传递
把世界名剧搬上舞台的“业余”翻译家——英若诚剧本译著赏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来安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英若诚先生虽然逝世(2003年12月27日)已经一年多,但他似乎还没有远去。只要在媒体里见到他的名字,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龙须沟》里的三元茶馆掌柜、《骆驼样子》里的车厂主刘四、《茶馆》中的老刘麻子和小刘麻子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英若诚先生虽然逝世(2003年12月27日)已经一年多,但他似乎还没有远去。只要在媒体里见到他的名字,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龙须沟》里的三元茶馆掌柜、《骆驼样子》里的车厂主刘四、《茶馆》中的老刘麻子和小刘麻子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的表演艺术之精湛、成就之丰硕,以至于遮掩了他在翻译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其实,他的翻译生涯比其舞台生涯更长,所取得的成就同样辉煌。还未大学毕业(1950年前)他就已经翻译了爱森斯坦的(《电影感》;1953年又译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奥赛罗>导演计划》,这部译著至今仍是表演艺术上的一部经典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若诚 2003年12月27日 译著 翻译家 斯坦尼拉夫斯基 赏析 剧本 业余 世界 《骆驼样子》 表演艺术 《龙须沟》 1950年 1953年 人物形象 《茶馆》 翻译事业 舞台生涯 爱森斯坦 大学毕业 经典著作 成就 他在
原文传递
教师 艺术表演家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伯特.特拉弗斯 郭海云 祁志孝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92-94,共3页
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
关键词 培养教师 课堂教学 扮演角色 表演艺术 艺术表演 作用 教学角色 技能论 斯坦尼拉夫斯基 独具特色
下载PDF
戈登·克雷的舞台设计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光耀 《戏剧艺术》 1979年第1期111-127,共17页
一演员世家——美术爱好者——对戏剧现状不满——身兼导演和设计——最初的创作——设计图展出——《假面》杂志——“超级傀儡”的风波——《汉姆莱脱》——与阿披亚见面——《王位觊觎者》戈登·克雷(Edward Gordan Craig 1872—... 一演员世家——美术爱好者——对戏剧现状不满——身兼导演和设计——最初的创作——设计图展出——《假面》杂志——“超级傀儡”的风波——《汉姆莱脱》——与阿披亚见面——《王位觊觎者》戈登·克雷(Edward Gordan Craig 1872——1944)出生于一个与戏剧有渊源关系的家庭。他母亲艾伦·泰丽是当时英国著名的亨利·欧文剧团的女台柱,曾经风靡一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布景 自然主义 斯坦尼拉夫斯基 设计理论 舞台设计 剧场艺术 设计图 工作人员 演员 条屏
原文传递
关于表演心理技术的美学思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启示(上)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易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4期5-10,共6页
戏剧与音乐之间有着很多区别,但就二者都具有二度创作的性质来说,它们之间也有相通之处。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如能吸收戏剧表演——特别是心理技术方面的成果,应该是有益的。尽管精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人未必就是一个音乐表演家... 戏剧与音乐之间有着很多区别,但就二者都具有二度创作的性质来说,它们之间也有相通之处。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如能吸收戏剧表演——特别是心理技术方面的成果,应该是有益的。尽管精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人未必就是一个音乐表演家,而一个音乐表演专业工作者,如果能从戏剧表演理论方面丰富自己的修养,将会对音乐表演大有帮助。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拉夫斯基 心理技术 美学思考 表演体系 音乐表演 第一自我 第二自我 表现派 演员 体验派
下载PDF
漫谈“戏剧观”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佐临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4-40,34,共7页
今年是戏剧大师黄佐临诞辰100周年。本刊特刊登黄佐临两篇旧文《漫谈“戏剧观”》和《昆曲为什么演莎士比亚》,从中可见黄佐临倡导的“写意戏剧观”,对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三位大师代表的戏剧精髓的理解与融合,以及力求... 今年是戏剧大师黄佐临诞辰100周年。本刊特刊登黄佐临两篇旧文《漫谈“戏剧观”》和《昆曲为什么演莎士比亚》,从中可见黄佐临倡导的“写意戏剧观”,对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三位大师代表的戏剧精髓的理解与融合,以及力求创造具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的戏剧样式的理论胆识和锐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观 斯坦尼拉夫斯基 黄佐临 布莱希特 中国气派 戏剧样式 民族风格 梅兰芳
下载PDF
表演观念谈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立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0-91,共21页
表演观念谈刘立滨一关于表演观念(演剧观念),人们有着各不相同的认识和理解,并给予不同的对待。有的认为,表演艺术是创造活人的艺术,是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学科。表演观念对于表演艺术创作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在实际的创... 表演观念谈刘立滨一关于表演观念(演剧观念),人们有着各不相同的认识和理解,并给予不同的对待。有的认为,表演艺术是创造活人的艺术,是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学科。表演观念对于表演艺术创作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在实际的创造活动中,没有任何可用价值。表演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戏剧 表演艺术 斯坦尼拉夫斯基 演员 戏剧观念 戏剧创作 艺术创作 布莱希特 戏剧艺术 创作方法
原文传递
《樱桃园》译后记 被引量:9
17
作者 焦菊隐 《戏剧艺术》 1980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樱桃园》是安·契诃夫的“天鹅歌”,是他最后的一首抒情诗。在他死前的两三年以内,小说写得很少,两年之内,只写了两篇的样子。这一方面固然因为他的工作态度越来越诚恳、审慎而深刻了,但另一方面,他的病症已经入了膏肓,体力难于... 《樱桃园》是安·契诃夫的“天鹅歌”,是他最后的一首抒情诗。在他死前的两三年以内,小说写得很少,两年之内,只写了两篇的样子。这一方面固然因为他的工作态度越来越诚恳、审慎而深刻了,但另一方面,他的病症已经入了膏肓,体力难于支持写作的辛苦,也是事实。《樱桃园》是在苦痛中挣扎着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樱桃园 莫斯科 抒情诗 知识分子 斯坦尼拉夫斯基 戏剧 现实生活 痛苦 写作
原文传递
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访美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璐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5,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华文化也在加快脚步走向世界,“走出去”成为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发展中备受瞩目的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极其严峻的任务。如何能让中华文化融人世界文化之林同时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体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华文化也在加快脚步走向世界,“走出去”成为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发展中备受瞩目的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极其严峻的任务。如何能让中华文化融人世界文化之林同时又大放异彩?我们有过哪些成功的案例?很容易想到梅兰芳访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拉夫斯基 梅兰芳 访美 中华文化 世界文化 “走出去” 文化发展
原文传递
张瑞芳:塑造社会主义的红色明星 被引量:7
19
作者 陆小宁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3,共8页
将张瑞芳作为一个典型的"红色影星"来研究是因为她代表与资产阶级观念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理想。在毛泽东时代,电影明星被称作"电影工作者",以此强调电影制作是集体的社会实践。本文探讨"模范人物&qu... 将张瑞芳作为一个典型的"红色影星"来研究是因为她代表与资产阶级观念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理想。在毛泽东时代,电影明星被称作"电影工作者",以此强调电影制作是集体的社会实践。本文探讨"模范人物"在银幕上下的语境。在被移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自然表演体系中,演员和角色两者融合,所以表演的过程就是在一个理想化的社会里按照社会主义模范公民的样板去塑造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电影明星 斯坦尼拉夫斯基 表演体系 模范公民 毛泽东时代 电影工作者 阶级观念
原文传递
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及其反叛者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静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4,共6页
俄国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对整个 2 0世纪的剧场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他的学生梅耶荷德和瓦赫坦戈夫则是以反叛者的姿态为世人所瞩目。文章通过对这三者戏剧理论的比较分析 ,指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俄国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对整个 2 0世纪的剧场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他的学生梅耶荷德和瓦赫坦戈夫则是以反叛者的姿态为世人所瞩目。文章通过对这三者戏剧理论的比较分析 ,指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生命力在于革新 ,后二者对体系的反叛是建立在以体系为“跑道”意义上的“飞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拉夫斯基 梅耶荷德 瓦赫坦戈夫 反叛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