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格架及其中——新生代演化
被引量:
46
1
作者
吴根耀
矢野孝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7-800,共14页
燕山运动在亚洲大陆雏形东缘形成2条北东向的剪切带:郯庐断裂带和长乐-南澳-中央构造线断裂带,晚侏罗世—古近纪早期沿之发生地体/地块的拼贴。系统叙述了各移置地体/地块的主要岩石记录和拼贴时代,据起源分为3类:异地的(包括源自冈瓦...
燕山运动在亚洲大陆雏形东缘形成2条北东向的剪切带:郯庐断裂带和长乐-南澳-中央构造线断裂带,晚侏罗世—古近纪早期沿之发生地体/地块的拼贴。系统叙述了各移置地体/地块的主要岩石记录和拼贴时代,据起源分为3类:异地的(包括源自冈瓦纳的和源自盘古大洋的)、半异地的和准原地的;据拼贴位置分为2组:拼贴后基本位于原地的(日本海张开以前) 和发生过向北东错移的。新生代内东亚大陆边缘发生解体,可以台湾岛以北的菲律宾海盆断裂为界将东亚大陆边缘弧分为2段,北段仍处于剪切-拉张中,南段已进入剪切挤压-造山阶段。强调该地区中—新生代演化经历了2个里丁旋回, 形成早白垩世的北东向和新近纪的北东东向2期新生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置地体
大陆边缘
剪切
带
斜
向
汇聚
-
剪切
造
山
里丁旋回
新生构
造
亚洲大陆雏形
中-新生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亚晚中生代—新生代北东向断裂和盆地发育
被引量:
16
2
作者
吴根耀
曹瑞成
+2 位作者
蒙启安
朱德丰
李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共15页
东北亚地区的北东向构造在晚中生代—新生代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壮大3个阶段。晚侏罗世它作为新生构造出现但表现形式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因地而异:蒙古东部受制于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北东向的宗莫德段)的坍塌而出现一组北东向的伸展盆地...
东北亚地区的北东向构造在晚中生代—新生代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壮大3个阶段。晚侏罗世它作为新生构造出现但表现形式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因地而异:蒙古东部受制于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北东向的宗莫德段)的坍塌而出现一组北东向的伸展盆地;大兴安岭(含塔木察格)地区发生陆内的热造山作用,是对东亚大陆边缘区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和长乐—南澳断裂带形成并沿之发生移置地体斜向汇聚—剪切造山作用的响应。早白垩世在蒙古东部—中国北部出现一组北东向张扭盆地且有共同的成盆动力学背景。晚白垩世早—中期大兴安岭和海拉尔—塔木察格地区隆起,出现"两坳夹一隆"的格局。随新近纪陆内地区进一步伸展,蒙古东部和中国北部的白垩纪盆地均被更新世的坳陷上叠且面积扩大;蒙古中北部地区有北东向正断层形成并控制了地堑发育和玄武岩喷发,表征了北东向构造向西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晚中生代
一
新生代
北东
向
新生构
造
盆地发育
斜
向
汇聚
一
剪切
造
山
“盆”“
山
”
耦合
石油~煤炭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格架及其中——新生代演化
被引量:
46
1
作者
吴根耀
矢野孝雄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鳥取大学教育地域科学部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7-800,共14页
文摘
燕山运动在亚洲大陆雏形东缘形成2条北东向的剪切带:郯庐断裂带和长乐-南澳-中央构造线断裂带,晚侏罗世—古近纪早期沿之发生地体/地块的拼贴。系统叙述了各移置地体/地块的主要岩石记录和拼贴时代,据起源分为3类:异地的(包括源自冈瓦纳的和源自盘古大洋的)、半异地的和准原地的;据拼贴位置分为2组:拼贴后基本位于原地的(日本海张开以前) 和发生过向北东错移的。新生代内东亚大陆边缘发生解体,可以台湾岛以北的菲律宾海盆断裂为界将东亚大陆边缘弧分为2段,北段仍处于剪切-拉张中,南段已进入剪切挤压-造山阶段。强调该地区中—新生代演化经历了2个里丁旋回, 形成早白垩世的北东向和新近纪的北东东向2期新生构造。
关键词
移置地体
大陆边缘
剪切
带
斜
向
汇聚
-
剪切
造
山
里丁旋回
新生构
造
亚洲大陆雏形
中-新生代
Keywords
allochthonous terrane
continental-margin shear zone
oblique convergence-shear orogeny
Reading cycle
neogenic structure
embryonic Asian continent
Meso-Cenozoic
分类号
P542.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34.5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亚晚中生代—新生代北东向断裂和盆地发育
被引量:
16
2
作者
吴根耀
曹瑞成
蒙启安
朱德丰
李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共15页
文摘
东北亚地区的北东向构造在晚中生代—新生代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壮大3个阶段。晚侏罗世它作为新生构造出现但表现形式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因地而异:蒙古东部受制于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北东向的宗莫德段)的坍塌而出现一组北东向的伸展盆地;大兴安岭(含塔木察格)地区发生陆内的热造山作用,是对东亚大陆边缘区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和长乐—南澳断裂带形成并沿之发生移置地体斜向汇聚—剪切造山作用的响应。早白垩世在蒙古东部—中国北部出现一组北东向张扭盆地且有共同的成盆动力学背景。晚白垩世早—中期大兴安岭和海拉尔—塔木察格地区隆起,出现"两坳夹一隆"的格局。随新近纪陆内地区进一步伸展,蒙古东部和中国北部的白垩纪盆地均被更新世的坳陷上叠且面积扩大;蒙古中北部地区有北东向正断层形成并控制了地堑发育和玄武岩喷发,表征了北东向构造向西扩大。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晚中生代
一
新生代
北东
向
新生构
造
盆地发育
斜
向
汇聚
一
剪切
造
山
“盆”“
山
”
耦合
石油~煤炭资源
Keywords
Northeast Asia
Late Mesozoic-Cenozoic
Neogenic NE structure
basin development
oblique con- verging-shearing orogeny
basin-orogeny coupling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格架及其中——新生代演化
吴根耀
矢野孝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北亚晚中生代—新生代北东向断裂和盆地发育
吴根耀
曹瑞成
蒙启安
朱德丰
李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