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东昆仑托克妥Cu-Au(Mo)矿床含矿斑岩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 被引量:20
1
作者 夏锐 卿敏 +1 位作者 王长明 李文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02-1524,共23页
东昆仑造山带是我国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成矿区之一。对东昆仑托克妥Cu-Au(Mo)矿床含矿斑岩利用原位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该地区岩体成因以及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深部约束机制。东昆仑托克妥Cu-Au(Mo)矿床含... 东昆仑造山带是我国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成矿区之一。对东昆仑托克妥Cu-Au(Mo)矿床含矿斑岩利用原位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该地区岩体成因以及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深部约束机制。东昆仑托克妥Cu-Au(Mo)矿床含矿二长花岗斑岩年龄为(232.49±0.93)Ma,花岗闪长斑岩年龄为(232.6±1.2)Ma,处于东昆仑碰撞造山阶段。含矿斑岩为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富硅(w(SiO2)=63.11%~71.78%)、高钾(w(K2O)=2.62%~3.61%)、高镁(w(MgO)=0.52%~1.89%)、低钛(w(TiO2)=0.26%~0.53%)和偏铝质(A/CNK=1.05~1.10)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和Pb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的I型花岗岩。研究认为,托克妥Cu-Au(Mo)矿床形成于大陆动力体制下的伸展背景,与阿尼玛卿洋壳岩石圈北向俯冲碰撞有关的俯冲板片断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斑岩cu-au(mo)矿床 托克妥 青海
下载PDF
氧化性和还原性斑岩型矿床流体成矿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文刚 范宏瑞 +1 位作者 胡芳芳 杨奎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20,共18页
目前已经广泛认同斑岩型Cu-Au(-Mo)矿床是在相对较高的氧化性含矿流体作用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了一系列具备还原性特征的斑岩型矿床,这些矿床往往不发育表征高氧逸度的原生磁铁矿和硫酸盐矿物。文中对几种与斑岩型矿... 目前已经广泛认同斑岩型Cu-Au(-Mo)矿床是在相对较高的氧化性含矿流体作用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了一系列具备还原性特征的斑岩型矿床,这些矿床往往不发育表征高氧逸度的原生磁铁矿和硫酸盐矿物。文中对几种与斑岩型矿化相关的花岗岩分类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采用氧化型和还原型花岗岩分类方案,将对应的斑岩型矿床划分为氧化性斑岩型矿床(OPD)和还原性斑岩型矿床(RPD)。结合相关资料,认为还原性流体中所含有的CH4可能来自邻近的S型花岗岩的混染作用,但是不排除是经地球排气作用从地幔进入到地壳的可能性。结合实际还原性斑岩型矿床研究,文中给出了一个化学模型,认为CH4和SO2属于岩浆系统自生成分,在特定物理化学阶段发生反应,形成H2S和CO2,从而抑制了硫酸盐矿物的形成。这两类矿化系统的成矿流体来源、金属溶解-运移-沉淀以及成矿物质富集-分散-贫化等特征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由于低氧逸度条件不利于成矿金属物质(Cu、Mo等)的迁移和富集,所以RPD矿化系统成矿潜力往往低于OPD矿化系统,但是可以发育次级斑岩型Au矿。结合实验分析结果,文中给出了OPD和RPD矿化系统流体成矿对比模式,认为如果原始岩浆中存在大量的成矿物质,RPD矿化系统可以形成"两端员矿化",即底部形成硫化物矿床,顶部形成次级斑岩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性斑岩矿床 还原性斑岩矿床 I花岗岩 斑岩cu-au(-mo)矿床 成矿流体 CH4 成矿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