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矿床花岗斑岩成矿地质证据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晓东 王治华 +3 位作者 王欣 刘烊 周晓锋 王绍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0-902,共13页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内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之一,其铜钼(金)矿(化)体在空间上与花岗斑岩紧密相伴,且主要位于花岗斑岩脉(体)的上、下盘。花岗斑岩内发育有具斑岩型矿化特征的细网脉状、...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内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之一,其铜钼(金)矿(化)体在空间上与花岗斑岩紧密相伴,且主要位于花岗斑岩脉(体)的上、下盘。花岗斑岩内发育有具斑岩型矿化特征的细网脉状、浸染状矿化,其上盘的(似)斑状花岗岩和下盘的向阳组围岩内均发育有脉状、细脉状矿化,且总体表现出向接触带附近花岗斑岩倾斜的特点。(似)斑状花岗岩中的矿化脉体北倾,围岩地层中的矿化脉体南倾。花岗斑岩脉(体)上、下盘的矿化脉体表现出越靠近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蚀变矿化越强、矿化体的规模越大、出现的频率越高,而远离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则蚀变矿化越弱、矿化体的规模越小、出现的频率越低。铜钼(金)的成矿时代与花岗斑岩的成岩时代较为一致,其同位素年龄集中在34~36Ma。花岗斑岩含有源于富集地幔的镁铁质暗色微粒包体,并发育浸染状的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花岗斑岩)具有同源性,且与壳-幔岩混合作用及成分分异有关,具有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基础。因此,该区的铜钼(金)成矿与花岗斑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花岗斑岩 成矿证据 斑岩矿床 马厂箐 云南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北缘多龙地区侏罗纪增生杂岩的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82
2
作者 李光明 段志明 +3 位作者 刘波 张晖 董随亮 张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56-1260,共5页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部多龙矿集区出露的增生杂岩属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非史密斯地层,由基质和块体2个部分组成。基质为侏罗系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块体由大小不等的玄武岩、砂岩、硅质岩、泥质灰岩、超基性岩等组成。增生杂岩系变形...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部多龙矿集区出露的增生杂岩属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非史密斯地层,由基质和块体2个部分组成。基质为侏罗系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块体由大小不等的玄武岩、砂岩、硅质岩、泥质灰岩、超基性岩等组成。增生杂岩系变形强烈,发育强烈的构造置换作用,块体与基质之间由透入性挤压面理或剪切面理分隔,为典型造山带大陆增生边缘的增生杂岩。这套增生杂岩形成于侏罗纪羌塘陆块南缘的侧向增生边缘,发育于晚古生代增生杂岩系之上,与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壳侏罗纪时期向羌塘陆块的俯冲作用有关,侏罗纪—白垩纪羌多岩浆弧为在这套增生楔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火山-岩浆弧。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北缘多龙地区侏罗纪增生杂岩的识别为正确认识多龙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结合带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增生杂岩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斑岩矿床 西藏多龙矿集区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Cu-Mo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向安平 杨郧城 +4 位作者 李贵涛 佘宏全 关继东 李进文 郭志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7-1248,共12页
多宝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文章对矿区主要成矿岩体及辉钼矿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对成矿岩体采用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成矿母岩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74.8... 多宝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文章对矿区主要成矿岩体及辉钼矿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对成矿岩体采用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成矿母岩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74.8±4.7)Ma,矿体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78.1±4.1)Ma,以及矿体外围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83.9±4.5)Ma;矿体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75.1±5.1)Ma。测年结果显示,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形成于早奥陶世。结合含矿地层、矿区岩石组合特征,以及前人研究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多宝山矿床形成于早奥陶世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说明在区域上寻找类似多宝山的斑岩铜矿应沿早奥陶世多宝山-伊尔斯岩浆岛弧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测年 RE-OS测年 岛弧 多宝山斑岩()矿床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8
4
作者 唐菊兴 黄勇 +4 位作者 李志军 邓起 郎兴海 陈渊 张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28,共14页
已经查明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Cu、Au资源量达到超大型规模。通过对雄村铜金矿床Ⅰ号矿体详细的地质编录和测年成果,发现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矿体的形成与晚侏罗世侵位的、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闪长玢岩(J3δομ)有关,成... 已经查明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Cu、Au资源量达到超大型规模。通过对雄村铜金矿床Ⅰ号矿体详细的地质编录和测年成果,发现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矿体的形成与晚侏罗世侵位的、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闪长玢岩(J3δομ)有关,成矿岩体呈不规则的岩枝状,全岩矿化,岩体中Au的平均品位大于1g/t,Cu含量大于0.7%。含矿围岩是早、中侏罗世的凝灰岩,近岩体部分矿化强烈。矿体被后期侵位的多种岩脉穿插,并被始新世侵位的谢通门大岩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穿插和破坏,岩脉的Cu、Au、Ag含量极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E2γδβ)Cu、Au、Ag的平均品位(733件样品分析结果统计)分别为0.0091%、0.0053g/t、0.279g/t;成矿前侵位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J2δομ)Cu、Au、Ag的平均品位(1414件样品分析结果统计)分别为0.0105%、0.048g/t、0.395g/t;穿插矿体的安山岩脉Cu、Au、Ag的平均品位(527件样品分析结果统计)分别为0.065%、0.068g/t、0.728g/t,穿插矿体的闪长岩脉的Cu、Au、Ag的平均品位(87件样品分析结果统计)分别为0.081%、0.091g/t、0.818g/t。根据167个勘探钻孔编录和化学分析(24369件化学分析样品)资料,以及对海拔4000m、3950m、3900m水平面的Cu、Au、Ag、Mo、Mn、Pb、Zn、W、K、Na、Ca、Rb元素分布规律的分析,显示矿体具有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矿化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矿化和围岩蚀变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与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J3δομ)有关。成矿期间与矿化热液活动有关的蚀变主要有:①早期钾硅酸盐化;②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硅化);③黄铁绢英岩化;④青磐岩化。成矿期形成的脉体类型主要有早期石英-红柱石-硫化物脉、红柱石-黑云母-硫化物脉、磁铁矿-黑云母-硫化物脉、富黄铜矿硫化物脉、黄铁矿脉和多金属矿脉。从矿体中心向外,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在矿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热液活动 元素地球化学 雄村斑岩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
下载PDF
安徽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成岩序列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世伟 周涛发 +5 位作者 袁峰 范裕 俞沧海 葛岭虹 石诚 池月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9-994,共16页
沙溪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典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盆地北外缘、郯庐断裂内,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确定对该矿床成因研究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集沙溪矿床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岩浆岩样品(... 沙溪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典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盆地北外缘、郯庐断裂内,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确定对该矿床成因研究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采集沙溪矿床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岩浆岩样品(粗斑闪长玢岩、黑云母石英闪长玢岩、中斑石英闪长玢岩、细斑石英闪长玢岩和闪长玢岩)和与黄铜矿密切共生的辉钼矿,分别利用Cameca、LA-ICP-MS U-Pb和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获得矿床内主要岩浆岩的成岩年龄(130.60±0.97Ma、129.30±1.00Ma、127.10±1.50Ma、129.46±0.97Ma和126.7±2.1Ma)以及成矿年龄(130.0±1.0Ma),并重新厘定了沙溪岩体从早到晚岩浆的侵位序列。通过区域对比,提出长江中下游存在两阶段斑岩型铜金矿化,沙溪矿床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阶段形成的斑岩型矿床,沙溪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既不同于庐枞盆地,也不同于断隆区第一阶段的斑岩矿床,而是受郯庐断裂和长江断裂动力学演化联合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年代 沙溪矿床 斑岩矿床 两阶段斑岩矿化
下载PDF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成矿时代精确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勇 刘云华 +3 位作者 董福辰 李中会 于建坤 马晓平 《黄金》 CAS 2012年第11期10-17,共8页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的一处特大型金矿床,围岩主要为三叠系古浪堤组粉砂质、泥质板岩,金矿体主要分布于闪长玢岩内部及其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石主要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氢氧同位素示踪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性质的流体,... 甘肃枣子沟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的一处特大型金矿床,围岩主要为三叠系古浪堤组粉砂质、泥质板岩,金矿体主要分布于闪长玢岩内部及其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石主要以细脉浸染状为主;氢氧同位素示踪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性质的流体,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矿床为与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床。通过对与成矿有关的2个闪长玢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试,分别获得(215.5±2.1)Ma和(216.6±2.4)Ma的年龄结果,该年龄代表了枣子沟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形成于印支末期秦岭造山带后碰撞伸展环境。研究表明,西秦岭造山带具有寻找印支末期后碰撞伸展环境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床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成矿时代 枣子沟矿床 西秦岭 甘肃
下载PDF
西秦岭李子园碎石子斑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云华 刘怀礼 +4 位作者 黄绍峰 高洪兴 张永强 李志国 郑绪忠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8,共7页
西秦岭李子园碎石子金矿床受闪长玢岩脉和断裂破碎带的双重控制,矿体上部主要产于闪长玢岩脉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体下部产于闪长玢岩脉内部;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为主要的金、银的载体矿物,矿石以细脉... 西秦岭李子园碎石子金矿床受闪长玢岩脉和断裂破碎带的双重控制,矿体上部主要产于闪长玢岩脉附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体下部产于闪长玢岩脉内部;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为主要的金、银的载体矿物,矿石以细脉—浸染状、细脉—网脉状构造为主,具有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类型特点。矿区与成矿有关的正长斑岩和闪长玢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13.9±0.7)Ma和(212.2±1.19)Ma,分别代表了正长斑岩与闪长玢岩的成岩年龄,矿化蚀变闪长玢岩中绢云母的K-Ar年龄为(206.82±1.63)Ma,代表了矿床的成矿年龄。研究后认为碎石子金矿床具有斑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为与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床,区域及矿区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碎石子矿床 李子园 西秦岭
下载PDF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赵省民 《内蒙古地质》 2000年第2期1-11,共11页
斑岩型铜 (金 )矿床大都在造山带构造环境内产出 ,其中许多矿床与消减板块边缘的深成岩浆活动或火山作用具密切的成因联系。具经济价值的斑岩型铜金矿床既可在岛弧环境中 ,也可在大陆边缘产出。尽管其成矿时代多集中在中新生代 ,但是古... 斑岩型铜 (金 )矿床大都在造山带构造环境内产出 ,其中许多矿床与消减板块边缘的深成岩浆活动或火山作用具密切的成因联系。具经济价值的斑岩型铜金矿床既可在岛弧环境中 ,也可在大陆边缘产出。尽管其成矿时代多集中在中新生代 ,但是古生代和前寒武纪斑岩型铜金矿床实例也偶见有报道。大量统计数据表明 :斑岩型铜金矿床是铜或金矿床最重要的工业类型之一 ,在北美科第勒拉造山带 ,斑岩型铜矿床约占各类铜矿总储量的80 % ,斑岩型金矿床约占各类金矿床总储量的 6 0 % ,此外 ,从斑岩型铜金矿床回收的银约占全部银产量的 30 %。斑岩型铜金矿床在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对近年来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简要总结 ,对斑岩型金属矿床的定义、产出环境、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找矿勘查 成矿机理 地质特征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I号矿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构造背景的约束 被引量:26
9
作者 郎兴海 陈毓川 +5 位作者 唐菊兴 李志军 黄勇 王成辉 陈渊 张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7-898,共12页
本文以雄村矿集区I号铜金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矿斑岩-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赋矿凝灰岩以及不含矿斑岩-角闪石英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三类岩石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与岛弧火山岩相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以雄村矿集区I号铜金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矿斑岩-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赋矿凝灰岩以及不含矿斑岩-角闪石英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三类岩石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与岛弧火山岩相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Mg#值介于38~78(平均44),高钾、富铝,TiO2含量较低,相对富集LREE、LILE,亏损HREE、HFS,缺少Eu异常。结合雄村矿区I号矿体的成岩成矿时代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I号矿体的成岩成矿事件应该发生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于拉萨地块之下而形成的岛弧环境,火山/侵入岩可能是俯冲带的新特提斯洋壳释放出的流体交代楔形地幔区的EMI型富集地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雄村 斑岩矿床 西藏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Ⅱ号矿体中辉钼矿Re-Os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0
作者 郎兴海 唐菊兴 +5 位作者 陈毓川 李志军 黄勇 王成辉 陈渊 张丽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61,共7页
西藏谢通门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雄村铜金矿集区由Ⅰ,Ⅱ,Ⅲ号3个铜金矿体组成。针对雄村铜金矿区Ⅱ号矿体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Ⅱ号矿体中7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范围非常一致,其变化范围为169.5Ma±2.6Ma~173.6Ma±2.5Ma,... 西藏谢通门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雄村铜金矿集区由Ⅰ,Ⅱ,Ⅲ号3个铜金矿体组成。针对雄村铜金矿区Ⅱ号矿体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Ⅱ号矿体中7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范围非常一致,其变化范围为169.5Ma±2.6Ma~173.6Ma±2.5Ma,结合等时线年龄[181Ma±19Ma(MSWD=4.6)]和平均模式年龄[172.6Ma±2.1Ma(MSWD=3.4)]认为最有可能的形成年龄应为172.6Ma±2.1Ma,该年龄代表雄村Ⅱ号矿体的成矿年龄,说明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属燕山早期的成矿作用。根据辉钼矿中Re的含量推测,雄村Ⅱ号矿体的成矿物质来源可能具有幔源的特点,其成矿时代与Ⅰ号矿体(161.5Ma±2.7Ma)相近,形成的构造背景亦与Ⅰ号矿体相似,即新特提斯洋俯冲阶段的岛弧环境。综合整个冈底斯带的成矿年龄可分为3个部分:161Ma~173Ma,40Ma~51Ma和12Ma~21Ma,分别对应于新特提斯洋俯冲阶段的成矿作用、印度-亚洲板块主碰撞汇聚阶段和后碰撞伸展阶段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年代学 斑岩矿床 雄村 西藏
下载PDF
西天山阿希型金成矿系列及其成因 被引量:20
11
作者 姜晓玮 王永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3-207,共5页
西天山吐拉苏断陷盆地中广泛发育有多种类型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根据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和产出地质环境等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即低硫浅成热液型金矿、斑岩型金矿和层控浅成热液改造型金矿。该3种类型的金矿是在相同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和... 西天山吐拉苏断陷盆地中广泛发育有多种类型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根据成矿特征、控矿因素和产出地质环境等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即低硫浅成热液型金矿、斑岩型金矿和层控浅成热液改造型金矿。该3种类型的金矿是在相同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和统一的流体场中形成的系列金矿组合———阿希型金成矿系列。次一级的流体场和具体的构造环境决定了具体金矿类型的产出;其成矿时间和产出部位均表现出相应的规律性:低硫浅成热液型金矿形成于早石炭世,产出于火山机构的边缘断裂中;斑岩型和层控热液改造型金矿形成于中晚石炭世,分别产出于酸性斑岩体内部及其边缘断裂裂隙系统中和大哈拉军山组第二岩性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浅成热液矿床 斑岩矿床 层控浅成热液改造矿床 成因 成矿规律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带铁格隆南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的勘查突破及区域找矿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兴国 冯道永 +5 位作者 粟登逵 王思德 侯俊富 印贤波 袁华山 江少卿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4-1327,共14页
在详细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班公湖西段的多龙矿集区还有较大的斑岩Cu-Au矿床成矿前景和资源潜力。通过2013年一年的勘查工作,率先在铁格隆南取得突破,获得的铜资源量达到超大型矿床规模,使其一跃... 在详细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班公湖西段的多龙矿集区还有较大的斑岩Cu-Au矿床成矿前景和资源潜力。通过2013年一年的勘查工作,率先在铁格隆南取得突破,获得的铜资源量达到超大型矿床规模,使其一跃为多龙矿集区规模最大斑岩铜(金)矿床,成为2013年全国重大勘查突破之一。该矿床位于多龙矿集区中部早白垩世美日切错组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与早白垩世以浅成相侵入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及其相伴产生的热液角砾岩有密切时空关系。矿体主要产于下中侏罗统色哇组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夹深灰色至深黑色粉砂质板岩和成矿斑岩体中。矿体呈隐伏穹隆状,延深巨大,铜矿化呈网脉状、细脉状和浸染状,热液蚀变发育、分带明显,以硅化强烈、绢云母化以及广泛叠加的高级泥化蚀变为显著特征。矿区剥蚀程度甚低,地表只局部出现褐铁矿化和粘土化,但未见铜矿化,向深部蚀变矿化逐渐增强,矿化延深达千米未封闭。铜矿化上部表现为以辉铜矿-蓝辉铜矿-硫砷铜矿为特征的Cu-S体系,向下转变以斑铜矿-黄铜矿为特征的为Cu-Fe-S体系,铜矿化伴生Au、Ag矿化,并呈正相关关系,与多龙矿集区内其他斑岩Cu-Au矿床相比贫金。该矿床的勘查突破,为矿业公司勘查选区提供了范例,对区域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矿床特征 热液蚀变 勘查突破 铁格隆南 班公湖带
下载PDF
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集区火山-岩浆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勇 唐菊兴 +1 位作者 张丽 郎兴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28-1538,共11页
通过对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集区内各期次火山—岩浆岩开展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合岩浆锆石U-Pb年龄,可将矿集区内火山—岩浆岩划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浆岩:包括富矿安山质凝灰岩、成矿早期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成矿期石... 通过对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集区内各期次火山—岩浆岩开展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合岩浆锆石U-Pb年龄,可将矿集区内火山—岩浆岩划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早—中侏罗世火山—岩浆岩:包括富矿安山质凝灰岩、成矿早期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成矿期石英闪长斑岩、含粗粒石英斑晶的石英闪长斑岩、以及穿插矿体的安山岩脉。第二组为始新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第一组火山—岩浆岩锆石Hf同位素具有高度亏损的Hf同位素组成以及年轻的单阶段模式年龄,初始εHf(t)值分别为+13.76^+17.50、+12.24^+18.79、+14.39^+17.64、+12.50^+16.26、+10.66^+15.44之间,高度亏损的铪同位素组成表明该组火山-岩浆岩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同时相对均一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该组火山-岩浆岩并未经历过壳源物质的混染,即该组火山岩浆岩形成于洋壳之中的岛弧环境,火山-岩浆岩可能受控于深部同一岩浆房。第二组始新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初始εHf(t)值介于+5.75^+9.42之间,与冈底斯南缘同期岩体εHf(t)组成类似,起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同位数 火山-岩浆岩 斑岩矿床 雄村 冈底斯 西藏
下载PDF
西天山吐拉苏盆地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成因探讨:来自同位素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1
14
作者 彭义伟 顾雪祥 +3 位作者 程文斌 邹存海 米登江 牛春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61-1378,共18页
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是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盆地浅成低温热液金矿集区中的重要金矿床之一,赋存于晚古生代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和花岗斑岩中。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不连续产出,受近NS向和NNW向断裂及其交汇部位控制。本文对赋矿安山岩进行了LA-... 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是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盆地浅成低温热液金矿集区中的重要金矿床之一,赋存于晚古生代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和花岗斑岩中。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不连续产出,受近NS向和NNW向断裂及其交汇部位控制。本文对赋矿安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367.1±3.2Ma,表明其喷发时代为晚泥盆世,代表了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俯冲消减背景下的岩浆产物。含金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矿石中热液黄铁矿的δ34S值介于0.6‰~4.7‰之间,铅同位素组成与赋矿岩浆岩相似,指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特征且以幔源为主,并很可能来自幔源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及其同时同源的花岗斑岩。另外,本文测得穿插矿体和赋矿安山岩的闪长细晶岩脉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15.2±3.5Ma,从而将塔吾尔别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限定在367~315Ma之间,推测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北天山洋向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俯冲消减的陆缘弧环境中。综合矿床地质特征、稳定同位素组成和成矿时代,认为塔吾尔别克金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向斑岩型矿床过渡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成矿时代 浅成低温热液 斑岩矿床 塔吾尔别克 新疆西天山
下载PDF
磁铁矿危机与铜金热液成矿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卫东 李贺 +2 位作者 凌明星 丁兴 李聪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5-901,884,共7页
磁铁矿结晶造成氧化性岩浆中的硫酸根被还原为硫酸氢根,进而将铜、金等元素以硫酸氢根络合物的形式萃取到流体相中,形成成矿热液,这一现象称之为磁铁矿危机。这一过程是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斑岩型矿... 磁铁矿结晶造成氧化性岩浆中的硫酸根被还原为硫酸氢根,进而将铜、金等元素以硫酸氢根络合物的形式萃取到流体相中,形成成矿热液,这一现象称之为磁铁矿危机。这一过程是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斑岩型矿床,由于成矿体系是处于封闭、半封闭环境,硫酸根的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热液中,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氢离子,使成矿热液的p H值降低,硫酸根氧化还原电位升高,在成矿的后期,往往出现镜铁矿蚀变,氧逸度达到磁铁矿-赤铁矿氧化还原缓冲线附近。对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硫酸根的还原主要发生在岩浆中,反应不释放氢离子,因此体系的氧逸度趋于下降且变化较小。岩体的成矿潜力主要受控于初始铜金含量,而铜金含量则主要受控于氧逸度和源区岩石的性质。年轻的俯冲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具有高初始铜金含量的氧化性岩浆,是形成斑岩型铜金矿床最重要的地质过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深部有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几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俯冲 氧逸度 磁铁矿 斑岩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下载PDF
黄岩海山链俯冲与吕宋岛斑岩铜金成矿 被引量:9
16
作者 詹美珍 孙卫东 +1 位作者 凌明星 李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01-2114,共14页
菲律宾吕宋岛上约5Ma以来的斑岩铜金矿床主要集中在北部的Baguio和Mankayan地区,它们在时空上与黄岩海山链密切相关。1907~2013年间的地震数据表明,在吕宋岛中部(16°N)附近存在地震稀疏带。吕宋岛上的斑岩铜金矿床分布在该地震... 菲律宾吕宋岛上约5Ma以来的斑岩铜金矿床主要集中在北部的Baguio和Mankayan地区,它们在时空上与黄岩海山链密切相关。1907~2013年间的地震数据表明,在吕宋岛中部(16°N)附近存在地震稀疏带。吕宋岛上的斑岩铜金矿床分布在该地震稀疏带的两侧。收集到的相应时期埃达克岩的Sr/Y-(La/Yb)N、Sr/Y-Y和La/Yb-Yb图解表明,这些埃达克岩几乎都是洋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与吕宋岛北部侵入型埃达克岩相比,位于16°N附近的埃达克岩具有更高的Sr含量,这可能与南海古扩张脊俯冲撕裂形成的板片窗有关。斜长石是辉长岩的主要矿物之一,因此,撕裂的洋壳边缘的辉长岩层部分熔融,形成具有更高Sr含量的埃达克质岩浆。而位于吕宋岛南部Bataan弧中的埃达克质火山岩,可能是在南海古扩张脊俯冲之前形成的。根据已发表的斑岩铜金矿床数据,Mankayan地区的成矿年龄在约3.5~1.4Ma,Baguio地区的成矿年龄在约3.1~0.5Ma之间,有从北向南变年轻的趋势,这与黄岩海山链沿马尼拉海沟向南迁移一致。此外,吕宋岛北部Mt.Cagua到Baguio之间存在一个延伸了220km的第四纪火山活动的空隙,该区域大部分火山已经在中新世停止活动。这可能是黄岩海山链的俯冲使得俯冲倾角逐渐变缓、挤压加强而导致的。同时期的斑岩铜矿床正好分布在这一火山空隙中,是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山链俯冲 板片窗 斑岩矿床 埃达克岩 富铌玄武岩 菲律宾吕宋岛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南缘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厘定及其锆石U-Pb和黑云母Ar-Ar年龄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邹银桥 黄文婷 +3 位作者 梁华英 伍静 林书平 王秀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53-2062,共10页
雄村特大型斑岩铜金矿床主要以细脉浸染状产于强烈蚀变岩石中,赋矿岩石原岩成因类型存在争议。本文对多个赋矿蚀变岩石作了系统光薄片显微鉴定,在多个蚀变较弱的矿化样品中发现赋矿岩石具斑状结构,其基质主要为钾长石,斑晶主要为斜长石... 雄村特大型斑岩铜金矿床主要以细脉浸染状产于强烈蚀变岩石中,赋矿岩石原岩成因类型存在争议。本文对多个赋矿蚀变岩石作了系统光薄片显微鉴定,在多个蚀变较弱的矿化样品中发现赋矿岩石具斑状结构,其基质主要为钾长石,斑晶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及少量石英,显示石英正长斑岩及二长斑岩(少量)矿物组成特征。结合前人工作,可以认为雄村铜金矿床赋矿岩石为正长斑岩、火山岩及少量二长斑岩。正长斑岩发育斑岩铜金矿床成矿早期常见的钾硅化蚀变及磁铁矿化蚀变,锆石具高的Ce4+/Ce3+比值(334~3084,平均值为1169),显示高氧逸度岩浆特征,和世界斑岩铜金矿床成矿岩体一致;这表明石英正长斑岩为雄村铜金矿床成矿岩体。石英正长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73.7±2.1Ma(MSWD=0.23),石英正长斑岩钾化阶段形成的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48.3±0.9Ma(MSWD=1.58),远小于锆石U-Pb年龄却与矿区东北部始新世花岗岩基的年龄一致,显示Ar-Ar年龄受后期地质事件影响而发生重置。通过上述研究,可以认为雄村铜金矿床为与石英正长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床,形成时代约173Ma,和新特提斯洋洋壳向北俯冲诱发的岩浆事件有关,矿区内云母受后期地质事件影响重置,不能记录其形成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村 锆石U-Pb年龄 斑岩矿床 新特提斯 冈底斯南缘
下载PDF
沙溪-菖蒲山地区斑岩型铜(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成矿背景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晓勇 杨学明 +1 位作者 孙立广 王奎仁 《安徽地质》 1998年第4期11-15,共5页
通过对安徽沙溪-菖蒲山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从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大地构造背景等角度论述了沙溪、菖蒲山斑岩型铜(金)成矿区成矿潜力和形成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远景。
关键词 斑岩()矿床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沙溪-菖蒲山地区
下载PDF
塞尔维亚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小深 刘文元 +7 位作者 单思齐 陈娟 张安顺 谢桂青 林新仁 饶东平 王虎 林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88,共19页
特提斯成矿带是全球三大成矿带之一,阿普塞尼(Apuseni)-巴纳特(Banat)-蒂莫克(Timok)-斯雷德诺戈里斯基(Srednogorie)岩浆成矿带(ABTS多金属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带西缘,由阿普塞尼–巴纳特铁铜铅锌矿集区、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和斯雷德... 特提斯成矿带是全球三大成矿带之一,阿普塞尼(Apuseni)-巴纳特(Banat)-蒂莫克(Timok)-斯雷德诺戈里斯基(Srednogorie)岩浆成矿带(ABTS多金属成矿带)位于特提斯成矿带西缘,由阿普塞尼–巴纳特铁铜铅锌矿集区、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和斯雷德诺戈里斯基铜金矿集区组成,成矿作用主要与晚白垩世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塞尔维亚蒂莫克铜金矿集区作为ABTS多金属成矿带经济意义巨大的矿集区之一,总结该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及其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矿集区成矿规律与动力学背景。蒂莫克铜金矿集区典型矿床形成时代集中在88~78 Ma之间,成矿作用历时10 Ma左右,矿集区内成矿作用时代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年轻的趋势。矿集区中典型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如马伊丹佩克矿床、克里韦利矿床和瓦利亚斯特尔茨矿床)和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如博尔矿床和丘卡卢佩吉矿床),这些矿床以铜金矿化为主。矿床类型、矿化特征及矿体埋深存在的差异可能与区域上新生代右旋构造在矿集区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及成矿后不均匀剥蚀有关。根据矿集区典型矿床的矿化类型及矿体埋深海拔标高的变化趋势,认为矿集区北部—西北部和丘卡卢佩吉矿床东南部仍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成矿带 塞尔维亚 蒂莫克矿集区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斑岩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原位LA-ICP MS分析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建锋 徐晓春 +1 位作者 肖秋香 王萍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11-1012,共2页
冬瓜山矿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铜陵矿集区狮子山矿田中的一个大型层控夕卡岩型–斑岩型铜金矿床,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为矿床中的主要金属硫化物。该矿床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典型的地质特征而倍受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对于... 冬瓜山矿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铜陵矿集区狮子山矿田中的一个大型层控夕卡岩型–斑岩型铜金矿床,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为矿床中的主要金属硫化物。该矿床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典型的地质特征而倍受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对于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状黄铁矿 微量元素 冬瓜山 矿床黄铁矿 磁黄铁矿 斑岩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成因机制 狮子山矿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