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马克思致拉萨尔信中的“席勒式”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谢兴伟
佟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8-71,共4页
马克思在致信拉萨尔评述其剧作《济金根》时提出了"席勒式"问题,认为拉萨尔"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从马克思信件的具体语境来看,这一批评是针对拉萨尔剧作的批评,而不是针对席勒...
马克思在致信拉萨尔评述其剧作《济金根》时提出了"席勒式"问题,认为拉萨尔"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从马克思信件的具体语境来看,这一批评是针对拉萨尔剧作的批评,而不是针对席勒的批评。要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批评,还要注意马克思在批评背后所坚持的政治的历史的原则,而拉萨尔在针对马克思的批评进行辩护时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本意。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拉萨尔的剧本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这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同程度地给予了肯定,恩格斯也指出了"席勒式"与"莎士比亚化"的融合是未来戏剧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式
《济金根》
斐迪南
·
拉萨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金根论战”与托马斯·闵采尔的关系
2
作者
徐振
敬晓庆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80-290,15,共1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斐迪南·拉萨尔围绕着《济金根》的论战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双方政治理念的一次交锋。拉萨尔在剧本中将济金根塑造成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望的却是通过戏剧来表现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伟大和真正...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斐迪南·拉萨尔围绕着《济金根》的论战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双方政治理念的一次交锋。拉萨尔在剧本中将济金根塑造成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望的却是通过戏剧来表现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伟大和真正的革命领袖托马斯·闵采尔,恩格斯看到了闵采尔的政治理论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他的政治纲领已经接近共产主义。故此双方争论的焦点隐含着谁才是真正的革命领袖。《济金根》所构想的悲剧性冲突影射1848年的革命运动。拉萨尔通过《济金根》传达'革命冲突'具有重复性和必然性,1848年的革命不过是重复了《济金根》中的冲突,故此其失败也是必然的。恩格斯批评了拉萨尔的悲剧观,在不否认济金根和胡登的目的是解放农民的假设前提下,提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的悲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斐迪南
·
拉萨尔
弗兰茨·冯·济金根
托马斯·闵采尔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现代悲剧”的提出及其美学价值——重读马克思、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
被引量:
3
3
作者
何信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8-165,共8页
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现代悲剧的核心观点,集中体现在二人1859年分别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两封信中。在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敏锐地发觉欧洲1848年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与现代内涵——这次革命首次与反对资产阶级的“中心点...
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现代悲剧的核心观点,集中体现在二人1859年分别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两封信中。在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敏锐地发觉欧洲1848年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与现代内涵——这次革命首次与反对资产阶级的“中心点”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他们将悲剧创作与现实革命之间紧密联系起来,正式提出现代悲剧的理论范畴。在美学史上,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突破和革新西方传统悲剧观念、打破资产阶级戏剧文学的束缚,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理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悲剧批评
现代悲剧
《致
斐迪南
·
拉萨尔
》
《弗兰茨·冯·济金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较批评的典范——重读《致斐迪南·拉萨尔》
4
作者
傅义忠
《郴州师专学报》
1994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所运用的多视觉、多层次的比较批评法,认为这封信是比较批评的典范。
关键词
《致
斐迪南
·
拉萨尔
》
审美观点
文学评论
比较批评
马克思
恩格斯
《弗朗茨·冯·济金根》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马克思致拉萨尔信中的“席勒式”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谢兴伟
佟琳
机构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8-71,共4页
基金
201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克服异化
返回自由--席勒与马克思的运思路径探究"(W2013253)
文摘
马克思在致信拉萨尔评述其剧作《济金根》时提出了"席勒式"问题,认为拉萨尔"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从马克思信件的具体语境来看,这一批评是针对拉萨尔剧作的批评,而不是针对席勒的批评。要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批评,还要注意马克思在批评背后所坚持的政治的历史的原则,而拉萨尔在针对马克思的批评进行辩护时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本意。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拉萨尔的剧本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这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同程度地给予了肯定,恩格斯也指出了"席勒式"与"莎士比亚化"的融合是未来戏剧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席勒式
《济金根》
斐迪南
·
拉萨尔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金根论战”与托马斯·闵采尔的关系
2
作者
徐振
敬晓庆
机构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80-290,15,共12页
文摘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斐迪南·拉萨尔围绕着《济金根》的论战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双方政治理念的一次交锋。拉萨尔在剧本中将济金根塑造成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望的却是通过戏剧来表现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的伟大和真正的革命领袖托马斯·闵采尔,恩格斯看到了闵采尔的政治理论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他的政治纲领已经接近共产主义。故此双方争论的焦点隐含着谁才是真正的革命领袖。《济金根》所构想的悲剧性冲突影射1848年的革命运动。拉萨尔通过《济金根》传达'革命冲突'具有重复性和必然性,1848年的革命不过是重复了《济金根》中的冲突,故此其失败也是必然的。恩格斯批评了拉萨尔的悲剧观,在不否认济金根和胡登的目的是解放农民的假设前提下,提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的悲剧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斐迪南
·
拉萨尔
弗兰茨·冯·济金根
托马斯·闵采尔
Keywords
Marxism
Ferdinand Lassalle
Franz von Sickingen
Thomas Münzer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克思主义“现代悲剧”的提出及其美学价值——重读马克思、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
被引量:
3
3
作者
何信玉
机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8-16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文化创意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研究”(19ZWC139)。
文摘
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现代悲剧的核心观点,集中体现在二人1859年分别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两封信中。在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敏锐地发觉欧洲1848年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与现代内涵——这次革命首次与反对资产阶级的“中心点”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他们将悲剧创作与现实革命之间紧密联系起来,正式提出现代悲剧的理论范畴。在美学史上,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突破和革新西方传统悲剧观念、打破资产阶级戏剧文学的束缚,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理论影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悲剧批评
现代悲剧
《致
斐迪南
·
拉萨尔
》
《弗兰茨·冯·济金根》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B83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较批评的典范——重读《致斐迪南·拉萨尔》
4
作者
傅义忠
出处
《郴州师专学报》
1994年第1期50-54,共5页
文摘
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所运用的多视觉、多层次的比较批评法,认为这封信是比较批评的典范。
关键词
《致
斐迪南
·
拉萨尔
》
审美观点
文学评论
比较批评
马克思
恩格斯
《弗朗茨·冯·济金根》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马克思致拉萨尔信中的“席勒式”问题
谢兴伟
佟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济金根论战”与托马斯·闵采尔的关系
徐振
敬晓庆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7
0
原文传递
3
马克思主义“现代悲剧”的提出及其美学价值——重读马克思、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
何信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比较批评的典范——重读《致斐迪南·拉萨尔》
傅义忠
《郴州师专学报》
1994
0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