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711
篇文章
<
1
2
…
1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
被引量:
138
1
作者
习近平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共5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中央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倡导马克思主义文风方面负...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中央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倡导马克思主义文风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到中央党校来学习的同志,大都是党的中高级干部,有些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骨干,讲话、写文章、参与文件起草,工作中都会遇到文风问题。因此,今天我就改进文风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风
马克思主义
思想理论战线
中央党校
领导机关
高级干部
文件起草
学习
原文传递
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9
2
作者
葛晓音
《中国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191-208,共18页
本文从初、盛唐的每一文学阶段和每一文学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家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中,具体剖析初、盛唐诗歌革新承前启后、不断吸收和扬弃、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全过程,从而总结了唐诗在内容和艺术的双重革新中的重要经验,并提出了初、盛唐诗...
本文从初、盛唐的每一文学阶段和每一文学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家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中,具体剖析初、盛唐诗歌革新承前启后、不断吸收和扬弃、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全过程,从而总结了唐诗在内容和艺术的双重革新中的重要经验,并提出了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是:恢复建安时代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突破美刺讽谕的传统风雅观念,逐步解决理论和创作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内容和艺术的复变关系,用健康的审美标准批判地继承齐梁诗的艺术成就,使盛唐诗形成理想主义的倾向和乐观昂扬的基调,达到融汉魏风骨于南朝文采的完美境界。这些探讨,使原来失之笼统的分析从理论上深入了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革新
基本特征
盛唐诗歌
陈子昂
人生理想
张九龄
正确处理
艺术成就
文风
中国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明清人对“诗史”观念的检讨
被引量:
13
3
作者
孙之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65,共7页
“诗史”是唐宋人敬献给杜甫最崇高的诗歌桂冠 ,也是诗歌史上一种重要的诗学观念。但是在明代 ,“诗史”说受到了质疑。明代人从辨体入手 ,对“诗史”说能否成立表示怀疑。由于“诗史”说与杜诗互为表里的关系 ,推翻“诗史”说 ,必须对...
“诗史”是唐宋人敬献给杜甫最崇高的诗歌桂冠 ,也是诗歌史上一种重要的诗学观念。但是在明代 ,“诗史”说受到了质疑。明代人从辨体入手 ,对“诗史”说能否成立表示怀疑。由于“诗史”说与杜诗互为表里的关系 ,推翻“诗史”说 ,必须对杜诗进行重新审视。杨慎认为 ,杜诗的议论与《诗经》“意在言外”的诗学审美相悖 ,何景明不满意于杜甫叙事诗“博涉世故” ,“调失流转” ,“兼《雅》《颂》而风人之意或缺” ;王廷相批评杜甫及唐代的其他叙事诗“漫敷繁叙 ,填委事实 ,言多趁贴 ,情出附辏”。明清之际“诗史”说再一次成为检讨的对象 ,钱谦益、黄宗羲、吴伟业等人继承、发展了“诗史”说 ,并影响了清中期的“吴伟业热”和晚清近代模拟“梅村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诗史”
诗学观念
杜甫
叙事诗
学风
文风
吴伟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语境对修辞的制约
被引量:
12
4
作者
李丽生
马艳
《山东外语教学》
1998年第4期18-23,共6页
修辞学主要研究人们使用语言的状况,指导人们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语言表达的各种方式、手段的形成要依赖言语环境,而衡量使用语言的修辞效果,对语体、修辞方法、风格和文风等修辞领域的研究,都要以分析使...
修辞学主要研究人们使用语言的状况,指导人们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语言表达的各种方式、手段的形成要依赖言语环境,而衡量使用语言的修辞效果,对语体、修辞方法、风格和文风等修辞领域的研究,都要以分析使用语言的环境为基础。我国国内对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效果
用语
语言表达
语境
修辞学
语体
社会交际
文风
生动
言语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派、文选与讲学——姚鼐的为人与为文
被引量:
15
5
作者
陈平原
《学术界》
2003年第5期230-242,共13页
关键词
姚鼐
桐城派
文风
人格修养
创新
《古文辞类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搅蛮缠的比较——驳王德威《从“头”谈起》
被引量:
17
6
作者
王彬彬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2,共6页
近十年来,海外华人学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的别样的学术形态和批评模式,无疑给人们带来一些新鲜的信息。但是,他们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偏见与傲慢、随意和任性,不仅被有意或无意地遮蔽了,而且,还被当作有效的...
近十年来,海外华人学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的别样的学术形态和批评模式,无疑给人们带来一些新鲜的信息。但是,他们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偏见与傲慢、随意和任性,不仅被有意或无意地遮蔽了,而且,还被当作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受到许多年轻学人的效法和模仿。针对这一现象,王彬彬此文以王德威为个案,浅扫深埋,高下在心,风清骨峻,斐然成章,不仅显示了他一贯的尖锐、劲健的文风,而且还表现出言之成理的严肃、成熟的学术态度。肖鹰的文章在全面考察阎连科创作状况的基础上,独到、深入地剖析了《受活》的问题,揭示了阎连科小说创作存在的“深刻危机”:偏激的疾病伦理,情节与人物的空洞和简陋,概念化对小说的极度钳制。在此基础上,肖鹰进一步分析并回答了21世纪“文学如何面对现实”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认为新世纪的文学如果不想沦为“物化时代的纯粹实物”,就必须克服对人生世界冷漠无情的机械处理,建构一个充满意义的有情而美丽的世界。在暖风熏人、一团和气的批评界,这种冷静而勇敢的批评,令人感动和欣悦。为个人的思想和激情提供飞翔的空间,为尖锐的质疑和坦率的批评添培生长的沃土,从来就是《南方文坛》“个人锋芒”栏目的宗旨。尽管作者的观点与杂志无关,但我们相信《南方文坛》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德威
王彬彬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严肃
批评模式
遮蔽
偏见
学术形态
文风
任性
原文传递
再谈学术规范与文德文风
被引量:
17
7
作者
杨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30,共12页
继 1 1年前对学术文论写作规范问题的讨论 ,作者在本文中再次指出中国大陆学界特别是音乐学界在学术规范与文德文风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病并进行讨论 ,呼吁学界正视这些问题、加强学术自律、开展学术批评、健全学术体制和出版审稿制度...
继 1 1年前对学术文论写作规范问题的讨论 ,作者在本文中再次指出中国大陆学界特别是音乐学界在学术规范与文德文风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病并进行讨论 ,呼吁学界正视这些问题、加强学术自律、开展学术批评、健全学术体制和出版审稿制度、制定并遵循统一的学术规范、重视学生的有关训练 ,以达到治理积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规范
学术批评
论文写作
文风
音乐论文
原文传递
奎章阁文人与元代文坛
被引量:
16
8
作者
邱江宁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41,共11页
本文所做的,是元代文学史的一段补阙工作,主要阐述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奎章阁文人与元代文坛重要人物的深密关系。二是奎章阁文风对于元代文坛的贡献。三是奎章阁文风对于元代中晚叶的文坛格局以及明初文风的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奎章阁
元代
文坛
文人
文学史
文风
明初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
被引量:
16
9
作者
王运熙
《学术月刊》
1963年第2期46-50,共5页
推祟风骨是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风骨?近年来发表的涉及这个问题的论文颇不少,经过讨论,意见在逐步深入,但大家的看法还不一致。除“风骨篇”外,《文心雕龙》书中其他篇章运用“风”、“骨”这两个名词的地方颇多,它们的...
推祟风骨是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风骨?近年来发表的涉及这个问题的论文颇不少,经过讨论,意见在逐步深入,但大家的看法还不一致。除“风骨篇”外,《文心雕龙》书中其他篇章运用“风”、“骨”这两个名词的地方颇多,它们的含义和“风骨篇”并不完全相同。我们探讨刘勰所谓“风骨”的含义,应该以“风骨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但另一方面,推崇风骨既是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但在“风骨篇”中获得集中的表述,而且贯穿在全书中,因此有必要把有关论述作为辅佐来进行探讨,但在引用这类材料时又必须小心谨慎,实事求是,避免主观武断,牵强附会。底下试本着这种认识来谈谈对刘勰风骨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风骨论
思想内容
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
重要内容
主要依据
刘勰
质素
文风
原文传递
北宋诗文革新的曲折历程
被引量:
16
10
作者
葛晓音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1-120,共20页
北宋诗文革新是唐宋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但目前对这一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及其背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作者根据大量原始材料,试图从探索此时期文风的几次变化入手,弄清其曲折历程。作者认为这场运动可分为反对...
北宋诗文革新是唐宋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但目前对这一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及其背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作者根据大量原始材料,试图从探索此时期文风的几次变化入手,弄清其曲折历程。作者认为这场运动可分为反对五代体、西崑体和太学体三个阶段。柳开同王禹偁,石介、孙复同尹洙、欧阳修在不同阶段中代表了不同派别。而高言空文、以道求名同务实致用、切于世务两种复古宗旨的分歧,以雅颂为上同风骚为本两种风雅观的分歧,始终贯穿在各个阶段之中,重道与重文的不同倾向可以从中找到根源。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论证,画出了这一场运动在政治、道学、文学等各种矛盾的纵横交错中向前发展的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诗文革新
曲折历程
范仲淹
石介
文风
柳开
雅颂
北宋前期
韩愈
原文传递
《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及与清谈之关系
被引量:
11
11
作者
张海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36,共12页
一 清人刘熙载论文风之变,谓:“文章蹊径好尚,自《庄》、《列》出而一变,佛书入中国又一变.《世说新语》成书又一变。此诸书,人鲜不读,读鲜不嗜,往往与之俱化。”(《艺概·文概》)虽然没有具体描述《世说新语》的文风特...
一 清人刘熙载论文风之变,谓:“文章蹊径好尚,自《庄》、《列》出而一变,佛书入中国又一变.《世说新语》成书又一变。此诸书,人鲜不读,读鲜不嗜,往往与之俱化。”(《艺概·文概》)虽然没有具体描述《世说新语》的文风特征,但将其与《庄子》、《列子》及佛经并列,这实际上已暗示了《世说新语》的特征与传统文章不同,它别有一种特殊魅力。同时,此种特征又不同于《庄》、《列》、佛书,否刚不得谓夕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文体特征
清谈
《庄子》
《列子》
《庄》
刘熙载
文风
原文传递
明初诗文的走向
被引量:
6
12
作者
饶龙隼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4-51,共8页
元末战乱阻隔 ,形成东南文人呈地域群落分布的格局 ,主要有吴中、浙中、江右、岭南、闽中等五个文人群落。总体上看 ,除了江右文学 ,其他地域的文学均表现出绮弱哀怨、纤细清浅的特色。明主定鼎南京 ,各地域的文人来附 ,呈现了一种群落...
元末战乱阻隔 ,形成东南文人呈地域群落分布的格局 ,主要有吴中、浙中、江右、岭南、闽中等五个文人群落。总体上看 ,除了江右文学 ,其他地域的文学均表现出绮弱哀怨、纤细清浅的特色。明主定鼎南京 ,各地域的文人来附 ,呈现了一种群落归附的现象。朱元璋推行一系列政策 ,并亲自创制诗文 ,评古论今 ,力图革除元末文风的遗弊。最初 ,明廷对来附的文人还示以恩宠 ,随后则进行打击排抑 ,各地域的文学从此中蹶。惟江右文人如刘崧等 ,以其纯厚廉慎的素质 ,深得朱元璋的喜爱 ,在政治上表现出强有力的后劲 ,加上其典正和平的文学特质契合了明初盛国气象的需要 ,后继数帝亦对江右文人恩宠有加。君臣相契相得 ,推波助澜 ,使典正和平的文风代表了这个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阁文学
明朝初年
文学思想
江右文人
江右文学
文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北文风之融合和唐代《文选》学之兴盛
被引量:
10
13
作者
曹道衡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24,共9页
关键词
《文选》学
唐代
兴盛
文风
《文选集注》
研究著作
经籍志
萧统
原文传递
李贽与“侠”略论
被引量:
11
14
作者
何宗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41,共9页
李贽首先是一位“好汉”,他尚侠,主张作侠而不作圣,有强烈的英雄豪杰心理期待和信仰崇拜,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思想胆力无与伦比。把李贽定性为具有侠义肝胆的“好汉思想家”或“思想之侠”更为确切,也更便于还原李贽作为“异端”、“另...
李贽首先是一位“好汉”,他尚侠,主张作侠而不作圣,有强烈的英雄豪杰心理期待和信仰崇拜,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思想胆力无与伦比。把李贽定性为具有侠义肝胆的“好汉思想家”或“思想之侠”更为确切,也更便于还原李贽作为“异端”、“另类”的本真面目———作为思想家与侠士融为一体的产物,侠之骨、侠之气和侠之精神对其思想个性有重要的支配作用。李贽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对侠文学进行集中关注、倾心阅读并系统评论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侠”对其文风及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思想之侠
狂禅派
文风
文学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安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
11
15
作者
杨洪
赵喜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67,53,共4页
延安整风运动既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延安整风运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历史地位,它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
延安整风运动既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延安整风运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历史地位,它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的进程。其中优良进取的学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团结和谐的党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科学生动的文风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助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整风
学风
党风
文风
原文传递
关于《数学教育学报》文风的建议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张奠宙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4期98-99,共2页
《数学教育学报》是中国数学教育最高学术水准刊物,因此,《学报》应在文风上做出榜样.为此,应做到:论文应以创新为第一要旨;研究性论文必须符合国际上通用的学术规范;上通数学,下达课堂;把“一般文章”和“研究论文”严格区别开来;把写...
《数学教育学报》是中国数学教育最高学术水准刊物,因此,《学报》应在文风上做出榜样.为此,应做到:论文应以创新为第一要旨;研究性论文必须符合国际上通用的学术规范;上通数学,下达课堂;把“一般文章”和“研究论文”严格区别开来;把写研究论文和写著作区别开来;注意引用文献;文章不需要用客气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学报》
研究性论文
学术规范
文献
文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朝文风的悲凉感与佛教
被引量:
4
17
作者
蒋述卓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4-9,共6页
北朝文风除了质朴这一特征外,还有悲凉的一面。所谓悲凉,是指在悲伤感叹之中有壮健刚硬的成分,即悲壮苍凉。钟嵘谓曹操的诗“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也说曹操的诗“跌宕悲凉”(《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此处的悲凉大...
北朝文风除了质朴这一特征外,还有悲凉的一面。所谓悲凉,是指在悲伤感叹之中有壮健刚硬的成分,即悲壮苍凉。钟嵘谓曹操的诗“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也说曹操的诗“跌宕悲凉”(《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此处的悲凉大约可看作是刘勰论建安文学的注脚。刘勰说建安文学是“雅好慷慨”,“梗概而多气”(《文心雕龙·时序》),在很大程度上悲凉就含有悲壮刚健的成分。北朝文风的悲凉感自然与建安文风有区别,如果从区域上看,建安文风所包括的范围最多指中原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文风
建安文学
《诗品》
文心雕龙
汉族
曹魏
曹操
梗概
《采菽堂古诗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末六朝文的流播与文风丕变
被引量:
11
18
作者
郭英德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在明代文坛上,秦汉文和唐宋文成为散文复古思潮的两大文学资源,而六朝文则作为一股潜流,一直混杂在复古思潮之中。但是到天启、崇祯年间,各种总集和别集的编纂、评点、刊刻,为六朝文的流播提供了可能性;而有助举业的认可和实效,更为六...
在明代文坛上,秦汉文和唐宋文成为散文复古思潮的两大文学资源,而六朝文则作为一股潜流,一直混杂在复古思潮之中。但是到天启、崇祯年间,各种总集和别集的编纂、评点、刊刻,为六朝文的流播提供了可能性;而有助举业的认可和实效,更为六朝文的流播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于是,六朝文在与秦汉文和唐宋文之间相互角逐与交融的胶着状态中广为流播,以其独特的审美风貌和创作实绩,形成一种重要的文学范式,推动明末文风的丕变,进而参与清初文学风尚的重新建构。这一文学史发展的动态景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审视传统文学资源在现实文化语境中展示其价值、地位、影响和变异的生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文
秦汉文
唐宋文
文风
复古思潮
原文传递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
被引量:
10
19
作者
张兴武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94,共8页
"太学体"问题是北宋文学史研究中久讼未决的疑案。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看法是:"太学体"是从庆历四年创建太学后,到嘉祜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时的十四五年间流行于太学的一种内容迂阔矫激、文辞僻涩怪诞的古文。它的产...
"太学体"问题是北宋文学史研究中久讼未决的疑案。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看法是:"太学体"是从庆历四年创建太学后,到嘉祜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时的十四五年间流行于太学的一种内容迂阔矫激、文辞僻涩怪诞的古文。它的产生既是石介、孙复、胡瑗等人在太学期间"复古"过当的必然结果,更与范仲淹的复古思想及"庆历新政"本身的局限密切相关。本文则认为:"太学体"并非"古文",而是一种流行于学校与科场之间的应试文风,其文体范围包括"赋"、"策"和"论"。从景祜"变体"到庆历"太学新体",再到嘉祐"太学体",名称的变化正昭示着该文风由孕育成熟到蔓延成风的内在轨迹。"太学体"文风的诸多弊端虽然体现在科场答卷之中,但其根源实在国子监及太学诸讲官偏离常轨的教学内容及训育方式。与此同时,国子监生员在科举考试中能够享受到的诸多特权,也对"太学体"文风的持久蔓延产生了影响。"太学体"文章的艺术表征,乃是"庆历之学"的学风特点在文章写作中的必然反映;石介以"庆历新政"为背景创作的《庆历圣德颂》,集中体现了议论怪诞、语言僻涩的文风特点,是一篇"太学体"的范文。作为科场文风,"太学体"根本无法与尹洙、欧阳修、苏舜钦等主导的"古文"创作以及被后世称为"西良余绪"的骈体文相提并论,更不可能成为欧阳修诗文革新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学
文风
北宋
庆历新政
复古思想
文章写作
文学史研究
欧阳修
原文传递
明代江西文人与台阁文学
被引量:
5
20
作者
魏崇新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从地域角度考察了明代江西文人与台阁文学之间的关系,指出台阁体的主要成员为江西文人,而江西科举之盛、阁臣翰林之多是产生此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台阁文学的创作及文风的形成得力于秉承江西乡邦文学传统的江西文人的努力,景泰年间...
本文从地域角度考察了明代江西文人与台阁文学之间的关系,指出台阁体的主要成员为江西文人,而江西科举之盛、阁臣翰林之多是产生此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台阁文学的创作及文风的形成得力于秉承江西乡邦文学传统的江西文人的努力,景泰年间问世的《皇明江西诗选》则是江西台阁文学创作的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江西
文人
台阁文学
科举制度
《皇明江西诗选》
文学创作
文风
原文传递
题名
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
被引量:
138
1
作者
习近平
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共5页
文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中央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倡导马克思主义文风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到中央党校来学习的同志,大都是党的中高级干部,有些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骨干,讲话、写文章、参与文件起草,工作中都会遇到文风问题。因此,今天我就改进文风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
文风
马克思主义
思想理论战线
中央党校
领导机关
高级干部
文件起草
学习
分类号
D26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9
2
作者
葛晓音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191-208,共18页
文摘
本文从初、盛唐的每一文学阶段和每一文学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家的创作理论和实践中,具体剖析初、盛唐诗歌革新承前启后、不断吸收和扬弃、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全过程,从而总结了唐诗在内容和艺术的双重革新中的重要经验,并提出了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是:恢复建安时代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突破美刺讽谕的传统风雅观念,逐步解决理论和创作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内容和艺术的复变关系,用健康的审美标准批判地继承齐梁诗的艺术成就,使盛唐诗形成理想主义的倾向和乐观昂扬的基调,达到融汉魏风骨于南朝文采的完美境界。这些探讨,使原来失之笼统的分析从理论上深入了一步。
关键词
诗歌革新
基本特征
盛唐诗歌
陈子昂
人生理想
张九龄
正确处理
艺术成就
文风
中国社会科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清人对“诗史”观念的检讨
被引量:
13
3
作者
孙之梅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65,共7页
文摘
“诗史”是唐宋人敬献给杜甫最崇高的诗歌桂冠 ,也是诗歌史上一种重要的诗学观念。但是在明代 ,“诗史”说受到了质疑。明代人从辨体入手 ,对“诗史”说能否成立表示怀疑。由于“诗史”说与杜诗互为表里的关系 ,推翻“诗史”说 ,必须对杜诗进行重新审视。杨慎认为 ,杜诗的议论与《诗经》“意在言外”的诗学审美相悖 ,何景明不满意于杜甫叙事诗“博涉世故” ,“调失流转” ,“兼《雅》《颂》而风人之意或缺” ;王廷相批评杜甫及唐代的其他叙事诗“漫敷繁叙 ,填委事实 ,言多趁贴 ,情出附辏”。明清之际“诗史”说再一次成为检讨的对象 ,钱谦益、黄宗羲、吴伟业等人继承、发展了“诗史”说 ,并影响了清中期的“吴伟业热”和晚清近代模拟“梅村体”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诗史”
诗学观念
杜甫
叙事诗
学风
文风
吴伟业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语境对修辞的制约
被引量:
12
4
作者
李丽生
马艳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1998年第4期18-23,共6页
文摘
修辞学主要研究人们使用语言的状况,指导人们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语言表达的各种方式、手段的形成要依赖言语环境,而衡量使用语言的修辞效果,对语体、修辞方法、风格和文风等修辞领域的研究,都要以分析使用语言的环境为基础。我国国内对英语...
关键词
修辞效果
用语
语言表达
语境
修辞学
语体
社会交际
文风
生动
言语环境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派、文选与讲学——姚鼐的为人与为文
被引量:
15
5
作者
陈平原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学术界》
2003年第5期230-242,共13页
关键词
姚鼐
桐城派
文风
人格修养
创新
《古文辞类纂》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搅蛮缠的比较——驳王德威《从“头”谈起》
被引量:
17
6
作者
王彬彬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2,共6页
文摘
近十年来,海外华人学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的别样的学术形态和批评模式,无疑给人们带来一些新鲜的信息。但是,他们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偏见与傲慢、随意和任性,不仅被有意或无意地遮蔽了,而且,还被当作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受到许多年轻学人的效法和模仿。针对这一现象,王彬彬此文以王德威为个案,浅扫深埋,高下在心,风清骨峻,斐然成章,不仅显示了他一贯的尖锐、劲健的文风,而且还表现出言之成理的严肃、成熟的学术态度。肖鹰的文章在全面考察阎连科创作状况的基础上,独到、深入地剖析了《受活》的问题,揭示了阎连科小说创作存在的“深刻危机”:偏激的疾病伦理,情节与人物的空洞和简陋,概念化对小说的极度钳制。在此基础上,肖鹰进一步分析并回答了21世纪“文学如何面对现实”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认为新世纪的文学如果不想沦为“物化时代的纯粹实物”,就必须克服对人生世界冷漠无情的机械处理,建构一个充满意义的有情而美丽的世界。在暖风熏人、一团和气的批评界,这种冷静而勇敢的批评,令人感动和欣悦。为个人的思想和激情提供飞翔的空间,为尖锐的质疑和坦率的批评添培生长的沃土,从来就是《南方文坛》“个人锋芒”栏目的宗旨。尽管作者的观点与杂志无关,但我们相信《南方文坛》将?
关键词
王德威
王彬彬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严肃
批评模式
遮蔽
偏见
学术形态
文风
任性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再谈学术规范与文德文风
被引量:
17
7
作者
杨沐
机构
澳大利亚北领地大学澳亚学院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30,共12页
文摘
继 1 1年前对学术文论写作规范问题的讨论 ,作者在本文中再次指出中国大陆学界特别是音乐学界在学术规范与文德文风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病并进行讨论 ,呼吁学界正视这些问题、加强学术自律、开展学术批评、健全学术体制和出版审稿制度、制定并遵循统一的学术规范、重视学生的有关训练 ,以达到治理积弊。
关键词
学术规范
学术批评
论文写作
文风
音乐论文
分类号
J6-53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奎章阁文人与元代文坛
被引量:
16
8
作者
邱江宁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41,共11页
文摘
本文所做的,是元代文学史的一段补阙工作,主要阐述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奎章阁文人与元代文坛重要人物的深密关系。二是奎章阁文风对于元代文坛的贡献。三是奎章阁文风对于元代中晚叶的文坛格局以及明初文风的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奎章阁
元代
文坛
文人
文学史
文风
明初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
被引量:
16
9
作者
王运熙
出处
《学术月刊》
1963年第2期46-50,共5页
文摘
推祟风骨是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什么是风骨?近年来发表的涉及这个问题的论文颇不少,经过讨论,意见在逐步深入,但大家的看法还不一致。除“风骨篇”外,《文心雕龙》书中其他篇章运用“风”、“骨”这两个名词的地方颇多,它们的含义和“风骨篇”并不完全相同。我们探讨刘勰所谓“风骨”的含义,应该以“风骨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但另一方面,推崇风骨既是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但在“风骨篇”中获得集中的表述,而且贯穿在全书中,因此有必要把有关论述作为辅佐来进行探讨,但在引用这类材料时又必须小心谨慎,实事求是,避免主观武断,牵强附会。底下试本着这种认识来谈谈对刘勰风骨论的理解。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风骨论
思想内容
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
重要内容
主要依据
刘勰
质素
文风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宋诗文革新的曲折历程
被引量:
16
10
作者
葛晓音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1-120,共20页
文摘
北宋诗文革新是唐宋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但目前对这一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及其背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作者根据大量原始材料,试图从探索此时期文风的几次变化入手,弄清其曲折历程。作者认为这场运动可分为反对五代体、西崑体和太学体三个阶段。柳开同王禹偁,石介、孙复同尹洙、欧阳修在不同阶段中代表了不同派别。而高言空文、以道求名同务实致用、切于世务两种复古宗旨的分歧,以雅颂为上同风骚为本两种风雅观的分歧,始终贯穿在各个阶段之中,重道与重文的不同倾向可以从中找到根源。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论证,画出了这一场运动在政治、道学、文学等各种矛盾的纵横交错中向前发展的曲线。
关键词
欧阳修
诗文革新
曲折历程
范仲淹
石介
文风
柳开
雅颂
北宋前期
韩愈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及与清谈之关系
被引量:
11
11
作者
张海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36,共12页
文摘
一 清人刘熙载论文风之变,谓:“文章蹊径好尚,自《庄》、《列》出而一变,佛书入中国又一变.《世说新语》成书又一变。此诸书,人鲜不读,读鲜不嗜,往往与之俱化。”(《艺概·文概》)虽然没有具体描述《世说新语》的文风特征,但将其与《庄子》、《列子》及佛经并列,这实际上已暗示了《世说新语》的特征与传统文章不同,它别有一种特殊魅力。同时,此种特征又不同于《庄》、《列》、佛书,否刚不得谓夕蛮.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文体特征
清谈
《庄子》
《列子》
《庄》
刘熙载
文风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初诗文的走向
被引量:
6
12
作者
饶龙隼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4-51,共8页
基金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 ( 96.JC750- 4 4 0 0 5)
文摘
元末战乱阻隔 ,形成东南文人呈地域群落分布的格局 ,主要有吴中、浙中、江右、岭南、闽中等五个文人群落。总体上看 ,除了江右文学 ,其他地域的文学均表现出绮弱哀怨、纤细清浅的特色。明主定鼎南京 ,各地域的文人来附 ,呈现了一种群落归附的现象。朱元璋推行一系列政策 ,并亲自创制诗文 ,评古论今 ,力图革除元末文风的遗弊。最初 ,明廷对来附的文人还示以恩宠 ,随后则进行打击排抑 ,各地域的文学从此中蹶。惟江右文人如刘崧等 ,以其纯厚廉慎的素质 ,深得朱元璋的喜爱 ,在政治上表现出强有力的后劲 ,加上其典正和平的文学特质契合了明初盛国气象的需要 ,后继数帝亦对江右文人恩宠有加。君臣相契相得 ,推波助澜 ,使典正和平的文风代表了这个时代 。
关键词
馆阁文学
明朝初年
文学思想
江右文人
江右文学
文风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北文风之融合和唐代《文选》学之兴盛
被引量:
10
13
作者
曹道衡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24,共9页
关键词
《文选》学
唐代
兴盛
文风
《文选集注》
研究著作
经籍志
萧统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李贽与“侠”略论
被引量:
11
14
作者
何宗美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41,共9页
文摘
李贽首先是一位“好汉”,他尚侠,主张作侠而不作圣,有强烈的英雄豪杰心理期待和信仰崇拜,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思想胆力无与伦比。把李贽定性为具有侠义肝胆的“好汉思想家”或“思想之侠”更为确切,也更便于还原李贽作为“异端”、“另类”的本真面目———作为思想家与侠士融为一体的产物,侠之骨、侠之气和侠之精神对其思想个性有重要的支配作用。李贽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对侠文学进行集中关注、倾心阅读并系统评论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侠”对其文风及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李贽
思想之侠
狂禅派
文风
文学思想
Keywords
Li Zhi
chivalrous thinker
Wild Zenists
style of writing
literary thoughts
分类号
I248 [文学—中国文学]
I207.4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
11
15
作者
杨洪
赵喜军
机构
西北大学社科系
西北大学社科系教务办
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67,53,共4页
文摘
延安整风运动既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延安整风运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历史地位,它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的进程。其中优良进取的学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团结和谐的党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科学生动的文风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助推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整风
学风
党风
文风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数学教育学报》文风的建议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张奠宙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出处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4期98-99,共2页
文摘
《数学教育学报》是中国数学教育最高学术水准刊物,因此,《学报》应在文风上做出榜样.为此,应做到:论文应以创新为第一要旨;研究性论文必须符合国际上通用的学术规范;上通数学,下达课堂;把“一般文章”和“研究论文”严格区别开来;把写研究论文和写著作区别开来;注意引用文献;文章不需要用客气话.
关键词
《数学教育学报》
研究性论文
学术规范
文献
文风
Keywords
style of writing
technicality
disquisition
分类号
O1-55 [理学—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朝文风的悲凉感与佛教
被引量:
4
17
作者
蒋述卓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4-9,共6页
文摘
北朝文风除了质朴这一特征外,还有悲凉的一面。所谓悲凉,是指在悲伤感叹之中有壮健刚硬的成分,即悲壮苍凉。钟嵘谓曹操的诗“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也说曹操的诗“跌宕悲凉”(《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此处的悲凉大约可看作是刘勰论建安文学的注脚。刘勰说建安文学是“雅好慷慨”,“梗概而多气”(《文心雕龙·时序》),在很大程度上悲凉就含有悲壮刚健的成分。北朝文风的悲凉感自然与建安文风有区别,如果从区域上看,建安文风所包括的范围最多指中原一带。
关键词
佛教
文风
建安文学
《诗品》
文心雕龙
汉族
曹魏
曹操
梗概
《采菽堂古诗选》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末六朝文的流播与文风丕变
被引量:
11
18
作者
郭英德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项目编号14ZDB06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明代文坛上,秦汉文和唐宋文成为散文复古思潮的两大文学资源,而六朝文则作为一股潜流,一直混杂在复古思潮之中。但是到天启、崇祯年间,各种总集和别集的编纂、评点、刊刻,为六朝文的流播提供了可能性;而有助举业的认可和实效,更为六朝文的流播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于是,六朝文在与秦汉文和唐宋文之间相互角逐与交融的胶着状态中广为流播,以其独特的审美风貌和创作实绩,形成一种重要的文学范式,推动明末文风的丕变,进而参与清初文学风尚的重新建构。这一文学史发展的动态景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审视传统文学资源在现实文化语境中展示其价值、地位、影响和变异的生动场景。
关键词
六朝文
秦汉文
唐宋文
文风
复古思潮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
被引量:
10
19
作者
张兴武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中心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94,共8页
文摘
"太学体"问题是北宋文学史研究中久讼未决的疑案。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看法是:"太学体"是从庆历四年创建太学后,到嘉祜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时的十四五年间流行于太学的一种内容迂阔矫激、文辞僻涩怪诞的古文。它的产生既是石介、孙复、胡瑗等人在太学期间"复古"过当的必然结果,更与范仲淹的复古思想及"庆历新政"本身的局限密切相关。本文则认为:"太学体"并非"古文",而是一种流行于学校与科场之间的应试文风,其文体范围包括"赋"、"策"和"论"。从景祜"变体"到庆历"太学新体",再到嘉祐"太学体",名称的变化正昭示着该文风由孕育成熟到蔓延成风的内在轨迹。"太学体"文风的诸多弊端虽然体现在科场答卷之中,但其根源实在国子监及太学诸讲官偏离常轨的教学内容及训育方式。与此同时,国子监生员在科举考试中能够享受到的诸多特权,也对"太学体"文风的持久蔓延产生了影响。"太学体"文章的艺术表征,乃是"庆历之学"的学风特点在文章写作中的必然反映;石介以"庆历新政"为背景创作的《庆历圣德颂》,集中体现了议论怪诞、语言僻涩的文风特点,是一篇"太学体"的范文。作为科场文风,"太学体"根本无法与尹洙、欧阳修、苏舜钦等主导的"古文"创作以及被后世称为"西良余绪"的骈体文相提并论,更不可能成为欧阳修诗文革新的主要对象。
关键词
太学
文风
北宋
庆历新政
复古思想
文章写作
文学史研究
欧阳修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江西文人与台阁文学
被引量:
5
20
作者
魏崇新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年第1期32-37,共6页
文摘
本文从地域角度考察了明代江西文人与台阁文学之间的关系,指出台阁体的主要成员为江西文人,而江西科举之盛、阁臣翰林之多是产生此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台阁文学的创作及文风的形成得力于秉承江西乡邦文学传统的江西文人的努力,景泰年间问世的《皇明江西诗选》则是江西台阁文学创作的标本。
关键词
明代
江西
文人
台阁文学
科举制度
《皇明江西诗选》
文学创作
文风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
习近平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38
原文传递
2
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
葛晓音
《中国社会科学》
1985
19
原文传递
3
明清人对“诗史”观念的检讨
孙之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语境对修辞的制约
李丽生
马艳
《山东外语教学》
199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派、文选与讲学——姚鼐的为人与为文
陈平原
《学术界》
2003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胡搅蛮缠的比较——驳王德威《从“头”谈起》
王彬彬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7
原文传递
7
再谈学术规范与文德文风
杨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7
原文传递
8
奎章阁文人与元代文坛
邱江宁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6
原文传递
9
《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
王运熙
《学术月刊》
1963
16
原文传递
10
北宋诗文革新的曲折历程
葛晓音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6
原文传递
11
《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及与清谈之关系
张海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1
原文传递
12
明初诗文的走向
饶龙隼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南北文风之融合和唐代《文选》学之兴盛
曹道衡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0
原文传递
14
李贽与“侠”略论
何宗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延安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洪
赵喜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1
原文传递
16
关于《数学教育学报》文风的建议
张奠宙
《数学教育学报》
200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北朝文风的悲凉感与佛教
蒋述卓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明末六朝文的流播与文风丕变
郭英德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1
原文传递
19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
张兴武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0
原文传递
20
明代江西文人与台阁文学
魏崇新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8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