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许钦松再画延安谈起
1
作者 李春阳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陕北延安在黄土高原和长城黄河的孕育下、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下、在民族革命的激励中、在革命先辈的耕耘下,培育出了延安精神,建立起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新面貌。从民族革命战争时期的延安开始,劳动人民开始觉醒并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和自... 陕北延安在黄土高原和长城黄河的孕育下、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下、在民族革命的激励中、在革命先辈的耕耘下,培育出了延安精神,建立起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新面貌。从民族革命战争时期的延安开始,劳动人民开始觉醒并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和自我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从延安时期毛泽东的革命路线与文艺思想开始,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政治变革最关键的角色,“文艺为人民”也成了延安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今天,延安精神在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鲜明而特殊的存在意义,仍然可以成为当代艺术表达与人民群众审美需求之间连接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革命战争时期 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 文艺思想 革命先辈 文艺人民 文艺繁荣
原文传递
继承优良传统与推陈出新——张仃践行《讲话》精神的现实意义
2
作者 刘元飞 高倩 《中华书画家》 2022年第5期100-107,共8页
1942年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简言之:一、确立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指出了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二、确立了为人民大众服务过程中文艺创作“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三、确立了文艺... 1942年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简言之:一、确立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指出了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二、确立了为人民大众服务过程中文艺创作“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三、确立了文艺应当服从于政治,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即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这次《讲话》对党的文艺政策制定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政策 文艺创作 《讲话》精神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人民 文艺批评 推陈出新 文学艺术
原文传递
牢记文艺创作与人民的“鱼水情”
3
作者 周翔 《中国京剧》 2022年第6期20-21,共2页
80年前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影响深远。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任何文艺创作单位开展工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延安文艺座谈会突出强调了革命文艺的重要作用,对之后的社会主义文... 80年前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影响深远。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任何文艺创作单位开展工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延安文艺座谈会突出强调了革命文艺的重要作用,对之后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80年来,正是因为牢牢抓住了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全国的文艺事业才有今天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文艺创作 革命文艺 文艺事业 文艺人民
原文传递
铸魂鉴史 为民族代言
4
作者 吴为山 《艺术评论》 2022年第6期31-33,共3页
从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到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皆充分体现了党一贯以来“文艺为人民”的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革命伟大实践中的继承、发展、运用。毛泽东同志号召:“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 从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到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皆充分体现了党一贯以来“文艺为人民”的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革命伟大实践中的继承、发展、运用。毛泽东同志号召:“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文艺工作座谈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人民 惊醒 感奋 群众
原文传递
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是永恒的主题——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5
作者 易化 《大江南北》 2022年第5期4-7,共4页
今年5月是毛泽东在延安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讲话80周年。重温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其发表的历史背景,对于进一步学习中国共产党史,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做好... 今年5月是毛泽东在延安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讲话80周年。重温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其发表的历史背景,对于进一步学习中国共产党史,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做好当前文艺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座谈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艺人民 文艺思想 历史背景 发表
原文传递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导下的文艺发展——以彦涵革命版画为例
6
作者 高晴 《中华书画家》 2022年第5期44-53,共10页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杨家岭礼堂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这是延安文艺活动的一个分水岭,对全国革命文艺界来说是一件大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决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和文艺工作者同...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杨家岭礼堂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这是延安文艺活动的一个分水岭,对全国革命文艺界来说是一件大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决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和文艺工作者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根本问题。讲话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实践了文艺新方向,在作品创作上有了重大变化和崭新面貌。文学家周扬曾评估这次会议“等于社会改造和思想改造的总和”(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工作者 周扬 思想改造 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艺人民 作品创作
原文传递
延安文艺工作者眼中的毛泽东
7
作者 胡新民 《党史博览》 2022年第5期22-27,共6页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文化人从全国各地会集到延安。当时到延安的大多数文艺工作者,他们的立场还没有真正完成从小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转变,他们的思想感情还需要有一个改造的过程,在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问题上,也还需要一...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文化人从全国各地会集到延安。当时到延安的大多数文艺工作者,他们的立场还没有真正完成从小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转变,他们的思想感情还需要有一个改造的过程,在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问题上,也还需要一个从口头承认到思想上感情上彻底解决的过程。虽然这些问题不能说是延安文艺界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延安文艺 文艺人民 抗日战争 思想感情 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为人民说唱 为时代抒怀——图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曲艺事业光辉历程
8
《曲艺》 2021年第7期24-35,共12页
党领导的人民文艺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重要篇章。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党引领人民文艺发出反侵略反压迫的怒吼;在蒸蒸日上的新中国,党推动人民文艺讴歌建设者的豪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继续把握人民文艺为人民的方向,指导文艺... 党领导的人民文艺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重要篇章。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党引领人民文艺发出反侵略反压迫的怒吼;在蒸蒸日上的新中国,党推动人民文艺讴歌建设者的豪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继续把握人民文艺为人民的方向,指导文艺事业不断开拓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党领导的人民文艺事业,在高扬中国精神、足踏中国大地、服务中国人民的征程中继续创造着新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事业 开拓前进 文艺人民 反压迫 改革开放新时期 光辉历史 说唱
原文传递
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巨大影响
9
作者 曾繁仁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6期25-37,共13页
1942年5月,党中央与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延安文艺界的现实情况与革命事业的需要,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与加强党对于文艺工作领导... 1942年5月,党中央与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延安文艺界的现实情况与革命事业的需要,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与加强党对于文艺工作领导等根本论题,形成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毛泽东文艺思想。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的新现实,对于我国文艺事业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在上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指引下,教育培养了好几代文艺理论工作者,他们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均作出不同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文艺人民 党的领导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下载PDF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陕甘宁边区文艺的新气象
10
作者 缪平均 《党史纵横》 2022年第7期31-33,共3页
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新方向,全国广大进步文艺工作者纷纷奔赴延安。他们到部队、到乡村、下工厂,运用音乐、舞蹈、戏剧、小演唱等形式,纵情返歌边区军民同心协力抗日支前的英雄模范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各抗日根据地军... 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新方向,全国广大进步文艺工作者纷纷奔赴延安。他们到部队、到乡村、下工厂,运用音乐、舞蹈、戏剧、小演唱等形式,纵情返歌边区军民同心协力抗日支前的英雄模范事迹,极大地鼓舞了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士气,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文艺工作者 日本侵略者 模范事迹 文艺人民 陕甘宁边区 新气象 同心协力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百年发展与成功经验
11
作者 张清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7期9-10,共2页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4期,23000字百年风貌(一)“文艺为人民”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在中国古代,文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表现对象和审美趣味也主要立足于统治阶层。然而,这一数千年的文艺秩序最终被中国共产党打破。中国共产党领导文...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4期,23000字百年风貌(一)“文艺为人民”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在中国古代,文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表现对象和审美趣味也主要立足于统治阶层。然而,这一数千年的文艺秩序最终被中国共产党打破。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将重心转到为人民服务上来,将专门替统治者服务的文艺变为人民自己的文艺,让广大劳动人民能参与文艺创造,使文艺服务于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人民 审美趣味 统治阶层 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 表现对象 成功经验 百年
原文传递
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多重意义阐释——再论“文艺为人民思想”
12
作者 刘求长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对文艺为人民只做文艺政治学思想阐释是不恰当的。文艺为人民是对文艺史上一种进步文艺思想的发展,它具有文艺价值论、文艺接受论、文艺发展论、文艺伦理学等多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 文艺人民 多重意义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为人民的文艺思想建构探析
13
作者 李慧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4期89-96,共8页
延安时期革命现实与工农兵群众的需求促进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观念的产生,为人民的文艺思想与话语模式在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与理论实践中被建构起来。解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为文艺为人民思想的生成奠定了基础,文艺工作者在... 延安时期革命现实与工农兵群众的需求促进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观念的产生,为人民的文艺思想与话语模式在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与理论实践中被建构起来。解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为文艺为人民思想的生成奠定了基础,文艺工作者在党领导下的思想改造中接受并践行为人民的创作理念,在实践中实现了古代与外来理论的转换,进而塑造为文艺为人民的理论模式。对延安时期为人民的文艺思想的建构进行考察,旨在探究为人民的文艺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方式与内在理路,呈现文艺工作者的认识与实践如何使为人民的文艺思想在特殊的环境下获得叙述的生命,以激活文艺为人民的理论机制在新时代社会中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人民 话语建构 思想改造 理论资源 创作主体
下载PDF
为人民而写作——当代文学创作对《讲话》核心理论的践行
14
作者 张从容 石磊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2-64,共3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路线方针,构建了内涵丰富的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其中文艺为人民这一核心理论,为中国当代文...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路线方针,构建了内涵丰富的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其中文艺为人民这一核心理论,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当代文学创作一直践行《讲话》文艺为人民的核心理论,真正做到了为人民而写作。以赵树理及高晓声小说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以新写实小说为代表的城市题材小说以及以官场反腐小说为代表的社会热点题材小说便是这一实践的突出代表。《讲话》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仍具有现实的价值及启示,"文艺为人民"仍应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人民 《讲话》核心理论 当代文学创作
下载PDF
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启业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7-24,共8页
今年八月,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在庐山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文艺和政治的关系。这次讨论会是在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工作总口号之后举行的。到会同志一致拥护党中央提... 今年八月,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在庐山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文艺和政治的关系。这次讨论会是在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工作总口号之后举行的。到会同志一致拥护党中央提出这一新口号以取代过去的“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旧口号。同时,本着学术问题自由争鸣的精神,解放思想,各抒己见,对文艺和政治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意见分歧仍然是明显的,因此,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作为一个学术课题,继续研究和探讨力求得到正确的解释,取得统一的认识,这对贯彻执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发展 作品 政治斗争 文艺政治服务 文艺与政治 文艺和政治 无产阶级 文艺人民服务 概念化 作家
下载PDF
青史凭谁定是非——关于第四次文代会的一段“内幕”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伯农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今年九月,香港《镜报》刊登一篇报导:《要反省建国以来的思维模式——北京文艺群英论形势》,记述了北京几位文艺家在该刊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座谈涉及到诸多重大问题,本文不在这里——介绍.本文想提请朋友们注意的是,座谈会“披... 今年九月,香港《镜报》刊登一篇报导:《要反省建国以来的思维模式——北京文艺群英论形势》,记述了北京几位文艺家在该刊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座谈涉及到诸多重大问题,本文不在这里——介绍.本文想提请朋友们注意的是,座谈会“披露”了有关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一段闻所未闻的“内幕”.《镜报》发表的发言记录稿中有这样一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 文代会 口号 文艺与政治 刘再复 无产阶级 文艺人民服务 革命文艺 社会主义服务 文艺
原文传递
永做人民满意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湖北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惠民活动纪实
17
作者 《湖北画报》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湖北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常态化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深人实施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百千万亿工程(百支队伍、千场活动、万名志愿者、上亿观众),努力探索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新路径,在文艺惠民... 湖北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常态化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深人实施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百千万亿工程(百支队伍、千场活动、万名志愿者、上亿观众),努力探索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新路径,在文艺惠民的道路上永葆朝气,与人民同行、为人民放歌,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成为湖北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一支重要的文艺力量和文化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艺 思想文化战线 文艺人民服务 活动纪实 湖北省文联 工作导向 文化名片 人民满意
下载PDF
应当重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贵山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6-17,共2页
曾经发生的政治动荡和政治专制所带来的沉重的创伤像梦幻一样地缠绕着人们的头脑。这种可怕的政治运动和政治风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政治恶果,很大程度上引发和酿成了作家和群众的政治神经的脆弱和麻痹,政治意识的模糊和退化,政治良知... 曾经发生的政治动荡和政治专制所带来的沉重的创伤像梦幻一样地缠绕着人们的头脑。这种可怕的政治运动和政治风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政治恶果,很大程度上引发和酿成了作家和群众的政治神经的脆弱和麻痹,政治意识的模糊和退化,政治良知和政治责任的消解和隐匿。一种厌恶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与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责任感 文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服务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三种形态 社会心理 政治情结 政治伦理
下载PDF
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学术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贵山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1,共9页
本文从学理上系统地论证和阐释了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即文艺为人民服务理论和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理论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作者认为,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学术价值在于揭示和体现了艺术精神同人文精神和历史精神的完美融合... 本文从学理上系统地论证和阐释了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即文艺为人民服务理论和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理论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作者认为,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学术价值在于揭示和体现了艺术精神同人文精神和历史精神的完美融合。这种论证和阐释对完整地理解文艺研究、文艺创作、文艺评论、文艺思潮乃至文艺论争以及对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提供了开阔的学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人民服务 文艺社会主义服务 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框架体系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路侃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0年第10期11-15,共5页
文艺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也是党的基本理论的延伸,与党的全部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相一致。在现代中国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文艺发展,始终围绕文艺... 文艺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也是党的基本理论的延伸,与党的全部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相一致。在现代中国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文艺发展,始终围绕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前行。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贯穿现代中国文艺史,也体现在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 文艺人民服务 文艺 创作导向 文艺方针 经济和社会发展 当代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