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读《元史·阿尼哥传》——以阿尼哥为中心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严祥海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118-124,共7页
阿尼哥是中尼关系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其生平事迹见诸于《元史》和程钜夫《雪楼集》。本文通过对《元史·阿尼哥传》进行注释和对勘,采用汉、藏文献互证的方法,旨在还原和重构阿尼哥的生平事迹,进一步揭示元代尼泊尔与元朝的藩... 阿尼哥是中尼关系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其生平事迹见诸于《元史》和程钜夫《雪楼集》。本文通过对《元史·阿尼哥传》进行注释和对勘,采用汉、藏文献互证的方法,旨在还原和重构阿尼哥的生平事迹,进一步揭示元代尼泊尔与元朝的藩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尼哥 生平事迹 文献互证 藩属关系
下载PDF
乞伏锐造像再考察
2
作者 王继训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9-43,共5页
乞伏锐造像再考察,尚无固定模式可循。尽可能寻找到关键的历史证据,尤其是来源不同的证据。在没有可靠证据下,暂不给出明确结论,仅作适度推测;尽可能在可靠证据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与人物做评述,以期能够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达到文献互证的... 乞伏锐造像再考察,尚无固定模式可循。尽可能寻找到关键的历史证据,尤其是来源不同的证据。在没有可靠证据下,暂不给出明确结论,仅作适度推测;尽可能在可靠证据基础上,对历史事件与人物做评述,以期能够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达到文献互证的目的与效果。当然本文系统性考察也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寄希望以后随着更多新材料的发现,再做修正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乞伏锐 造像 再考察 文献互证
下载PDF
中唐贤相杨绾墓志发微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卫丽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研究杨绾其人,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杨绾墓志》等墓志志文和考释相关文献,对杨绾的为官经历、品行与修养、葬地少陵原、唐代科举存废之争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杨绾墓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位中唐贤相的家族世系、生平宦迹、婚姻... 为研究杨绾其人,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杨绾墓志》等墓志志文和考释相关文献,对杨绾的为官经历、品行与修养、葬地少陵原、唐代科举存废之争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杨绾墓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位中唐贤相的家族世系、生平宦迹、婚姻、卒葬以及品行修养等方面的情况;杨绾、贾至等提出贡举之弊,主张置孝廉科、力田科等,引发时人在思想观念上趋向以致用之学取士,中唐制科出现向儒学化靠拢的变化;杨绾清廉俭朴、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在朝臣中起到了榜样和导向的作用;墓志中有部分内容与新、旧《唐书》等相关史料记载一致,还有包括杨绾的出生时间为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等许多内容能够补传统文献记载之缺,杨绾兴廉察孝的主张也为解决这一时期中唐科举存废之争问题提供了线索,这些墓志志文多处可与文献互证,对于中唐史事的研究多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学 《杨绾墓志》 文献互证 科举 少陵原
下载PDF
敦煌写本医籍与《本草和名》相关文献互证
4
作者 王亚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9年第5期85-91,共7页
敦煌写本医籍是指发现于敦煌石室中的古中医药文献,因未经传世篡改,其中不乏传世史籍缺载或已佚的史料。《本草和名》为现知日本最早的本草学著作,成书于918年,与敦煌写本抄写时间相近。其卷目据唐苏敬等编纂的《新修本草》,援引隋唐以... 敦煌写本医籍是指发现于敦煌石室中的古中医药文献,因未经传世篡改,其中不乏传世史籍缺载或已佚的史料。《本草和名》为现知日本最早的本草学著作,成书于918年,与敦煌写本抄写时间相近。其卷目据唐苏敬等编纂的《新修本草》,援引隋唐以前各种食经、古医方书及本草著作,征引诸书大多亡佚,传世文献也鲜见引用,但所引内容,与敦煌写本的内容或有所关联。敦煌写本统计得到1728个药名,1019个《中华药海》未收录,831个《中华本草》未收录,1189个《中医大辞典》未收录,1051个《汉语大词典》未收录。部分药名也不见于传世文献,《本草和名》却有收录,二者比较,对词书、专书等不载的药名,有文献互证的作用,对词典编纂、古书辑复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医籍 本草和名 文献互证 词典编纂 古书辑复
原文传递
颇具特色的党项文献学专著——读《党项文献研究导论》
5
作者 王倩 《西夏研究》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聂鸿音的《党项文献研究导论》以党项文献为核心,讨论其产生背景、编译成文、制作刻印、典藏流传以及后世发现整理研究的整个过程,并以目录学的方式分类叙述现存文献的基本内容、收藏情况及研究状况等,内容全面,自成体例,可谓是国内首... 聂鸿音的《党项文献研究导论》以党项文献为核心,讨论其产生背景、编译成文、制作刻印、典藏流传以及后世发现整理研究的整个过程,并以目录学的方式分类叙述现存文献的基本内容、收藏情况及研究状况等,内容全面,自成体例,可谓是国内首部党项文献学专著。该书首次提出以传统“四部法”对党项文献进行目录分类,并参照“四部法”调整部下小类,体现少数民族文献研究“融入中国文献学”的宏观理念。在综合运用传统古文献学方法的基础上,书中广泛运用语文学方法解决学术界的重要问题,提倡“因声求义”在党项文献中的应用,用党项文献与汉、藏文献互证来研究问题,为有志于党项文献研究的青年学者走上治学道路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项文献 四部法 因声求义 多民族文献互证
下载PDF
《尚书》字义新证十则
6
作者 孟蓬生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文章采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的方法,对《今文尚书》中10个字的字义提出了新说或进行了补证,具体结论如下:(一)《尧典》“方命圮族”之“方”为“犯”之借字。(二)《盘庚上》“迟(遲)任有言曰”之“迟(遲)”,他书或作“周”,两字为... 文章采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的方法,对《今文尚书》中10个字的字义提出了新说或进行了补证,具体结论如下:(一)《尧典》“方命圮族”之“方”为“犯”之借字。(二)《盘庚上》“迟(遲)任有言曰”之“迟(遲)”,他书或作“周”,两字为同音假借。(三)《盘庚中》“臭厥载”之“臭”与“无起秽以自臭”之“臭”当为“㚖”字之讹,训为“败坏”。(四)《盘庚中》“曷不暨朕幼孙有比”之“有”为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五)《盘庚中》“不易,永敬大恤”之“易”为“弛”或“解(懈)”之借字。(六)《洛诰》“岁文王骍牛一”之“岁”,当为动词,为用牲之法。(七)《顾命》“思夫人自乱于威仪”之“思”为“使”之借字。(八)《顾命》“思夫人自乱于威仪”之“乱”为“约束”义,与“申束”之“申”音义相通。(九)《吕刑》“告尔祥刑”之“祥”为“常”之借字。(十)《无逸》和《立政》凡四见之“继(自今)”,即毛公鼎之“历(自今)”,“继”“历(歷)”为同音假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字义 新证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
原文传递
从《史乘考误》看王世贞的文献考证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玉 邢永革 《天中学刊》 2013年第5期46-48,共3页
王世贞在其史学考证代表作《史乘考误》中能够辩证对待不同类型的史料,他结合笔记、家乘、传记、实录、小学、碑志等史料,并依据当朝制度和常理,用文献互证法和推理考证法对史实进行考证。
关键词 王世贞 史料 《史乘考误》 文献互证 推理考证法
下载PDF
利簋铭文“岁鼎克闻”释诂
8
作者 龙国富 《中国语言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5-131,共17页
文章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解释利簋铭文中的“岁鼎克闻”。《史记·周本纪》史料可信度高,其与利簋铭文宜以史证史,互相发明。《周本纪》载武王牧野伐纣过程为“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杖黄钺……予其誓……斩纣头……闻于天”,利簋铭... 文章从史料可信度的角度解释利簋铭文中的“岁鼎克闻”。《史记·周本纪》史料可信度高,其与利簋铭文宜以史证史,互相发明。《周本纪》载武王牧野伐纣过程为“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杖黄钺……予其誓……斩纣头……闻于天”,利簋铭文“唯甲子朝,岁(戉,杖黄钺)、鼎(则,予其誓)、克(斩纣头)、闻(闻于天)”正与之契合。而利簋铭文准确释读亦再次验证《史记》乃“史家之绝唱”,其名不虚传。研究表明,铭文释读往往并非仅征引史料所能作罢,需观其史料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簋铭文解诂 出土文献与史料互证 岁鼎克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