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6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兼论八股文法与诗学的关系 被引量:40
1
作者 蒋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5-75,共11页
关键词 结构论 起承转合 诗学 文法 消长 机械 八股文 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构图与要素——学院派来源与梁思成“文法—词汇”表述及中国现代建筑 被引量:35
2
作者 赖德霖 《建筑师》 2009年第6期55-64,共10页
"文法"和"词汇"是梁思成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和中国风格建筑创作思想表述中的一对概念。他不仅用它们来说明中国建筑法式与结构构件和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还由此发展出其中国风格建筑创作的方法,即"建筑可译论&qu... "文法"和"词汇"是梁思成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和中国风格建筑创作思想表述中的一对概念。他不仅用它们来说明中国建筑法式与结构构件和造型要素之间的关系,还由此发展出其中国风格建筑创作的方法,即"建筑可译论"。因此这对概念可以说是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中国风格建筑设计理论的原点,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将两个概念置于梁所受的学院派建筑教育背景中进行考察。作者认为这项研究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梁的《营造法式》研究,他在1935年所编纂的《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和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建筑可译论"思想的理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厘清学院派建筑教育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揭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许多"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方法论本质,从而贡献于中国的建筑学术史以及建筑设计思想史。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无论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还是1950年代"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新创作,甚至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古都风貌式"以及所谓的"欧陆风格"设计都有着相同的方法论来源,这就是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构图"与"要素"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现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学术史 中国建筑设计思想史 梁思成 文法 “词汇” “建筑可译论” 学院派影响 迪朗 加代 “构图” “要素”
下载PDF
英语专业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及考试改革刍议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力 《外语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21,共4页
当前社会上迫切需要既懂英语又有其他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这是不争的事实。多所大学的外语系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 ,因势利导地将满足这一社会需求作为己任。很多学校已经或者将要缩短长达四年的纯英语教学时间 ,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对学... 当前社会上迫切需要既懂英语又有其他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这是不争的事实。多所大学的外语系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 ,因势利导地将满足这一社会需求作为己任。很多学校已经或者将要缩短长达四年的纯英语教学时间 ,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第二专业 (如法律、金融、新闻等 )的培养。也就是说 ,英语基础技能教育所能占用的时间只有两到三年了。这种情况下 ,如何从宏观上改变原有的英语教学方法 ,加强英语专业基础教学 ,寻找一条在短时间内提高并强化学生英语技能的捷径 ,已是迫在眉睫了。下面笔者将从课程设置的角度 ,对英语专业基础教学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考试方法 ,提出一些质疑和设想。一、目前在英语专业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末倒置高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教学 ,历来将“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作为课程开设的根本考虑 ,因此对应设立了听力、口语、精读、泛读、写作、翻译这些基础课程 ,并在期中期末分门别类对学生加以考试。这种分类法的好处显而易见 ,它将各项语言能力化整为零 ,集中教师和学生的力量 ,逐一攻破之。所以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外语人才。但这种方法难免也有缺点 ,那就是它无视各项语言技能之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置 听力 口语 词汇 语法 听觉 口头语言 文法 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
原文传递
单木生长的视景仿真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郝小琴 孟宪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31,共11页
采用文法构图法来建立树木形体的计算机模型.介绍了DOL-system文法规则与其表达的形态模式间的关系.指出了L-system在用于描述树木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增值过程时的不足,本文对此做了较大的改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文法即Tree-DOL文... 采用文法构图法来建立树木形体的计算机模型.介绍了DOL-system文法规则与其表达的形态模式间的关系.指出了L-system在用于描述树木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增值过程时的不足,本文对此做了较大的改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文法即Tree-DOL文法,同时给出了由链语言(拓扑树)的产生,到树木的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等一系列算法,从而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树木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变化过程进行视景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法 仿真 图形 计算机 树木 生长
下载PDF
诗歌底格律(续)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大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1期1-28,共28页
四、文言詩底音組 現在來觀察一下我國古代的詩歌,我們上面關於音組的理論可能應用到它的韻文格律或節奏性上面去不能?以漢民族最早的“詩經”來說,這部輯集周初五百年的詩歌与韻文的總集(其中有很好的詩歌,也有不够條件被稱為詩歌的韻... 四、文言詩底音組 現在來觀察一下我國古代的詩歌,我們上面關於音組的理論可能應用到它的韻文格律或節奏性上面去不能?以漢民族最早的“詩經”來說,這部輯集周初五百年的詩歌与韻文的總集(其中有很好的詩歌,也有不够條件被稱為詩歌的韻文),我們知道它基本上是四言的,雖然也有些三言、五言、六言、七言之類的句子夾雜在四言句中間。所謂四言,表面上只是計算音數(即字數)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 五言 文言 散文 作品 诗歌 文法 基本的 原理 四言句
下载PDF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话剧还是诗剧?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大雨 《外国语》 1987年第2期3-13,共11页
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英国中部沃列克郡(Warwickshire)内蔼汶河畔的斯德拉福特镇(Stratford-on-Avon)。他大概五岁时就进了当地文法学校的幼年班去上学,先在那里学了两年从启蒙开始的英文,后来1571年七岁时升入文法学校正科,开始... 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英国中部沃列克郡(Warwickshire)内蔼汶河畔的斯德拉福特镇(Stratford-on-Avon)。他大概五岁时就进了当地文法学校的幼年班去上学,先在那里学了两年从启蒙开始的英文,后来1571年七岁时升入文法学校正科,开始学拉丁文和拉丁文学。他读的拉丁文学里的喜剧作品有古罗马喜剧诗人普劳图斯(Plautus,前2547—前184)和忒伦斯(Terence,前185—前159)以及悲剧诗人散尼格(Seneca,前4?—公元65)他们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文学 朱生豪 译本 莎士比亚 文字 英国 译文 脚韵 文法 节奏感
原文传递
Web服务组合的基于文法的消息处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晓玲 郭志懋 周傲英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8-485,共8页
Web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集成架构,已经受到了来自数据库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在Web服务应用中,将多个服务组合成一个能完成复杂商业任务的组合服务技术是企业应用集成(EAI)的关键.在服务组合过程中,两个需要通信的服务之间... Web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集成架构,已经受到了来自数据库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在Web服务应用中,将多个服务组合成一个能完成复杂商业任务的组合服务技术是企业应用集成(EAI)的关键.在服务组合过程中,两个需要通信的服务之间的消息数据模式经常是不一致的,需要用户程序进行消息内容的获取和重组.这个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受到关注.该文首次形式化描述了服务间的接口信息处理问题,并且把服务组合中的接口信息处理问题转换为XML数据的处理问题,然后,引入基于文法的处理方法来解决接口数据之间的处理问题.实验表明了基于文法的接口数据处理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灵活的消息处理手段,可以解决复杂的信息处理需求,并且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服务 文法 XML DTD
下载PDF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题 被引量:18
8
作者 季羡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年第1期70-75,共6页
现在印度正以極其隆重的仪式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湼槃二千五百周年。我們都知道,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許多方面都有过影响。因此,有很多人关心这次的紀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下面我从佛教史里选出一个... 现在印度正以極其隆重的仪式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湼槃二千五百周年。我們都知道,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对中国文化的許多方面都有过影响。因此,有很多人关心这次的紀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下面我从佛教史里选出一个国外梵文学者和佛教研究者多少年来爭而未决的問題,提出我的看法,借表紀念之意。巴利文小品(Cullavagga)V.33.1叙述了一个故事: 这时有兩个比丘,姓耶弥盧諦拘罗,是兄弟倆,原来生在婆罗門家中,声音良好,善于談說。他們来到世尊那里,向世尊致过敬,坐到一旁去;坐下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方言 文法 原始佛教 佛教史 中印文化交流 佛教研究 中国文化 比丘 季羡林 语言政策
原文传递
论宋元时期的文章学 被引量:14
9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南宋至元代创立并蓬勃发展的文章学,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冷落。这时期的文章学著作甚多,内容极为丰富,学者们解析文章作法,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当然也有局限。可以预言,与诗学、词学、赋学等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一样,文章学应该也必然... 南宋至元代创立并蓬勃发展的文章学,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冷落。这时期的文章学著作甚多,内容极为丰富,学者们解析文章作法,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当然也有局限。可以预言,与诗学、词学、赋学等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一样,文章学应该也必然会成为传统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元代 文章学 古文评点 文法 科举
下载PDF
基于用户访问事务文法的序列关联规则发现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实 高文 李锦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03-1509,共7页
在 Web挖掘中 ,应用关联规则发现方法可以发现 Web页面之间用户访问的关联度 .由于 Web站点内含丰富的页面结构信息 ,也由于用户的访问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访问顺序 ,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可以发现用户访问序列之间关联度的方法——序列关联规... 在 Web挖掘中 ,应用关联规则发现方法可以发现 Web页面之间用户访问的关联度 .由于 Web站点内含丰富的页面结构信息 ,也由于用户的访问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访问顺序 ,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可以发现用户访问序列之间关联度的方法——序列关联规则发现方法 .该方法首先得到用户访问事务 ;然后根据正则文法 ,定义了一种新的用户访问事务文法 ,用于从用户访问事务中得到用户序列访问事务 ;最后应用关联规则发现算法进而发现序列关联规则 .为了进一步评价所发现的序列关联规则 ,引入了互信息的概念 .发现的序列关联规则可以帮助 Web站点的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用户的访问 ,以用于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数据挖掘 文法 序列关联规则 数据库
下载PDF
汉语实词的分类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2期55-69,共15页
我在1955年写了一篇题为《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的文章,目的只在于解决有或无的问题,还来不及讨论词类划分的具体方法。现在我想谈一谈汉语实词的分类。为什么只谈实词而不谈虚词呢?因为象词类这么一个极端复杂的问题,为时间所限不... 我在1955年写了一篇题为《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的文章,目的只在于解决有或无的问题,还来不及讨论词类划分的具体方法。现在我想谈一谈汉语实词的分类。为什么只谈实词而不谈虚词呢?因为象词类这么一个极端复杂的问题,为时间所限不可能一次谈完。如果分个先后,我认为应该先谈实词。某些语言学家认为汉语没有词类,实际上也只是说汉语的实词不能分类;至于虚词,则一般认为可以分类。为了和1955年那一篇文章密切结合起来,先谈实词是比较适当的。这并不是说汉语虚词的分类就没有问题了。现代汉语里有没有其正的介词?连词和介词要不要分立?要不要立“助词”一类?这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至于某一个虚词(例如“被”字)应归哪一类,问题就更多了。我们现在不谈虚词的分类,只是把问题暂时保留下来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虚词 词类划分 介词 句法功能 语言学家 民族特点 客观事物 文法 句子 不定式
原文传递
试论比较法文化学 被引量:9
12
作者 野田良之 战宪斌 《比较法研究》 1987年第4期13-21,共9页
一、什么是比较法文化学 关于比较法文化学这一学问领域,至今在世界任何国家尚未以“比较文化学”这一名称给予确定下来。因此,笔者在这里提起的“比较法文化学”这一名称可算是一种尝试。 但是,比较文化学这一名词却早已脍炙人口,其所... 一、什么是比较法文化学 关于比较法文化学这一学问领域,至今在世界任何国家尚未以“比较文化学”这一名称给予确定下来。因此,笔者在这里提起的“比较法文化学”这一名称可算是一种尝试。 但是,比较文化学这一名词却早已脍炙人口,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广为人知。比较法文化学,实质上是以法为考察中心的比较文化学。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法文化 比较文化学 文法 名词 性格 游牧民 文化集团 文化考察 比较方法 代表性
原文传递
“爱×不×”式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俞敦雨 《汉语学习》 1982年第2期9-11,共3页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爱×不×”的格式,在这个格式中,“爱”和“不”的后面必须是同一个动词。比如: (1)爱要不要! (徐怀中《没有翅膀的天使》) (2)我的驴,你的屁股,爱骑不骑,怎么能诬赖人家红胡子? (杨朔《雪浪花》)
关键词 辅车相依 “互文” 杨朔 现代汉语 古汉语 文法 “爱” 词语 修辞现象 句式
下载PDF
简论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晓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3-38,共6页
自东汉起,佛教作为一个完全不同质素的语言、文化系统,由热诚的传教者,传到了我国。佛教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民俗礼仪;无论是绘画雕刻,还是音乐舞蹈;无论是文学,还是哲学,都有佛教的巨大影子。 语言作为一种... 自东汉起,佛教作为一个完全不同质素的语言、文化系统,由热诚的传教者,传到了我国。佛教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民俗礼仪;无论是绘画雕刻,还是音乐舞蹈;无论是文学,还是哲学,都有佛教的巨大影子。 语言作为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因素,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不断发展,自然促使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变得更加丰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而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佛经 汉语口语 梵文 汉语词汇 译经 反切 文法 双音化 语言
下载PDF
可视化语言文法形式化描述综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红霞 张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1-204,共4页
可视化是人机交互的主要形式,可视化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法为可视化语言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形式化描述方法。本文基于可视化语言的特征,介绍了可视化语言文法形式化描述体系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几种典型形式模型,并探... 可视化是人机交互的主要形式,可视化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法为可视化语言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形式化描述方法。本文基于可视化语言的特征,介绍了可视化语言文法形式化描述体系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几种典型形式模型,并探讨了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语言 文法 形式化描述方法 综述 计算机科学 人机交互 研究领域 形式模型 研究内容
下载PDF
欧化的古文与文言的弹性——论“甲寅文体”兼及与新文学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孟庆澍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133,共9页
作为民初政论的代表,甲寅文体承担了文学媒介发生变化之后文言散文的新功能,在章法和文法两方面体现出欧化倾向,展示了古文的某种"弹性"。它与新文学虽立场不同,却有深刻的历史联系,即对文体逻辑性的追求及其背后的文法学等... 作为民初政论的代表,甲寅文体承担了文学媒介发生变化之后文言散文的新功能,在章法和文法两方面体现出欧化倾向,展示了古文的某种"弹性"。它与新文学虽立场不同,却有深刻的历史联系,即对文体逻辑性的追求及其背后的文法学等近代学科体系的接受、阐释与建构。它们采取了共通的知识生产策略和模式,也遭遇共通的悖论式困境。这一事实形象地说明了以文法学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知识体系在进入晚清文化语境之后,如何被不同背景的写作者接受并加以改造,既激发出传统知识形态(古文)的内在活力,也推动建构了新的知识体系(新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寅文体 文法 新文学
下载PDF
八股文的文学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强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9-53,共5页
用中国传统的杂文学观念来衡量 ,八股文具有特定的文学因素 :一是虚构色彩。作者借八股文立言的过程 ,也就是化其身为代言对象的过程。二是声韵特性。八股文是相对于律诗的“律文” ,是选择和运用特定的节奏周期模式、特定的套叠方式而... 用中国传统的杂文学观念来衡量 ,八股文具有特定的文学因素 :一是虚构色彩。作者借八股文立言的过程 ,也就是化其身为代言对象的过程。二是声韵特性。八股文是相对于律诗的“律文” ,是选择和运用特定的节奏周期模式、特定的套叠方式而形成的语音链系统。三是技巧趣味 ,即谋篇布局、经纬错综的技巧与手法。八股文文法、文诀的名称由抽象而趋形象 ,再经过文学的美化 ,进入小说、戏曲评点。八股文章法理论是历代“为文之法”的提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文学因素 代言体 文法 杂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下载PDF
一种自然语言理解中语法分析的算法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竹根 《计算机时代》 2005年第10期8-10,共3页
自然语言的理解是计算机研究的重要分支,主要体现在语法、语义和语音三方面。文章介绍了语法分析的各种方法,剖析了语言组成的结构关系,利用DELPHI语言编写了一种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程序,并通过具体的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自然语言 语法分析 文法 自顶向下 语法分析程序 自然语言理解 算法设计 DELPHI语言 计算机研究 结构关系 自顶向下 实例验证
下载PDF
论以兵喻文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鸣奋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41,共10页
“以兵喻文”是我国古代文论中值得重视的一种现象。它借助于类比,从用阵、用器、用人等方面引入军事理论与战争经验,以阐述行文之法、习文之道、著文之境,体现兵法与文法的殊途同归,加深了人们对于文艺规律的认识。对于以兵喻文,可从... “以兵喻文”是我国古代文论中值得重视的一种现象。它借助于类比,从用阵、用器、用人等方面引入军事理论与战争经验,以阐述行文之法、习文之道、著文之境,体现兵法与文法的殊途同归,加深了人们对于文艺规律的认识。对于以兵喻文,可从历史原因、具体做法、理论贡献与方法论意义等方面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兵喻文” 中国 文学评论 古代文学 文法
原文传递
“会意语言”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导向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博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55,共7页
 一个民族的哲学语言潜在地规范着该民族的哲学思维方式。具有象征意义的汉语体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显现出了中国哲学语言的"会意性",这种"会意语言"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会意语言” 中国 传统哲学 思维方式 哲学语言 汉字 文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