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身份与图式——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藏元代壁画《文殊图》考
1
作者 左奇志 《美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117,共11页
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藏《文殊图》,为20世纪初经卢芹斋之手流散至北美的元代晋南壁画,馆方注明出自广胜寺下寺后殿,与大都会博物馆及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两铺壁画出自同一寺院。但壁画因原始交易文件遗失,没有确凿证据可... 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藏《文殊图》,为20世纪初经卢芹斋之手流散至北美的元代晋南壁画,馆方注明出自广胜寺下寺后殿,与大都会博物馆及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两铺壁画出自同一寺院。但壁画因原始交易文件遗失,没有确凿证据可证明出自广胜寺。另馆方冠名《文殊图》也无文献与图像学依据。本文从原属地调查着手,结合题记、文献等材料,对该壁画原位、主题、图式来源等问题进行考证,认为壁画出自广胜寺无疑,但主题为《世亲写经图》较为合理,其图式则通过《洪武南藏》中《大乘百法明门论论疏》之扉页插图《玄奘译经图》,可追溯至金代在洪洞、绛州等地刻印的大藏经《赵城金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壁画 文殊 广胜寺 世亲
原文传递
关于放城阁老顶两处造像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毕斐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0-48,共9页
山东新泰城西南32.4公里、放城镇与泗水县交界处有青龙山,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5公里,宽约2公里.其主峰阁老顶(又名“阁老山”)海拔450米,位于放城镇郗家峪以南,地势陡峭,山色清幽.传说有一阁老登临此山,故名阁老顶.山间今存两处造像... 山东新泰城西南32.4公里、放城镇与泗水县交界处有青龙山,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5公里,宽约2公里.其主峰阁老顶(又名“阁老山”)海拔450米,位于放城镇郗家峪以南,地势陡峭,山色清幽.传说有一阁老登临此山,故名阁老顶.山间今存两处造像,其中,观世音造像(图一)位于阁老顶山阴高约20米处,其正东百米处约10米以降有一突兀石崖,俗称“童子崖”,石崖底部刻有作交谈状的两尊造像(图二),为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童子崖造像”.这两处造像系新泰地方史学者郗笃惠先生于1993年4月发现①,此前未见于著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阁老 文殊 老人 文殊师利 佛陀波利 观世音 观音 五台山
原文传递
从初唐至五代时期敦煌文殊经变图看狮文化的形成
3
作者 苏文婷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7期130-133,共4页
文章从敦煌文殊经变图入手,分析了从初唐至五代文殊骑狮图中的狮形象变化过程,发现狮形象在本土化过程中逐渐被“驯化”。狮文化在中国的演变并不单纯依靠狮形象是否张嘴吼来体现,而是通过与画面中其它构成元素协调配合来表达的。文章提... 文章从敦煌文殊经变图入手,分析了从初唐至五代文殊骑狮图中的狮形象变化过程,发现狮形象在本土化过程中逐渐被“驯化”。狮文化在中国的演变并不单纯依靠狮形象是否张嘴吼来体现,而是通过与画面中其它构成元素协调配合来表达的。文章提出,昆仑奴不再作为画面中必要的构成元素,是因为狮形象被“驯化”后,其逐渐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形象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文殊经变 狮造型 昆仑奴
原文传递
《安重荣出行图》研究--一位五代粟特将领的“神化”
4
作者 陈粟裕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2,共9页
2000年河北正定发现了五代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德政碑残碑。在赑屃碑座上保存了一幅骑狮出行图,表现的正是碑主人安重荣。这幅作品在构图形式、人物职能特别是骑狮像这几个方面模仿了汉地流行的"文殊并侍从图",但是人物... 2000年河北正定发现了五代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德政碑残碑。在赑屃碑座上保存了一幅骑狮出行图,表现的正是碑主人安重荣。这幅作品在构图形式、人物职能特别是骑狮像这几个方面模仿了汉地流行的"文殊并侍从图",但是人物服饰、伎乐等方面还是保存着浓厚的粟特因素。狮子在粟特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代表着英雄与王者。这幅线刻的作者运用汉地熟悉的文殊菩萨塑造、神化了粟特裔的将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重荣德政碑 文殊并侍从 粟特后裔 狮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