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生活原象的摄取到审美物象的迹化——论文学文本的创造过程
1
作者
戴冠青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1-99,共9页
文学文本的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其运行的基本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对松散的生活原象的感觉、发现与摄取,二是把原象转换为明晰的心象(精神图像),三是把心象迹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物象(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既充满创造力而又艰苦的...
文学文本的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其运行的基本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对松散的生活原象的感觉、发现与摄取,二是把原象转换为明晰的心象(精神图像),三是把心象迹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物象(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既充满创造力而又艰苦的劳动过程,但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写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创造
原象
心象
物象
艺术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的悲剧与悲剧的超越——论《子夜》的现代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运用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表层和深层 (具象和抽象 ,历时和共时 )两个方面 ,通过对吴荪甫人生命运悲剧性叙事的剖析 ,阐释了《子夜》的现代性意蕴 ,明确指出《子夜》不仅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 ,但同时又是一部现代性...
运用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表层和深层 (具象和抽象 ,历时和共时 )两个方面 ,通过对吴荪甫人生命运悲剧性叙事的剖析 ,阐释了《子夜》的现代性意蕴 ,明确指出《子夜》不仅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 ,但同时又是一部现代性很强的悲剧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意义
创造
历史文化考察
现代哲学阐释
现代性意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汉诗英译本的翻译反合观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跃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7-43,共7页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中译者的忠实性与反叛性、译法的正译法与反译法以及译本的文本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反合关系,尝试性提出翻译反合观,以解决翻译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该论题不仅揭示诗歌译本的语言反合辩证发展规律,而且也有助于拓展汉诗英译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英译本
忠实性与反叛性
正译法与反译法
文本
性与
创造
性
翻译反合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诵读文本再创造之手段
4
作者
吴颖
张秀珍
《美化生活》
2022年第13期120-122,共3页
朗诵者为了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往往会对朗诵作品做出一定的处理,特别是参加朗诵比赛的作品通常会因为时间、朗诵形式等因素的限制,需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即能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无疑可以为朗诵成功助力。文章阐述了对...
朗诵者为了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往往会对朗诵作品做出一定的处理,特别是参加朗诵比赛的作品通常会因为时间、朗诵形式等因素的限制,需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即能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无疑可以为朗诵成功助力。文章阐述了对诵读作品文本进行节选、改编、改写等再创造之手段,并对影响“手段”实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读
文本
再
创造
手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生活原象的摄取到审美物象的迹化——论文学文本的创造过程
1
作者
戴冠青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1-99,共9页
文摘
文学文本的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其运行的基本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对松散的生活原象的感觉、发现与摄取,二是把原象转换为明晰的心象(精神图像),三是把心象迹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物象(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既充满创造力而又艰苦的劳动过程,但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写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
关键词
文本
创造
原象
心象
物象
艺术规律
Keywords
creation of text
original image
mind image
object image
artistic law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的悲剧与悲剧的超越——论《子夜》的现代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伟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文摘
运用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表层和深层 (具象和抽象 ,历时和共时 )两个方面 ,通过对吴荪甫人生命运悲剧性叙事的剖析 ,阐释了《子夜》的现代性意蕴 ,明确指出《子夜》不仅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 ,但同时又是一部现代性很强的悲剧寓言。
关键词
文本
意义
创造
历史文化考察
现代哲学阐释
现代性意蕴
Keywords
Text meaning creation
history culture exploration
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philosophy
modernistic meaning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汉诗英译本的翻译反合观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跃进
机构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7-43,共7页
基金
2021年漳州市社科联项目“基于模因理论下漳州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对地方旅游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54)
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高等职业教育”项目“OBE理念下高职课程思政模式探究--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21ZSGZYJYB064)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常规课题“国家文化安全视角下我国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思”(JJKGZ22-040)。
文摘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中译者的忠实性与反叛性、译法的正译法与反译法以及译本的文本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反合关系,尝试性提出翻译反合观,以解决翻译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该论题不仅揭示诗歌译本的语言反合辩证发展规律,而且也有助于拓展汉诗英译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
古汉诗英译本
忠实性与反叛性
正译法与反译法
文本
性与
创造
性
翻译反合观
Keyword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Loyalty and Rebellion
Affirmation and Negation
Textuality and Creativeness
Opposite-Accord view of Translati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诵读文本再创造之手段
4
作者
吴颖
张秀珍
机构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美化生活》
2022年第13期120-122,共3页
文摘
朗诵者为了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往往会对朗诵作品做出一定的处理,特别是参加朗诵比赛的作品通常会因为时间、朗诵形式等因素的限制,需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即能根据需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无疑可以为朗诵成功助力。文章阐述了对诵读作品文本进行节选、改编、改写等再创造之手段,并对影响“手段”实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诵读
文本
再
创造
手段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生活原象的摄取到审美物象的迹化——论文学文本的创造过程
戴冠青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越的悲剧与悲剧的超越——论《子夜》的现代性
刘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古汉诗英译本的翻译反合观
黄跃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诵读文本再创造之手段
吴颖
张秀珍
《美化生活》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