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8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 被引量:76
1
作者 郭大顺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20-26,99,共8页
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墓葬有许多引人瞩目的特点。只葬玉器,不葬或基本不葬陶、石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牛河梁遗址已正式发掘的积石冢共4个地点,它们是第二、三、五和十六地点。牛河梁第二地点(编号牛2)为多冢组合,东西一线铺... 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墓葬有许多引人瞩目的特点。只葬玉器,不葬或基本不葬陶、石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牛河梁遗址已正式发掘的积石冢共4个地点,它们是第二、三、五和十六地点。牛河梁第二地点(编号牛2)为多冢组合,东西一线铺开四冢一坛,一、二、四号冢都出有多座墓葬。一号冢(Z1)已发掘墓葬26座,它们的随葬品出土情况是:只随葬玉器墓14座,随葬玉器同时随葬石器墓1座(石器为石钺1件),无随葬品墓11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出土玉器 随葬品 牛河梁 文明起源 墓葬 陶器 石棺墓 细石器 遗址
原文传递
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特点 被引量:56
2
作者 赵志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31,共13页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复原该时期农业经济特点对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西辽河流域、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长江下游和长江中游等...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复原该时期农业经济特点对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西辽河流域、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长江下游和长江中游等6个地区选择了15处考古遗址,采用浮选法获取了丰富的古代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5种农作物。出土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各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不尽相同,其中有北方旱作农业、南方稻作农业、稻旱混作农业等,而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最值得关注,呈现出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转变的特点。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有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等诸多优越性,这种特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应该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古代农业 植物考古 农作物遗存
原文传递
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赵志军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5年第2期82-91,共10页
关键词 农业起源 文明起源 植物考古学 跨学科研究 考古发掘 古代植物遗存
原文传递
中国文明的起源 被引量:52
4
作者 夏鼐 《文物》 1985年第8期1-8,共8页
我国杰出的考古学者夏鼐同志,6月19日在北京逝世。两年前的春天,夏鼐同志应邀在日本作过三次公开讲演,围绕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向日本人民扼要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三次讲演稿经日本学者翻译、作序跋、加注释、配图表,编为一集,... 我国杰出的考古学者夏鼐同志,6月19日在北京逝世。两年前的春天,夏鼐同志应邀在日本作过三次公开讲演,围绕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向日本人民扼要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三次讲演稿经日本学者翻译、作序跋、加注释、配图表,编为一集,在日本连续印行了三版;讲演集的中文版也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刊现在转载其中的第三章《中国文明的起源》,表示对夏鼐同志的深切悼念。鉴于讲演集中文版问世在即,转载时省略了书中的提要、插图、图版和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明 殷墟文化 文明起源 二里岗文化 中国考古学 起源问题 公元前 文字 青铜器 二里头文化
原文传递
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被引量:51
5
作者 严文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0-49,25,共11页
一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老问题,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探索也已有70年的历史。1921年中国地质调查所顾问安特生等人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等遗址,之后发表《中华远古之文化》;1930年至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吴金鼎等人发掘山... 一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老问题,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探索也已有70年的历史。1921年中国地质调查所顾问安特生等人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等遗址,之后发表《中华远古之文化》;1930年至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吴金鼎等人发掘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县)城子崖遗址,之后发表《城子崖——山东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存》,以及从1928年起对河南安阳殷墟连续15次的大规模发掘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明 铜石并用时代 中原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文明起源 石家河文化 城子崖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文化 发展水平
原文传递
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42
6
作者 严文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7-34,共8页
中国人历来认为自己是炎黄裔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究竟是不是那样,从来都不加以深究。可是进入近代以来,这个观念发生了动摇。当西方列强纷纷侵扰中国时,一些西方学者也忽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生了兴趣。他们无视中国文明的整... 中国人历来认为自己是炎黄裔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究竟是不是那样,从来都不加以深究。可是进入近代以来,这个观念发生了动摇。当西方列强纷纷侵扰中国时,一些西方学者也忽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生了兴趣。他们无视中国文明的整体特点,摭拾一鳞半爪随意比附,说什么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种是西方起源的,一时间弄得有些中国人也糊里糊涂。不过大多数学者并不相信那些说法,而早先的传说似也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把许多学者推上了第一线,其间经历了许多思考和探索。正如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所指出的那样,人们开始“由盲目的信古而进到疑古,更由消极的疑古,而进到积极的考古。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起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回顾与思考 中国古代文明 中国文明 二里头文化 黄河流域 新石器时代 中原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文明时代
原文传递
试论文明的起源 被引量:40
7
作者 安志敏 《考古》 1987年第5期453-457,共5页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文明时代是继野蛮时代之后的更高阶段,它不同于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含义,也不是考古学文化的同义语。当今学术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氏族制度已然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一个阶...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文明时代是继野蛮时代之后的更高阶段,它不同于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含义,也不是考古学文化的同义语。当今学术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氏族制度已然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至于史前时期的氏族公社还处在野蛮时代,并不能称之为文明。但是,最近国内的一些报刊的报导中,竟把辽宁凌源牛河梁和甘肃秦安大地湾的考古发现,说成:"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文明社会 史前时期 考古发现 中国文明 文明时代 牛河梁 大地湾遗址 氏族制度 人类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植物考古学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赵志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49,共8页
浮选法的发展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植物遗存,在此基础之上一些重要的考古学问题的研究因此而得以深入,包括稻作经济的形成过程、粟和黍的栽培以及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经济的形成过程、农业的发展与文明起源的关系等。
关键词 植物考古学 浮选法 农业 文明起源 考古学 植物 进展 整体发展水平 研究领域 科技考古
原文传递
中国文明起源座谈纪要 被引量:37
9
作者 白云翔 顾智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110-1120,1097,共12页
徐苹芳《考古》编辑部今天召开关于中国文明起源座谈会,邀请社科院考古所的一部分同志参加。各位都是长年工作在田野考古第一线上的同志,各位的工作是与中国文明起源这个问题有密切关系的,掌握着第一手的材料。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 徐苹芳《考古》编辑部今天召开关于中国文明起源座谈会,邀请社科院考古所的一部分同志参加。各位都是长年工作在田野考古第一线上的同志,各位的工作是与中国文明起源这个问题有密切关系的,掌握着第一手的材料。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从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以来,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是中国文化西来说。四十年来新中国的考古学已充分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文明社会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文明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 中原地区 青铜器 文明要素 齐家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36
10
作者 白云翔 顾智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26-549,共24页
徐苹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0年考古所文明起源课题组的五位同志到浙江、上海、江苏、辽宁,对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的重大发现进行学术考察。今年考古所邀请上述四省(市)的学者,对考古所的陶寺、二里头、偃师商城... 徐苹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0年考古所文明起源课题组的五位同志到浙江、上海、江苏、辽宁,对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的重大发现进行学术考察。今年考古所邀请上述四省(市)的学者,对考古所的陶寺、二里头、偃师商城、安阳殷墟等考古遗址作学术考察,也可以说是"回访"。在考察的过程中承山西省文物考古所、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和北京大学的厚意,顺访了襄汾丁村、垣曲古城、曲沃曲村、侯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文明社会 文明因素 文明时代 红山文化 文物考古 中国考古学 中原地区 青铜器 中国文明
原文传递
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26
11
作者 高江涛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20,共8页
陶寺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和宏观聚落形态的考察表明陶寺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王者的雏形很可能已经出现,礼制初步形成,已进入了属于早期国家形态的邦国阶段。这一时期,文明社会初步形成。
关键词 陶寺遗址 聚落形态 文明起源
原文传递
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巍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6,共9页
文明起源研究是人类历史研究的三大课题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2001~2003年)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2004~2005年)都把“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 文明起源研究是人类历史研究的三大课题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2001~2003年)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2004~2005年)都把“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作为重点课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笔者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对聚落形态研究及其在文明起源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在这里,不揣冒昧,把它发表出来,就正于各位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聚落形态 形态研究 探源 重点课题 科技攻关项目 文明起源 地位与作用 历史研究 社会结构
原文传递
李白与长江 被引量:25
13
作者 余恕诚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8,共11页
长江源远流长,地域广阔,文明起源甚早。巴蜀、荆楚、吴越,各有自己的地理和文化特征,但合起来又形成由长江贯通的大的地理与文化区域。经过长时期的开发,到八世纪,其经济实力已接近甚至超过黄河流域,这一广大地区孕育的文化,在... 长江源远流长,地域广阔,文明起源甚早。巴蜀、荆楚、吴越,各有自己的地理和文化特征,但合起来又形成由长江贯通的大的地理与文化区域。经过长时期的开发,到八世纪,其经济实力已接近甚至超过黄河流域,这一广大地区孕育的文化,在诗歌盛行的唐代,必然会对诗史有重大的积极影响。李白成长于长江上游的巴蜀,卒葬于长江下游的当涂,中间因就婚安陆、寓家南陵、系狱浔阳、流放夜郎,以及早年漫游、晚年流浪,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于长江流域。沿江万里的自然风光,丰富多采的文化遗产,对其影响极深。李白吸收多方面营养,以其天才的创造,将长江流域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向诗坛作了展示,成为诗史上的重大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史 李白 诗坛 诗歌 巴蜀 流浪 大地 流放 文明起源 夜郎
原文传递
水稻、蚕丝和玉器——中华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5
14
作者 牟永抗 吴汝祚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23-533,564,共12页
文明一词的考古学含意,是社会进步到大体相当于阶级、国家及其表现形式——政体出现阶段的不清晰概念。阶级、国家及政体的表现形式,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属于社会学、政治学范畴。从总体上看毕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运用考... 文明一词的考古学含意,是社会进步到大体相当于阶级、国家及其表现形式——政体出现阶段的不清晰概念。阶级、国家及政体的表现形式,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属于社会学、政治学范畴。从总体上看毕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运用考古学手段探索国家起源这一命题,实质上是透过人们物质财富的生产、分配状况,剩余财富的积累形式,以及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上的精神生活的考古资料,反映当时当地可能(或已经)出现国家。今天讨论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基础,是中国考古学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是广大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集体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中华文明 考古学研究 文明时代 玉器时代 表现形式 丝织品 文化因素 青铜礼器 玉礼器
原文传递
文明与国家——东夷民族的文明起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震中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37,共7页
人类历史上的文明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共标志是什么?这是研究文明起源时必须首先加以解决的问题。大体说来,人类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演进是全方位的演技。它包括人自身素质的进化(人的智力、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及世界观等)、人所... 人类历史上的文明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共标志是什么?这是研究文明起源时必须首先加以解决的问题。大体说来,人类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演进是全方位的演技。它包括人自身素质的进化(人的智力、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及世界观等)、人所创造的位置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演进(语言、文字、生产工具、武器、衣、食、住、行等等)、人所创造的社会组织及管理机构的演进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民族 东夷 国家 文明社会 人类历史 精神文化 原始社会
原文传递
祭坛与文明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德水 《中原文物》 1997年第1期61-68,共8页
祭坛与文明张德水近年来,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曾相继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祭坛遗址。这些遗址既反映了远古人类在建筑技术上较高的成就,同时又是研究原始宗教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重要依据,其意义和作用均是不可低估的。因此,笔者... 祭坛与文明张德水近年来,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曾相继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祭坛遗址。这些遗址既反映了远古人类在建筑技术上较高的成就,同时又是研究原始宗教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重要依据,其意义和作用均是不可低估的。因此,笔者试在原发掘报告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东山嘴祭坛 红山文化 鹿台岗 文明因素 遗址 文明起源 福泉山 新石器 玉礼器
原文传递
西方学者关于游牧文化起源研究的简要评述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郑君雷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7-224,共8页
早期西方学者对于游牧文化起源的解释通常是围绕将游牧作为渐进式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展开 ,近年来西方学者则倾向于游牧出于混合经济 ,认为游牧专门化的动因包括自然条件变化、人口压力 (以及相应的农业扩张、都市发展... 早期西方学者对于游牧文化起源的解释通常是围绕将游牧作为渐进式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展开 ,近年来西方学者则倾向于游牧出于混合经济 ,认为游牧专门化的动因包括自然条件变化、人口压力 (以及相应的农业扩张、都市发展和聚落扩展 )、工艺专门化、贸易联系、政治环境、迁徙等方面 ,其中Khazanov对于欧亚草原及沙漠 (半沙漠 )地区、近东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大陆、欧亚北部地区和亚洲内陆高原游牧业起源情况的总结代表了西方学者近期的整体性认识。本文首先对这些情况进行介绍 ,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学者在游牧起源问题研究上的基本取向进行了评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化 西方学者 文明起源 生态环境 人口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几个问题——在《中原文物》百期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忠培 《中原文物》 2002年第5期12-23,共12页
关键词 中国 文明起源 《中原文物》 期刊 学科研究 考古学
原文传递
有关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与安志敏先生商榷 被引量:18
19
作者 童恩正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1-59,32,共10页
读了安先生《试论文明的起源》一文以后,得到很多启发。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笔者同意安先生的论述。但在某些理论问题上,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关键词 中国文明 文明起源 中国考古学 摩尔根 人类学 史前文化 文明社会 柴尔德 历史背景 发展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