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的他化——对中西方文学开展会通性研究的一种尝试
1
作者 何光顺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38,191,共11页
"文学他化"论是指文学由他者而来又向他者化去的成其自身又自我解构的思想,它包括了文学非文学、文学反文学、文学化文学的三个向度,也就是文学之"是"与"非""正"与"反"的通化与融会... "文学他化"论是指文学由他者而来又向他者化去的成其自身又自我解构的思想,它包括了文学非文学、文学反文学、文学化文学的三个向度,也就是文学之"是"与"非""正"与"反"的通化与融会.该命题是对中国古典文学思想及其创作实践的归纳总结,它既具有独特的东方美学诗学特征,又具有可以观照西方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普遍性和通化性特征.近代以来的中国学者已习惯于从西方理论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学及其批评的源流演变与优劣得失,但"文学他化"论却是从中国命题出发来考察西方文学及其批评的源流演变与优劣得失.这也就有了 一条中国古典文学的本源性的他化,因西方文学他者而来的对于他化的否定,再从中国古典文学他化精神的反思以考察中西方文学的他化之路,这其中始终离不开的是"化"的精神,这也是中国文学精神的真正秘密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他化 文学缘域 文学通化 中西方文学
原文传递
解读《濒危的文学》
2
作者 栾栋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136,共8页
《濒危的文学》是茨维坦·托多罗夫的文学理论收官之作。从中可读出托氏关于文学的三个"危殆"看点:一是他把苏联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东欧文学视为濒危的文化物种。二是他把自己曾经参与其中的法国形式主义叙事诗学包括广... 《濒危的文学》是茨维坦·托多罗夫的文学理论收官之作。从中可读出托氏关于文学的三个"危殆"看点:一是他把苏联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东欧文学视为濒危的文化物种。二是他把自己曾经参与其中的法国形式主义叙事诗学包括广义的文学,也看做文学的危殆。其三是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托氏的文学研究也处于待突破的危机状态,即他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前卫学者一变而为今日的欧洲古典主义美学的回归者,其矛盾心态和理论困境非常明显。从多种角度解读托氏的文学思想,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说的那份"濒危",体会出作者"前卫"过后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多罗夫 文学危殆 文学文学 文学通化
原文传递
《水死》的文学通化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雷晓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6-52,共7页
《水死》是大江健三郎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在三个方面呈现出文学通化的特点:其一是步入晚年的大江,写作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水死》中使用了多种多样文学创作手法,构想出既古老又新颖的通化性故事;二是《水死》与日... 《水死》是大江健三郎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在三个方面呈现出文学通化的特点:其一是步入晚年的大江,写作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水死》中使用了多种多样文学创作手法,构想出既古老又新颖的通化性故事;二是《水死》与日本的文史和社会现状浑然交融,而且用"回归"的思想探讨解决日本社会问题的出路;三是《水死》的创作具有"通和致化"的特点。可以说《水死》超越了回归母体的冲动。具体说,是通向和平、通向自然、通向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水死》 文学通化 天人合一
下载PDF
《文学通化论》的化性思想
4
作者 雷晓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2,共4页
栾栋先生的《文学通化论》问世,为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理论。作为浓缩的学术思想和宏大的诗化哲学,这部著作有其不同常见文论的理念、命题、术语和表述方式,回溯归藏,倡导归潜,推演通化,将数千年来循环通转、原道通变诗论,带入了通... 栾栋先生的《文学通化论》问世,为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理论。作为浓缩的学术思想和宏大的诗化哲学,这部著作有其不同常见文论的理念、命题、术语和表述方式,回溯归藏,倡导归潜,推演通化,将数千年来循环通转、原道通变诗论,带入了通和致化的场域,对秀至上、隐不足、潜阙如的文艺弊端,予以震今烁古的矫正。诗通归,诗通潜,诗通藏,诗通化,对于言志说以来的传统诗学和近现代引进的西方文艺美学,称得上熔铸而改造,纳陈且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通化 诗化哲学 归思归藏 辟学辟解
原文传递
《文学通化论》的理论创新与文学阐释
5
作者 葛金玲 沈绍芸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109-113,共5页
《文学通化论》是栾栋教授的近作,出版以来颇受好评。其文学思想耕得深,化得透,论及的问题看似宏大,实则皆出自作者苦心思考的几个基本理念,如"文学非文学"以及文学的"三归""三他""三辟"。借... 《文学通化论》是栾栋教授的近作,出版以来颇受好评。其文学思想耕得深,化得透,论及的问题看似宏大,实则皆出自作者苦心思考的几个基本理念,如"文学非文学"以及文学的"三归""三他""三辟"。借助这些理念,作者解构了因因相袭数十载的既有话语模式,清理了陈腐的思维习惯和叙事方式,消解了外国文学领域的西方话语霸权,是对人文科学理论场域长期"文化失语"的匡正和补偏,对外国文学的理论流变尤其是对法兰西文化条分缕析的梳理与批评,体现出作者融会贯通与大开大合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通化论》 文学阐释 话语批评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