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1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被引量:443
1
作者 黄子平 陈平原 钱理群 《文学评论》 1985年第5期3-14,共12页
我们在各自的研究课题中不约而同地,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概念,叫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初步的讨论使我们意识到,这并不单是为了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究领域的扩... 我们在各自的研究课题中不约而同地,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概念,叫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初步的讨论使我们意识到,这并不单是为了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究领域的扩大,而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世界文学 现代中国文学 近代文学 十九世纪 中国文学 文学语言 美感特征 艺术思维 民族意识
原文传递
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 被引量:260
2
作者 郑敏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20,共16页
中国新诗创作已将近一世纪。最近国际汉学界在公众媒体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几千年诗史的汉语文学在今天没有出现得到国际文学界公认的大作品,大诗人?问题提出的角度显然将古典诗词韵几千年业绩考虑在内。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创作... 中国新诗创作已将近一世纪。最近国际汉学界在公众媒体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几千年诗史的汉语文学在今天没有出现得到国际文学界公认的大作品,大诗人?问题提出的角度显然将古典诗词韵几千年业绩考虑在内。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创作实践中,中国新诗的成就不够理想的原因包括社会与语言文学的多种因素。本文将主要从汉语的发展近百年史,来剖析一下这个原因。首先是今天在考虑新诗创作成绩时能不能将20世纪以前几千年汉诗的光辉绩业考虑在内?我的回答是不能。这由于我们在世纪初的白话文及后来的新文学运动中立意要自绝于古典文学,从语言到内容都是否定继承,竭力使创作界遗忘和背离古典诗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文运动 语言 古典文学 古典诗词 新诗创作 文学语言 文言文 语言变革 口语 世纪初
原文传递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被引量:179
3
作者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4,共8页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文学理论 文学 文学活动 文学语言 美学 自我主体 对象主体 哲学
下载PDF
论语言变异及其语用效果 被引量:55
4
作者 黄家修 赵彦春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17,共5页
论语言变异及其语用效果黄家修赵彦春语言变异(languagedeviance)是指偏离语言常规(linguisticnorms)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可以产生比较突出的语用效果,可以满足比较复杂或者比较特殊的语用要... 论语言变异及其语用效果黄家修赵彦春语言变异(languagedeviance)是指偏离语言常规(linguisticnorms)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可以产生比较突出的语用效果,可以满足比较复杂或者比较特殊的语用要求。在语言交际中,尤其在文学和广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变异 语用效果 语言常规 语用目的 语用含义 语言形式 文学语言 书写变异 语义变异 形态变异
下载PDF
方位词“里”考源 被引量:34
5
作者 汪维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现代汉语的方位词里边,“里”是使用频繁、活动能力强的一个,朱德熙先生(1982)曾指出:“只要意思上讲得通,我们可以任意在名词后头加上‘里’和‘上’。”(页44)《现代汉语八百词》对方位词“里”的解释是“在一定界限以内”... 在现代汉语的方位词里边,“里”是使用频繁、活动能力强的一个,朱德熙先生(1982)曾指出:“只要意思上讲得通,我们可以任意在名词后头加上‘里’和‘上’。”(页44)《现代汉语八百词》对方位词“里”的解释是“在一定界限以内”。在“名+里”的格式下一共列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 方位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名词化形容词 《文苑英华》 维空间 “表” 《灵枢经》 文学语言 南北朝后期
下载PDF
通感考 被引量:31
6
作者 褚孝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7-91,共5页
自从钱钟书先生的著名论文《通感》发表以来,“通感”已成了人们熟知的术语了。然而因为通感是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现象,故在理解和使用“通感”这个术语时颇多混乱和误解。文学中的通感描写实质上并不是心理学上的通感症的表现,但是它... 自从钱钟书先生的著名论文《通感》发表以来,“通感”已成了人们熟知的术语了。然而因为通感是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现象,故在理解和使用“通感”这个术语时颇多混乱和误解。文学中的通感描写实质上并不是心理学上的通感症的表现,但是它又是与感知心理密切相关。在客观方面它取决于感觉之间的固定联系;在主观方面则来源于感知的类比变化。从根本上来说通感描写是一种语言现象,只存在于语言表述之中,它产生的前提是语言的概念体系的指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描写 通感现象 符号系统 语言现象 文学语言 心理学 感知心理 钱钟书 语言符号 符号学
下载PDF
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 被引量:33
7
作者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9-26,共8页
语言的本质是谈话,具有主体间性。但现实语言语言本质失落,成为主体性的语言,即独白的语言,语言形式成为主体性的工具。文学语言恢复了语言的主体间性,使人与世界充分地对话,使存在的意义显现。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克... 语言的本质是谈话,具有主体间性。但现实语言语言本质失落,成为主体性的语言,即独白的语言,语言形式成为主体性的工具。文学语言恢复了语言的主体间性,使人与世界充分地对话,使存在的意义显现。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克服了现实语言形式的工具性和抽象性,以审美的魅力恢复了语言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主体性 主体间性
下载PDF
永远的修辞性阅读——关于解构主义与文化研究的访谈——对话 被引量:27
8
作者 J.希利斯·米勒 金惠敏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6-142,共7页
解构主义堪称当今最具国际性的学术文化话题。但不可否认的另一方面是它也遭到了最坚决的抵制和最猛烈的抨击 ,例如对“新结构主义”深有研究的ManfredFrank教授曾颇有代表性地说 :“我对后现代主义岂止是怀疑 ,简直是不能忍受。”作为... 解构主义堪称当今最具国际性的学术文化话题。但不可否认的另一方面是它也遭到了最坚决的抵制和最猛烈的抨击 ,例如对“新结构主义”深有研究的ManfredFrank教授曾颇有代表性地说 :“我对后现代主义岂止是怀疑 ,简直是不能忍受。”作为美国解构主义批评三巨头之一的米勒在此对解构主义的辩解应当具有一定的经典性 ,或许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误解。他把解构论称之为“修辞性阅读” ,即一种探询文学语言的别异性或另类性的方法。如此而言 ,相对于任何一种取向的文学研究如当前正走红着的文化研究 ,解构主义就永远是不可取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批评 文化研究 米勒 修辞性 文学语言 文学研究 经典性 阅读 解构论 误解
原文传递
美文的沙漠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承志 《文学评论》 1985年第6期75-77,共3页
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之间,我曾以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定地域研究计划”合作人及东洋文库外国人研究员的身份,在日本进行过为期一年的中北亚历史研究。无疑,在东渡之前,我也有过一份与日本文学界及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界交流的愿望。... 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之间,我曾以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定地域研究计划”合作人及东洋文库外国人研究员的身份,在日本进行过为期一年的中北亚历史研究。无疑,在东渡之前,我也有过一份与日本文学界及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界交流的愿望。甚至可以说,那是一份热望;我曾盼着自己的文学因这一交流而长足进步,我在内心里对这一目的寄托了远较学术研究更多的幻想。但是,在异国感受到的真实粉碎了我的幻想和希望。到了后来,事情发生了极端的变化,我不客气地拒绝了一个个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文 中国文学研究 沙漠 翻译学 日本文学 历史研究 学术研究 文学语言 国际交流 东洋文库
原文传递
景观的语言 被引量:27
10
作者 卜菁华 孙科峰 《中国园林》 2003年第11期54-57,共4页
将文学语言的属性赋予景观,对景观语言和文学语言,从语法和修辞手法两方面来阐述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引导人们从另一个更加人文的角度去欣赏和创造景观,并且能够参与和尊重景观语言之间的“对话”。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语言 景观语法 修辞手法 对话 文学语言
下载PDF
文学语言的空白结构和意义生成 被引量:23
11
作者 汪正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5,共6页
文学语言中的空白结构指文学作品中所存在的语言空缺、叙述的中断和叙事要素的缺席等断裂与不连贯性。二十世纪以来 ,随着语言学转向 ,文学文本的陈述形式和语言的建构功能受到普遍的重视。与近代以前的文学相比较 ,不少文学作品语言中... 文学语言中的空白结构指文学作品中所存在的语言空缺、叙述的中断和叙事要素的缺席等断裂与不连贯性。二十世纪以来 ,随着语言学转向 ,文学文本的陈述形式和语言的建构功能受到普遍的重视。与近代以前的文学相比较 ,不少文学作品语言中的空白结构发生了从修辞到本体、从局部到总体、从言辞到意蕴、由隐性潜在到显性明朗的转化。作为一个不完全的叙述序列 ,空白结构体现了文学语言对意指多值性的追求和开放性的解读空间 ,它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潜能和多种意义建构行为 ;同时它作为文本中被压抑的异质线索的表露 ,有利于读者进行反思性与探究性阅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空白 文学作品 叙述 意义生成 建构功能 为文 空缺 修辞 连贯性
下载PDF
“陌生化”的旅程──从什克洛夫斯基到布莱希特 被引量:30
12
作者 范方俊 《中国比较文学》 1998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关键词 “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 布莱希特 俄国形式主义 陌生化效果 普通语言 德国戏剧理论 文学语言 内容与形式 手法
原文传递
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续) 被引量:29
13
作者 周扬 《文学评论》 1986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一五四前后中国一般经济政治情况 1.辛亥革命虽推翻了代表数千年专制皇帝制度和代表民族牢狱的满清统治,建立了共和政体,但是民主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革命的果实落到了当时反革命最大代表袁世凯及后来继起的军阀手里,而这些封建军... 一五四前后中国一般经济政治情况 1.辛亥革命虽推翻了代表数千年专制皇帝制度和代表民族牢狱的满清统治,建立了共和政体,但是民主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革命的果实落到了当时反革命最大代表袁世凯及后来继起的军阀手里,而这些封建军阀又都和帝国主义紧紧勾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两重束缚之下,中国民族资本仍旧不能顺利地发展。到一九一四年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爆发,欧美帝国主义忙于内部战争,不能不暂时地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这才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造成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大战爆发后的几年间,中国的纺织工业、丝业、面粉工业以及银行业都大大地活跃起来。虽然这些发展是有限的,且偏于轻工业一方面,而繁荣时间又不长,但总是在经济上发展了民主的要素,形成了五四运动发生之根本依据。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学语言 帝国主义 五四运动 陈独秀 现实主义 文学革命 胡适 十月革命 新民主主义
原文传递
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朱晓进 李玮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60,205,共23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应从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这一视角,呈现一部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五四"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语言变革为起点的,这场语言革命以及其后各历史阶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应从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这一视角,呈现一部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五四"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语言变革为起点的,这场语言革命以及其后各历史阶段的文学语言变迁,对包括形式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发展都产生过深度影响,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演进和主要特征形成的内在根源。深入探讨语言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规律,不仅能揭示语言变迁所营构的普遍的文学创作的语言环境,而且能发现包括文学体裁和文体形式现象、作家的文体选择行为、文学作品的形式特征等历史成因,能对五四白话文运动及其后的一系列新的文学形式和文体现象,作出准确的阐释和评价。这有利于更好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经验,并为我们当今文学形式的发展找寻历史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语言变迁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形式演进
原文传递
突发危机管理的一个语用学分析——兼论语言学的研究视界 被引量:26
15
作者 胡范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7,共7页
“突发危机”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重大问题。危机管理,亦即对危机的预防、控制与消解的一系列努力,这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武力问题,还是一个语言问题。社会危机就其根本,多为因利益而起,但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格局中,冲突的直接... “突发危机”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重大问题。危机管理,亦即对危机的预防、控制与消解的一系列努力,这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武力问题,还是一个语言问题。社会危机就其根本,多为因利益而起,但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格局中,冲突的直接表现常常不是利益而是面子。在政治危机中,物质利益的得失与利益集团的人群可以是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当得失数额确定后,利益集团成员的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损失越小;而面子的得失与利益集团成员数的关系是乘数与被乘数的关系,面子得失确定,人群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得失就越大。而面子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语言问题。这意味着,首先,一切冲突的解决都离不开合适的定位,而对冲突的任何定位都离不开语言。其次,在应对冲突的各种行为中,语言行为是费效比最为经济的一种。第三,任何冲突的解决要获得足够的面子,都离不开语言的有效描述。 危机管理中的语用问题可以概括为“WWW”,亦即WHO谁说、WHEN什么时候说、HOW怎么说。由此,可得:(1)“序言”准则(2)话语权准则(3)时间准则(4)适度过激准则(5)清晰准则(6)差别化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危机管理 语用准则 突发危机事件 文学语言 公共事务语言
下载PDF
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 被引量:23
16
作者 季羡林 《文艺争鸣》 CSSCI 1992年第4期4-6,共3页
最近几年来,我经常考虑东方文化的问题。虽然我并不是什么文化学家,自己不擅长义理,对义理兴趣也不大,我是敬鬼神而远之;但是,由于自己是一个天生的“杂家”,翻看不少的有关文化的书籍,使我不得不考虑东方文化的问题;细说起来,我考虑的... 最近几年来,我经常考虑东方文化的问题。虽然我并不是什么文化学家,自己不擅长义理,对义理兴趣也不大,我是敬鬼神而远之;但是,由于自己是一个天生的“杂家”,翻看不少的有关文化的书籍,使我不得不考虑东方文化的问题;细说起来,我考虑的有东方文化的特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等等。我的初步认识已经写成了几篇论文,在一些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上也讲过。出我意料之外的是,国内外反应相当强烈,而且几乎都是同意我的看法的。这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决心继续探讨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东西方文化 兴趣 二十世纪 文学创作 思维模式 文学语言 初步认识 三十年
原文传递
自述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安忆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3,共4页
我为什么写作?有时我问自己,却发现这不是一个答案能解决的。似乎,那动机萌发得很晚,起初又十分的卑微。我并没有从小就想过要当一个作家,要去写作。
关键词 王安忆 文学创作 小说观 文学语言 文学题材 独特性
下载PDF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 被引量:23
18
作者 岑麒祥 《当代语言学》 1980年第1期29-33,共5页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de Saussure)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欧一位最有名、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他1857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他的祖先原来是法国人,但早已入了瑞士籍。他中学毕业后只于1875—1876年...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de Saussure)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欧一位最有名、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他1857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他的祖先原来是法国人,但早已入了瑞士籍。他中学毕业后只于1875—1876年在日内瓦大学念了一年书就转学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去专攻语言学。那时正是“青年语法学派”(又称“新语法学派”)建立的初期。他跟这一学派的巨头勃鲁格曼(Karl Brug-mann)、奥斯脱霍夫(Hermann Ost-hoff)、德尔勃吕克(D.Delbruck)和保罗(H.Paul)等都很要好,过从甚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 普通语言 地理语言 文学语言 语言学家 青年语法学派 印欧系语 日内瓦 新语法学派 十九世纪
原文传递
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中国文学语言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谭学纯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5,共8页
语言转向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状态的一种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文学语言研究格局。本文重返80年代中后期的学术背景,对语言转向拉动的文学语言研究进行再思考,分别讨论文学语言研究的学术推进意义及其缺失。
关键词 语言转向 文学语言 思想资源 学术视野
下载PDF
“陌生化”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范欣欣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关键词 “陌生化”理论 文学创作 俄国形式主义 什克洛夫斯基 艺术构成 文学语言 传统形式 时间长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