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 |
聂珍钊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4
|
|
2
|
写作的意义 |
池莉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00
|
|
3
|
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
曹顺庆
李思屈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8
|
|
4
|
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
黄楠森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2
|
|
5
|
汉赋——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 |
龚克昌
|
《文史哲》
|
1988 |
49
|
|
6
|
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
何其芳
|
《文学评论》
|
1961 |
50
|
|
7
|
论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意义 |
徐清泉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7
|
|
8
|
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在渤海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 |
阿来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4
|
|
9
|
文学与治疗──关于文学功能的人类学研究 |
叶舒宪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8 |
45
|
|
10
|
艺术学的构想 |
李心峰
|
《文艺研究》
|
1988 |
48
|
|
11
|
文学艺术与生态学时代——兼谈“地球精神圈” |
鲁枢元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2
|
|
12
|
中国人也在诗意地栖居吗?——略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条件 |
朱国华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5
|
|
13
|
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 |
张皓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3 |
34
|
|
14
|
人工智能与文艺创作 |
杨守森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2
|
|
15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和途径 |
陈婕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02 |
31
|
|
16
|
土地情结——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点 |
杨存田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1
|
|
17
|
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初探 |
吴承学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34
|
|
18
|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论纲 |
董学文
|
《文艺研究》
|
1988 |
34
|
|
19
|
文学艺术价值、精神的重建──新理性精神 |
钱中文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5
|
|
20
|
说丑——《美学新论》之一 |
蒋孔阳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