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自觉说”辨正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飞跃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0-234,共5页
"文学的自觉"既是对学术变迁的时代特征的一种概括,又是对文学的艺术性特征的一种评价标准。目前,关于"文学的自觉"讨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于"文学的自觉"的形而上思考不够,理论层次较低,多是在复述中古... "文学的自觉"既是对学术变迁的时代特征的一种概括,又是对文学的艺术性特征的一种评价标准。目前,关于"文学的自觉"讨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于"文学的自觉"的形而上思考不够,理论层次较低,多是在复述中古文学发展史。"文学的自觉"对中古文学发展史而言,是一个宏观的命题,是对一个时代文学特征的概括和描述的辨析。"文学的自觉"是在主体觉醒、文学独立基础上的"创作自觉"与"批评自觉"。"文学的自觉"不等于"人的觉醒"与"文学的独立","人的觉醒"发生于东周时期,"文学的独立"出现于西汉时期,而"文学的自觉"即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自觉发生于汉魏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自觉 概念与标准 时代特征 理论价值
下载PDF
论“操诗属汉音、丕植诗属魏响”——兼及“文学自觉说”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不直接论述目前学术界热烈争论的“文学自觉说”,而是以考察汉魏诗歌之变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曹操与曹丕、曹植的诗歌的不同,对“操诗属汉音、丕植属魏响”之说的合理内核予以挖掘,兼及“
关键词 汉魏诗歌之异 操诗属汉音、丕植属魏响 文学自觉
下载PDF
近百年“文学自觉说”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 《运城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中国文学自觉说由铃木虎雄最先提出,并由鲁迅引入中国。赞同者又演化出"魏(或建安)文学自觉说"、"魏晋文学自觉说"、"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说"三种观念,至今仍是学界的主流观念。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对&q... 中国文学自觉说由铃木虎雄最先提出,并由鲁迅引入中国。赞同者又演化出"魏(或建安)文学自觉说"、"魏晋文学自觉说"、"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说"三种观念,至今仍是学界的主流观念。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对"文学自觉"的不同理解,"春秋文学自觉说"、"汉代文学自觉说""南朝文学自觉说"相继提出,并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对"文学自觉"进行反思,进而提出"无自觉说"。基于解构主义的立场,中国文学的"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不是一次完成,并具有社会性、群体性的特点。"文学自觉"的探讨有助于把握中国文学发展的本质,积极意义不容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百年 文学自觉 文学 自觉 述评
下载PDF
四库馆臣视野中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地位——兼及对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说的反思
4
作者 唐海韵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5-62,共8页
四库馆臣的文学批评思想产生于纯粹的古典语境,体现了传统社会的主流观点,为我们反思现当代人的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有益视角。魏晋南北朝文学在当下的研究语境中享有盛誉,却难以契合馆臣的文学趣味,因而在以馆臣为代表的传统士人眼中历史... 四库馆臣的文学批评思想产生于纯粹的古典语境,体现了传统社会的主流观点,为我们反思现当代人的古代文学研究提供有益视角。魏晋南北朝文学在当下的研究语境中享有盛誉,却难以契合馆臣的文学趣味,因而在以馆臣为代表的传统士人眼中历史地位并不高,更不会被视为“自觉”的象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要坚持本土文化立场,并在此基础上汲取外来文明之长,以促使古今话语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馆臣 文学批评 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学自觉
下载PDF
“文学自觉说”与汉代文学风貌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5,112,共6页
本文梳理了"文学自觉说"的学术史,并藉此探讨了汉代文学风貌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文学自觉说"最初只是就魏晋时代的理论批评风气而发,它也只是在理论批评的层面上才具备科学性。后世学者的种种建构和解构,... 本文梳理了"文学自觉说"的学术史,并藉此探讨了汉代文学风貌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文学自觉说"最初只是就魏晋时代的理论批评风气而发,它也只是在理论批评的层面上才具备科学性。后世学者的种种建构和解构,背离了"自觉说"的初衷,增大了"自觉"一词的涵义混乱,同时也模糊了"文学"的概念。这段学术史,不断加深着人们对汉代文学风貌的辨析和认识,但也存在矫枉过正之弊。事实上,从文体、修辞、内容三方面看,汉代文学仍有诸多模糊、依傍、质朴之处,其更多地延续了先秦文学,而与魏晋文学之间差异明显。因此,就"断限效应"而言,"魏晋文学自觉说"仍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自觉 汉代文学 建构与解构 魏晋文学 断限效应
下载PDF
汉末魏初诗文论重心的转移与文学价值的发现——试论铃木虎雄文学自觉说的内涵及其判断依据
6
作者 邹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30-134,共5页
"文学自觉说"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概念。由于铃木虎雄在表述上的过于简略和自身矛盾,导致学界长期以来对其内涵以及判断依据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从铃木虎雄在《中国诗论史》中的整体思路来判断,他的所谓"... "文学自觉说"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概念。由于铃木虎雄在表述上的过于简略和自身矛盾,导致学界长期以来对其内涵以及判断依据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从铃木虎雄在《中国诗论史》中的整体思路来判断,他的所谓"文学自觉"是指汉末魏初以来对于文学价值的发现与承认,是文学价值观念的自觉;其判断依据则为汉末魏初诗文论的重心由道德教化向文学自身的转移。当代学界对于"文学自觉说"的重新审视,必须摆脱因为误解了铃木虎雄而造成的本不应存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自觉 文学价值观念 诗文论 重心转移
下载PDF
忽视自觉概念与误用中西比较--“魏晋文学自觉说”再反思
7
作者 曾蒙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界对于“魏晋文学自觉说”命题争议不断,并逐渐从自觉时期这种命题“局部反思”阶段扩大至命题本身合理性、价值性的“全盘反思”阶段。梳理两类命题反思的相关研究,发现存在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其一,忽视对“自觉... 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界对于“魏晋文学自觉说”命题争议不断,并逐渐从自觉时期这种命题“局部反思”阶段扩大至命题本身合理性、价值性的“全盘反思”阶段。梳理两类命题反思的相关研究,发现存在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其一,忽视对“自觉”二字的考察,由此将“自觉”与“自在”、“自觉”与“他觉”相混淆,并导致滥用二手文献材料;其二,缺乏对等意义上的中西横向比较,未能认识到西方文学在历时脉络之中同样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特点,故而对命题的价值性与合理性做出了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自觉 魏晋 自觉 中西比较 反思
下载PDF
在文化与艺术之间——王充的雅俗观浅议
8
作者 周娆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7-86,共10页
在先秦至魏晋的雅俗观念衍变过程中,王充的雅俗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上承春秋战国开始的以人格修养为准绳的文化雅俗观,下启东汉末期至魏晋兴起的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雅俗观。东汉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所造就了王充雅俗观的转折性:从文... 在先秦至魏晋的雅俗观念衍变过程中,王充的雅俗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上承春秋战国开始的以人格修养为准绳的文化雅俗观,下启东汉末期至魏晋兴起的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雅俗观。东汉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所造就了王充雅俗观的转折性:从文学观念看,汉代在通行"大文学观"的同时"杂文学观"开始萌芽;从审美趣味看,汉代在"士大夫趣味"占主流的同时萌生"文人趣味";从创作主体看,东汉时期人们才开始有"作者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艺术 雅俗 文学自觉
下载PDF
论“文学自觉”始于春秋——兼与赵敏俐先生《“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永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在春秋时期人性觉醒和艺术觉醒的滋养下,文学开始自觉。六经对形式技巧和审美意识的自觉追求、六经的文体分类、在经学研究中形成的自觉的文学理论意识、春秋士大夫赋诗言志修饰辞令、孔子对文的重视及《左传》的"有意为文",... 在春秋时期人性觉醒和艺术觉醒的滋养下,文学开始自觉。六经对形式技巧和审美意识的自觉追求、六经的文体分类、在经学研究中形成的自觉的文学理论意识、春秋士大夫赋诗言志修饰辞令、孔子对文的重视及《左传》的"有意为文",均可作为春秋文学自觉的明证。"春秋文学自觉"是本是源,"汉代文学自觉"及"魏晋文学自觉"是末是流,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规律性的"再醒觉"。探讨中国文学自觉应该从本源探讨起,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传统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文学自觉 广义文学 魏晋文学自觉 汉代文学自觉 《左传》
下载PDF
《典论·论文》——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的标志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柯言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5期11-12,共2页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文学批评态度、作家才性与文体特征之间的关系、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以及文章的地位做了全新的判断,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了全新的价值观念和全新的审美尺度。它是文学走出儒家经学阴影的标志,它宣告...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文学批评态度、作家才性与文体特征之间的关系、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以及文章的地位做了全新的判断,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了全新的价值观念和全新的审美尺度。它是文学走出儒家经学阴影的标志,它宣告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经学时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暂时告终。《典论.论文》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首篇文学批评专论,可谓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标志性成果,它开启了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自觉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自觉 曹丕 《典论·论文》
下载PDF
“文学自觉”始于汉末魏初谫论
11
作者 赵金平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第1期29-32,39,共5页
主要从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两个方面来分析"魏晋文学自觉说"和"两汉文学自觉说",对这两种"文学自觉"说的不准确性和不严密性进行探讨。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解读"文学自觉"的基础上,对&qu... 主要从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两个方面来分析"魏晋文学自觉说"和"两汉文学自觉说",对这两种"文学自觉"说的不准确性和不严密性进行探讨。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解读"文学自觉"的基础上,对"文学自觉"时期重新作出了界定,提出"文学自觉"始于汉末魏初,并对此进行了相关论证与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自觉 魏晋文学自觉 两汉文学自觉 汉末魏初
下载PDF
“魏晋文学自觉说”的再思考
12
作者 赵佳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00-201,210,共3页
日本学者铃木虎雄首次提出,“魏的时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经过鲁迅的讲演,“魏晋文学自觉说”在中国引起巨大影响,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直至20世纪80年代,此观点开始受到质疑,一些人提出文学自觉始于汉代,也有人提出文学自觉始... 日本学者铃木虎雄首次提出,“魏的时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经过鲁迅的讲演,“魏晋文学自觉说”在中国引起巨大影响,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直至20世纪80年代,此观点开始受到质疑,一些人提出文学自觉始于汉代,也有人提出文学自觉始于宋齐,使得“魏晋文学自觉说”受到极大挑战。通过对这一说的提出,文学自觉内涵的厘清,分析“汉代说”“宋齐说”的观点,以及“文学自觉”的判定标准,对“魏晋文学自觉说”进行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自觉 文学自觉 中国文学
下载PDF
从《隋书·经籍志》看“魏晋文学自觉说”——以《文心雕龙》为例
13
作者 张晓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3-56,共4页
《隋书·经籍志》反映了唐以前的文化典籍和学术流变。由其将《文心雕龙》等文学批评著作收纳在"总集"中可以窥见编撰者对文学总集与文学批评区分的模糊性。文章从"文体细分"入手,阐述《隋书·经籍志》的... 《隋书·经籍志》反映了唐以前的文化典籍和学术流变。由其将《文心雕龙》等文学批评著作收纳在"总集"中可以窥见编撰者对文学总集与文学批评区分的模糊性。文章从"文体细分"入手,阐述《隋书·经籍志》的承继与不足,否定了"魏晋文学自觉说";在总结唐前总集特点的基础上,肯定了《文心雕龙》在一定范围内是符合总集标准的。通过分析《文章别流集》、《诗评》的著录情况认为,《隋书·经籍志》的著录瑕疵是时代的局限性。最后,得出结论,文学自觉应该是一个长期发展且不断累积进步的过程,而非单属于某个朝代某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魏晋文学自觉 《文心雕龙》 文学自觉
下载PDF
Reflections on the Proposition That “Literary Consciousness Aros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14
作者 Zhao Minl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5年第2期73-83,共11页
日本学者铃木虎雄首倡的“魏晋文学自觉说”并不是一个科学的论断,而鲁迅先生接受这一说法本是一种有感而发,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启发性,但是不能把它上升为一种文学史规律性的理论判断。“汉代文学自觉说”是对“魏晋文学自觉说”的一... 日本学者铃木虎雄首倡的“魏晋文学自觉说”并不是一个科学的论断,而鲁迅先生接受这一说法本是一种有感而发,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启发性,但是不能把它上升为一种文学史规律性的理论判断。“汉代文学自觉说”是对“魏晋文学自觉说”的一个有力挑战,从汉魏以来“功利主义”与“文学自觉”、汉人的“个体意识”与抒情文学的关系来看,促进汉魏以来中国中古文学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秦汉社会制度的变革、文人阶层的出现及其特殊的文化心态,以及他们对于文学的基本态度。以此为基础,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汉到唐的中国文学的演变轨迹。“魏晋文学自觉说”不能全面地描述中国中古文学的发展过程,它影响了我们对于中国文学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的认识,因而在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不适宜使用“文学自觉”这一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文学自觉 中国 古代文学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鲁迅“文学的自觉”说辨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鲁迅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精湛研究 ,开创了中古文学研究的新格局 ,具有堪称典范的意义 ,但并不意味着其研究中的所有观点都是不容置疑的。他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提出建安“文学的自觉”说 ,很有可能借鉴了日本汉学家铃... 鲁迅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精湛研究 ,开创了中古文学研究的新格局 ,具有堪称典范的意义 ,但并不意味着其研究中的所有观点都是不容置疑的。他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提出建安“文学的自觉”说 ,很有可能借鉴了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的观点。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 ,他讲演中提到的一些关于魏晋文学的见解 ,并未经过严格的学术论证。对于其中的几处疑点 ,值得我们再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铃木虎雄 文学自觉 建安文学
下载PDF
鲁迅与铃木虎雄的“文学的自觉”说——兼谈对海外中国文学研究成果的借鉴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晨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文学的自觉"说是由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最先提出的;而鲁迅"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观点极有可能就借鉴自铃木《中国诗论史》一书。
关键词 鲁迅 铃木虎雄 文学自觉 海外汉学研究 《中国诗论史》 海外中国文学研究
下载PDF
鲁迅“文学自觉”说的现代性语境及其局限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念然 叶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6-171,共6页
鲁迅关于文学自觉的时代始于魏晋的看法是在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形成的,是中国文学观念西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的中西比较视域、形式美感视域和情感视域三重视域影响了鲁迅的"文学自觉"说,其论断的局限... 鲁迅关于文学自觉的时代始于魏晋的看法是在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形成的,是中国文学观念西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的中西比较视域、形式美感视域和情感视域三重视域影响了鲁迅的"文学自觉"说,其论断的局限主要在于:一、鲁迅对"文学自觉"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并不清楚;二、文学史研究中的自相矛盾;三、不能有效解释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功利主义与审美主义的内在关系;四、对文学自觉的标志的看法也并不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自觉 现代性语境 局限
下载PDF
铃木虎雄《支那诗论史》与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撰述
18
作者 王波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6年第4期438-448,共11页
铃木虎雄《支那诗论史》问世以后,在国内学界引起关注。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撰述者皆阅读过原书或译本,故后者对其批评史著作有着不小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编年体结合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的综合编纂体例、文学批评... 铃木虎雄《支那诗论史》问世以后,在国内学界引起关注。早期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撰述者皆阅读过原书或译本,故后者对其批评史著作有着不小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编年体结合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的综合编纂体例、文学批评结合创作的研究方法、'文学自觉'说以及'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最后一点主要集中在郭绍虞个人,其不仅作二长文《神韵与格调》《性灵说》,叙述格调、神韵、性灵三说之历史演进,辨析其相互关系,而且以此构建下册批评史明清诗论之核心。同时,郭氏对铃木之说也有不少商榷、驳议之处。厘清这些问题对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那诗论史》 文学批评史 编纂体例 文学自觉 “格调、神韵、性灵三诗
原文传递
论魏晋文学自觉的文化背景
19
作者 宋芙晖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1-52,共2页
建安时期“文学的自觉”说的观点,对中国学界真正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是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关键词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文化背景 文学自觉 文学自觉 建安时期 中国 鲁迅
下载PDF
浅论“文学自觉说”——由文学诗意而发生
20
作者 黄漫玲 《教师》 2010年第26期108-108,共1页
关于“文学自觉说”的讨论自鲁迅先生的“魏晋文学自觉说”伊始,各家的争论甚是热闹。本文介绍其中的典型,从“文学自觉”的初始性及其过程性、可逆反性,以及回归文学的诗意本质等方面来探讨“文学自觉”的发生。
关键词 文学自觉 初始性 过程性 可逆反性 诗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