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860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被引量:
1148
1
作者
钱绍昌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指出了影视翻译的重要性,呼吁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作者分析了影视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不同点,将影视语言的特点归结为以下五条,即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作者根据影视翻译多年之实践,总结了七条经验,并用...
本文指出了影视翻译的重要性,呼吁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作者分析了影视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不同点,将影视语言的特点归结为以下五条,即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作者根据影视翻译多年之实践,总结了七条经验,并用大量实例予以说明。最后,作者认为,在影视翻译时,翻译的“信、达、雅”三项原则中以“达”(通顺)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
翻译
文学
翻译
重要性
原文传递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
被引量:
948
2
作者
孙致礼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4,共5页
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对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学翻译作一回顾,并对21世纪文学翻译策略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文学翻译除“五四”后十余年异化译法一度占上风外,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归化译法为主调。2...
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对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学翻译作一回顾,并对21世纪文学翻译策略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文学翻译除“五四”后十余年异化译法一度占上风外,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归化译法为主调。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进一步趋向异化译法,而这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具体说来,就是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异语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但同时又指出,异化译法还要注意限度,讲究分寸,行不通的时候,还要借助归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翻译
策略
异化
归化
原文传递
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
被引量:
646
3
作者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6,共3页
归化与异化之争可谓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只是论争的战场由语言层次上升到诗学、文化和政治层面。本文拟对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厘定、历史缘起与理论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文学
翻译
原文传递
也谈“归化”与“异化”
被引量:
248
4
作者
刘艳丽
杨自俭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4,共5页
本文针对“归化”与“异化”的中外文渊源不明、界定不严及其同“直译”与“意译”区分不清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并预测了“归化”与“异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渊源
定义
策略
方法
文学
翻译
原文传递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
被引量:
242
5
作者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共7页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以及特定文学多元系统内翻译文学的地位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Evan-Zohar的多元系统假说,在强式文学多元系统内,译者往往会采用归化式策略,而在弱式多元系统内...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以及特定文学多元系统内翻译文学的地位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Evan-Zohar的多元系统假说,在强式文学多元系统内,译者往往会采用归化式策略,而在弱式多元系统内,则多采用洋化式或阻抗式翻译策略。然而,有趣的是,在中国翻译界,自20-30年代始,在同一个文学多元系统内却出现了两种策略并存的现象。本文从译者对目标文化和翻译文学在目标文学多元系统内的地位的主观态度入手,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文化地位
译者
文化态度
文化交流
弱式多元系统
强式
文学
多元系统
目标文化
原文传递
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
被引量:
217
6
作者
马萧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7-51,共5页
本文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进行考察,从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接受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并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接受性问题。指出受传统文艺美学理论影响的传统译论忽视了译者和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
本文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进行考察,从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接受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并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接受性问题。指出受传统文艺美学理论影响的传统译论忽视了译者和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积极的、能动的参与和创造作用,把原作文本和译作文本看成是孤立静止的自足客体,企图使译文“再现”原文,“等值”于原文,这无疑使传统译论失之片面,某种程度上也误导了翻译实践。本文通过对传统译论的考察剖析,得出了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接受美学观
传统译论
语言
接受水平
原文传递
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
被引量:
280
7
作者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6,共12页
关键词
访谈录
文学
翻译
研讨班
阎连科
毕飞宇
盛可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
被引量:
170
8
作者
孙致礼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作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的姊妹篇,本文除了做了些许概念上的补充说明之外,主要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国情、国策以及文学翻译的基本使命,进一步分析了“异化为主、归化为副”策略的可取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策略
原文传递
新世纪的新译论
被引量:
191
9
作者
许渊冲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共5页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 ,高标准是求美。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 ,也就是说 ,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以便使读者知之 ,好之 ,乐之。...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 ,高标准是求美。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 ,也就是说 ,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以便使读者知之 ,好之 ,乐之。创造性的翻译应该等于原作者用译语的创作。本文主要谈“创优似竞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新译论
优势论
竞赛论
原文传递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
被引量:
183
10
作者
谢天振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6,共8页
多元系统理论是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的一种理论,但其在中国的接受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本文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用丰富的例证证明了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有效性,最后指出...
多元系统理论是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的一种理论,但其在中国的接受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本文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用丰富的例证证明了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有效性,最后指出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
理论
文化研究
埃文一佐哈尔
翻译
方法
文学
翻译
诗学
原文传递
文学翻译与杂合
被引量:
165
11
作者
韩子满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58,共5页
杂合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文学翻译中所有的译文和一部分原文都是杂合的。这种杂合的特点不仅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而且还有助于纠正人们一些错误的翻译观念以及对文学翻译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从而加深...
杂合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文学翻译中所有的译文和一部分原文都是杂合的。这种杂合的特点不仅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而且还有助于纠正人们一些错误的翻译观念以及对文学翻译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从而加深对文学翻译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
文学
翻译
原文
译文
原文传递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被引量:
121
12
作者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48,共6页
本文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在译家和作家之间存在着一种秘而不宣的意识冲突。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
本文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在译家和作家之间存在着一种秘而不宣的意识冲突。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本文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信息取向
诗学取向
意识冲突
原文传递
再谈文学翻译主体
被引量:
67
13
作者
杨武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中国译学观念的现代化,要保持和发扬中国译论的传统和特色;文学翻译研究要紧密结合文学翻译的实践;文学翻译家是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著即原著,译家研究应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家的著作权和其他种种权益必须...
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中国译学观念的现代化,要保持和发扬中国译论的传统和特色;文学翻译研究要紧密结合文学翻译的实践;文学翻译家是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著即原著,译家研究应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家的著作权和其他种种权益必须受到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主体
原文传递
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
被引量:
110
14
作者
杨武能
《中国翻译》
1987年第6期3-6,共4页
文学翻译必须是文学。文学作品的译本必须和原著一样,具备文学所有的各种功能和特性,也即在一般地传递信息和完成交际任务之外,还要完成诸如审美功能、教育感化功能等多种功能,在可以实际把握的语言文字背后,还会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
文学翻译必须是文学。文学作品的译本必须和原著一样,具备文学所有的各种功能和特性,也即在一般地传递信息和完成交际任务之外,还要完成诸如审美功能、教育感化功能等多种功能,在可以实际把握的语言文字背后,还会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这些,就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就决定了文学翻译在各类翻译活动以及各类文学活动中的特定地位,就要求文学翻译家是一些具有特殊禀赋和素养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再创造
翻译
家
文学
作品
原著
译本
阐释者
文学
活动
翻译
活动
作家
原文传递
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
被引量:
113
15
作者
姜秋霞
权晓辉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30,共5页
本文运用格式塔审美心理模式对文学翻译的审美过程,即译者的审美思维运作方式进行动态的研究与认识。根据译者-读者这-特殊审美主体在对原文艺术客体接受过程中的审美特点,提出了具有文学翻译特质的“格式塔意象”,为文学翻译的审...
本文运用格式塔审美心理模式对文学翻译的审美过程,即译者的审美思维运作方式进行动态的研究与认识。根据译者-读者这-特殊审美主体在对原文艺术客体接受过程中的审美特点,提出了具有文学翻译特质的“格式塔意象”,为文学翻译的审美及认知结构提出了一定的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翻译
格式
塔意象模式
原文传递
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
被引量:
123
16
作者
卞之琳
叶水夫
+1 位作者
袁可嘉
陈燊
《文学评论》
1959年第5期41-77,共37页
一十年来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的发展开国以来,我们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在党的领导之下,在新社会的优越条件之下,发扬了“五四”以来外国文学介绍工作的优良传统,开辟了解放以前外国交学介绍工作不曾达到的新领域。短短的十年内...
一十年来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的发展开国以来,我们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在党的领导之下,在新社会的优越条件之下,发扬了“五四”以来外国文学介绍工作的优良传统,开辟了解放以前外国交学介绍工作不曾达到的新领域。短短的十年内,外国文学翻译工作得到了蓬勃的开展,外国文学研究工作有了健康的开瑞。通过介绍,从“五四”到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
文学
研究
研究工作
古典
文学
外国
文学
作品
文学
翻译
联系实际
艺术性
苏联
文学
列宁主义
积极影响
原文传递
直接翻译——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被引量:
87
17
作者
张春柏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17,共3页
本文重点讨论Gutt关于直接翻译的思想,通过对文学翻译的实例,从一个侧面澄清了人们对关联理论的一些误解,从而证明这个理论对包括文学翻译在内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有着充分的解释力。
关键词
认知努力
语境效果
直接
翻译
交际线索
文学
翻译
原文传递
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
被引量:
77
18
作者
袁莉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10,共5页
写这个题目是受了一部法国文学翻译研讨会论文集的启发。这次研讨会于1984年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举行,三天的议程分别是:1.开幕式及有关译者双重功效的讨论;2.文学翻译家的社会地位探讨;3.作家与翻译家论坛:娜塔莉·萨罗特及其欧...
写这个题目是受了一部法国文学翻译研讨会论文集的启发。这次研讨会于1984年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举行,三天的议程分别是:1.开幕式及有关译者双重功效的讨论;2.文学翻译家的社会地位探讨;3.作家与翻译家论坛:娜塔莉·萨罗特及其欧洲译者群。显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创作个性
翻译
过程
翻译
研究
翻译
家
翻译
的标准
法国
翻译
理论
翻译
活动
翻译
实践
再创造
原文传递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被引量:
108
19
作者
谢天振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2-39,82,共9页
人们尽可以对翻译下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背叛”这句话时,他确实击中了翻译问题、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要害,并且提出了一个极富建设性的课题。然而,十分可惜的是,埃斯卡...
人们尽可以对翻译下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背叛”这句话时,他确实击中了翻译问题、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要害,并且提出了一个极富建设性的课题。然而,十分可惜的是,埃斯卡皮对“创造性叛逆”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仅仅指出:“说翻译是背叛,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交流
作品
文学
翻译
莎士比亚
语言
创造性叛逆
列夫·托尔斯泰
长篇小说
自传体小说
原著
原文传递
文化失衡与文学翻译
被引量:
88
20
作者
韩子满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9-43,共5页
文化交流虽然可以促进文化的融合,缩小各文化之间的差异,给文学翻译带来方便,但其最终结局却未必是皆大欢喜的。就文学翻译而言,从文本的选取、策略的选择到译文的接受这一整个翻译过程,都可以看到文化失衡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反过...
文化交流虽然可以促进文化的融合,缩小各文化之间的差异,给文学翻译带来方便,但其最终结局却未必是皆大欢喜的。就文学翻译而言,从文本的选取、策略的选择到译文的接受这一整个翻译过程,都可以看到文化失衡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弱势文化的发展。探讨文化与翻译问题,必须意识到弱势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利处境,并努力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文化交流
文化失衡
弱势文化
强势文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被引量:
1148
1
作者
钱绍昌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摘
本文指出了影视翻译的重要性,呼吁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作者分析了影视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不同点,将影视语言的特点归结为以下五条,即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作者根据影视翻译多年之实践,总结了七条经验,并用大量实例予以说明。最后,作者认为,在影视翻译时,翻译的“信、达、雅”三项原则中以“达”(通顺)最为重要。
关键词
影视
翻译
文学
翻译
重要性
Keywords
film translat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importance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分类号
J95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
被引量:
948
2
作者
孙致礼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4,共5页
文摘
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对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学翻译作一回顾,并对21世纪文学翻译策略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文学翻译除“五四”后十余年异化译法一度占上风外,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归化译法为主调。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进一步趋向异化译法,而这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具体说来,就是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异语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但同时又指出,异化译法还要注意限度,讲究分寸,行不通的时候,还要借助归化法。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翻译
策略
异化
归化
Key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
被引量:
646
3
作者
王东风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6,共3页
文摘
归化与异化之争可谓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只是论争的战场由语言层次上升到诗学、文化和政治层面。本文拟对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厘定、历史缘起与理论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文学
翻译
Keywords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也谈“归化”与“异化”
被引量:
248
4
作者
刘艳丽
杨自俭
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4,共5页
文摘
本文针对“归化”与“异化”的中外文渊源不明、界定不严及其同“直译”与“意译”区分不清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并预测了“归化”与“异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渊源
定义
策略
方法
文学
翻译
Keywords
domestication
foreignization
origins
definition
strategy
approach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
被引量:
242
5
作者
王东风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共7页
文摘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以及特定文学多元系统内翻译文学的地位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Evan-Zohar的多元系统假说,在强式文学多元系统内,译者往往会采用归化式策略,而在弱式多元系统内,则多采用洋化式或阻抗式翻译策略。然而,有趣的是,在中国翻译界,自20-30年代始,在同一个文学多元系统内却出现了两种策略并存的现象。本文从译者对目标文化和翻译文学在目标文学多元系统内的地位的主观态度入手,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文化地位
译者
文化态度
文化交流
弱式多元系统
强式
文学
多元系统
目标文化
Keywords
translated literature polysystem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
被引量:
217
6
作者
马萧
机构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7-51,共5页
文摘
本文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进行考察,从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接受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并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接受性问题。指出受传统文艺美学理论影响的传统译论忽视了译者和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积极的、能动的参与和创造作用,把原作文本和译作文本看成是孤立静止的自足客体,企图使译文“再现”原文,“等值”于原文,这无疑使传统译论失之片面,某种程度上也误导了翻译实践。本文通过对传统译论的考察剖析,得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接受美学观
传统译论
语言
接受水平
Keywords
Reception Aesthetics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literary translation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
被引量:
280
7
作者
季进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6,共12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项目"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
苏州大学青年教师后期资助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的成果之一
关键词
访谈录
文学
翻译
研讨班
阎连科
毕飞宇
盛可以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
被引量:
170
8
作者
孙致礼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文摘
作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的姊妹篇,本文除了做了些许概念上的补充说明之外,主要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国情、国策以及文学翻译的基本使命,进一步分析了“异化为主、归化为副”策略的可取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策略
Key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新世纪的新译论
被引量:
191
9
作者
许渊冲
机构
北京大学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共5页
文摘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 ,高标准是求美。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 ,也就是说 ,尽量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以便使读者知之 ,好之 ,乐之。创造性的翻译应该等于原作者用译语的创作。本文主要谈“创优似竞赛”。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新译论
优势论
竞赛论
Keywords
theory of advantage (or refinement) theory of resemblance theory of rivalry theory of re-creation
分类号
H319.4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
被引量:
183
10
作者
谢天振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院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6,共8页
文摘
多元系统理论是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的一种理论,但其在中国的接受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本文对多元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用丰富的例证证明了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有效性,最后指出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
理论
文化研究
埃文一佐哈尔
翻译
方法
文学
翻译
诗学
Keywords
polysystem theory
translation studie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学翻译与杂合
被引量:
165
11
作者
韩子满
机构
解放军外国学院英语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58,共5页
文摘
杂合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文学翻译中所有的译文和一部分原文都是杂合的。这种杂合的特点不仅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而且还有助于纠正人们一些错误的翻译观念以及对文学翻译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从而加深对文学翻译的理解。
关键词
杂合
文学
翻译
原文
译文
Keywords
hybridity
hybrids literary translation
source texts
translated texts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被引量:
121
12
作者
王东风
机构
广州英文早报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48,共6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在译家和作家之间存在着一种秘而不宣的意识冲突。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本文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质疑。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信息取向
诗学取向
意识冲突
Keywords
Literarytranslation
information-orientedtranslation
poeticstrategies
conflictsinpercepti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再谈文学翻译主体
被引量:
67
13
作者
杨武能
机构
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文摘
作者在文章中强调,中国译学观念的现代化,要保持和发扬中国译论的传统和特色;文学翻译研究要紧密结合文学翻译的实践;文学翻译家是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著即原著,译家研究应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家的著作权和其他种种权益必须受到尊重。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主体
Keywords
literary translation
subject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
被引量:
110
14
作者
杨武能
机构
四川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国翻译》
1987年第6期3-6,共4页
文摘
文学翻译必须是文学。文学作品的译本必须和原著一样,具备文学所有的各种功能和特性,也即在一般地传递信息和完成交际任务之外,还要完成诸如审美功能、教育感化功能等多种功能,在可以实际把握的语言文字背后,还会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这些,就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就决定了文学翻译在各类翻译活动以及各类文学活动中的特定地位,就要求文学翻译家是一些具有特殊禀赋和素养的人。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再创造
翻译
家
文学
作品
原著
译本
阐释者
文学
活动
翻译
活动
作家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
被引量:
113
15
作者
姜秋霞
权晓辉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外语教学部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30,共5页
文摘
本文运用格式塔审美心理模式对文学翻译的审美过程,即译者的审美思维运作方式进行动态的研究与认识。根据译者-读者这-特殊审美主体在对原文艺术客体接受过程中的审美特点,提出了具有文学翻译特质的“格式塔意象”,为文学翻译的审美及认知结构提出了一定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翻译
格式
塔意象模式
Keywords
image-gestalt aesthetic progression image-schemata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
被引量:
123
16
作者
卞之琳
叶水夫
袁可嘉
陈燊
出处
《文学评论》
1959年第5期41-77,共37页
文摘
一十年来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的发展开国以来,我们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在党的领导之下,在新社会的优越条件之下,发扬了“五四”以来外国文学介绍工作的优良传统,开辟了解放以前外国交学介绍工作不曾达到的新领域。短短的十年内,外国文学翻译工作得到了蓬勃的开展,外国文学研究工作有了健康的开瑞。通过介绍,从“五四”到今日。
关键词
外国
文学
研究
研究工作
古典
文学
外国
文学
作品
文学
翻译
联系实际
艺术性
苏联
文学
列宁主义
积极影响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直接翻译——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被引量:
87
17
作者
张春柏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17,共3页
文摘
本文重点讨论Gutt关于直接翻译的思想,通过对文学翻译的实例,从一个侧面澄清了人们对关联理论的一些误解,从而证明这个理论对包括文学翻译在内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有着充分的解释力。
关键词
认知努力
语境效果
直接
翻译
交际线索
文学
翻译
Keywords
processing effort
contextual effects
direct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clues
literary translatio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
被引量:
77
18
作者
袁莉
机构
南京大学西语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10,共5页
文摘
写这个题目是受了一部法国文学翻译研讨会论文集的启发。这次研讨会于1984年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举行,三天的议程分别是:1.开幕式及有关译者双重功效的讨论;2.文学翻译家的社会地位探讨;3.作家与翻译家论坛:娜塔莉·萨罗特及其欧洲译者群。显然。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创作个性
翻译
过程
翻译
研究
翻译
家
翻译
的标准
法国
翻译
理论
翻译
活动
翻译
实践
再创造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被引量:
108
19
作者
谢天振
出处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2-39,82,共9页
文摘
人们尽可以对翻译下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背叛”这句话时,他确实击中了翻译问题、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要害,并且提出了一个极富建设性的课题。然而,十分可惜的是,埃斯卡皮对“创造性叛逆”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仅仅指出:“说翻译是背叛,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
关键词
文学
交流
作品
文学
翻译
莎士比亚
语言
创造性叛逆
列夫·托尔斯泰
长篇小说
自传体小说
原著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化失衡与文学翻译
被引量:
88
20
作者
韩子满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9-43,共5页
文摘
文化交流虽然可以促进文化的融合,缩小各文化之间的差异,给文学翻译带来方便,但其最终结局却未必是皆大欢喜的。就文学翻译而言,从文本的选取、策略的选择到译文的接受这一整个翻译过程,都可以看到文化失衡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各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弱势文化的发展。探讨文化与翻译问题,必须意识到弱势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利处境,并努力加以改善。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文化交流
文化失衡
弱势文化
强势文化
Keywords
cultural exchange
literatrary translation
strong culture
weak culture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钱绍昌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148
原文传递
2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
孙致礼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948
原文传递
3
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646
原文传递
4
也谈“归化”与“异化”
刘艳丽
杨自俭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48
原文传递
5
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42
原文传递
6
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
马萧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17
原文传递
7
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
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8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
孙致礼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70
原文传递
9
新世纪的新译论
许渊冲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91
原文传递
10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
谢天振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83
原文传递
11
文学翻译与杂合
韩子满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65
原文传递
12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21
原文传递
13
再谈文学翻译主体
杨武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67
原文传递
14
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
杨武能
《中国翻译》
1987
110
原文传递
15
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
姜秋霞
权晓辉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13
原文传递
16
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
卞之琳
叶水夫
袁可嘉
陈燊
《文学评论》
1959
123
原文传递
17
直接翻译——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张春柏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87
原文传递
18
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
袁莉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77
原文传递
19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谢天振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08
原文传递
20
文化失衡与文学翻译
韩子满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8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